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耐量异常与颈动脉血管壁弹性的关系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一组选择人群中调查糖耐量异常(IGT)患者的早期血管病变状况.方法 按照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将120例受试者分为糖耐量正常组(NGT)60例和IGT组60例,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利用超声机带的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测量并计算出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ρ)、僵硬度(β)、和动脉顺应性(AC).受试者均检测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结果 在IGT组β值和Eρ值均较NGT组升高,8.96±1.39 vs 7.17±1.25,(121.37±10.18)kPavs(96.42±7.64)kPa(P<0.05),AC值有所下降(0.784±0.11)mm2/kPa vs(0.95±0.10)mm2/kPa(P<0.05).IGT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时数转换值(HOMA-IR)较NGT组升高(均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僵硬度β值与HOMA-IR、餐后2小时血糖、TG、TC呈正相关(r=0.818,0.769,0.846,0.632,均P<0.05).结论 与NGT相比,IGT已经具有较显著意义的颈动脉弹性指标的改变,表明早期动脉硬化改变早在IGT阶段就已经开始.血糖、特别是OGTT 2小时血糖、HOMA-IR及血脂与糖代谢异常患者的早期血管病变指标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汪茂荣  姚平 《临床荟萃》2007,22(15):1077-1079
目的分析糖耐量减低者的胰岛素抵抗、胰岛B细胞功能及相关代谢指标。方法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将243例入选者分为糖耐量减低组(IGT组,108例)及糖耐量正常组(NGT组,135例),测定空腹及服糖后2小时胰岛素(2 hINS)、空腹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FF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及葡萄糖处置指数(DI)。结果①IGT组HOMA-IR水平显著高于NGT组(0.56±0.25 vs 0.40±0.20,P<0.01);②IGT组DI水平显著低于NGT组(1.66±0.16 vs 2.66±0.21,P<0.01);③IGT组TG、FFA、FINS2、hINS显著高于NGT组(P<0.01),HDL-C显著低于NGT组(P<0.01);两组间TC、LDL-C、HOMA-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耐量减低者以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为主,脂毒性在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不同葡萄糖代谢(糖代谢)异常状态患者血脂异常的特点,为不同糖代谢异常状态下血脂监测项目的 选择及干预治疗侧重点提供循证检验医学的证据.方法 选取254名受试者(其中男性149人,女性105人)进行OGTT试验和TC,TG,HDL-C,LDL-C,ApoA1和ApoB等血脂指标的检测.根据OGTT结果 分为正常糖耐量(NGT)、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IFG)、单纯糖耐量受损(I-IGT)、IFG并发IGT(IFG/IGT)和糖尿病(DM)5组,比较各组血脂指标值及其异常丰,对所有糖代谢异常的各血脂指标与空腹血糖(FPG)和OGTT 2 h血糖(2 hPG)进行Spearma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①TG,LDL-C水平在DM组、IFG/lGT组和IGT组明显高于NGT组(P<0.01)和IFG组(P<0.05),DM组、IGT/IFG组、I-IGT组和IFG组TC水平和高TC血症检出丰相近(P>0.05),且均明显高于NGT组(P<0.05),HDL-C水平DM组明显低于NGT组(P<0.05),但各组低HDL-C血症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ApoA1和ApoB水平及其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TG与2 h PG(r=0.201,P<0.01),FPC,(r=0.119,P<0.05)存在明显的正相关,LDL-C与2 h PC,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r=0.132,P<0.05).结论 低HDL-C血症、低ApoA1血症和高ApoB血症可能不是糖代谢异常最典型的血脂异常特点之一,高TG,TC,LDL-C血症是DM和IGT,IGT/IFG血脂异常的特点,IFG血脂异常的特点是高TC血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评价血糖调节受损患者血脂代谢异常情况。方法检测糖耐量正常(NGT)、单纯空腹血糖异常(IFG)、单纯糖耐量异常(IGT)、空腹血糖异常合并糖耐量异常(IFG IGT)和糖尿病(DM)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及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 A-I)和载脂蛋白B(apo B)水平,计算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和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比较各组间血清脂质成分的差异。结果IFG组血清TC、LDL-C、non-HDL-C和apo B水平较NGT组明显升高(P<0.01),而TG、HDL-C、AI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T组血清TC、TG、LDL-C、non-HDL-C、apo A-I、apo B和AIP水平较NGT组显著升高(P<0.01),前6项指标与IFG IG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FG IGT组与NGT组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DL-C、non-HDL-C和AIP水平与IF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组表现出典型的DM性脂代谢紊乱伴AIP水平显著异常。non-HDL-C和apo B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P<0.01)。