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循经针刺手阳明大肠经上的“曲池”、“臂臑”两穴对交会经穴“人中”和非交会经穴“承浆”两穴区皮下儿茶酚胺阳性神经的密度、面积及荧光强度的变化。结果发现①针刺可使“人中”穴区儿茶酚胺阳性神经的荧光强度明显增高(P<0.05),同时儿茶酚胺阳性神经纤维的面积有增大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针刺对“承浆”穴区儿茶酚胺阳性纤维的密度、面积及荧光强度均无明显影响。表明针刺可循经影响同经线上的其它穴区皮下自主神经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利用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循经针刺手阳明大肠经上的“曲池”、“臂Nao”,两穴对交会经穴“人中”和非交会经穴“承浆”两穴区皮下儿茶酚胺阳性神经的密度,面积及荧光强度的变化。结果发现1.针刺可使“人中”穴区儿茶酚胺阳性神经的荧光强度明显增高,同时儿茶酚胺阳性神经纤维的面积有增大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2.针刺对“承浆”穴区儿茶酚胺阳性纤维的密度,面积及荧光强度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电针对心肌缺血大鼠下丘脑内单胺类递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从80只健康SD大鼠中随机选择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结扎冠状动脉旋前降支复制心肌缺血动物模型。选取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神门”穴组、“内关”穴组和“太渊”穴组,每组10只。分别电针大鼠左侧“神门”穴、“内关”穴和“太渊”穴,每次刺激10min,每目1次,连续3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下丘脑室旁核区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多巴胺(dopamine,DA)、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区NE、DA和5-HT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内关”组和“神门”组NE、DA、5-HT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太渊”组仅NE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电针“神门”、“内关”穴治疗心肌缺血的机制与其促进下丘脑室旁核区单胺类递质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电针不同经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模型外周血血浆中自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与乙酰胆碱的影响有无差异性,探讨不同经穴间作用的相对特异性。方法:青紫蓝家兔90只,随机选择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余80只以股静脉静滴垂体后叶素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将复制成功的模型家兔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神门”组、电针“内关”组、电针“支正”组、电针“太渊”组、电针“三阴交”组,每组10只。ELISA法检测电针后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与乙酰胆碱的含量。结果:造模后外周血中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减少(P〈0.01),乙酰胆碱释放增加(P〈0.01);电针“内关”、“神门”、“支正”穴10 min后可增加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并减少乙酰胆碱释放(P〈0.01或P〈0.05),其中“内关”效果优于“神门”,“神门”效果优于“支正”;而电针“太渊”、“三阴交”对去甲肾上腺素与乙酰胆碱外周血释放的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电针“内关”、“神门”对提高外周血中交感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释放、抑制乙酰胆碱释放的效果最为显著,电针“支正”的效果次之,而电针“太渊”、“三阴交”对上述指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尾核中P物质(SP)在电针“足三里”穴调节胃运动胃电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霍尔效应原理慢性记录胃运动的方法,同时记录胃电。结果 尾核中注入SP,使家兔胃运动及胃电慢波频率下降、波幅降低。注入SP后再予电针,使电针的抑制效应明显增强。尾核中注入SP拮抗剂(DADTL)对家兔胃运动及胃电慢波无明显影响。尾核中注入DADTL后再予电针,能够部分阻断电针的抑制效应。结论 尾核中SP加强电针“足三里”穴的抑胃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电针“人中”穴的抗过敏性休克作用及与脑内神经降压肽含量的关系,探讨电针“人中”穴的抗过敏性休克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76只成年健康豚鼠,制成过敏性休克模型,以平均动脉压(MAP)为指标,观察同强度(电压3V)不同频率(4~16、30~40、80~100Hz)电针“人中”穴对过敏性休克低血压反应的影响,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脑区内神经降压肽(neurotensin,NT)的含量。