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析拇指背桡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将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于2010年12月到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过程中运用数字随机表达法分组,每组4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行拇指背桡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食指背侧近端的皮肤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功能和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手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上,采用拇指背桡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修复可获得理想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手功能,且患者满意度高,临床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用踇甲皮瓣修复拇指甲床缺损同时用跖背筋膜蒂皮瓣修复供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番禺区中医院2011年3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3例拇指全甲床缺损患者和4例拇指甲床及远节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部分骨质缺损患者,共7例,清创后指骨外露,均用踇甲皮瓣修复创面,供区用跖背筋膜蒂皮瓣修复。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7例踇甲皮瓣均成活,外形美观,指甲生长良好;供区皮瓣6例完全成活,1例皮瓣远端形成水泡后结痂,结痂脱落后瘢痕愈合,7例穿鞋行走均无异常。结论:踇甲皮瓣修复拇指甲床缺损,供区用跖背筋膜蒂皮瓣修复可获得受区与供区良好的外观和功能,因此是一种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游离趾腓侧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41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趾腓侧带血管皮瓣行动脉及伴行静脉吻合,提供皮瓣供血与回血,使皮瓣成活。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手术,皮瓣成活,伤指功能和外观均恢复良好。结论游离趾腓侧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效果显著,对于恢复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考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带蒂筋膜皮瓣在甲床缺损的手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8年5月-2010年4月收住手外科科的甲床缺损合并末节指骨外露病人10例11指,其中拇指2例,示指5例,中指2例,环小指各一例,7例为削割伤所致并指骨缺损,4例为冲压伤所致,同时合并末节指骨骨折,根据甲床缺损的面积采用不同供区带蒂筋膜皮辩进行移植修复。结果:u块皮瓣11块成活,该手术保留了患指长度,为患指获得良好的外形和功能奠定了基础。结论:甲床缺损并指骨外露患者,根据伤情采用带蒂筋膜皮瓣进行移植修复,经临床应用证实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道应用拇指桡背侧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皮瓣设计在第一掌骨背侧,以拇指桡侧指固有动脉背支为皮瓣的轴线.旋转点位于近节指骨中部指固有动脉发出的背支处,共修复拇指指端缺损40例.切取皮瓣面积大小1.5×2.0cm~2.0×5.0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供区创面直接缝合,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外形美观,手指功能满意.结论:拇指桡背侧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是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6.
紫草膏治疗甲床缺损10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床缺损是常见的手指损伤,但治疗较困难,缺乏疗效好且简便易行的方法.目前临床上较常用的方法有游离指甲移植、短缩甲床缺损区骨折来修复甲床、矩形皮瓣推进及甲床扩大成型术、残甲切除以皮瓣修复、残甲切除末节指骨短缩缝合.游离指甲移植操作繁琐,需牺牲足趾供区,并存在手术失败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和研究足踇趾腓侧皮瓣动、静脉和神经的解剖规律及修复指腹缺损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3月-2008年3月,我们解剖了废弃新鲜足踇趾12趾,并对25例指腹缺损或坏死患者采用足踇趾腓侧皮瓣移植进行修复。结果:踇趾腓侧趾底固有动脉和神经的解剖位置恒定,在趾蹼水平,踇趾腹腓侧浅静脉外径平均1.0mm,踇趾背腓侧浅静脉外径平均1.1mm,且较恒定,比腹侧浅静脉略大。25例中23例皮瓣完全成活,2例边缘部分坏死。其中18例获得随访,时间1个月至4年,平均1.8年。移植指腹无明显瘢痕,外观饱满,耐磨、有指纹,两点分辨觉在6-8mm,于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足踇趾腓侧趾底固有动脉和神经的解剖位置恒定,亦有两套相对恒定的静脉回流系统,对皮瓣的成活提供了解剖学基础。踇趾腓侧皮瓣修复后的手指腹外形与正常手指腹相似,有良好的感觉功能,并可恢复精细功能,是修复手指腹缺损的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逆行腓动脉穿支带蒂皮瓣修复足跟及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足跟及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12例,均采用逆行腓动脉穿支带蒂皮瓣修复,根据皮肤缺损大小扩大10%设计皮瓣,将腓浅神经外侧支与腓肠神经吻合,观察皮瓣的成活、足外缘感觉恢复情况。结果:12例术后均得到有效随访,皮辩均存活;住院期间皮瓣边缘部分坏死1例,发生创面感染2例;10例于术后3月足外缘感觉逐步恢复。结论:逆行腓动脉穿支带蒂皮瓣具有不牺牲肢体主要血管,且血管蒂解剖恒定、蒂长,血管外径粗、血供充分、对供区损伤小、厚薄适中、外形美观等优点,是修复足跟及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9.
李宁  方策 《辽宁中医杂志》2002,29(5):274-274
拇指皮肤缺损 ,是临床上常见的外伤之一。尽管应用各种腹部皮瓣或邻指皮瓣均可修复 ,但对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仍有不足之处。 1997年Masquelet和Bertelli等报道 ,应用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以来 ,临床逐渐推广应用。我院在 1998— 2 0 0  相似文献   

10.
