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树突状细胞 (DC)是目前发现的最有效的抗原呈递细胞 (APC)。根据其来源及功能特性 ,DC可分为髓系DC(DC1)和淋巴系DC(DC2 )两大类。本文就二类DC的形成、功能及可能的临床应用等作一简要综述 ,包括DC1/DC2形成途径、对机体免疫的调控、其在肿瘤治疗、AIDS及疫苗设计等方面的可能应用  相似文献   

2.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发现的最有效的抗原呈递细胞(APC).根据其来源及功能特性,DC可分为髓系DC(DC1)和淋巴系DC(DC2)两大类.本文就二类DC的形成、功能及可能的临床应用等作一简要综述,包括DC1/DC2形成途径、对机体免疫的调控、其在肿瘤治疗、AIDS及疫苗设计等方面的可能应用.  相似文献   

3.
4.
机体黏膜在行使其功能的过程中不时接触环境中的共栖菌、致病菌等,黏膜中的树突状细胞能够感受这些外部刺激并引发适当的反应:分泌细胞因子,诱导T、B细胞的分化、活化和效应发挥等,所表现出的功能与机体其他部位的树突状细胞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张锦坤  王骏 《解剖学杂志》1997,20(2):160-160
观察了分离的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分别与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和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于37℃,5%CO2饱湿条件下共有育形成的细胞簇,以4-25个细胞聚集计为一簇进活细胞计数。结果发现:经16小时培养的树突状细胞,共育24小时比共育4小时形成的细胞族明显增加,而与共育28小时者无明显差异;培养36小时的树状细胞与培养16小时的树突状细胞相比,以上结果表明,人血树突细胞与淋巴细胞或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形成细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神经肽VIP能否调节LPS激活的树突状细胞(DC)的免疫功能.方法 联合应用rm GM-CSF和rmIL-4自C57BL/10.A小鼠骨髓细胞制备DC;以LPS和/或VIP刺激DC;收集DC及其上清夜行ELISA分析;自DC提取总RNA行RNAse分析.结果 VIP明显抑制LPS激活的DC分泌细胞因子IL-2、IL-12和TNF-α,但对IL-6的抑制作用则不明显;VIP明显抑制LPS激活的DC表达化学因子MIP-2和-10,但对化学因子Rantes、MIP-1α和MIP-β的抑制作用并不明显.结论 VIP对LPS激活的DC的免疫功能有负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量研究证实具有抗原递呈作用的树突状细胞(DC)能够诱导免疫耐受,处于不同成熟阶段不同活化条件下的DC激活T细胞的能力不同。进一步研究发现DC产生的外染色体能够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具有免疫原性。非成熟DC(iDC)产生的外染色体能够维持外周耐受,而成熟DC(mDC)产生的外染色体能够刺激效应性T细胞,因此外染色体在诱导免疫耐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通过对小鼠脾脏分离到的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表明,在ConA,PHA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中树突状细胞具有明显强于巨噬细胞的抗原递呈作用(P<0.001或P<0.005)。树突状细胞的这种作用可被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所抑制(抑制率>95%)。少量的巨噬细胞可促进其作用。  相似文献   

9.
树突状细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军民  张薇 《解剖学报》1993,24(3):332-336
  相似文献   

