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首发症状与院前延迟的关系,为临床实施院前针对性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488例,收集患者首发症状、一般资料、疾病相关因素、院前相关因素及院前时间,分析首发症状与院前延迟的关系.结果 患者院前时间为135.5(48.3,1735.5) min,其中院前时间≤150 min...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脑卒中高危人群院前延迟行为意向的潜在剖面分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脑卒中院前延迟行为意向量表、慢性病病人健康素养量表对213例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调查。对脑卒中高危人群院前延迟行为意向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其潜在剖面的影响因素。结果 脑卒中高危人群院前延迟行为意向分为3个类别:高延迟-高合理化组(12.7%)、中等延迟组(66.7%)和低延迟-低警觉组(20.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常居地、吸烟情况、性格分型、健康素养是脑卒中高危人群院前延迟行为意向潜在剖面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脑卒中高危人群院前延迟行为意向存在异质性,医护人员可依据院前延迟行为意向特征及影响因素开展针对性干预,改善其院前延迟现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脑卒中高危人群院前延迟行为意向的潜在剖面分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脑卒中院前延迟行为意向量表、慢性病病人健康素养量表对213例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调查。对脑卒中高危人群院前延迟行为意向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其潜在剖面的影响因素。结果 脑卒中高危人群院前延迟行为意向分为3个类别:高延迟-高合理化组(12.7%)、中等延迟组(66.7%)和低延迟-低警觉组(20.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常居地、吸烟情况、性格分型、健康素养是脑卒中高危人群院前延迟行为意向潜在剖面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脑卒中高危人群院前延迟行为意向存在异质性,医护人员可依据院前延迟行为意向特征及影响因素开展针对性干预,改善其院前延迟现状。  相似文献   

4.
李丽  王清 《护理学杂志》2016,(17):21-24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延迟就诊的应对过程,构建应对模型。方法运用格拉泽传统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12例延迟就诊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提取主题。结果析出核心主题"急性脑卒中患者就诊应对方式",基于Lazarus压力应对模式构建急性脑卒中患者延迟就诊应对模型,包括感知阶段、犹豫阶段、决策阶段3个应对阶段,认知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支持、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5个原因要素。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延迟就诊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对模型的初步构建可为进一步探索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延迟就诊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不同原因引起的烧伤患者进行院前及院内急救,总结急救护理要点。结果 32例烧伤患者经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后生命体征平稳,均安全转入专科病房治疗。结论对烧伤患者及时规范做好院前及院内急救护理,能提高抢救成功率,为争取后续专科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社区主要不良心脏事件高危者院前延迟行为意向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主要不良心脏事件高危者院前延迟行为意向测评量表、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知识问卷对社区325名主要不良心脏事件高危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社区主要不良心脏事件高危者院前延迟行为意向总分为(55.07±8.87)分,知识得分为8.99(4.00,...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导致脑卒中患者就医延迟的关键风险因素,构建就医延迟风险评价体系,为提出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和2轮专家函询识别脑卒中患者就医延迟风险因素, 形成包含44项风险因素的脑卒中患者就医延迟风险因素调查表,使用调查表分别对447例脑卒中患者和202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主观评价法和逼近理想排序法(TOPSIS法)2种方法对患者及医生数据中各阶段的风险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分析,结合二八定律提取就医延迟的关键风险因素。结果 44项风险因素中共提取出16项关键风险因素:患者延迟阶段7项,转运延迟阶段4项,院内延迟阶段5项。结论 脑卒中患者就医延迟受诸多因素影响,应针对16项关键风险因素构建多维全程的患者就医风险管理机制, 提高患者自身风险应对能力,提高120急救系统使用率,围绕就医环节完善相关流程和制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如何对高血压脑出血实施及时、有效的专业化院前救护。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科院前接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6例。通过快速出诊,现场初步诊断,迅速给氧、建立静脉通道、脱水降压,做好途中转送救护,与院内救治无缝隙衔接,实现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结果 126例患者中5例重症院前死亡,其余121例均安全接送入院,为患者进入专科治疗赢得时间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结论实施及时、有效的专业化院前救护,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对后续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托制动在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时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颅脑损伤合并颈髓损伤患者的院前处理及院内诊断、处理及预后,其中观察组30例患者院前颈托制动,对照组30例患者院前未予颈托制动。结果两组患者死亡率无差异,但患者远期生活质量评分有显著差异。结论重视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时颈托制动,防止搬运过程中的二次损伤,提高成功率,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0.
麻醉方法、麻醉管理及管理流程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行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 EVT)后神经功能预后相关。关于麻醉方法孰优孰劣尚无共识, 麻醉管理对AIS行EVT术后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也无指南性意见, 管理流程仍需不断地探索和完善。文章从麻醉方法的选择及其影响, 麻醉管理的影响要素及麻醉实施, 管理流程(包括院前及院内管理流程)3个方面对AIS患者行EVT术后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进行综述, 以期优化麻醉管理措施, 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介绍糖尿病足患者就医延迟的概念、分析糖尿病足患者就医延迟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因素、疾病因素、社会因素),并提出加强基层糖尿病防治团队专业能力建设、开展远程医疗、推进科普宣传、完善社会和医疗保障制度管理策略,旨在为开展健康教育及构建干预方案提供参考,促进患者积极就医。  相似文献   

