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个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儿童行为障碍 ,其主要表现以神经精神障碍为主 ,在儿童期颇为常见。ADHD涉及许多儿童身心健康问题 ,已成为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研究的共同课题。国内外许多学者对ADHD的发病原因进行了大量研究 ,但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 ,对病因迄今仍不清楚。近几年 ,国内开始对本症从神经、心理方面进行了研究 ,但对ADHD个性的研究甚少。为探讨个性与ADHD发病的关系 ,本文用EPQ对 44名ADHD患儿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 ,结果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对武汉市江岸区两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个性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将190例7~12岁ADHD患儿分为3个亚型,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不同亚型ADHD患儿进行个性特征分析。结果 ADHD患儿男女之比为1:0.397,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亚型ADHD患儿EPQ各维度量表T分比较,情绪稳定性量表T分在3个亚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型(CT型)患儿情绪不稳定、缺乏掩饰性的构成人数(46%,42%)大于注意缺陷为主型(PI型)(3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 CT型患儿情绪不稳定、缺乏掩饰性的个性特征明显,提示应根据不同亚型患儿个性特征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视觉和听觉持续性注意力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比较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视觉和听觉持续性注意力受损的差异,为探讨其发病机制和寻找有效的干预途径提供线索.[方法]符合DSM-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并符合IVA-CPT注意缺陷的诊断标准的120名儿童进行听觉和视觉持续性注意力的对比.[结果]注意缺陷为主型男童的听觉持续性注意低于视觉持续性注意,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女童差异无显著性(P>0.05);混合型男童和女童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注意缺陷为主型男童听觉持续性注意力比视觉持续性注意力损害明显,提示其可能具有不同的发病机制,应根据患儿的不同情况制定注意力训练方案.  相似文献   

4.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症状与血清铁蛋白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测定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血清铁蛋白水平,结合视听整合持续作业测试和conners父母量表进行评价,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探讨ADHD患儿症状与血清铁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DSM-Ⅳ标准并结合conners量表和视听整和连续执行测试法确诊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54例患儿(病例组)和至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21例(对照组),抽取清晨空腹血做血清铁蛋白检查,比较两组铁蛋白结果与视听整和连续执行测试各参数、conners父母量表因子数之间的关系。[结果]①ADHD患儿血清铁蛋白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DHD患儿在父母症状问卷评分中的各因子得分除身心障碍外与正常儿童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ADHD患儿在视听整合持续作业测试中的各商数得分与正常儿童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将病例组血清铁蛋白与父母症状问卷评分、视听整合持续作业测试各商数得分进行相关分析,发现血清铁蛋白与视听整合持续测试中的综合反应控制商数、听觉反应控制商数、视觉反应控制商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ADHD患儿的血清铁蛋白水平低于正常儿童,铁缺乏易引起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引起儿童反应控制能力和注意力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6~11岁不同亚型单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男童的年龄、行为及注意力的差异.方法 对2006年1~10月期间首次就诊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心理门诊,临床诊断为单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6~11岁男童185例,依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标准诊断、分型,同时请家长采用Achenback儿童行为量表对儿童行为进行评定,注意力检查应用数字划消测验.结果 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的注意缺陷为主型、多动冲动为主型、混合型所占比例分别为41.6%(77例)、7.0%(13例)和51.4%(95例),平均年龄分别为8.3±1.3岁、8.0±1.7岁和7.7±1.4岁.3种类型儿童年龄分布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7.185,P=0.028),其中注意缺陷为主型与混合型的年龄分布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χ2=7.354,P=0.007);②行为量表总分、外向分、外向因子多动、攻击、违纪得分在不同亚型儿童之间存在差异(F值分别为10.17、24.51、11.89、24.35、16.26,均P<0.01),其中注意缺陷为主型与混合型的总分、外向分、外向因子多动、攻击、违纪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t分别为-4.50、-6.95、-4.86、-6.96、-5.67,均P<0.01);③不同亚型的数字划消测试失误率轻、中、重百分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6~11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男童中,注意缺陷的程度无明显差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混合型儿童比注意缺陷为主型儿童就诊较早,且比注意缺陷为主型儿童有更多的行为问题,尤其是外向性行为问题,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混合型儿童更需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视听整合持续作业测试(integrated visual and audio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IVACPT)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以2007年5月至2007年11月在本院确诊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60例(病例组)和有相似主诉,但排除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41例(对照组)(分组征得患儿家属的知情同意),共计101例为研究对象。