拇指功能占手部功能约50%,是手部最主要的功能指,对拇指的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要争取达到外形与功能较好的恢复。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们应用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应用食指近节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皮瓣设计以第一掌背动脉为蒂,皮瓣于食指近节背侧,最远不超过近侧指间关节,两侧不超出食指侧中线,蒂部皮肤切口线设计为S形。切开皮肤,皮下后在浅筋膜浅层向两侧游离,保留宽约2cm的筋膜,于深筋膜深面下剥离,形成包含指背神经及第一掌背动脉的筋膜蒂,再于食指伸肌腱膜浅层分离皮瓣,并通过皮下隧道转移皮瓣覆盖拇指创面。皮瓣切取的面积在3cm×3.5cm以内。结果:术后30例30指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4年,皮瓣质地、外形与周围组织相似,血运、功能良好,供区无明显并发症。结论:食指近节背侧岛状皮瓣是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应用食指近节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皮瓣设计以第一掌背动脉为蒂,皮瓣于食指近节背侧,最远不超过近侧指间关节,两侧不超出食指侧中线,蒂部皮肤切口线设计为S形.切开皮肤,皮下后在浅筋膜浅层向两侧游离,保留宽约2cm的筋膜,于深筋膜深面下刺离,形成包含指背神经及第一掌背动脉的筋膜蒂,再于食指伸肌腱膜浅层分离皮瓣,并通过皮下隧道转移皮瓣覆盖拇指创面.皮瓣切取的面积在3cm×3.5cm以内.结果:术后30例30指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4年,皮辩质地、外形与周围组织相似,血运、功能良好,供区无明显并发症.结论:食指近节背侧岛状皮瓣是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指固有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末节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3月至2014年12月,采用指固有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末节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16~50岁,中位数28岁。示指10例,中指9例,环指6例,小指5例,拇指2例。所有患者手指背侧组织及甲床均正常。合并肌腱损伤5例,指骨骨折12例。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1.2 cm×1.0 cm至2.2 cm×2.0 cm。受伤至手术时间0.5~2 h,中位数1 h。术后随访观察创面愈合、皮瓣成活、并发症发生及手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5个月,中位数6.5个月。创面均一期愈合。均无感染、皮瓣及植皮坏死等并发症发生。3例皮瓣术后出现张力性水疱,拆除蒂部部分缝线后,皮瓣存活良好;所有皮瓣均成活,外形满意,质地柔软,色泽及弹性正常。手指屈伸及对掌、对指功能良好,指端感觉恢复良好,握持物有力。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疗效,优28例、良2例、可2例。结论:采用指固有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末节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成活率高、皮瓣外观与质地满意、手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腓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下肢严重创伤软组织缺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68例2016年于该院接受治疗的下肢严重创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依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腓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取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之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同时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比对照组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腓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下肢严重创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接受临床治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以得到一定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游离足第二趾胫侧瓣修复手指掌侧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足第二趾胫侧瓣,为手指掌侧缺损,拇指、示指、中指或环指共30例.结果:手术成功29例,失败1例,成功率96.6%.随访发现,患者均能用手指从事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手工操作,对手指的外形也比较满意.结论:游离足第二趾胫侧瓣修复手指掌侧缺损比局部皮瓣转移修复手指掌侧缺损从外观及功能上较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封包热敷结合皮瓣修复术在手部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行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组在皮瓣修复术后结合中药封包热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关节活动情况及疼痛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78.26%,同观察组的93.48%对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及疼痛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UEFI评分显著较对照组高,VA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封包热敷结合皮瓣修复术治疗手部软组织缺损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手部功能,减轻疼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拇指指腹软组织缺损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手外伤,其急诊修复的方法较多,自1997~2002年,我们选用拇指尺侧及桡侧逆行筋膜蒂皮瓣急诊修复16例共17拇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足趾断趾的显微外科再植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该科室收治的足趾断趾患者4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1例,两组共断趾64例。对照组的患者在全身麻醉后,扎止血带,在断趾末端予2%利多卡因麻醉后进行清创消毒、断端修整、复原缝合等非断趾再植治疗。实验组的患者在同样麻醉后,在显微镜下进行断端清创消毒,注意分离神经、血管,并采用无损伤缝合线进行标记,行断端骨复位,用克氏针固定骨质,吻合血管、修复神经,根据需要取足背神经移植修复,修复肌腱、皮肤,松开止血带观察血运。术毕均进行抗凝血、抗痉挛治疗,并加强消毒,预防感染。术后6周拔除克氏针,然后进行关节功能锻炼。对比两组的成活率;关节活动度、两点辨别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成活率为93.75%,对照组的成活率为75.00%,两组对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关节平均活动度为(62.3±3.5)°,对照组的关节平均活动度为(49.3±5.9)°;实验组的两点间距辨别觉是(5.9±0.3)mm,对照组的两点间距辨别觉是(6.8±0.5)mm。这两组数据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患者中3例出现趾端触痛,8例出现指甲缺损,并发症发生率为18.00%,实验组2例指甲缺损,并发症发生率为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足趾断趾患者行断趾再植治疗,能提高移植成活率和关节活动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此次研究分析在下肢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治疗中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该次研究样本从该院下肢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中选取100例,研究时间为2017年10月—2019年3月,将治疗方式作为分组依据,实验组患者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对照组患者采用植皮联合负压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统计数据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辨别觉等指标较优异,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数据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效率,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较优异,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数据分析两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较好,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此次研究得知,在下肢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治疗中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能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提高,并且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20.
甲床移植修复甲床缺损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伤致甲床远端缺损 ,临床多见。因无理想的修复方法 ,常常行手指短缩 ,导致手指的外形和功能有一定的缺陷。1999— 2 0 0 1年笔者试用以游离甲床移植来修复甲床缺损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9例共 9指 ,男 5例 ,女 4例 ;年龄 15~5 0岁 ;拇指 4个 ,示指 2个 ,中指 1个 ,环指 2个 ;其中电锯伤 5例 ,挤压伤 4例。伴有末节指骨骨折 4例。1 2 治疗方法 对外伤致甲床离体 ,挫伤不明显的 ,清创及用碘伏浸泡消毒 ,原位植回后 ,打包加压包扎。对甲床缺损或严重错灭者 ,如有毁损之弃指而甲床完好者 ,可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