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观察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对大咯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0年至2008年因大咯血住院患者,经胸部影像学检查或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动脉造影明确诊断的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结果共38例患者,男26,女12例,年龄56±9岁,反复咯血31例,支气管扩张27例,支气管肺囊肿4例,不明原因4例,肺结核3例。支气管动脉造影均表现为血管畸形,给予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35例出血立即减少,1周内完全消失。随访1年,复发大咯血2例。治疗后3例短时间内轻微胸痛,2例肩痛,3例伴胸闷,3例腹股沟皮下淤血,对症处理后短期内好转。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对治疗急性或反复发生的大咯血非常有效,可以使患者避免外科手术的风险,对复发患者再次治疗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52例大咯血患者经支气管动脉造影明确岀血动脉后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采用明胶海绵颗粒、明胶海绵条或联合弹簧钢圈进行栓塞。所有患者随访3~12月,观察栓塞术后有无再次岀血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5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于一周内咯血症状逐渐消失,其中6例患者分别于术后6月~10月后咯血复发,再次行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咯血消失。无严重栓塞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大咯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5例大咯血病人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后,对异常支气管动脉用明胶海绵进行栓塞。结果10例咯血停止,4例咯血渐止,1例术后复发。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对大咯血患者是一种有效、安全、简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双重栓塞术治疗肺结核咯血的远期疗效 ,探讨术后咯血复发、影响该治疗技术疗效的主要原因。方法 对 5 0例行支气管动脉造影 双重栓塞术的肺结核咯血患者进行为期 2年的疗效追踪观察 ,其中男 37例、女 2 3例 ;年龄 8~ 75岁 ,平均 4 7 6岁。对其中咯血复发病例确定复发原因并予病因治疗及疗效观察。结果  5 0例肺结核咯血患者术后 2年治愈31例 ,治愈率为 6 2 % ,总止血有效 4 7例 ,有效率为 94 %。术后短期内咯血复发 9例 ,咯血复发的主要原因是肺结核持续不愈、合并支气管扩张感染 ,漏栓和肺外体循环参与肺内病灶供血导致血管难以彻底处理等技术上的因素也是原因之一 ;中、长期咯血复发 10例 ,咯血复发的主要原因则是肺结核好转后空洞内继发真菌感染 (主要是曲菌球 )及肺结核再次复发。结论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双重栓塞术在治疗肺结核咯血时远期疗效明显 ,可防止大咯血引发的危险 ,为治愈肺部结核病变争取时间 ,有利于患者安全好转。血管栓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止血方法 ,但去除引起慢性炎症刺激的感染病因才能真正治愈肺结核咯血。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疗效。方法 :36例大咯血患者用明胶海绵颗粒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患者肺部基础病变包括 :支气管扩张 13例 ,肺结核 11例 ,肺癌 9例 ,肺脓肿 1例 ,隐源性咯血 2例。结果 :2 9例即刻止血 (80 .6 % )。在 2年的随访中 ,术后 15d内复发大咯血并窒息死亡者 4例 ,另外 4例复发咯血者 ,3例再次行BAE治疗。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因复发而行手术治疗者 2例。因此 ,2年随访总的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 83.3%和 2 2 .8%。主要的并发症为自限性的短暂胸痛和发热。结论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大咯血的一种安全、微创、高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疗效,评价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临床价值。方法21例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男13例,女8例,全部病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DSA造影,首先明确出血部位,然后进行支气管动脉内栓入明胶海棉十丝线微粒+欧乃派克或小直径不锈铜丝圈。结果21例患者术后咯血量即刻明显减少,1周内咯血完全停止。3例患者2周左右复发,行第2次BAE止血所有病例随访6~24个月均无复发。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成为控制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肺内良性疾病大咯血疗效,分析复发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宿迁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55例肺良性病变经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患者资料,Log-rank单因素、Cox多因素分析影响咯血复发因素。Kaplan-Meier法计算介入术后止血率。结果 55例患者均成功介入栓塞。术后胸部疼痛9例,发热6例,腹痛1例,给予对症处理均好转,无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月、6月、1年、2年、3年累积止血率分别为96.4%、94.5%、89.1%、72.7%、69.1%。无咯血平均生存时间30.1(28.33~33.49)月。单因素分析非支气管性体动脉(NBSA)、体肺循环分流(SPS)、肺毁损及栓塞材料与咯血介入术后复发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NBSA、栓塞材料为影响咯血介入栓塞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控制肺良性病变大咯血安全有效,随着术后时间延长累积复发率逐渐升高,栓塞材料、NBSA供血为术后复发独立影响因素。因此应重视NBSA供血栓塞,选用PVA等永久栓塞剂。  相似文献   

8.
