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轮状病毒性肠炎68例肠道外临床症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杰  王克芳 《中国基层医药》2014,(16):2430-2431
目的:分析轮状病毒性肠炎肠外临床表现的发生状况,了解轮状病毒性肠炎所致多器官损害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临床资料,观察出现多脏器损伤的比例,并以发热、酸中毒作为分组标准分析其与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异常相关性。结果68例患者中,46例出现CKMB升高,9例心电图出现T波异常,37例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10例出现肝功能损伤症状及ALT升高,37例出现酸中毒,6例出现肾脏损伤症状,3例出现皮疹,2例出现无热惊厥;发热、酸中毒与CKMB异常有明显相关性(χ2=4.390、4.271,均P<0.05)。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肠外多脏器损伤临床较为普遍,预后良好,控制体温及纠正酸中毒可能减少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2.
张薇 《中国医药指南》2013,(30):436-437
目的探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者96例进行分析。结果96例患者中合并心肌损害80例(83.3%),其中心电图异常43例(44.8%),CK—MB增高的心肌酶异常74例(77.1%);年龄≤12个月和酸中毒患者心肌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心肌梗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特点主要为心电图和心肌酶异常;年龄≤12个月是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手足口病患儿的心肌酶活性及心电图表现,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将120例确诊的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同时按1:1标准选取1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所有患儿入院后第二天清晨抽取静脉血行心肌酶检测,同时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电图及心肌酶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HBD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患儿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d羟丁酸脱氢酶(HBDH)水平逐渐降低(P〈0.05);治疗前患儿心电图异常情况主要有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传导阻滞及早搏等,治疗后表现为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降低,主要表现为T波双向或低平。结论对心电图和心肌酶的检查可早期发现手足口病患儿的心肌损害,对早期诊疗和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观察喜炎平联合维生素C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40例资料,按照用药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分别在治疗后按照文中统计指标进行统计。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平均退热时间为(1.5±0.4)d,平均止泻时间为(3.4±1.2)d,统计数据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心肌谱酶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显著性降低(P〈0.05)接近正常水平。结论喜炎平联合维生素C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具有优秀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刘兴芬 《北方药学》2012,(12):42-43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对患儿心肌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将76例粪便轮状病毒(Rotavirus,RV)抗原阳性患儿作为观察组,将同期住院的RV抗原阴性的72例肠炎患儿作对照组,将两组的心肌酶谱、心电图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轮状病毒肠炎组患儿心肌酶谱各指标明显高于非轮状病毒肠炎组(P〈0.01),心电图异常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轮状病毒肠炎较非轮状病毒肠炎更容易出现心肌损害。通过检测患儿心肌酶谱、心电图等指标,动态观察其变化,对轮状病毒所致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长青 《中国当代医药》2012,(29):46+48-46,48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与心肌、肝脏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105腹泻患儿按轮状病毒检测结果分为观察组(轮状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非轮状病毒感染组)。对两组心肌及肝脏主要生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组心肌、肝脏损害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CK、CK-MB、AST、ALT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易致心肌和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7.
思密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思密达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疗效。方法将9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思密达口服。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8.9%,对照组显效率为35.6%,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密达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消旋卡多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5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军  石群 《中国药业》2009,18(3):57-58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5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消旋卡多曲颗粒(乐度),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27%、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疗程(5.36±1.57)d,对照组平均疗程(7.37±1.9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使用消旋卡多曲有利于减轻腹泻症状和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临床诊断为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患儿随机分两组。对照组给予病毒唑10mg/(kg·d),观察组给予更昔洛韦10mg/(kg·d)。两组疗程均为5d。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5.71%,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显效率60.60%,总有效率78.78%。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心肌损害多项指标的变化。方法 62例大便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患儿作为观察组,对其空腹抽血,检查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钙蛋白I,阳性者32例,同时行心脏彩超、心电图检查;同期20例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组,做相同检查,观察并比较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钙蛋白I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小儿左房内径(LAD)/主动脉瓣下内径(ASD)、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钙蛋白I灵敏性、特异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轮状病毒性肠炎与非轮状病毒性肠炎对心肌酶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性肠炎与非轮状病毒性肠炎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两种肠炎的心肌酶谱的区别。方法:选取本院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64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收治的其他类型的非轮状病毒性肠炎64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清AST、LDH、α-HBDH、CK、CK-MB。结果:观察组心肌酶AST、LDH、α-HBDH、CK、CK-MB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治的64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经检测后,发现其中47例心肌酶谱升高,给予治疗后,AST、LDH、α-HBDH、CK、CK-MB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心肌酶谱改变较非轮状病毒性肠炎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伴发心肌损害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轮状病毒肠炎并发心肌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的心肌酶谱于治疗后均有下降,其中CK、CK-MB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ST、LDH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例心电图异常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并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轮状病毒肠炎并心肌损害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与治疗组60例,两组均给予补液、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及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大剂量维生素C、能量合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疗程均为7d。结果:治疗组患儿的心肌酶、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下降快于对照组,心电图恢复正常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心肌损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128例。其中62例患儿予以常规护心治疗作为对照组;66例患儿在普通护心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作为观察组。治疗2周后,复查心肌酶,以及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96.9% vs 93.5%,P>0.05);但显效率(57.6% vs 33.9%,P<0.01)及心肌酶指标(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P〈0.05)的改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加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并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将180例轮状病毒肠炎并心肌损害的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分别60例。对照组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心肌损害,治疗1组及2组分别加用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及磷酸肌酸治疗,疗程均为7d。结果治疗2组患儿的心肌酶、心肌肌钙蛋白、B型钠尿肽下降均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并心肌损害临床效果好,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温阳止泻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以及对其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感染轮状病毒并导致肠炎的2个月~3岁小儿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轮状病毒性肠炎西医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一定剂量的温汤止泻散.对比两组患儿的腹泻时间、止泻疗效,测定心肌酶谱.结果 试验组患儿平均腹泻时间为(55±12)h,对照组为(102±15)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止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心肌酶谱的酶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止泻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好,并能降低心肌酶谱的酶含量,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赵明才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4):2127-2128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合并心肌损害的患儿心肌酶谱和心电图的变化,以便在诊治过程中采取综合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儿科住院的40例HFMD患儿为观察组,另以4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常规行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检查,观察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学及心电图的变化及临床转归.结果 HFMD患儿与正常小儿比较心肌酶谱明显升高(P<0.01),HFMD患儿心电图异常率为52.5%.结论 部分HFMD患儿伴发心肌损害时,心肌酶谱明显升高,心电图出现异常改变.早期进行心肌酶谱和心电图等检测,有助于HFMD患儿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7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70例非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心肌酶谱[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变化。结果观察组急性期心肌酶谱指标(AST、LDH、CK、CK-MB、α-HBDH)测定值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脱水程度的加重,其心肌酶谱呈升高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感染对心肌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早期进行心肌酶谱检测,并动态观察其变化,可及早发现心肌损害,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5mg·kg-1d-1)并对症补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mg·kg-1·d-1)并对症补液治疗。2组病例均在初治和治疗5~7d后检查和复查心肌酶谱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心肌酶谱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组间比较除乳酸脱氢酶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7.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有明显疗效,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