10.
树突状细胞与抗肿瘤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因其胞膜向外伸出许多星状突起类似于神经细胞的树突,因而得名。DC首先由Steinman和Cohn于1973年从小鼠脾脏中分离出,是与巨噬细胞、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等白细胞形态、功能相异的重要免疫辅佐细胞。DC是免疫应答中重要的免疫细胞,是目前所知功能最强的一种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也是体内唯一能激活初始型T细胞的抗原提呈细胞。对于维持正常机体免疫系统的自身稳态,DC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作为机体免疫的始动者,DC在抗病毒、抗肿瘤免疫反应及免疫缺陷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肿瘤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人们对DC的认识不断深入,DC已成为生物医学界研究抗肿瘤免疫的热点之一。因此,本文就与抗肿瘤免疫相关的DC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在针对大量的外环境无害抗原、食物蛋白和共生菌群所引发的免疫耐受与针对入侵病原体引发的免疫反应之间维持一种平衡的状态是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内的中心事件。这种状态,一方面保证了肠道黏膜免疫系统自身的稳定,另一方面也保证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那么,肠道黏膜免疫系统怎样区分这些无害信号和有害信号呢?研究发现,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在其中发挥了“决策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树突状细胞—郎格罕氏细胞与抗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人类肿瘤和小鼠肿瘤实验模型中树突状细胞/郎格罕氐细胞(DC/LC)和肿瘤之间的关系。DC/LC作为抗原呈递细胞(APC),具有呈递肿瘤抗原,参与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的重要作用。随着人们对人体肿瘤的更多组织学的研究发现,DC/LC具有抗肿瘤的活性,是机体抗肿瘤的重要效应细胞之一。近来的研究表明,早期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中缺少或存在DC/LC,其预后变化较大。实验表明DC/LC浸润于早期肿瘤的组织内,则患者生存率高,预后良好;相反,肿瘤组织中不存在DC/LC,则肿瘤迅速增生扩散,患者预后不好。  相似文献   

13.
树突状细胞作为一种专职性抗原递呈细胞,在免疫应答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人们对两类CD,即与T细胞相关的指突太DC和与B细胞相关的滤泡DC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本文介绍各种DC的内在联系,在组织间的移行,功能上的成熟过程以及FDC对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作用的等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4.
树突状细胞是抗原递呈能力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树突状细胞可通过交叉致敏途径呈递外源性抗原如肿瘤抗原,诱导CD8 的CTL应答。应用不同形式的肿瘤抗原负载DC,将致敏DC作为疫苗回输体内可诱导机体产生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5.
树突状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慢性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树突状细胞(DC)作为体内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在免疫应答的诱导和调节中发挥关键作用。近来发现DC存在于正常动脉壁中并在AS病变部位数量增多,提示其与AS的发生发展非常相关。DC的迁移是其分化成熟和发挥抗原递呈功能所必需的环节。而DC胞迁移的分子机制在于DC与内皮细胞的黏附及穿越血管壁的迁移。  相似文献   

16.
树突状细胞(DC)在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中起核心作用,可在体内外诱导强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DC作为恶性肿瘤免疫治疗因子被广泛的研究.如今,开发了多种基于DC的抗肿瘤免疫治疗.然而肿瘤也会影响宿主的造血功能以及导致大量未成熟和免疫耐受的DC产生,这些直接抑制免疫反应.了解肿瘤相关DC的免疫抑制作用机制,可提高对肿瘤免疫逃逸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异基因嵌合体的形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证实供体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s)主支免疫受体小鼠后可诱导形成基因嵌合体。方法:应用供体(C57BL/6)来源的骨细胞在体外培养出imDCs,灭活后静脉输注受体小鼠(BALB/c),并于输注后不同时间输注供体来源的骨髓细胞,检测异基因嵌合体的形成。同时比较imDCs一次免疫与多次免疫对诱导嵌合体形成的影响。结果:在imDCs免疫后3d输注骨髓细胞可诱导基因嵌体合体的形成,并持续100d以上;在免疫后5d注射骨髓细胞只能形成短暂的(<21d)、低水平(<1%)的嵌合状态;7d后则完全不能形成嵌合。应用一次和多次imDCs免疫均能诱导形成异基因嵌合体,且维持时间均大于100d,但其嵌合程度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供体来源的imDCs主动脉免疫受体可诱导形成异基因嵌合体。  相似文献   

18.
树突状细胞是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在肿瘤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认为实体肿瘤内树突状细胞浸润的数量与患者预后有关,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存在一定的功能缺陷,肿瘤局部树突状细胞的浸润较低。  相似文献   

19.
树突状细胞 (dendrticcell,DC)是功能最强大的抗原呈递细胞 ,它对于免疫反应和免疫耐受之间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DC在移植免疫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基因修饰DC诱导移植耐受的研究也取得重要进展。本文对DC耐受的分子机制 ,转染DC的耐受性基因以及转染的载体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树突状细胞是抗原递呈能力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树突状细胞可通过交叉致敏途径呈递外源性抗原如肿瘤抗原,诱导CD8+的CTL应答。应用不同形式的肿瘤抗原负载DC,将致敏DC作为疫苗回输体内可诱导机体产生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