12.
对5例二氯甲烷群体性急性中毒患者在院前、院内进行综合对症救护。结果患者于中毒后第5天出院。随访1~2个月,5例患者均恢复健康且无并发症发生。提示对二氯甲烷急性中毒患者,院前迅速脱离现场,给予氧气吸入、清水擦拭身体;院内综合救治,做好病情观察、氧气吸入,采取措施预防肺部感染、继发脑水肿、氧中毒,做好心理护理,可提高救治率...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延误现状及对护理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患者院前延误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AMI的院前延误.方法 通过查阅出院病历和电话回访的方法回顾性调查59例AMI患者院前延误情况.结果 59例AMI患者院前延误1~72 h,中位时间6.5 h,院前延误率57.6%(34/59);年龄≥65岁、女性、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既往无冠心痛史者院前延误率显著高于年龄<65岁、男性、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和有冠心病史者(P<0.05,P<0.01).结论 AMI患者院前延误问题严重,应加强社区人群冠心病知识教育,尤其是高龄女性,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以改善AMI患者院前延误情况.提高救治率.  相似文献   

14.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急救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部闭合性损伤(bluntabdominaltrauma,BAT)的急救处理从空间上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救两个阶段;从内容上包括基本创伤生命支持(basictraumalifesupport,BTLS),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dvancedtraumalifesupport,ATLS)及确定性处理(definitivecare,DC)三个过程。BTLS应该在院前完成,D  相似文献   

15.
介绍心力衰竭患者就医延迟的定义和现状,从患者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分析心力衰竭患者就医延迟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从患者自身应对及外部干预方法综述缩短心力衰竭患者就医延迟的措施,旨在为国内相关研究及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患者院前延误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AMI的院前延误。方法通过查阅出院病历和电话回访的方法回顾性调查59例AMI患者院前延误情况。结果59例AMI患者院前延误1~72h,中位时间6.5h,院前延误率57.6%(34/59);年龄≥65岁,女性、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既往无冠心病史者院前延误率显著高于年龄〈65岁,男性、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和有冠心病史者(P〈0.05。P〈0.01)。结论AMI患者院前延误问题严重,应加强社区人群冠心病知识教育,尤其是高龄女性,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以改善AMI患者院前延误情况。提高救治率。  相似文献   

17.
建立普外科老年患者术后院内感染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及预警模型,为防控院内感染提供依据。利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RT-NNIS)提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10年6月—2015年7月1265例普外科术后老年患者(≥60岁)的院内感染影响因素相关指标,进行回顾性研究。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法对筛选出的指标进行合并降维,根据因子得分对个体病例发病风险进行预测。普外科术后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4.64%。抗菌药物的使用,导管相关感染,住院时间、手术次数及术后恢复情况,手术时间、部位,患者一般情况,手术切口及愈合情况,患者年龄共7个因子是术后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6.871%。该指标体系能够在普外医疗和护理过程中对院内感染风险较大的病例进行提示,也为防控院内感染发生等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院前微信无缝隙管理对预住院患者术前准备质量的影响。方法将预住院手术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15例和观察组234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流程处理,观察组实施院前微信无缝隙管理,包括人员管理、诊疗流程、微信教育、术前准备的无缝隙管理。结果观察组术前准备缺失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前知识掌握程度及患者对预住院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院前微信无缝隙管理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前准备缺失率,提高术前知识知晓率和患者满意度,促进手术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及探讨大连市脑瘫患者延迟诊断的影响因素及原因。方法 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延迟诊断的影响因素。结果 对脑瘫延迟诊断有影响的因素有脑瘫的类型(四肢瘫)、患儿父母的城乡分布、是否为初诊发现。结论 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消除城乡差别、普及脑瘫的常识、提高基层医院的诊治水平及建立高危新生儿病例的长期监测都将成为减少脑瘫患儿延迟诊断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在健康信念模式、社会认知理论和缺血性脑卒中院前应对模式等理论指引的基础上,结合适宜的健康教育方法和内容,以脑卒中高危者和其家属为健康教育对象,构建了可行性较强的脑卒中院前延迟综合性健康教育方案,以达到提高社区高危人群和其家属对脑卒中疾病认知,减少院前延迟的发生,推动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