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在治疗原发性肺癌的治疗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观察组为我院41例行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解剖性切除病变肺叶并清扫纵隔淋巴结的原发性肺癌患者,对照组为同期我院72例行传统解剖性切除病变肺叶并清扫纵隔淋巴结的原发性肺癌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术后相关并发症以及术后转移和扩散。结果①观察组患者1、3、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患者,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患者术后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33.3%,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③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及严重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在治疗原发性肺癌,具有清除肿瘤病灶彻底、手术创伤小、患者后期康复快、肿瘤转移复发率低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全  徐雯  陈成广  柳阳春 《江西医药》2010,45(11):1071-1072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及手术方法。方法 2008年10月~2010年08月我院共施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41~76岁。手术通过胸部3个微小切口全程非直视下完成,均为解剖性肺叶切除,同时施行淋巴结清扫;施行右肺上叶切除6例,右肺中叶切除1例,右肺下叶切除10例,左肺上叶切除2例,左肺下叶切除11例。结果中转开胸1例。余手术均在全胸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40~245min,平均150min。术中失血量平均为115ml。术后引流量100~370ml,平均125ml。住院日9~14d,平均11d。随访1~19个月,全部生存良好。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更加微创的术式,适于经选择的早期周围型肺癌。此外,还展望了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根治术3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在肺癌手术的应用。方法2004年7月至2009年7月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根治术34例,其中IA期2例,IB期2例,ⅡA期11例,ⅡB期13例,ⅢA期6例。周围型肺癌27例,中央型肺癌7例。全麻双腔气管插管,于患侧腋中线第8或第9肋间作一长约2.0cm切口,置入胸腔镜。于第4或第5肋间作长约4.0~10.0cm横向小切口进胸。切除肺叶从小切口取消。常规清扫淋巴结。结果行右肺上叶切除7例(其中2例为袖状切除),右肺中叶切除2例,有肺下叶切除5例,左肺上叶切除8例,左肺下叶切除12例。手术时间65-220min,平均(105±28)min,术中出血100~450ml,平均(190±55)ml,术后胸管总引流量240~650ml,平均(360±110)ml。术后1例出现右股动脉血栓。术后住院时间6-9天。术后随访2~60月,2例失访,因肿瘤复发或转移死亡10例。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是全胸腔镜手术及常规开胸手术的扩展,有其一定的适应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辅助小切口行肺癌根治性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2007年5月至2008年6月本科经VATS辅助小切口行肺叶切除术21例,其中腺癌9例,鳞癌10例,腺鳞癌2例,行右肺上叶切除术3例,右肺中下叶切除2例,右肺下叶切除6例,左肺上叶切除4例,左肺下叶切除6例。术后分期ⅠA期5例,ⅡA期6例,IIB期7例,ⅢA期3例。结果21例均成功施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恢复顺利出院。手术时间平均160min。术中出血平均300ml。胸腔闭式引流时间3—7d,平均4.5d。术后住院8~15d,平均9.5d。结论应用VATS辅助小切口行肺癌根治术.可;大到彻底切除目的.县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 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VAMT)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VAMT行肺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35例(VAMT组).手术切口包括腋中线第6~8肋间一个1.5 cm长的胸腔镜光源切口,插入胸腔镜后,通过电视显示器观察肿瘤部位、大小、浸润程度、粘连情况、纵隔淋巴结肿大与否以及有无胸腔内广泛转移;根据病变情况在腋前到腋中线第4或第5肋间作一个5~7cm的胸壁辅助小切口,用拉钩牵开胸壁组织或者放置一小撑开器,屏视与直视相结合,采用微创操作器械或微创器械与传统手术器械结合的方法,分别处理血管和支气管,完成肺叶切除.游离肺叶的过程中,将肺叶淋巴结随切除的肺叶一并切除,肺叶切除后清扫肺门和纵隔淋巴结.与同期35例(对照组)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VAMT组35例手术完成顺利,手术时间较常规开胸手术长约30 min,但术中出血少,均未输血,术后疼痛较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术后并发症少.与对照组相比,淋巴结清扫数量、范围、淋巴结和病人转移率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 VAMT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将VATS技术与传统开胸技术相结合,既发挥了微创外科的优越性,又达到了传统开胸手术安全、可靠的效果,清扫淋巴结符合肿瘤手术原则.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单操作孔全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共施行23例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取腋中线第6或7肋间切口约1.5 cm作为胸腔镜观察孔,腋前线第3或4肋间3~4 cm切口作为主操作孔。所有手术均通过主操作孔在胸腔镜下完成。结果全组平均手术时间95.3±22.7(45~13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58.5±27.9(20~110)mL,术后胸引管平均引流量124.6±88.3(110~320)mL,术后胸引管平均保留时间3.5±1.6(2~5)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4±2.2(6~11)d。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中转开胸3例,中转开胸率13.0%。术后随访22例,随访时间1~26个月,无复发或因肿瘤导致死亡的患者,失访1例(4.3%)。结论对于直径≤5.0 cm的纵隔肿瘤,单操作孔全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安全可靠,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ideo-assisted mini thoracotomy,VAMT)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应用VAMT行肺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35例。手术切口包括腋中线第6-8肋问一个1.5cm长的胸腔镜光源切口,插入胸腔镜后,通过电视显示器观察肿瘤部位、大小、浸润程度、粘连情况、纵隔淋巴结肿大与否以及有无胸腔内广泛转移,根据病变情况在腋前到腋中线第4或第5肋间作一个5-7cm的胸壁辅助小切口,用拉钩牵开胸壁组织或者放置一小撑开器,屏视与直视相结合,采用微创操作器械或微创器械与传统手术器械结合的方法,分别处理血管和支气管,完成肺叶切除。游离肺叶的过程中将肺叶淋巴结随切除的肺叶一并切除,肺叶切除后清扫肺门和纵隔淋巴结。与同期35例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进行比较研究。结果VAMT组35例手术完成顺利,手术时间较常规开胸手术长大约30min,但术中出血少,均未输血,术后疼痛较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术后并发症少。