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患者的最佳介入时机,并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病程的长短、对照的原则分为A组和B组,各为45例。A组患者为伤后10d~1个月,B组患者为伤后1~2个月,两组均采用高压氧进行治疗,采用Glasgow昏迷量表(GCS)和严重颅脑外伤残疾评定量表(DR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进行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GCS评分、D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GCS评分均得到提高,DRS评分均有所下降,差异显著(P<0.01),但A组患者GCS评分提高更为明显,DRS评分下降更为明显,与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患者的最佳介入时机为伤后1月以内,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临床治疗效果远远优于超过1个月的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大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4.
5.
6.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颅脑外伤患者(40例)分为康复组(26例。常规治疗外,增加康复训练、高压氧和针刺治疗)和对照组(14例。常规治疗)。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3个月时分别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Fugl-Meyer躯体运动量表(FMA)、改良Barthe指数(MBI)及Sheikh评定法进行评分。结果:康复组治疗后,GCS、FMA、MBI、Sheikh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能明显促进颅脑外伤患者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资料与方法。我科自2001年5月至2003年4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4例,男82例,女42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2岁,平均79.4岁;交通事故伤91例,坠落伤18例,其它伤15例;重型88例,特重型36例。93例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加针灸治疗创伤性颅脑外伤疗效。方法选取78例颅脑外伤入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通窍活血汤加针灸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在治疗后GCS评分均升高,但治疗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愈7例,显效19例,总有效率为66.67%;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16例,总有效率为51.2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使用通窍活血汤加针灸治疗创伤性颅脑外伤能够加速颅脑神经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赵子平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3,2(3):176-177
颅脑外伤 由于对颅脑损伤的特点及危害性认识不足,可能失去挽救伤者生命的宝贵时间。例如某青年男性酒后头部外伤,伤后有短暂昏迷,醒后头痛伴呕吐,1h后躁动不安,语无伦次,被送入某诊所,医生以酒精中毒进行治疗1d,伤者出现双瞳散大,紧急转院也未挽救其生命。这样惨痛的教训现在仍时有发生。这里从病理生理的变化认识高颅压症的表现与危害,进而掌握颅脑损伤的基本救治原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择接诊治疗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9人,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改良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患者预后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远期生存率(82.76%)明显高于对照组(6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颅内感染、术后再出血、癫痫和切口疝发生情况上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相比,能明显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有效降低死亡率,并能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眩晕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对颅脑外伤后未行开颅手术出现眩晕症状的286例患者,综合应用西药、中医药、高压氧及适应性训练等方法治疗;另取同期用地芬尼多片单药治疗的10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住院期间综合治疗组治愈231例(80.8%),显效49例(17.1%),无明显改善6例(2.1%);对照组治愈63例(58.9%),显效35例(32.7%),无明显改善9例(8.4%),两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颅脑外伤后眩晕等症状,疗效好,增加了患者自信心,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高压氧对颅脑外伤昏迷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颅脑外伤昏迷患者5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采取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平均苏醒时间为(15±1.5)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0±1.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昏迷患者早期采取高压氧治疗。并做好人舱前的护理以及加压、稳压、减压过程的护理,不但可有效减轻或消除患者的后遗症.并能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6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采用Barthel指数(MBI)评定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定两组护理疗效。结果经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两组患者的Barthel、FuglMeyer及FCA评分较护理前均得到明显改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颅脑外伤患者循证护理,有助于患者康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其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亚低温治疗组治愈率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P<0.01);亚低温治疗组残废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P<0.05);亚低温治疗组病死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3,P<0.05)。结论:亚低温配合合理有效的监护,可以成为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可靠办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