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方樟柳碱治疗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36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简称中浆)患者随机分组对照治疗.治疗组69例69只眼,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在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每日1次,15d为1疗程,连续用药2疗程.对照组67例67只眼,口服复方丹参片0.3g×3片、芦丁片20mg×2片、烟酸片0.1 g×2片,每日3次,连续服药30d.用药前常规检查视力、眼底和视野.结果 两组用药后1月分别复查视力、眼底、视野有明显差异.治疗组69例视力提高5行以上者56例(81%);眼底黄斑水肿消失,渗出吸收,中心凹反光恢复55例(79.7%);视野中心或旁中心暗点消失44例(81%).对照组67例视力提高5行以上者21例(31%);眼底黄斑水肿消失,渗出吸收,中心凹反光恢复19例(28.4%);视野中心暗点或旁中心暗点消失15例(29%).结论 复方樟柳碱治疗中浆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视力性质分析在黄斑裂孔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黄斑裂孔的视力性质。方法对20例全层黄斑裂孔和10例板层黄斑裂孔及10例囊样黄斑变性患者进行了中心暗点及固视性质检查。结果20例全层黄斑裂孔患者都存在中心绝对暗点,视力性质为中心外固视;而10例板层黄斑裂孔和10例囊样黄斑变性患者都无中心绝对暗点,视力性质为中心固视。结论全层黄斑裂孔的残留视力为中心外视力,视网膜上存在中心绝对暗点。  相似文献   

3.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由于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及其伴随的出血、渗出,严重损害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功能,从而形成绝对中心暗点影响中心视力,患眼出现中心外视力和偏心注视。按常规方法进行视野检查时,不能正常反映黄斑中心凹的功能,需对其进行视轴校正。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儿童非器质性视力下降的临床特征,以期为临床对该疾病快速确诊、避免过度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神经眼科门诊诊断为非器质性视力下降的患儿(年龄<18岁)的病史及临床资料。眼科检查包括裂隙灯检查、眼底照相、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野、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及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等。结果 42例确诊为非器质性视力下降的患儿中,男性13例、女性29例,男/女比为1∶2.23。平均年龄为(9.73±3.02)岁(5~17岁)。单眼患者7例,双眼患者35例。患眼BCVA集中在0.1~0.3(45.45%)及0.4~0.6(36.36%)2个程度分级。38例患者眼底检查显示视盘及黄斑形态正常,4例(7眼,9.09%)患者为假性视盘水肿。42眼视野检查异常,以管状视野、周边视野缺损、弧形缺损及不规则暗点常见,中心暗点少有。所有患者OCT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及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GCIPL)厚度均在正常范围。所有患者P-VEP P100峰时、潜伏期均未见异常。结论非器质性视力下降患儿主观检查包括BCVA、视野异常,但客观检...  相似文献   

5.
对视神经疾病、黄斑病进行固视性质分析的研究颇有收益,我们又从1983年开始从视力的观点探讨固视性质研究所得成果,发表数十篇文章,1990年发表了关于偏心视力的研究——两种视力观的提出及其意义一文,提出树立两种视力观的必要,中心外视力(偏心视力)为客观存在,应当学会认识  相似文献   

6.
宁玲 《眼科新进展》2017,(11):1068-1070
目的 评估特发性黄斑前膜手术前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形态变化与视力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术+内界膜剥除术的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32例(32眼)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术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中黄斑中心凹的形态、中心凹厚度与最佳矫正视力的关系.结果 29例患者视力提高,3例患者视力无提高,最佳矫正视力由术前0.25±0.12提高至术后的0.49±0.28(P <0.05),所有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均有所下降,由术前的(385±115) μm降至术后的(241±64) μm(P <0.05).最佳矫正视力与黄斑中心凹厚度相关性分析呈负相关性,即黄斑中心凹越厚,视力越差.结论 特发性黄斑前膜手术前后黄斑中心凹形态变化与视力有密切关系,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用于术前评估及术后追踪其转归.  相似文献   