结论血糖调节受损者不同程度的存在血脂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TC、TG、LDL-C、non-HDL-C和apo B水平的升高和HDL-C、apo A-I的降低,伴不同程度AIP水平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分析某市东部沿海地区糖调节受损(IGR)人群血液生化指标和体格特征的变化,探讨影响IGR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按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专家委员会1999年诊断标准,将IGR人群分为I-IFG、I-IGT和IGT/IFG三个类型组,并与正常糖耐量组(NGT)进行比较,然后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IGR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① IGR三个类型组与NGT组比较,其年龄、血压、BMI、WHR、FPG、2 hPG、TC、TG、LDL-C、UA、FINS、HOMA-IR水平均较高,HDL-C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IFG/IGT组与I-IFG、I-IGT两组比较,其FPG、2 hPG、HbA1c、TC、TG、LDL-C、UA、FINS、HOMA-IR水平均较高,HDL-C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进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的因素有年龄、血压、BMI、WHR、TC、TG、LDL-C、低HDL-C、UA及糖尿病家族史(P<0.05或P<0.01).结论 ①IGR人群不同程度存在着血糖、血脂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检测血糖、血脂及胰岛素等生化指标,对于评价IGR有一定的作用.②年龄增长、中心性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高尿酸血症及糖尿病家族史为IRG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单用或联合二甲双胍对糖耐量减低(IGT)的干预效果。【方法】67例IGT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用吡格列酮组(单用组)37例,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组(联合组)30例。治疗24周,观察两组临床特征的变化及IGT逆转为糖耐量正常(NGT)的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后比较,联合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负荷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单用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腰臀比(WHR)、FPG、2hPG、HbA1C、TC、TG、LDL-C较治疗前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单用组治疗后BMI较治疗前升高(P〈0.05);单用组逆转IGT为NGT的有效率21.6%,联合组3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吡格列酮能降低WHR、FPG、2hPG、HbA1C和调节血脂水平,能逆转IGT至NGT;联合二甲双胍此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糖代谢异常孕妇血清α2-HS糖蛋白(AHSG)浓度的变化并探讨其与血糖、血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根据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结果将135名孕周为36~41周的孕妇分为3组:妊娠期糖尿病(GDM)组(45例)、糖耐量异常(GIGT)组(45例)、正常糖耐量(NGT)组(45例)。检测各组血清AHSG、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 GDM组、GIGT组、NGT组的AHSG浓度分别为150.2±20.0、131.9±16.0(、124.0±15.0)μg/L,3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FPG、TG、LDL-C、FINS水平均高于NGT组(P<0.05、P<0.01),HDL-C水平低于NGT组(P<0.05);GDM组TG、FINS水平高于GIGT组(P均<0.05、P<0.01);GIGT组TG、LDL-C、FINS高于NGT组(P<0.05、P<0.01);3组之间T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GT组、GIGT组、GDM组HOMA-IR逐渐升高、HOMA-β逐渐下降3,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HSG浓度与BMI、TG、FINS、HOMA-IR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406、0.503、0.533、0.612,P均<0.05],与HDL-C、HOMA-β呈负相关(r分别为-0.321、-0.589,P均<0.05),与FPG、TC无相关性(r分别为0.0580、.095,P均>0.05)。结论 AHSG在GDM患者的血糖、血脂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AHSG参与了胰岛素抵抗、加重了β细胞损害,与GDM的发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APN)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和其他因素的关系.方法 测定4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DM组)、32例糖耐量减低(IGT组)、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NGT组)血清APN和高敏CRP水平,同时测定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临床指标.结果 DM组和IGT组APN分别5.48±1.82mg/L、6.43±2.49mg/L,haCRP分别为4.6±1.5mg/L、2.3±1.06mg/L,与NGT组APN(10.23±3.42mg/L)、hsCRP(1.2±0.6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M组APN低于IGT组和NG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叉.多元回归显示FPG、TG、TG为影响APN的显著因素,FPG、BMI是影响hscRP的显著因素.结论 随糖耐量异常进展,血清APN水平逐步下降,hscRP水平逐步升高,糖尿病患者APN水平降低与FPG、TC、TG密切相关;FPG、BMI是影响haCRP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王连升  张力  沈立松 《检验医学》2007,22(4):425-428
