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女,58岁。因多饮、多食、多尿、乏力1月,加重5d就诊,患者既往体健,无特殊家族史,非近亲结婚所生。查体:T36.8℃,P 75次/min,BP130/80mm Hg,胸廓对称,双肺叩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音,心尖搏动位于右侧锁骨中线第5肋间,心率75次/min,心律齐,心音有力,未闻及器质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2.
刘晓 《中国医药指南》2013,(30):540-541
目的从影像学角度分析右位心合并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的特殊解剖位置,故手术配合时应根据患者特殊解剖生理提供合适体位,精确定位,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右位心合并室间隔缺损一例,在x线透视下完成左室造影及介入封堵,并进行术前术后影像学资料对比。结果介入封堵后无分流,无残漏。结论右位心实属罕见病例,合并室间隔缺损更为少见,x线定位及测量在左心室造影及室间隔缺损判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术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辅助检查结果,根据患者的特殊解剖结构,手术配合时做到心中有数,仔细操作,采用室间隔切线位造影,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右位心伴全内脏反位并发贲门癌术后猝死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仁  邵仲凡 《江苏医药》1997,23(3):176-176
患者男,70岁。进食受阻1个月,经食管造影、纤维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贫门部粘液腺癌。体检发现心尖搏动位于右胸第五助间,律齐,无杂音。心电图检查显示P-I,avL倒置,QRS波I,avL呈or,L、L、avF呈qRS,svR呈is,VI呈RSR’S’,V3呈rSR’,VS呈qR,振相递减;ST-!、歹、avF、V。~V。压低70.05mV,T波V;~V‘倒置;导联线左右手换接,呈“镜像位”图型,提示右位心,完全世右束支阻滞,广泛性前壁心肌缺血。X钱胸片及B超显示心脏、肝脾及胃等全内脏反位。于1995年8月9日取右后外侧刻胸探查,证实术前诊断,行贲门癌…  相似文献   

4.
患儿男,33d。因呼吸困难1周加重3d伴咳嗽1d于2013年9月18日入院。入院前1周患儿出现呼吸困难,无异物吸入及呛咳;近3d呼吸急促、鼻翼煽动、纳差及精神差;入院前1d出现咳嗽。孕1产1,足月剖宫产,体质量3.6kg,自出生后一直有哭闹时口周和肢体发绀。  相似文献   

5.
右位心5例伴全内脏转位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智玲  成名吉 《河北医药》2005,27(11):877-877
正常人的心脏有固定的位置,如心脏位于左侧胸腔内,脾与肝胆分居于胸腔上部的左右.若心脏位于胸腔右侧,即为内脏转位的一种,医学上称为“右位心”;若脾居于右上腹、肝胆位于左上腹,即为腹腔内脏转位.上述转位若发生在多个内脏或所有内脏,这就是医学界所说的“全内脏转位”.我院近几年来发现右位心5例伴全内脏转位2例,实属罕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全内脏反位(total situs inversus,TSl)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形遗传解剖畸形,其特征是心脏及腹内脏器与正常解剖位置呈镜像分布,这类人比较少见。我科在2012年3月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8岁,农民,因上腹胀痛不适伴乏力2周入院。查体:T 36.3℃,P 72次/分,R 18次/分,BP 100/80mmHg,心脏位于  相似文献   

7.
镜像右位心是心脏位置异常中少见类型,是一种少见无分流的先天性心血管病,由胚胎发育过程中内脏旋转发生障碍造成。笔者现总结我院2008-2010年体检中发现及临床收治的3例右位心的临床资料,对其相关文献做一简要复习,以提高对这一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170例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院自2004年9月至2006年5月共收治先天性室间隔缺损170例,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997年6月至2004年8月,我院手术治疗5例先天性紫绀性镜面右位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6岁.因“发热、咳嗽2周余”人院.2周前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体温多在38℃左右,咳嗽有时为干咳,有时咳出黄白色黏痰,院外抗感染治疗l周后热退,但仍有咳嗽,以干咳为主,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既往无特殊病史,无药敏史,无异常家族史,入院时查体:T 36.2℃,P 80次/rain,R 19次,min.BP 1481106 mmHg(1 mmHg=0.133 kPa),神清,颈软,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肺听诊右下肺呼吸音稍弱,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叩诊心界明显向右移位,心率80次/分,律齐,无杂音,心音有力,腹平软,无明显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相似文献   

11.
患儿,男,3岁.因"体检发现心脏杂音1年"于2005年6月15日收入院.患儿1年前因"上呼吸道感染"就诊于当地医院,病程中无活动后心慌、气短,无咳嗽、咳痰等症状,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入院查体:体温37.2℃,脉搏112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10/60 mm Hg(1 mm Hg=0.133kPa).  相似文献   

12.
<正>患者女,74岁,因"左下腹疼痛15d伴发热"于2009年11月4日收住入院。入院查体:精神可,发育及营养正常,无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略隆起,触软,左下腹压痛明显,轻度反跳痛,无肌卫,似触及一直径约4cm大小肿块,质软,界欠清,左上腹见陈旧手术瘢痕,肝脾肋下未触  相似文献   

13.
右胸前外侧小切口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1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右胸小切口治疗室间隔缺损的手术经验。方法对婴幼儿和低龄儿童室间隔缺损152例在右胸前外侧小切口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补片或直接缝闭修补手术治疗。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患儿均痊愈出院。并发症有皮下气肿、活动性出血、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右胸腔积液等。结论右胸小切口对于室间隔缺损是一个良好的手术途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疤痕小而平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室间隔缺损患者4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对照组采用心脏停跳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成功完成手术,治疗组患者术后无死亡,均痊愈出院;对照组患者术后有1例患者死亡,余均痊愈出院。治疗组术后患者低心排综合征及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死亡、呼吸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与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术后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右腋下小切口直视下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9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右腋下小切口行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采取右外侧第4肋间人胸,体外循环心脏停跳或不停跳下修补房间隔缺损50例,室间隔缺损48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体外循环时间21—5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0—35min,6—12d出院。结论在保证手术安全的前提下,采用心脏停跳或不停跳下右腋小切口行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既使先天性心脏疾病得到根治,又可达到损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美观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全胸腹腔内脏反位是一种少见的疾病,系指心、肺、横隔、肝脾及胃肠等内脏的位置呈180°反位,似正常人的镜面像,而循环、呼吸及消化功能均正常,约占总人口的0.01%[1].临床上全内脏反位较少见,腹腔镜下切除左位胆囊尤其是内脏全部反位型左位胆囊的较少,报道亦较少,经验也较缺乏.我院自1991年11月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迄今已行腹腔镜胆囊手术14000余例,遇到内脏全部反位型左位胆囊2例,并行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占1/7000.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室间隔缺损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率一般在。015%~0.30%。目前我科发现室间隔缺损合并有血培养阴性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回顾,对右胸前外侧小切口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右胸前外侧小切口行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120例,所有患儿均行右胸前外侧小切口,长度7~13 cm,经右第三或四肋间进腔,其中78例行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42例行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术。结果12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顺利康复,治愈出院,术后无残余漏及其他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右胸前外侧小切口适用于诊断明确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与传统正中开胸相比,切口隐蔽,美观,同时保留了胸骨的连续性,术中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较轻、恢复快。  相似文献   

19.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我们从2005年1月至2006年8月手术治疗6例,全部治愈,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6例中男5例,女1例;年龄11个月~13岁,3岁以下4例。体重6.5~25kg,15kg以下4例。胸骨左缘第2~4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2000-03~2005-03我们连续为157例室间隔缺损(VSD)婴儿行手术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