与常规开胸组相比,淋巴结清扫数量、范同、淋巴结和病人转移率方面差异无显著。结论VAMT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将VATS技术与传统开胸技术相结合,既发挥了微创外科的优越性,又达到了传统开胸手术安全、可靠的效果,清扫淋巴结符合肿瘤手术原则。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区域淋巴结清扫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404例早期肺癌患者病历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采用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单操作孔组(203例)和开胸组(201例),单操作孔组采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开胸组采用常规开放肺叶切除术。比较2组术中清扫淋巴结数、转移的阳性淋巴结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带胸引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单操作孔组清扫淋巴结数及淋巴结转移例数与开胸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操作孔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胸组[(119±50)ml比(166±78)m1],术后带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开胸组[(4.9±2.2)d比(5.5±2.7)d,(10.1±2.6)d比(12.9±3.5)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胸组[7.4%(15/203)比13.9%(28/201)],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相比,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而其淋巴结清扫范围及效果与传统开放手术相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的学习曲线.方法 回顾性研究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自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采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的200例早期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按手术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5组(A、B、C、D、E组),每组40例,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及引流管拔出时间.结果 5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淋巴结清扫数目及引流管拔出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手术时间A组(210±11)min、B组(169 ± 11)min、C组(163±8)min、D组(174 ±8)min、E组(159±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术后住院时间A组(12.5 ±0.6)d、B组(9.5±0.4)d、C组(10.1±0.4)d、D组(10.4±0.4)d、E组(9.6±0.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5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及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学习曲线大约是40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的临床应用,全胸腔镜微创治疗的适应症及手术方式及术后恢复。方法采取胸腔镜手术组84例,左肺上叶14例(其中袖式支气管肺叶切除2例),左肺下叶切除16例,右肺上叶切除24例(其中袖式支气管肺叶切除4例),右肺上中叶切除2例,右肺下叶切除24例,右肺中叶切除2例,右肺中下叶切除2例。结果 80例在电视胸腔镜下完成手术,患者无围术期死亡。未出现术后支气管胸膜瘘、脓胸、肺不张等并发症。结论全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技术能让更多老年肺癌患者接受外科治疗,达到治疗的微创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对比单孔与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联合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肺癌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66例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行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联合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联合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结果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142.57±13.92)min短于对照组的(151.69±14.97)min、术中出血量(85.39±8.27)ml少于对照组的(98.94±9.62)ml、淋巴结清扫数(20.35±1.98)个多于对照组的(18.13±1.62)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接受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联合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清除淋巴结,且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治疗,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切口肺叶切除并纵膈淋巴结清扫治疗。记录并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哌替啶用量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哌替啶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正>2011-03—2012-09笔者所在医院共施行单操作孔全胸腔镜右肺下叶切除术15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平均年龄55岁。原发性肺癌10例,支气管扩张2例,肺炎性假瘤3例。所有15例术前均常规行血液检验、心电图、胸片、胸部CT、腹部彩超、纤维支气管镜、肺功能测定及动脉血气分析,肺癌患者行头颅CT检查及骨扫描。1.2手术方法所有15例均采用全身麻醉双腔插管单肺通气,左侧卧位,于腋前、中线第7肋间放置戳卡并插入胸腔镜,若无严重的胸膜腔粘连,则于第4肋间腋前线至背阔肌前缘行约4~6 cm切口做单操作孔。于全胸腔镜下游离胸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不同手术方式围术期与麻醉相关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早期肺癌患者的手术实践以及麻醉管理。按手术方式分为传统开胸手术组(52例)和胸腔镜手术组(84例)(传统三孔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50例、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26例、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8例)。麻醉插管采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双腔支气管导管法或支气管封堵器法,术中单肺通气,监测Sp O2,ECG,BP,Peak,PETCO2,尿量及吸入麻醉药浓度。全组手术均行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结果全组患者无1例围术期死亡。术中单肺通气效果均较满意,双腔支气管插管法115例,其中4例因困难气道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定位下插管;支气管封堵器法插管21例。