目的初步评价血糖调节受损患者血脂代谢异常情况。方法检测糖耐量正常(NGT)、单纯空腹血糖异常(IFG)、单纯糖耐量异常(IGT)、空腹血糖异常合并糖耐量异常(IFG+IGT)和糖尿病(DM)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及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 A-I)和载脂蛋白B(apo B)水平,计算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和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比较各组间血清脂质成分的差异。结果IFG组血清TC、LDL-C、non-HDL-C和apo B水平较NGT组明显升高(P〈0.01),而TG、HDL-C、AI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T组血清TC、TG、LDL-C、non-HDL-C、apo A-I、apo B和AIP水平较NGT组显著升高(P〈0.01),前6项指标与IFG+IG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FG+IGT组与NGT组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DL-C、non-HDL-C和AIP水平与IF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组表现出典型的DM性脂代谢紊乱伴AIP水平显著异常。non-HDL-C和apo B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P〈0.01)。结论血糖调节受损者不同程度的存在血脂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TC、TG、LDL-C、non-HDL-C和apo B水平的升高和HDL-C、apo A-I的降低,伴不同程度AIP水平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切点调整后空腹血糖受损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方法:62例健康志愿者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分为正常糖耐量(NGT)组16例,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FG)组26例,伴糖耐量异常的空腹血糖受损(CGT)组15例。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以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h血糖(PPG)、胰岛素(PINS)、C肽(PCp)。用HOMA指数计算胰岛素敏感性和β细胞功能。结果:与NGT纽相比IFG与CGT组的HOMA-IR升高(P<0.05)。各组间HOMAβ无显著差异。结论:空腹血糖受损患者,无论其是否伴有糖耐量异常,均存在胰岛素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参术调脾颗粒干预治疗脾虚湿盛证糖耐量减低(IG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IGT患者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饮食及运动干预疗法;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免煎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及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1.0%,治疗组为8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FPG、2 hPG、TC、TG、LDL-C均有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药疗法治疗糖耐量减低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糖耐量人群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方法 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结果,将147例入选者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糖耐量减退(IGT)组和糖尿病(DM)组,测定空腹和服糖后2h真胰岛素(FTI,TI2h)、空腹游离脂肪酸(FFA)、瘦素(kp)、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并对有些数据作相关分析。结果 IGT组和DM组的血糖、TI、FFA、Lep、TG、LDL-C含量及HOMA-IR高于NGT组(均P〈0.01),HDLTC含量及HOMA-β均低于NGT组(均P〈0.01);DM组HOMA-IR和HOMA-B分别高于和低于IGT组(均P〈0.01)。TG与FFA之间以及Lep与FFA之间呈正相关(r分别为0.7061、0.3436,均P〈0.01);FFA与HOMA-IR正相关(r=0.5452,P〈0.001),与HOMA-β负相关(r=-0.3634,P〈0、01);FFA、Lep与HOMA-IR独立相关(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2902、0.3217,均P〈0、05),FFA与HOMA-β独立相关(标准回归系数为-0.4906,P〈0.001)。结论糖代谢异常早期阶段存在明显胰岛素抵抗,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障碍随着病程的进展逐渐加重,脂毒性在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不同糖代谢下血清铁蛋白(SF)水平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 纳入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内分泌门诊就诊的高血压病患者112例,测量体质指数(BMI)、腰围(WC),测定血清指标:空腹血糖(FPG)、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尿酸(UA)、空腹胰岛素(FTI)及SF,据75g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分为糖代谢正常(NGT)组、糖调节受损(IGR)组和新发糖尿病组.结果 (1)新诊断2型糖尿病(糖尿病组)36例(32.1%),IGR 46例(41.1%),NGT 30例(26.8%).(2)3组间BMI、WC、CHO、LDL-C、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糖尿病组的FPG、FTI、TG、SF、HOMA-IR明显高于IGR组和NGT组,UA高于NGT组而HOMA-β低于NGT组,IGR组的FPG、TG、SF、HOMA-IR明显高于NGT组,HOMA-β低于NG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校正年龄和性别后的偏相关分析显示,SF与FPG(r =0.466,P<0.01)、FTI(r =0.413,P<0.01)、HOMA-IR(r=0.443,P<0.01)呈正相关.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出现糖代谢异常时,SF水平明显增高,与胰岛素抵抗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胰岛素抵抗(IR)及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9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根据OGTT结果分为糖耐量正常组(NGT组)30例、糖耐量异常组(IGT组)32例、2型糖尿病组(DM组)32例,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4组患者均行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hs-CRP及TNF-α等指标,采用自我平衡模型分析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HOMA-IR、hs-CRP、TNF-α及IMT等指标DM组明显高于其余3组,IGT组明显高于NGT组及对照组,NGT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IMT与HOMA-IR、hs-CRP、TNF-α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406、0.420、0.396,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存在IR和炎性反应,老年高血压患者的HOMA-IR、hs-CRP、TNF-α与颈动脉IMT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糖耐量异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比较119例糖耐量异常患者在饮食加运动控制的基础上口服罗格列酮和安慰剂干预治疗,经治疗1年后,检测空腹血糖(FPG)及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2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FINS)和OGTT后2h胰岛素(PINS)水平的变化。