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尿毒症患者残余肾功能减退机制研究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透析患者的残余肾功能存在不可抗拒的丢失。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 ,可能影响因素有 :原发疾病的继续作用 ,透析膜及透液的生物不相容性 ,透析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改变 ,终末期肾病患者脂质代谢紊乱等。延缓残余肾功能减退的对策包括 :提前开始透析 ,选择合适的透析方式 ,提高透析系统的生物相容性 ,积极治疗原发病 ,有效控制血压、降低血脂等  相似文献   

2.
腹膜透析残余肾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阐述了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降低的机制,腹膜透析对保护残余肾功能的优势,以及影响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相关因素与保护残余肾功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阐述了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降低的机制,腹膜透析对保护残余肾功能的优势,以及影响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相关因素与保护残余肾功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腹膜透析致余肾功能减退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残余肾功能(RRF)与腹膜透析的透析充分性及预后密切相关,然而,腹透患者的RRF随透析时间延长会不可抗拒的丢失,其影响因素可能包括:原发疾病的发展,透析液的生物不相容性反应,透析过程中不恰当超滤脱水致血液动力学改变,终末期肾病患者脂质代谢系乱等,合并腹膜炎时的炎性介质释放,也可引起肾毒性反应,导致残余肾组织的损害,另外在治疗腹透感染时不恰当的使用肾毒性药物也是加速RRF减退的重要因素,预防,RRF减退的对策应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病,制定合理的腹膜透析方案,慎用肾毒性药物,有效的控制血压,降低血脂等。  相似文献   

5.
残余肾功能是影响透析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我国,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最主要方式,充分认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重要性,加强对其残余肾功能的保护,是肾脏病学家和患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对近年来关于残余肾功能对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意义、残余肾功能的保护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行论述,并重点对透析脱水调节和透析频率对残余肾功能影响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同时结合笔者临床经验阐述了血液透析容量控制与残余肾功能保护的关系,旨在加强临床医务工作者对保护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重视,并提供保护其残余肾功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肾衰合剂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肾衰舍剂对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对CAPD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56例脾肾气(阳)虚型的CAPD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腹膜透析对照组,及加服中药肾衰合剂治疗组。治疗6个月,比较残余肾KT/V、残余肾CCr的变化及下降速率。结果:在维持总体透析效能的前提下,治疗组残余肾KT/V、残余肾CCr下降速度较对照组明显缓慢。结论:肾衰合荆能有效延缓PD患者的RRF的下降。  相似文献   

7.
残余肾功能与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观全面营养评价(SGA)[2]已被证实适用于中国腹膜透析患者[3,4]。为进一步明确腹膜透析(PD)患者残余肾功能对营养状况的影响,我们用SGA评分和血清白蛋白浓度作为营养指标,分析透析剂量(KT/Vurea)、残余肾功能(RRF)等因素与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不同透析频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透析方案的不同将5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3组.A组:19例,每周透析3次;B组:15例,每周透析2次;C组:19例,每2周透析3次.1年后分别标记为A1组、B1组、C1组.检测各组患者的残余肾功能.结果 A组、B组、C组患者残余肾功能分别为(6.5±1.7)ml/min、(7.0±2.2)ml/min、(6.0±2.4)ml/min.A1组、B1组、C1组残余肾功能分别为(2.7±1.5)ml/min、(3.3±1.8)ml/min、(4.1±2.6)ml/min.透析1年后,A组、B组、C组患者残余肾功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9.605、8.393、12.026,P均<0.01);A1组与C1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2.416,P<0.05).C组残余肾功能下降最少.结论 透析频度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下降速度,血液透析频率较低(每2周透析3次)的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下降速度低于每周透析3次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血脂对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残余肾功能(RRF)的作用。方法:定期监测共72例CAPD患者血脂成分及残余肾功能,根据血脂的变化将患者分为胆固醇(TC)增高组、三酰甘油(TG)增高组及二者均增高组与TC、TG正常组,比较各组残余肾功能变化。结果:CAPD治疗初期残余肾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第12月时,TC增高组RRF较同组透析初月时下降(P〈0.05)。TG增高组及TC、TG均增高组的RRF分别与透析初月时同组RRF比较显著下降(P〈0.001)。第18月时3个血脂增高组RRF与TC、TG组比较均有下降(P〈0.05)。RRF下降数值与TC(r=0.234,P〈0.05)、TG(r=0.528,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CAPD患者的RRF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高血脂与RRF改变值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递增式腹膜透析(incremental peritoneal dialysis)从理论上讲更符合生理,是个体化透析的一种范例.这种透析模式是根据个体患者的残余肾功能及其变化而给定动态变化的透析剂量,以维持残余肾和透析总溶质清除达到一恒定量的需求.与标准腹膜透析相比,它更可能保护残余肾功能,带来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11.
腹膜透析致残余肾功能减退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残余肾功能 (RRF)与腹膜透析的透析充分性及预后密切相关。然而 ,腹透患者的RRF随透析时间延长会不可抗拒的丢失。其影响因素可能包括 :原发疾病的发展 ,透析液的生物不相容性反应 ,透析过程中不恰当超滤脱水致血流动力学改变 ,终末期肾病患者脂质代谢系乱等。合并腹膜炎时的炎性介质释放 ,也可引起肾毒性反应 ,导致残余肾组织的损害。另外在治疗腹透感染时不恰当的使用肾毒性药物也是加速RRF减退的重要因素。预防RRF减退的对策应包括 :积极治疗原发病 ,制定合理的腹膜透析方案 ,慎用肾毒性药物 ,有效的控制血压、降低血脂等。  相似文献   