结果 ①不同频率分别电针“人中”穴的升压效应均显著高于各自的非穴位电针对照组(P〈0.05,P〈0.01);不同频率分别电针“人中”穴的三组之间以及非穴位电针三组之间MAP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正常组与过敏性休克组下丘脑、延髓、腺垂体、神经垂体中NT含量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过敏性休克加不同频率电针“人中”穴各组的下丘脑、延髓、腺垂体、神经垂体中NT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单纯休克组(P〈0.05,P〈0.01)。过敏性休克加不同频率电针“人中”穴三组间各脑区内NT含量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①电针“人中”穴对过敏性休克时的低血压反应确有迅速而良好的改善作用。②NT可能参与电针“人中”穴的抗过敏性休克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针刺“曲池”穴激发的循经感传与循经表面肌电的关系。方法:分别针刺“曲池”穴、经脉非穴、非经非穴,引发循经感传,观察肱桡肌肌电活动的变化,记录肌电振幅和肌电变化维持时间。结果:针刺“曲池”穴,经脉非穴和非经非穴的循经感传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字2=28.298,P=0.000),且针刺“曲池”穴和经脉非穴的循经感传阳性率高于非经非穴(?字2=24.783,P=0.000; ?字2=19.113,P=0.000);针刺“曲池”穴,经脉非穴和非经非穴的肱桡肌肌电振幅有明显差异(?字2=61.659,P=0.000),且针刺“曲池”穴对肱桡肌肌电振幅高于经脉非穴和非经非穴(P=0.000);针刺“曲池”穴,经脉非穴和非经非穴的肌电变化维持时间有统计学差异(F=129.846,P=0.000),且针刺“曲池”穴的肌电变化维持时间长于经脉非穴和非经非穴,针刺“曲池”穴、经脉非穴、非经非穴均能引发肱桡肌肌电振幅的改变。结论:针刺“曲池”穴循经感传相伴的肱桡肌肌电活动强于经脉非穴和非经非穴,针刺“曲池”穴对肱桡肌表面肌电活动影响具有穴位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电针足三里穴对大鼠红细胞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电针对红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 应用红细胞C3b受体-酵母菌花环试验和红细胞-IC花环试验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 电针刺激足三里穴正常大鼠外周血RBC-C3bRR、RBC-ICR明显升高(P<0.01)。免疫抑制模型大鼠外周血RBC-C3bRR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电针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升高(P<0.01)。非经穴组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电针足三里穴可提高正常大鼠及免疫抑制模型大鼠的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这对揭示针刺治疗多种疾病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观察电针对家兔“足阳明经”穴内组织氧分压(Po2)的影响。选用新西半大耳白兔为对象,对“足阳明经”穴位梁门、天枢、足三里、解溪4穴及相应穴位左、右各旁开1cm对照线(点)共3组电针前后组织Po2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结果显示:电针家兔“足阳明经”上述各穴点后其针后即刻与针前、针后15min与针前比较组织Po2值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结论:(1)针刺能使经穴内的组织Po2明显降低,提示针刺作用的产生与所刺激穴位内氧的消耗加大、代谢旺盛密切相关;(2)经穴线与非经穴线比较其Po2的变化具有相对特异性,提示经络通路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自主神经在电针“肾俞”穴利尿效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和探讨电针“肾俞”穴前自主神经活动的动态变化及其在利尿效应中的作用和机制。结果:电针“肾俞”穴后肾神经传出纤维丛状自发放电时间(Ti)、放电时间/放电周期之比(Ti/Ti Te)以及放电积分曲线峰(Peak)均逐渐增高,起针后60-120min维持在高水平;电针后肾神经传入纤维放电频率逐渐增高,起针后30-90min维持在高水平;电针后颈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放电频率逐涠增加,起针后90-120min维持在高水平,以上各项均于起针后90min达最高值。电针切断双侧颈迷走神经家兔的“肾俞”穴后尿量不但不增加,反而逐渐减少,起针后60-90min和90-120min尿量分别为针刺前的0.64和0.53倍(P<0.05),起针120min后尿量逐渐加升,但直至起针后180min尚未恢复针刺前水平,起针后60-90min心率变异性频谱的低频峰面积(OLFA)均值为针刺前的11.37倍(P<0.05),高频峰面积(HFA)无显著性差异,两峰面积比(LFA/FHA)为针刺前的16.62倍(P<0.05)。结论①针刺兔“肾俞”穴可引起肾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加强和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放电加强,但迷走传出活动无明显变化;②肾交感神经传出纤维放电增加,不但不能促进肾泌尿功能,而且对泌量和尿钠排出量的增加起抑制或推迟作用;③针刺“肾俞”穴后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放电增加可能通过血浆AVP浓度降低和抑制肾交感传出纤维兴奋活动导致利尿和利用钠效应。  相似文献   

11.