7.
Dai H  Lu YY  Li Y  Shi ZA 《中华眼科杂志》2004,40(7):443-447
目的探讨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术后裂孔愈合形态与视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选择特发性黄斑裂孔1次性术后裂孔愈合患者36例(38只眼)的连续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相干光断层扫描(OCT)观察裂孔愈合形态,采用激光扫描检眼镜(SLO)测定患者术前,术后1、3、6个月黄斑区光敏度、绝对暗点、相对暗点平均面积及中心视力,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根据OCT图像,裂孔形态分为完全愈合型(22只眼)、部分愈合型(10只眼)及未愈合型(6只眼)。术后6个月,完全愈合型和部分愈合型眼的中心视力、光敏度、绝对暗点和相对暗点的平均面积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均P<0.05);未愈合型眼的中心视力、光敏度虽较术前改善,但绝对暗点、相对暗点差异则无显著意义(P>0.05);完全愈合型眼的视力、光敏度、绝对暗点改善程度与部分愈合型和未愈合型眼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Ⅱ期裂孔眼术后黄斑中心凹形态可完全恢复。结论术后黄斑区中心凹部视网膜正常形态的恢复与视功能改善程度呈正相关(P<0.05)。术后中心凹的形态恢复越好,视功能改善程度越高。裂孔早期阶段(Ⅱ期裂孔)行手术,更有机会获取良好的视功能。(中华眼科杂志,2004,40:443-447)  相似文献   

8.
不同类型黄斑前膜术后视力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黄斑前膜手术疗效及对术后视力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4年9月~2006年10月21例行手术治疗的黄斑前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玻璃体切割及黄斑前膜剥除手术,术前及术后行眼科检查,随访1 年.结果 21例(22眼)黄斑前膜病例中,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4年.包括特发性黄斑前膜13例(13眼),继发性黄斑前膜8例(9眼),其中巩膜扣带术后2眼,伴随孔源性视网膜脱离2眼,继发于视网膜静脉阻塞5眼.所有病例术前均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查,发现合并玻璃体牵拉2眼.术前特发性黄斑前膜组黄斑中心凹平均视网膜厚度为386μm,继发性黄斑前膜组黄斑中心凹平均视网膜厚度为364μm.两组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提高2行及以上者特发性黄斑前膜组为9眼,继发黄斑前膜组为2眼.对于两种类型黄斑前膜,特发性黄斑前膜术后视力改善较继发性黄斑前膜明显(P=0.0365).结论 对于两种类型黄斑前膜,特发性黄斑前膜术后视力改善明显.术前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术前视力成负相关,与术后视力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与近视视网膜脱离眼(RD)的视网膜周边部视功能状态分布特点—90°视网膜光敏感度,为预防性治疗视网膜脱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Octopus101中的周边低视力程序(LVP),对高度近视360例的视网膜周边部视功能状态-90°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MS)、四象限光敏感度、四象限视野绝对暗点、平均视野绝对暗点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并分别与高度近视性视网膜脱离对侧眼161例、高度近视性视网膜脱离眼118例、正常眼108例、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眼41例及其对侧眼54例进行对比分析,共计842例。结果:高度近视眼平均光敏感度(21.3±5.4)dB,视力0.56±0.37;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20.4±5.2)dB,视力0.55±0.40;正常对照眼(27.6±3.6)dB,视力1.00±0.00;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眼(14.1±5.7)dB,视力0.19±0.26;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眼(15.6±5.7)dB,视力0.27±0.32;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23.3±4.9)dB,视力0.87±0.27。视力和平均光敏感度在高近组与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在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与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度近视眼视野平均绝对暗点(9.3±8.7)个,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10.5±8.2)个,正常对照眼(4.6±4.5)个,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眼(19.8±11.0)个,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眼(17.5±12.0)个,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7.2±6.0)个。平均视野绝对暗点在高度近视组与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和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在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与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度近视眼已经存在明显周边部视网膜光敏感度的严重损害,与视网膜脱离高危眼在发生视网膜脱离之前相似;高度近视眼和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手术成功复位后,周边部视网膜光敏感度仍会降低,且中心视力仍呈不可逆降低;与正常人群、中低度近视有着明显的功能和结构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方臻  肖震国 《中华眼科杂志》1998,34(4):308-309,I022
视网膜脱离术前后静态中心视野视力的观察方臻苏兆安肖震国我们采用静态中心视野对50例(50只眼)视网膜脱离手术前、后患者进行检测,同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性研究,探讨视网膜脱离手术前、后视野改变的特点与术后视力恢复的关系,旨在对术后视力恢复的全面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微视野检查技术评价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前后的视功能变化.方法 12例13只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证实有CNV的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AMD)和高度近视患眼,在接受TTT治疗前后分别行微视野检查.结果 TTT治疗前,6眼有相对暗点,7眼有绝对暗点.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6眼TTT前检出相对暗点的患眼中,治疗后视力提高者4眼,1眼视力下降,1眼视力无明显变化;6眼中5眼TTT治疗后激光照射处视网膜的光敏度提高,1眼降低.所有被检出有绝对暗点的患眼治疗后视力均无明显变化,视网膜的光敏度不变.结论 微视野检查能客观评估TTT治疗CNV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关于偏心视力的研究——两种视力观的提出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视力是视网膜锥细胞的形觉功能,有锥细胞分布的区域均有此功能,但各部位功能不等,这和锥细胞的分布密度关系密切。然而人眼仅以其最佳视力区为中心去注视和观察外界物体,所以眼所显示的真接视时的视力功能常是该眼最佳视力。生理状态下,视网膜中心凹的视敏度最好,视力最高,具有进化发生上的先天优势,而中心凹以外周围视网膜的视力(或称中心外视力)则是越向周边部越低。中村康认为中心凹视力以1.0计算,则距  相似文献   