全组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量相当,胸腔镜手术组与传统开胸手术组分别有5例、3例术中出现低氧血症,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有1例因术中出血而中转开胸。术后患者拔管顺利,恢复良好。结论肺癌手术中术者与麻醉师应当密切配合,不同手术方式采用不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胸外科2010年5月~2011年5月行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治疗的86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本院行传统开胸手术的原发性肺癌患者88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开胸肺叶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复合麻醉,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切除肺叶.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清扫淋巴结数量、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住院天数及肺叶切除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清扫淋巴结数量及肺叶切除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在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等情况上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治疗原发性肺癌较常规开胸手术操作简单,出血较少,患者术后恢复快,可同时用于诊断和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肺癌患者采取系统性淋巴结清扫与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取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及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与三孔法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引流量比较无差异(P> 0.05);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肺癌患者采取系统性淋巴结清扫与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临床中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下手术(VATS)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11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55例。常规组接受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肺叶切除术治疗,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引导患者采取健侧卧位,做好消毒铺巾工作,于患者患侧7、8肋间作切口,作为观察孔,置入胸腔镜,于腋中线第8肋间作切口,作为观察孔,在直视下将患者肿瘤切除,并清扫淋巴。试验组接受VATS治疗,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引导患者采取健侧卧位,做好消毒铺巾工作,胸腔镜置入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于腋前线第4肋间做操作孔,拉开肌肉和筋膜,以胸腔镜显示器为导视,切除肿瘤,并清扫淋巴,两组术后均给予镇痛泵镇痛处理,对比分析2种治疗方案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和常规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前疼痛程度对比组间无差异(P> 0.05);相比常规组,试验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以及术后1~3 d疼痛程度恢复较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VATS可有效改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分析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和解剖性肺段切除在近、远期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胸科医院2010年3月至2014年7月间接受胸腔镜手术的78例肺结节患者。其中肺叶切除57例,解剖性肺段切除21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胸腔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和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组相比于肺叶切除术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量少、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术中使用钉仓数多(P均<0.05);两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住院费用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复发及死亡。结论对于IA期非小细胞肺癌,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疗效与肺叶切除术相当。段切除创伤更小、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传统开胸和完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式对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炎性反应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40例,以随机分组法分为开胸组和胸腔镜组,每组70例。分别采用传统开胸和完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式治疗,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术后 VAS 评分、手术前后 CRP 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胸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开胸组( P <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及淋巴结清扫组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胸腔镜组患者术后1 d、3 d 及30 d 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开胸组( P <0.05);胸腔镜组患者术后1 d 和3 d CRP 水平均显著低于开胸组、术前( P <0.05);胸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胸组( P <0.05)。结论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式相比,完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式对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有效降低术中创伤程度,加快机体康复进程,缓解术后疼痛,减轻炎性反应水平,并有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0.
全胸腔镜下行40例肺叶切除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伞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40例肺癌患者均在电视胸腔镜下由操作孔、镜孔及牵引孔三个微小切口行解剖性肺叶切除,其中左肺上叶切除术8例,左肺下叶切除术13例,右肺上叶切除术5例,右肺中叶切除术5例,右肺下叶切除术9例.结果 本组无1例死亡,所有患者肺叶切除术均顺利完成,均未输血,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并随访6~12个月无复发.结论 全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安全、可靠、美观、创伤小、恢复快的理想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