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脊髓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探讨针刺镇痛的机理,本文以完全福氏佐剂足踝关节注射造成大鼠关节炎动物模型,电针“足三里”和“昆仑”穴,以大鼠脊髓腰膨大段脊髓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作为观察指标,并设正常组、模型组、电针加纳洛酮注射组进行对照。实验结果:正常组FOS样免疫反应性(FLI)阳性细胞数极少,而模型组有大量的FLI阳性细胞,明显高于正常组,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较,电针组FLI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模型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电针加纳洛酮注射组与模型组比,统计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电针组相比,其FLI阳性细胞数高,统计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上结果提示电针缓解佐剂关节炎病理性疼痛的作用与抑制伤害性传入冲动诱发脊髓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有关。同时本实验还显示,电针抑制AA大鼠诱发脊髓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与电针引起内源性β-EP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2.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电针“百会”、“三阴交”穴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血浆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影响 ;并用免疫组织化学并计算机图像分析法比较各组动物下丘脑室旁核精氨酸加压素阳性神经元的数量。结果显示抑郁模型组动物血浆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及下丘脑室旁核精氨酸加压素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明显高于正常组。而电针治疗组以上指标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而接近正常值。说明对亢进的HPA轴功能的调整作用是电针治疗抑郁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电针对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用24只Wistar雄性成年大鼠制成右侧大脑中动脉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各8只。电针组于术后24小时开始进行电针治疗,选取“百会”穴和“大椎”穴,连续治疗4周。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置于普通笼中正常喂养,不给予任何治疗。4周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结果:学习记忆能力测评:模型组大鼠表现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电针组在水迷宫定位航行试验和空间探索试验中均明显优于模型组(P〈0.05)。结论:电针“百会”,“大椎”穴可改善脑缺血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对颈上神经节切除脑缺血大鼠海马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及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水沟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颈上神经节(superiorcervical ganglion,SCG)切除组、SCG切除十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链霉亲合素-生物素酶复合物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GRP和NPY表达。结果:正常大鼠海马CGRP阳性神经细胞数量较少,模型组及SCG切除组CGRP阳性神经细胞数量显著增加;电针组、SCG切除+电针组大鼠海马CGRP阳性神经细胞数量显著高于正常组、模型组和SCG切除组(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NPY阳性神经细胞数量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电针组、SCG切除组及SCG切除+电针组大鼠海马NPY阳性神经细胞数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SCG对海马NPY表达具有调控作用,电针可通过调节脑缺血大鼠海马神经肽的表达达到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造成家兔实验性高血压,电针两侧“足三里”穴位后,高血压位降低(P<0.05)。股动脉放血造成家兔失血性低血压,电针拟“人中”、“承浆”穴位后.低血压值显著升高(P<0.01)。家免失血性低血压时,血清钾离子含量升高。