13.
视神经萎缩的暗适应研究——视力性质与暗适应曲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夏德昭的视力性质分析,视神经萎缩存在着中心与中心外两种固视状态,以及测量偏心固视患者视野暗点时,必须先将视线矫正到暗点计注视目标,而后按常规测量方可保证正确的测量结果等报导,用Goldmann-Weekers 暗适应计并改装了该仪器的注视灯,开展对中心与中心外固视的视神经萎缩眼暗适应曲线的测定。分别比较中心与中心外固视眼矫正前后黄斑区域与全域视网膜的暗适应功能,以此和临床检查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眼因黄斑病理损害形成中心暗点以及丧失中心视力后偏心固视的形成规律,确定偏心注视点的优势位置.方法 应用微视野计(MP-1)对因黄斑病变形成偏心固视的40例高度近视患者的54只眼作固视检查.利用正常成人中心固视的90%置信椭圆,确定偏心固视相对于中心凹的位置.根据观察到的偏心固视的位置,将所有患眼分为preferred retinal locucs(PRL)优势组和PRL非优势组;并将两组视力作统计学比较.结果 54只高度近视眼中,中心视力丧失后偏心固视点形成在暗点下方视野者24只眼,占本组患眼的44.44%;左侧19只眼,占35.19%;上方6只眼,占11.11%;右侧5只眼,占9.26%.双眼均形成偏心固视者14例,其中13例双眼偏心固视模式一致,均为下方者7例,占双眼偏心固视者的50.00%;均为左侧者5例,占35.71%;均为上方者1例,占7.14%.偏心固视位于下方、左侧视野组与偏心位置位于右侧和上方的非优势组之间比较.其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44,P>0.05).结论高度近视患者偏心固视会形成在尽量靠近中心凹有功能的视网膜.下方视野是形成偏心固视的优势位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眼因黄斑病理损害形成中心暗点以及丧失中心视力后偏心固视的形成规律,确定偏心注视点的优势位置.方法 应用微视野计(MP-1)对因黄斑病变形成偏心固视的40例高度近视患者的54只眼作固视检查.利用正常成人中心固视的90%置信椭圆,确定偏心固视相对于中心凹的位置.根据观察到的偏心固视的位置,将所有患眼分为preferred retinal locucs(PRL)优势组和PRL非优势组;并将两组视力作统计学比较.结果 54只高度近视眼中,中心视力丧失后偏心固视点形成在暗点下方视野者24只眼,占本组患眼的44.44%;左侧19只眼,占35.19%;上方6只眼,占11.11%;右侧5只眼,占9.26%.双眼均形成偏心固视者14例,其中13例双眼偏心固视模式一致,均为下方者7例,占双眼偏心固视者的50.00%;均为左侧者5例,占35.71%;均为上方者1例,占7.14%.偏心固视位于下方、左侧视野组与偏心位置位于右侧和上方的非优势组之间比较.其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44,P>0.05).结论高度近视患者偏心固视会形成在尽量靠近中心凹有功能的视网膜.下方视野是形成偏心固视的优势位置.  相似文献   

