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医院校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中医院校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状况。方法自行编制调查问卷对全国7所中医院校52名护理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25.00%的学生明确培养目标;各院校规定研究生应修课程总学分34~52(40.30±4.80)分,23.08%认为学校的课程设置符合自身需求;76.92%临床实习时间1年,学生认为最佳的临床实习时间为6~24个月;23.08%认为自己目前的科研能力较好;55.77%认为导师指导频率灵活;对就业方向,28.85%选择临床护理,51.92%选择护理教育,13.46%选择护理管理;34.61%对护理研究生的前景比较看好。结论中医院校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培养类型单一、临床实习效果欠佳、就业取向不合理等问题。应借鉴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强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完善课程设置、制定个性化临床实习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以加快中医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社区护理学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4级护理本科生按班级随机分为观察组(66人)和对照组(64人),分别采用基于e-教学平台的BOPPPS模型教学以及传统教学。结果课程结束后观察组学生考试成绩、学习投入水平及学习策略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基于e-教学平台的BOPPPS模型教学在社区护理学中的应用,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课程人文的认知以及人文教育需求,为研究生课程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课程人文认知及人文教育需求问卷,通过问卷星开展网络调查.结果 共138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交问卷,其课程人文的态度得分为(16.51±2.44)分;36.9%对课程人文实施效果满意;人文知识、人文技能、人文精神需求得分分别为4.25±0.51、4.60±0.46、4.71±0.40.结论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课程人文教学模式认可度较高,但当前研究生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有待加强.护理教育者应根据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人文教育的需求开展课程人文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其人文素养和人文执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硕士研究生学习适应性情况和影响因素,为护理教育者提高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方便取样选取10所院校的护理学专业全日制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290人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的学习适应性总体得分为(3.67±1.15)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同年级、年龄、工作年限、入学方式,以及结婚、担任学生干部方面,适应性总体及各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习适应性较好,学习态度端正,但压力应对能力较差;学校和护理教育者应加强学生的心理卫生干预,促进导师和学生及学生之间的沟通,提供社会支持,并为学生提供各种锻炼的机会,以提高其学习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设置方向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分析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设置方向,为促进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7年国内具有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资格的58所院校的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目前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设置方向主要集中于护理管理(19.22%)、护理教育(18.92%)、临床护理(16.82%)、专科护理(16.22%)、内外科护理(7.81%)、社区护理(6.91%)及心理护理(5.41%).英语、政治、西医综合3门总成绩为硕士研究生入学的标准.结论 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设置方向呈现多样化并逐步与国际接轨,对临床专科护理人员的培养增多.但临床护理研究方向需要进一步细化,入学考试科目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期望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指导护理硕士研究生树立合理的职业期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13所高校的323名护理硕士研究生进行职业期望调查。结果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期望总均分3.49±1.10,168人(52.0%)的择业意向为护理教育;不同性别、年级、第一学历的护理硕士研究生职业期望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护理硕士研究生对职业的期望较高;应在学习过程中平衡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满足社会的需求,正视学科发展方向,学校需引导护理硕士研究生树立合理的职业期望,理性择业。  相似文献   

