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鹏翔教授认为异位妊娠起病多由郁热、痰湿、血瘀之浊互结于胞脉,冲任不畅,日久成癥而致,在治疗上常应用"通-消-和"三法,即通腑泄浊、化瘀消癥、调和冲任,选方以下瘀血汤为基础加味,使得浊降癥消,胞宫胞脉得通,邪去正安,病获痊愈。  相似文献   

2.
癥瘕积聚是中医学中的一类病证概念。从古代文献入手,探讨了癥瘕积聚的含义、病位、瘕聚与癥积的区别与统一,分析其病证范围:在人体全身范围内,以气痰瘀互结为主,具有"有形可见"或者"假物成形"特点的结块,都有被纳入其病证范围的可能。其中肥胖、痤疮、早期血管病等属瘕聚范畴,恶性肿瘤、脏器末期纤维化、陈旧性梗死灶等则属癥积范畴。根据痰瘀互结酿毒,入络成坚的关键病机,提出软坚散结是癥瘕积聚的首要治则。常用中药包括软坚散结类、针对致病因素类和通络类。  相似文献   

3.
妇科恶性肿瘤属“癥瘕”“妇科癌病”等范畴,是因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寒热失调,气血运行失常,湿浊、痰饮、瘀血结聚胞宫胞络形成癥块为患。徐振晔教授认为,妇科癌病与肝、脾、肾及冲任关系最为密切,治疗上“以通为用”,以整体观念、脏腑辨证为纲,拓展“通”法的内涵,以通理气血、通调冲任、通利湿浊、通下瘀结、通补脾肾等法综合辨治,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大黄虫丸出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篇,是治疗“干血痨”的要方。对于干血内结、经血不调或经闭不通,腹痛有块,肌肤甲错,两目黯黑,潮热赢瘦诸症疗效颇佳。本方有消癥通经、滋阴清热、祛瘀生新的功效。方中大黄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推陈致新;桃仁、干漆通血闭;(?)虫、水蛭、虻虫、蛴螬等虫类活血化瘀之品,增强消瘀破癥之力;干地黄滋补阴液,合芍药、甘草濡养血脉,和中缓急而扶正;黄芩清热,合杏仁宣开肺气以解郁热,用酒送服以行药势,主治瘀血内积之证,是治疗体虚瘀血内结证的代  相似文献   

5.
刘寄奴味苦性温,入心脾二经,为活血祛瘀之良药。凡经闭不通,产后瘀阻作痛,跌仆创伤等症,投之咸宜。而外伤后血尿腹胀,用之尤有捷效。《本草从新》载其能“除癥下胀”。所谓“下胀”者,因其味苦能泄,性温能行也。而“除癥”之说,殊堪玩味,经验证明。此物对“血癥”、“食癥”等症均可应用。所谓“血症”,盖因将息失宜,脏腑气虚,风冷内乘,血气相搏,日久坚结不移者也。在妇女则经水不通,形体日渐赢瘦,可予四物汤加刘寄奴、牛膝、红花、山楂之属。引  相似文献   

6.
粟胜勇教授认为,虚不受补之证主要责之于经络不通,包括因虚致经络不通、因"邪气凑"致经络不通、因补益不当加重经络不通,故临床实践中强调应先调气活血祛瘀以通经络,然后补益。临床中辨证选取具有调气活血作用的腧穴,灵活使用电针疗法、刺络拔罐疗法等先调气活血通络,然后采用艾条灸联合艾炷灸以补虚,治疗过程中注重以神调气、调补脾肾等。  相似文献   

7.
六腑以通为用 ,“通”应作为治则中一根本大法。通法 ,是广义的通法 ,包括疏肝理气、通下泄热、消和导滞、行气导滞、疏肝利胆、活血祛瘀等。狭义的通法 ,单指通导大肠 ,即泻下、攻下、降下、通下等。1 通法的临床意义由于经脉络属 ,脏腑相表里 ,如心与小肠、肺与大肠等 ,脏病  相似文献   

8.
通过阐述"通补兼施"法之机理、"通补兼施"法之具体应用以介绍吴承艳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症经验。认为"虚"与"不通"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原因,"虚"者包括脾与肾的亏虚,"不通"者包括痰湿、湿热、寒湿、瘀血、肝郁阻滞不通,故在治疗时虚者补之、不通者通之,"通补兼施"具体应用抓住辨证、分期、兼症三点,"辨证"重在辨证候之虚实,"分期"重在明各生理分期之特点,"兼症"重在察主兼症之联系,参考三者灵活运用"通""补"。文末举验案一则,以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9.
卢化平治疗胃脘痛经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卢化平老中医治疗胃脘痛临床经验。卢师认为胃脘痛病因:饮食不节、冷暖失调及情志所伤。胃脘痛的病机包括"不荣"、"不通"两方面,"不荣"可归纳为脾虚,即脾气虚、脾阳不振、脾胃阴虚等;"不通"可归纳为肝旺和胃实。临诊多以问诊为第一应诊方式,注重舌象,参以脉诊。提出八法辨证论治:运脾除湿、理气止痛、化瘀止痛、辛开苦降、补中益气、养阴通降、温中健脾、益气健脾。用药轻灵、动静结合、润燥相宜、以通降为主,升降结合。  相似文献   