12.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一种替代治疗,是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生存状况的保障。有效地清除中分子和小分子溶质、充分地超滤过多的水负荷、减少微炎症状态、有效地保护残余肾功能可以提高维持性透析患者的透析质量,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达到充分透析的目的。定期进行临床指标的检测,对透析状态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和管理,及时科学地调整透析剂量、透析方案,对预测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地干预是达到充分透析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开始透析治疗后残余肾功能(RRF)进行性下降,但仍可维持在一较低水平。血液透析(HD)患者易合并营养不良。本研究探讨残余肾功能对HD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研究显示,心血管事件是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的主要死因,而高血压、水盐负荷等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1-4]。腹膜透析患者水盐负荷过多较为常见,特别是在长期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丧失后水盐负荷过多更为常见^[5-9]。我们探讨目前透析模式下腹膜透析患者水钠清除的特点,以期能减少心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皮肤瘙痒是尿毒症症状最为不适的症状之一,病因不明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了解残余肾功能对血透患者的瘙痒症状的影响,本人调查了我透析中心的透析患者74例,对其残余肾功能进行评估,对他们的瘙痒情况进行评分,比较不同残余肾功能的患者瘙痒症状的发生率及程度,以评价残余肾功能对瘙痒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腹膜透析充分性的新概念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腹膜透析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主要手段之一。尽管在过去30多年中,腹膜透析经历了许多变化和发展,大量研究也发现腹膜透析患者的长期存活率与血液透析患者相似,甚至其2-3年的患者存活率优于血液透析患者,但腹膜透析患者的退出率仍然很高,特别是在透析治疗2-3年后,患者的残余肾功能丧失殆尽时。随着腹膜炎发生率的下降,透析不充分,特别是当患者的残余肾功能丧失殆尽后,已成为慢性腹膜透析患者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血清白蛋白水平对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54例腹膜透析患者以血清白蛋白35 g/L为界,血清白蛋白≥35 g/L为A组,血清白蛋白<35 g/L为B组,测定血清白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α,留取24 h尿量及腹透液、记录总量并检测尿素氮、肌酐;残余肾功能等.随访过程中观察以上指标和残余.肾功能(RRF).结果 B组中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比例高于A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α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0.48、-0.64,P均<0.05),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RRF均下降,而B组RRF自腹膜透析6个月时即开始下降,与透析初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A组RRF与透析初月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RRF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残余肾功能下降绝对值(△RRF)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31,P<0.05),与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α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0.45、0.58,P均<0.01).结论 营养不良导致低水平的血清白蛋白是促进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下降的因素之一,高水平的炎症介质也加速了残余肾功能的恶化.  相似文献   

18.
多数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后数月至数年内残余肾功能逐步丢失,少数患者甚至在血液透析数次后残余肾功能即丧失殆尽,临床表现为透析间期肾功能检查指标升高加快,24 h尿量明显减少,对于如何有效地保护残余肾功能这个问题,现代医学尚无满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腹膜透析(PD)在高龄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观察35例高龄有功能衰竭患者PD治疗前后肾功能,肝功能,血红蛋白等评价指标的动态变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生存率的变化。结果:大多数高龄患者在行PD治疗后,尽管血尿素氮,肌酐有明显降低,但血浆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和血红蛋白等全身营养状况指标均较治疗前亦有明显下降,常见并发症有:低血钾,腹膜炎,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皮肤和肢体末端溃疡和腹壁疝,结论:PD治疗并非是高龄肾功能衰竭患者最合适的治疗手段,应综合考虑患者病情,选择适合的透析方式。  相似文献   

20.
应充分重视和保护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透析患者的最终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时间。近年来的研究提示,无论是腹膜透析(PD)还是血液透析(HD)患者,残余肾功能(RRF)的存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它不仅可改善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减少透析的时间,维持较好的血红蛋白水平,同时能降低患者病死率,是病死率强有力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