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秀珍  候磊  王建凤 《山东医药》2009,49(15):68-68
2007~2009年,我们采用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患者45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45例大咯血患者,男31例,女14例;年龄18~65岁,平均36岁;原发病为支气管扩张19例,肺结核20例,肺癌6例。均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均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方法对28例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进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用明胶海绵颗粒等材料进行栓塞。结果左支气管动脉栓塞10例,右支气管动脉栓塞12例,左右支气管动脉共干6例。确定出血血管栓塞后,28例患者咯血停止,27例3日内未再咯血,有1例仍有咯血,1周后再行栓塞术后,咯血停止。结论支气管扩张大咯血进行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而又无法耐受外科手术者,应及时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并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4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治疗选择、复发原因和进展。方法47例咯血患者接受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其中支气管扩张29例,肺结核12例,肺癌2例,肺炎3例,肺隔离症l例,每日咯血〉100ml的大咯血患者经内科止血治疗无效后,经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发现出血灶,使用真丝线段等栓塞相应的支气管动脉和参与血供的胸廓内动脉,肋间动脉等。结果40例栓塞后立即止血,2例反复栓塞〉2次后仍有咯血,3例随防1年,仍有间断少量咯血,1例栓塞术中大咯血窒息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抢救成功,1例咯血再发急诊行左下肺叶切除术。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大咯血的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方法,有效率达85.1%,复发率约为14.8%,复发原因包括血供动静脉畸形,支气管动脉漏栓,栓塞物脱落,原发病进展,造影操作不仔细。而且在栓塞术中要做好抢救准备,特别是病因不明确的咯血要重视,建议先行增强CT扫描或选择性CT造影明确以选择更好的安全治疗手段。我们认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栓塞靶血管在2支以上和栓塞物联合栓塞,术中适当灌注止血剂,是提高有效率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肋间动脉联合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19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和肋间动脉造影并对病变血管用2 mm手术丝线段进行栓塞.结果 19例咯血患者,共栓塞58支出血血管.其中行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联合栓塞17例,单独栓塞支气管动脉和肋间动脉各1例.17例联合栓塞患者24 h内咯血停止16例,即刻止血率94.2%(16/17);1周内咯血停止1例;近期有效率100%(17/17).2例单独栓塞支气管动脉或肋间动脉者止血无效.3~6个月内复发2例.无严重栓塞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支气管-肋间动脉联合栓塞是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有效手段,具有止血迅速、复发率低及安全性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156例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预防、治疗方法。方法:1985年至2010年我科共完成156例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病例。男性102例,女性54例,年龄12~79岁,平均46岁。其中支气管扩张114例,肺癌12例,匿源性咯血26例,其他疾病4例。患者均采用Seldinger法股动脉入路,行主动脉及支气管动脉造影,以医用明胶海绵、弹簧圈行栓塞治疗。术后严密监测相关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56例患者中129例(94.9%)显示有支气管动脉异常改变。20例异常表现为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间异常分流。所有异常血管分别栓塞。本组病例术后咯血症状缓解142例(91.1%),症状无改变10例(6.2%),死亡4例(2.0%)。术后出现下肢局部感觉障碍10例,腹痛症状12例,脊髓功能受损5例,支气管动脉破裂2例。经及时对症治疗及经验总结,后期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支气管动脉造影加栓塞是治疗咯血安全、有效的方法。合理的操作可以很好地减少术后血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13.