同时,进行视听整合持续作业测试,比较两组结果。结果在视听整合持续作业测试判断标准第1、第2条中用到的参数:综合尺度反应控制商数、综合尺度注意力商数、听觉反应控制商数、视觉反应控制商数、听觉注意力商数、视觉注意力商数、多动商数、理解力商数,两组比较,病例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按照视听整合持续作业测试全部3条标准判断结果,诊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灵敏度为78.33%,特异度为56.10%;按照其中第1、第2条标准判断结果,灵敏度为73.33%,特异度为75.61%。结论视听整合持续作业测试的部分参数:综合尺度反应控制商数、综合尺度注意力商数、听觉反应控制商数、视觉反应控制商数、听觉注意力商数、视觉注意力商数、多动商数、理解力商数,能有效区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有相似症状而非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儿童,其第1、第2条判断标准与临床诊断有较高一致性,参考价值较好。  相似文献   

7.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时期起病的神经精神病学综合征。在儿童青少年精神科门诊,该病人数占三成以上,甚至多达一半[1]。美国的有关研究显示,以1994年出版的美国精神病协会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标准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自我意识特点。方法:采用二阶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湖南省9495名儿童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ADHD患儿和正常儿童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做进一步调查。结果:①ADHD三种亚型及对照组儿童的自我意识量表中除在躯体外貌和合群因子两个分项中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分项中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②两两分析比较在行为因子和量表总分两个分项中三种亚型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而多动冲动型和混合型在智力与学校因子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混合型在焦虑因子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多动冲动型在幸福因子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ADHD不同亚型儿童与对照组相比在自我意识量表各分项中表现出不一致的特点,尤其以多动冲动型和混合型的自我意识评分在更多的分项中表现更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癫痫患儿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临床特点,评估癫痫患儿共患ADHD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小儿内科神经专业住院部依据国际癫痫联盟规定诊断的120例6~15岁癫痫患儿,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青少年患者共患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  方法  于2015年5 — 6月,在浙江省宁波市分层随机整群抽取2 133名中学生进行ADHD共患睡眠障碍评估,通过诊断性面谈确定符合ADHD诊断的青少年272例,以中文版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评定量表 – 父母版(SNAP-IV)、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编一般情况表进行问卷调查,按有无睡眠障碍分为无睡眠障碍组(181例)及伴睡眠障碍组(91例),比较两组一般情况、ADHD症状评分及焦虑抑郁评分,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无睡眠障碍组平均年龄(14.27 ± 1.15)岁,低于伴睡眠障碍组的(14.62 ± 1.10)岁;睡眠障碍组中学习压力应对困难占13.2 %,明显高于无睡眠障碍组的5.0 %;无睡眠障碍组的母亲文化水平大学以上的占22.1 %,高于睡眠障碍组的14.3 %;无睡眠障碍组与睡眠障碍组的注意缺陷评分(14.88 ± 3.95 vs 16.21 ± 4.25)、焦虑评分(31.67 ± 7.56 vs 38.31 ± 9.20)及抑郁评分(11.42 ± 8.23 vs 21.41 ± 9.83)比较,无睡眠障碍组均低于睡眠障碍组,两组多动障碍及对立违抗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高注意缺陷评分、高焦虑、抑郁评分是ADHD青少年共患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  结论  ADHD共患睡眠障碍与注意缺陷症状及焦虑、抑郁等其他共患症状有关,对睡眠障碍的干预应采取综合干预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视听整合连续性行为测试(IVA-CPT)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评价IVA-CPT诊断儿童ADHD的应用价值。结果:在100例ADHD儿童中,以注意缺陷为主型占44.0%,以多动冲动为主型占14.0%,混合型占42.0%。病例组综合反应控制商数和综合注意力商数分别为82.71±20.01和67.93±17.17,对照组为107.37±10.57和106.03±10.34,两组间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IVA-CPT是一种对儿童ADHD具有诊断价值的客观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学龄期儿童在绘人测验中的表现特征。【方法】运用投射技术的绘人测验对77例ADHD学龄期儿童和77例对照组儿童进行测试,分析ADHD儿童在绘人测验当中Koppitz情绪指标以及自我意象指标的表现特点。【结果】ADHD儿童和对照组儿童在绘人测验Koppitz情绪指标及自我意象指标出现率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ADHD组3个及以上情绪指标的出现率高于正常组(P0.01),ADHD组儿童在躯体组合不良、双臂太短、双臂太长、图像太大、牙齿、缺手、缺双足等7个情绪指标的出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DHD组在自我同性和微笑唇形指标的出现率低于正常组(P0.05);ADHD组在针尖样瞳孔、闭眼和人以外指标的出现率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绘人测验可以反映ADHD儿童的情绪特征,其结果可为ADHD的诊断和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专注达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开放性、自身对照方法,对2005年7月~2006年2月就诊于该院门诊的6~14岁29例患儿采用专注达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2周末、4周末及6周末通过专业量表测量、临床晤谈、体格检查、专人定期随访方式进行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定。