10.
陈士铎认为癥瘕病位在脾因食而成,脾虚食结,久积成块是癥瘕基本病机;主张火衰脾寒不化物,情志不调致脾伤,虫伏、邪侵皆伤脾。其治法特点为健脾消癥守其中,健脾消癥,补重于泻;调畅情志,兼顾培土;补火升陷,温扶脾阳。其用药特色有重用白术通先天补后天;妙用柴胡散结升阳舒木;擅用山楂消痰食不伤正。  相似文献   

11.
介绍武权生教授从“寒、湿、瘀互结致癥”辨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纤维化经验。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纤维化病机从起始到病进再到最终形成可分为3个阶段,治疗时在化瘀消癥的基础上,谨记“阴寒不除,瘀血难化”“痰湿不祛,癥瘕难消”,注重扶阳以化瘀滞、祛湿以消癥瘕,同时还须调治结合,强调以食养阳,以动化滞。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2.
癃闭是小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的疾患的简称.包括现代医学的尿潴留,少尿或无尿等。中医学认为对病势较缓,小便短少,艰涩但仍可少量排出者称之为"癃";对小便不通,欲解之无尿、病势急迫者称之为"闭",临床一般统称为"癃闭".本症的病位在膀胱,膀胱既是尿液的处所,又是管理尿液出人的机关,膀胱的气化、开合功能失调是形成癃闭的关键,导致膀胱气化、开合不利的原因多由膀胱湿热阻滞或肾移热于膀胱,湿热互结,气化障碍;或肺气不宣,热壅于上,津液不布,通调水道之功能失调;或七情内伤,气机不调,三焦运化失常,水道受阻;或由…  相似文献   

13.
王俊霞 《河南中医》2012,32(5):552-553
桂枝茯芩丸系《金匮要略》为妇人瘀血病而设,用于治疗妊娠宿有癥病以致漏下不止.该方组方配伍巧妙,药物功专,寒温相宜,攻坚破结不伤正,通滞祛瘀不伤阴,除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外,治疗内科、外科等方面疾病亦有佳效.  相似文献   

14.
血结胸病名首见于《伤寒全生集》,临床表现为胸腹胀满疼痛,痛有定处,手不可近,身热,漱水不咽,喜忘如狂,大便色黑或带有脓血黏液,或大便量少甚至无便,小便反利。口唇青紫,舌质暗淡,舌下面静脉曲张明显,舌尖边有瘀点,脉涩。病机为邪热瘀血互结,治疗以祛瘀行血为主,兼解表、清热祛邪。临证运用犀角地黄汤、桃核承气汤和抵挡汤治疗。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症状以形体消瘦、脘腹胀痛、嗳气不舒、大便色黑甚或大便不通为主,属于中医学“岩”“肠结”“癥瘕”范畴,临床表现与血结胸相吻合,病机以水热互结、腑气不通为主,多夹杂瘀血,按血结胸辨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正>肠梗阻为临床常见急腹症,主要因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受阻而发病,常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排气排便减少或停止等,可引起梗阻肠段解剖和功能性改变,进而出现体液和电解质丢失、肠壁坏死和继发感染,甚或致毒血症、休克、死亡。肠梗阻属于中医学"肠痹""关格""肠结""腹胀"等范畴,其发生机制为湿热蕴结或正气亏虚,导致胃通降失常、腑气不通。肠梗阻治疗以"通"为要,但又不限于"通",需处理好扶正与通便的关系。扶正要辨证,通便要掌握好  相似文献   

16.
多种致病因素都可引起人体气血、脏腑、经络的不通而导致疾病。对于这些疾病,中医往往采用"通法"来进行治疗。"通法"作为重要治法,虽列八法之外,但该理论源于《内经》,且历代医家多有论述。就临床治疗而言的"通法",不能仅以狭义"通下"一法言之。其含义既包括扶气血、协调脏腑关系,解决"化源"之物质基础生成不足;又包括祛邪气、疏通经络气血、疏布津液,以解决"运行"之道路阻塞。基于对《内经》以及相关著作的探析,认为"通法"在扶正祛邪治则的指导下,可包括"通营卫法""通脏腑法""通经络法"等。  相似文献   

17.
从"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的内涵、病机及其在妇科领域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脾胃虚则九窍不通"的病机包括不荣而不通、闭塞而不通两个方面,妇科疾病多由阳明津液不足,不荣而不通所致,病机重在胃腑内伤、胃阴不足,故治疗上以补养阳明津液为主。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热邪是IgA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符合三焦传变规律,提出"热结三焦、肾络癥瘕"为IgA肾病的核心病机.本着"热者寒之""结者散之"的治疗宗旨,提出以清热消癥为基本治法从三焦辨治IgA肾病.热在上焦以心肺郁热为主,多为早期,处于肾络癥瘕功能态,治以透发郁热、祛风凉血消癥,方用葛根芩连汤、桑菊饮、银翘散加味;...  相似文献   

19.
通腑法属中医八法中的下法.仲景在<伤寒论>中用以治疗阳明腑证,以及因燥屎内结、腑气不通、水饮内停等所致一类危重急证,代表方剂有承气汤、陷胸汤等一类方剂.笔者在临床中遇癌症术后腑气不通证,常用承气汤类通腑攻下,每获良效,今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20.
腰腿痛病症原因虽多,但以肾虚为本,亦常兼风寒、风湿、闪挫、外伤、积累性劳损等诸邪.上述病邪均可造成气机不畅,经络不通,气血不通.诸痛无非是"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祛瘀则不通者可通,补肾不荣者可荣.自拟方红马散并辨证用药治疗腰腿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