大咯血的急诊介入治疗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适应症、并发症和疗效等。方法分析自2001年7月至2004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大咯血患者63例。24小时咯血量为500-1550ml,平均610ml,以Seldinger技术穿刺右股动脉插管,再行患侧支气管动脉选择性插管,造影并栓塞出血血管。结果栓塞后,所有病例咯血量明显减少,24小时咯血量<50ml,并在3-5天内咯血停止,5例患者栓塞后1-2个月症状复发,行再次栓塞后未再咯血。全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支气管-肋间动脉联合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价值。方法19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和肋间动脉造影并对病变血管用2 mm手术丝线段进行栓塞。结果19例咯血患者,共栓塞58支出血血管。其中行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联合栓塞17例,单独栓塞支气管动脉和肋间动脉各1例。17例联合栓塞患者24h内咯血停止16例,即刻止血率94.2%(16/17);1周内咯血停止1例;近期有效率100%(17/17)。2例单独栓塞支气管动脉或肋间动脉者止血无效。36个月内复发2例。无严重栓塞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支气管-肋间动脉联合栓塞是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有效手段,具有止血迅速、复发率低及安全性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无水乙醇在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治疗大咯血中的栓塞效果.方法 选择31例大咯血患者,随机分为无水乙醇组及对照组,行BAE治疗中分别应用明胶海绵颗粒+无水乙醇栓塞剂及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术后随访6~12个月,对比两组近期、远期栓塞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支气管动脉均得到成功栓塞,无水乙醇组术后近期、远期止血有效率分别为100%、100%,对照组分别为86.7%、73.3%.无水乙醇组复发0例,对照组复发4例,无水乙醇组止血有效率为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BAE术中联合应用无水乙醇和明胶海绵颗粒治疗大咯血安全有效,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支气管动脉栓塞对治疗肺结核咯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37例咯血患者术前予支气管动脉血管CT成像(CTA)检查,大概明确出血部位,并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结果 37例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BAE)后,治愈30例(81.1%),显效4例(10.9%),好转2例(5.4%),无效1例(2.6%)。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是治疗肺结核咯血的有效方法之一,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更安全,值得推广。咯血是肺结核的常见并发症,易引起病人窒息、死亡。有些患者内科治疗往往达不到立即止血的效果。目前我院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以其显著的效果成为临床治疗咯血的有效方法之一。我院自2000年开展介入工作以来,共治疗肺部各种原因引起的咯血372例。其中肺结核咯血患者123例,绝大多数取得满意效果。本文就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肺结核咯血37例患者,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一、资料与方法自1996年6月至1997年12月,对8例老年人大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双重栓塞法,8例中,男7例,女1例;年龄61~76岁,平均65岁。反复咯血,病程5~20年。5例曾行支气管碘油造影确诊为支气管扩张,2例X线胸片、CT及MR提示为支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顽固性大咯血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34例不同病因引起的大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34例病人即刻止血33例,术后咯血完全停止;1例咯血明显减少,同时加药物内科保守治疗后咯血停止。结论经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顽固性大咯血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双重栓塞支气管动脉治疗大咯血的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不同操作程序和材料对栓塞支气管动脉治疗大咯血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157例大咯血患者,分组采用三步双重栓塞支气管动脉和单纯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121例选择经高温处理的明胶海绵微粒、真丝线段、明胶海绵条分三步双重逐级栓塞支气管动脉远端细小分支、小分支及大分子血管,36例患者选择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随访1~8年,远期止血率为:三步双重栓塞组89.3%,单纯明胶海绵栓塞组72.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6.439,P<0.02)。结论采用支气管动脉三步双重栓塞法能明显提高治疗大咯血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0.
<正>大咯血是呼吸科的急危重症之一,传统的内科药物治疗疗效较差,支气管动脉栓塞已是抢救大咯血的重要方法,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采用Embosphere微粒球联合明胶海绵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治疗对象共22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例,年龄32~79岁,原发疾病:肺结核16例,支气管扩张6例,22例患者术前咯血在500~3000 ml之间,并经垂体后叶素等内科药物治疗咯血未停止。二、治疗方法:取右侧腹股沟下方1 cm股动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