结果罗格列酮组和安慰剂组治疗前糖耐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格列酮组与安慰剂组相比FPG、2HPG、TC、TG、LDL、FINS、PINS及糖尿病发病率均明显下降,HDL—C升高。结论罗格列酮能够降低糖耐量异常(IGT)人群糖尿病的发病率,在调节血脂、减轻胰岛素抵抗的同时,可使糖耐量异常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探讨糖代谢异常人群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与高半胱氨酸(Hcy)的关系。 方法:对67例糖耐量正常(NGT)者及104例糖耐量受损(IGT)、58例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109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检测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2 h血糖、Hcy及空腹胰岛素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OMA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BCI)、空腹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FBCI)。 结果:与NGT、IFG组比较,IGT组HOMA-IR、HBCI、Hc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NGT、IFG、IGT组比较,T2DM组HOMA-IR、HBCI、FBCI、Hc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cy与HOMA-IR呈正相关(r=0.233,P<0.05),与HBCI、FBCI呈负相关(r分别为-0.354、-0.289,P均<0.05)。 结论:Hcy与葡萄糖代谢异常有相关性,可作为评价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受损的一项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与血脂、血糖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11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IMT正常组、IMT增厚组及斑块组,测定其血压和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sCRP,空腹葡萄糖(FPG)和餐后2小时葡萄糖(2hPG)水平.结果: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病变越重,伴有高血糖和血脂异常的比例越高,与IMT正常组相比,IMT增厚组和斑块组的TC、LDL-C和 hsCRP增高,具有统计学差异;SBP、TG、FPG、2hPG增高在斑块组具有统计学差异,在IMT增厚组无统计学差异.斑块组SBP、LDL-C、FPG、2hPG和hsCRP较IMT增厚组升高,有统计学差异.颈动脉IMT与SBP、TC、LDL-C、FPG、2hPG和hsCRP相关.结论:SBP、TC、LDL-C、FPG、2hPG和hsCRP等心血管危险因素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受损(IFG)及糖耐量减低(IGT)人群血管内皮功能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变化.方法:81例空腹血糖受损及糖耐量减低人群为观察组,30例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小时血糖(2hPG)正常者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通过高频超声进行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和IMT检测.结果:正常对照组、IFG组、IGT组、IFG和IGT并存组的FMD值呈逐渐显著降低(P<0.01),简单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显示FMD值与FPG、2hPG和IMT均呈负相关(P均<0.01).IMT在IGT组和IFG与IGT并存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IFG组(P<0.01),但前两组问及后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IMT与FMD有线性回归关系(β=-0.807,P均<0.01),而与FPG和2hPG则均无线性回归关系(β=-0.177、0.090,P均>0.05).结论:空腹血糖受损及糖耐量减低均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空腹血糖受损无早期动脉硬化,而糖耐量减低者可出现动脉硬化表现,且其动脉硬化的程度与其血管内皮功能的受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糖、血脂检测在糖尿病(DM)监测中的意义。方法对40例糖耐量正常者(NGT组)、45例血糖调节受损者(IGR组)和44例DM患者(DM组)进行HbA1c及空腹血糖(FPG)、血脂(TC、TG、HDL-C、LDL-C)测定,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IGR组及DM组HbA1c、FPG、TC、TG、LDL-C水平明显高于NGT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NG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DM前期阶段患者HbA1c及血糖、血脂水平较糖耐量正常者有明显变化,其检测可作为监测早期DM发生和发展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糖代谢异常患者血清胰岛素(INS)及脂质代谢状况和彼此间关系,探讨INS抵抗对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糖代谢异常标准的患者184例,分成空腹血糖异常(IFG)组和糖耐量异常(IGT)组,分别检测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空腹INS,计算INS抵抗指数(HOMA-IR)和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并分析相互关系。结果糖代谢异常患者血脂和HOMA-IR均高于正常对照,IFG组和IGT组INS、TG、HOMA-IR以及AI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OMA-IR与TG呈正相关(r2=0.6422),与HDL-C呈负相关(r2=0.5850),HOMA-IR与AIP呈正相关(r2=0.7782)。结论糖代谢异常患者伴有血脂代谢异常,TG升高的程度与INS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