P<0.01),电针后血钾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电针夹脊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白介素-1β(IL-1β)含量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夹脊组、电针内关组、电针阳陵泉组,每组8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血清中NO、ET、IL-1β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内关组大鼠血清中NO含量明显升高(P〈0.05),电针夹脊组大鼠血清中ET含量明显降低(P〈0.01),电针夹脊组和电针内关组大鼠血清中IL-1β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电针夹脊组改善ET含量作用明显优于电针内关组(P〈0.01)。结论电针内关穴能促进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清舒血管物质NO的释放;电针夹脊穴能抑制缩血管物质ET的释放;电针夹脊穴和内关穴均能抑制致炎因子IL-1β的释放。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足底切口痛模型,拟从大鼠行为学方面来观察应用针刺夹脊穴和夹脊穴持续输注镇痛药物治疗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组、皮下输注组、夹脊穴电针组、夹脊穴输注组,每组12只。按照Brennan法建立大鼠足底切口疼痛模型。对5组大鼠于术前1h、术后6、24、48h,测定机械缩足反射阈(MWT)和热退缩潜伏期(TWL)值。结果MWT值的变化:5组大鼠实验前MWT值的基础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各时间点的MW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皮下输注组、夹脊穴电针组、夹脊穴输注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在术后6、24、48hMWT值明显减少(P<0.05);皮下输注组、夹脊穴电针组、夹脊穴输注组与模型组比较,在术后6、24、48hMWT值明显增加(P<0.05);夹脊穴输注组与皮下输注组、夹脊穴电针组比较,在术后6、24、48hMWT值明显增加(P<0.05);TWL值的变化: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在术后6、24、48h明显缩短(P<0.05);皮下输注组、夹脊穴电针组、夹脊穴输注组与模型组比较,在术后6、24、48hTWL明显延长(P<0.05);夹脊穴注射组与皮下注射组、夹脊穴电针组比较,在术后6、24、48hTWL明显延长(P<0.05)。结论电针夹脊穴和夹脊穴持续输注镇痛药物对切口痛大鼠具有明显镇痛效应;夹脊穴输注的镇痛效果好于皮下镇痛。  相似文献   

18.
电针督脉经穴为主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及NPY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电针督脉经穴为主对拟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与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探讨其发生机理,寻找腧穴之间的协同或拮抗作用。方法:四血管阻断(4VO)法造模。以电针督脉经穴为主,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脑中NPY浓度变化。结果:电针各组与模型组比较,水迷宫试验中寻找平台时间明显缩短;相同时间内跨越原平台及其余三象限相应平台处次数明显增加;脑组织中NPY浓度明显降低。各电针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电针可明显改善拟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与记忆能力。三种腧穴配伍处方在本实验中未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不同穴组对急性脑缺血大鼠72h后脑组织神经肽Y(neuroptide Y NPY)含量和NPYmRNA表达的影响,比较电针不同穴组的针刺效应并探讨其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人中、百会组,肝俞、肾俞组,曲池、足三里组,每组5只;右颈外动脉插入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MCAO)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NPY,RT-PCR半定量分析法测NPYmRNA的表达。结果大鼠MCAO急性脑缺血72h后,电针人中、百会组及肝俞、肾俞组使脑组织NPY含量及NPY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曲池、足三里组对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电针人中、百会组及肝俞、肾俞组可抑制脑组织NPYmRNA的表达,降低NPY的含量,对抗脑缺血损伤,且两穴组针刺效应相近而优于曲池、足三里组。  相似文献   

20.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FOS蛋白在创伤动物丘脑束旁核(ParafascularNucleus,Pf)的表达。观察电针“夹脊穴”对PfFOS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是大鼠在截肢后5h.双侧丘脑PfFOS蛋白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多,伤肢痛阈也较术前显著降低;而截肢后即刻电针“夹脊穴”双侧PfFOS蛋白表达则较创伤组为低,伤肢痛阈降低也不明显。提示:电针“夹脊穴”可抑制创伤痛诱发的PfFOS蛋白的表达,对痛感受区束旁核神经元的激活具有压抑作用,从而起到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