16.
陈××男53岁1984年10月23日初诊,双眼视力不佳30年,左眼较重,近年来,右眼视力明显减退。1984年1月曾在某医院诊断为右眼“陈旧性视网膜炎”、左眼“脉络膜弧立结核”,用药物治疗无效。青少年时期视力好。既往史,曾行右肾全切除术。家族无遗传性眼病。血压130/90mmHg,胸透正常,肝功能正常,血、尿常规正常。视力右0.7、左0.1,不能矫正,色觉检查为全色盲。周边视野正常,右眼中心视野正常、左眼有15°以内的中心性绝对暗点。双眼前节正常,双眼晶状体皮质轻度混浊,双侧视网膜动脉细,反光强。双视盘周围均有1/3P.D 宽度的脉络膜萎缩区。右眼中心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黄斑中心凹光感受器局部缺损对视力的影响.[方法]经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 SD-OCT)检查发现黄斑中心凹光感受器局部缺损的患者(光感受器局部缺损组)31例31只眼和年龄、屈光度匹配的正常人(正常对照组)30名30只眼纳入研究.光感受器局部缺损组31只眼中,黄斑中心凹光感受器全层缺损22只跟(全层缺损组),光感受器外节缺损9只眼(外节缺损组).所有受检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显微镜、直接检眼镜和SD-OCT检查.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光感受器局部缺损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平均黄斑区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FT)之间的差异;光感受器内外节全层缺损和外节缺损患者平均最小分辨角对数视力(logMAR) BCVA、平均CFT、平均光感受器缺损最大宽度、平均缺损面积、平均光感受器缺损最大高度及平均残余视网膜厚度之间的差异.[结果]光感受器局部缺损组、正常对照组平均CFT分别为(225.32±19.70)、(240.02±10.70) μm,两组平均CF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t=-1.96,P>0.05).全层缺损组、外节缺损组平均logMAR BCVA分别为0.22±0.31、0.32±0.43;平均CFT分别为(224.09±20.57)、(228.33±18.17) μm;平均光感受器缺损最大宽度分别为(131.32±108.18)、(143.22±66.93)μm;平均缺损面积分别为(0.022±0.054)、(0.019±0.019) mm2;平均光感受器缺损最大高度分别为(77.41±6.62)、(44.89±4.26)μm;平均残余视网膜厚度分别为(87.00±20.31)、(128.33±23.54)μm.两组患者在平均logMAR BCVA、平均CFT、光感受器缺损最大宽度、缺损面积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6、-0.538、-0.305、0.166,P>0.05);平均光感受器缺损最大高度、平均残余视网膜厚度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2、-4.91,P<0.05).光感受器缺损最大宽度、缺损面积与BCVA呈负相关(t=-0.529、-0.494,P<0.05).[结论]黄斑中心凹光感受器局部缺损可造成视力下降,缺损范围越大,视力下降越明显.  相似文献   

18.
白内障患者术后F-VEP、F-ERG检查预测中心视力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估F-VEP和F-ERG在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中心视力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对1062眼白内障患者术前使用国产泰克公司TGS-150型眼电生理仪分别行F-VEP和F-ERG检查,比较分析单纯F-VEP异常,F-ERG异常,F-VEP和F-ERG均异常或正常的白内障术后中心视力情况,结果:二项指标结果均正常者976眼,其中术后中心视力≥0.8者920眼(94.42%),≤0.3者78眼(7.99%),F-VEP异常者45眼,术后中心视力≤0.3者6眼(13.3%),F-ERG异常者33眼,术后中心视力≤0.3者16眼(48.5%),二项指标均异常者8眼,术后中心视力≤0.3者5眼(62.5%)。结论:F-VEP和F-ERG对白内障术后的视功能预测有客观性和有效性,在本研究中F-ERG对预测白内障术后中心视力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视野检查对视网膜钝挫伤预后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14例(14眼)视网膜钝挫伤早期视野改变及其与视力预后的关系。中心视野正常,视力预后良好;8例(8眼)视力预后不良(视力提高少于5行),其中5眼视野出现病理性暗点。结果提示,视野所见有益于在伤后早期评估视力预后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典型视网膜色素变性晚期自发荧光影像与中心视力关系。方法:晚期典型视网膜色素变性37例( 70眼),采用HRA-2共焦激光扫描系统获取眼底自发荧光影像,视野30°,像素1 536×1 536,瞳孔直径>6mm,部分患者进行FERG和Humphrey静态视野检查。结果:根据自发荧光影像表现将所有患者分为4种类型,即完整型、斑驳型、孤岛型和中心低荧光型。不同类型的自发荧光表现出不同的中心视力。结果证实,眼底自发荧光影像改变与中心视力高度相关,自发荧光面积与视力有显著差异(n=57,r=0.385,P<0.01),自发荧光面积与年龄有显著差异(n=57,r=-2.67,P<0.05)。结论:自发荧光影像对于中心视力的监测和预测具有实际价值。自发荧光变化与中心视力相关,不同的荧光类型视力改变程度不同。尽管视网膜色素变性仍无彻底治愈方法,但保护性治疗是必要的,如抑制细胞凋亡、改善供血以及营养神经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