7.
目的设计并实施综合护理实践课程,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方法开设综合护理实践课程,采用自编案例,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和实验室资源,开展以体验式学习为主的多种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并通过学生学业成绩、问卷调查、学习日志反思等评价课程的效果。结果学生学业成绩(91.30±5.52)分,优秀率82.82%;学习后学生对临床工作流程熟悉程度自评分均有提高,与学习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团队合作、运用护理程序、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能力均有较大提高。结论基于小组体验式学习方式进行综合护理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国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为完善与规范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方法以相关数据的查找、收集和整理为基础,通过登陆我国招收护理硕士研究生的各院校相关网站,对我国77所护理学硕士研究生院校的教育情况进行调查。结果77所院校中,54.54%的院校以重点培养科研型人才为主,12.99%的院校重点培养临床型人才,同时培养两型人才的院校占32.47%;专业设置方向主要集中在临床护理(15.13%)、护理教育(13.44%)、护理管理(17.65%)、社区护理(14.29%),专科专病护理的研究方向只占到了7.56%。结论我国研究生培养类型以科研型居多,整体水平出现了发展不平衡的趋势;培养目标对具体的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指导性不强;各院校的研究方向具有多样化,但在方向设置上不够细化、专业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开发、实施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提升方案,并对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以"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为框架拟定护理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提升方案,将其应用于2012~2013级44名护理硕士研究生(干预组)的临床教学,与2010~2011级接受常规临床实习培训的85名硕士研究生(对照组)进行对比。应用中文版护士行为目标达成度评价量表(中文版NPGA)、中文版护理问题对应行动自我评价量表(中文版OPSN)对两组进行测评。结果干预组在中文版NPGA和中文版OPSN 2个量表中除共情及共同参与、团队角色2个维度外,其他维度得分及量表总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实习手册案例记录书写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对临床实践能力提升方案的认可率达86.4%~100%。结论临床实践能力提升方案有助于提高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水平,是其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的有效模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O-AMAS有效教学模型在健康评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级护理专业2个班90名学生设为对照组,在健康评估课程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2020级护理专业2个班90名学生设为观察组,实施基于O-AMAS有效教学模型的课程教学,包括教学目标、课堂激活、多元学习、有效测评、简要总结5个环节。学期结束后比较两组期末考核成绩、师生教学评价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结果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实训考核成绩,教师评学、学生评教评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O-AMAS有效教学模型在健康评估课程中的应用可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师生教学评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护理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是否符合相应培养目标,为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定量分析和描述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吉林大学护理学院2012~2016届护理硕士毕业生共计199人就业去向及其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护理科学学位176人、专业学位23人,就业于教育单位分别为60.80%、60.8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就业区域(除外读博士和自主创业2人)依次为本省(89人)、东部地区(50人)、中部地区(45人)及西部地区(13人)。结论吉林大学护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就业率高,但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偏向教育单位,与培养目标相左,应引起重视,并创造条件和引导其就业于医院,以提高临床护理队伍素质,从而提高临床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轨双控分阶段衔接模式在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级与2013级的2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2014级与2015级的20名学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即在完成6个月的全脱产理论学习后,直接安排到医院参加临床实践2年。观察组采取双轨双控分阶段衔接模式培训。比较两组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教学与科研能力及学校、医院、科室对学生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教学与科研成绩,以及学校、医院、科室对学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P 0. 01)。结论采用双轨双控分阶段衔接模式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规范化培训,能够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教学及科研能力,满足医学发展及教育事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应用于高职护理专业外科护理课程中的效果。方法将2009级高职护理专业两个班随机分为实验班(60人)和对照班(60人)。实验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外科护理项目化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模式教学。结果两班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95.00%护生对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持肯定态度。结论在外科护理课程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缩小教学和临床的距离。  相似文献   

14.
在阐述核心能力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模式现状以及现存问题,对护理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培养方式进行了探讨,包括核心能力的界定、核心能力本位课程的研制、核心能力本位教育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研究和实践、培养类型及培养目标、师资体系建设等,以完善和发展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提高护理专业人才素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造口专业护理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提高其培养质量。方法采用Delphi法对22名专家就造口专业护理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实践时间及导师组设置进行2轮函询。结果确定的培养模式中理论课程34门;临床实践时间设置中45.45%的专家认为应在1.0~1.5年;导师组设置中45.45%的专家选择双师型导师,其余专家选择护理硕士导师、医学硕士导师和临床资深护师。结论专家对确定的培养模式协调性较高,可为今后造口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分析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认知,为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分类培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全国13所护理学院的69名科学学位和56名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科学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对临床实践效果的认可度为49.28%,专业学位为21.4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科学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75.36%)认为临床教学能力是临床实践中最需要培养的能力,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55.36%)则认为是临床科研能力;与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相比,科学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认为临床教学能力、临床专业技能更为重要(均P<0.01);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均更愿意成为护理教育者.结论 科学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效果认可度高于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对应具备的临床能力及就业方向存在偏差,应规范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加强专业学位培养定位教育,改善认知,以达到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护理硕士研究生对教学过程、导师指导和教学资源等教育现状的评价。方法根据文献回顾、研究对象访谈和专家咨询结果制定评价问卷,对全国5所护理院校120名护理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硕士研究生对硕士教育总体评价为正性,29个条目中有8个条目超过15%的护理硕士研究生给予负性评价。结论应加强对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控制,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教育管理与资源配备,为护理硕士研究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构建针对健康信息学方向专业硕士的护理科研导论全英文课程,并初步评价教学效果。 方法 在首届7名复旦大学与芬兰图尔库大学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健康信息学方向研究生中开设全英文护理科研导论课程,融入健康信息学方面的相关实例,采用讨论式教学,课程评价包括课程成绩和教学反馈。 结果 有6名研究生课程成绩在良好以上,学生反馈该课程有助于其在多元环境中应用护理科研知识解决健康信息领域中的科学问题。 结论 初步评价显示该课程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团队将根据学生反馈建议进一步改进教学质量,持续追踪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尝试将知识管理的SECI模型与创新思维培养相融合,建立基于SECI模型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模型。该模型的运用将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及评估,但还需要在进一步实证研究、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对特定的教学实施主体及维度进行具体化。  相似文献   

20.
介绍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护理硕士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详细描述课程教授负责下的临床护理专家一对一指导教学和概念图在临床课程中的应用。麦吉尔护理硕士课程既尊重学生的兴趣,又能因人而异地进行针对性教学,保证了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我国护理硕士教学可借鉴其教学经验,以提高我国护理硕士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