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75.9%,把各项因子于2周末、4周末、6周末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均有下降。结论:专注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的认知行为特征,为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和分类标准,将96例ADHD患儿分为注意缺陷为主型、多动/冲动为主型和混合型三个亚型。采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版、数字划消测验、韦氏记忆量表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对比分析不同亚型ADHD患儿和正常对照组儿童的认知行为特征。【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亚型ADHD患儿的Conners量表总分均显著增高(P0.01),数字划消得分、记忆商和全量表智商均显著降低(P0.01)。不同亚型之间比较,可见混合型患儿的Conners量表总分[(38.45±15.02)分]最高(P0.01),数字划消得分[(75.38±13.15)分]、记忆商[(71.29±9.46)分]和全量表智商[(84.12±10.21)分]均最低(P0.01)。【结论】各亚型ADHD患儿均存在行为障碍和认知缺陷,混合型受损最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troop效应在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及对照组儿童的脑反应特征及其差异。【方法】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对6~12岁102例ADHD儿童[注意缺陷型(PI)59例,多动/冲动型(HI)20例,混合型(CT)23例]和102例正常对照组儿童进行Stroop效应测试。【结果】ADHD儿童Stroop效应指标中A、B、C卡片耗时显著高于对照组,B、C卡片正确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②PI型、CT型ADHD儿童Stroop效应中A、B、C卡片耗时显著高于对照组,B、C卡片正确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I型、CT型ADHD儿童在B、C卡片耗时显著高于HI型ADHD儿童(P<0.05或<0.01)。【结论】不同亚型ADHD儿童存在明显的信息加工、处理能力不足,执行功能损害,而且各亚型之间的损害程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不同类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男性儿童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的行为特点。【方法】对湖南省六个地区进行抽样调查共9 495名儿童。采用二阶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用半定式诊断检查表(K-SADS-PL)和DSM-IV对ADHD筛查阳性患儿进行临床诊断,凡符合ADHD诊断标准的由照管者填写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结果】①ADHD三种亚型CBCL各行为问题分项中仅在退缩、性问题、活动情况三个分项中没有组间差异,其余分项中均存在组间差异;②两两分析比较在社交问题、注意问题、攻击行为、外化性问题、行为问题总分、社交情况、学校情况、社交能力总分等8个分项表现为一致的组间差异,即三种亚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而三种亚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而其余分项则在三种亚型间分别显示出不同的组间差异。【结论】ADHD三种亚型儿童行为问题在CBCL各分项中的表现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个性特点,以及根据DSM-Ⅳ划分的ADHD各亚型的个性特点。【方法】采用儿童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76名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ADHD及其亚型诊断的患儿和76名健康儿童进行测试。【结果】ADHD组在精神质(P)、神经质(N)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在内外向(E)、掩饰性(L)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在个性倾向上,ADHD组的内向/倾向内向、不稳定/倾向不稳定以及精神质/倾向精神质所占比例明显较对照组多(P0.01)。不同亚型ADHD在精神质(P)、内外向(E)、神经质(N)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在掩饰性(L)维度分各亚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个性倾向上,PI型不稳定/倾向不稳定,内向/倾向内向所占比例较高(79.3%,51.6%),高于CT型和HI型。CT型患儿精神质型所占比例较PI型及HI型高。【结论】ADHD儿童个性有其独特性,个性倾向内向、情绪不稳定,各亚型个性倾向不同,在对ADHD儿童进行治疗和干预时应注意其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18.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疗效。方法:对38例年龄7~15岁ADHD儿童进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20次,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症状评估和认知功能测试,并与正常儿童比较。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ADHD儿童的多动因子、多动指数明显改善(P<0.05);短时记忆、Stroop色测验、词义干扰时、数字划消第1、第2段净分和CPT测试的漏按率明显改善(P<0.05),其中短时记忆、数字划消第1、第2段净分、漏按率达到正常对照水平(P>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后,ADHD儿童的认知功能和临床症状部分改善,其中部分认知测试达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单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干预模式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儿童认知功能的作用,探讨最佳干预模式。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2008年3月至2009年9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门诊及江西省心理康复中心心理门诊就诊的初诊患儿共102例,均明确诊断为ADHD。将患儿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33例)、药物干预组(35例)及综合干预组(34例),分别应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的方法进行干预,疗程3个月。干预前后使用持续注意测验、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版)对患儿的认知功能及精神症状进行评估。结果共85例患儿完成治疗;干预3个月后3组患儿持续注意测验、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各项指标以及C因子均较干预前改善(P值均<0.05);综合干预模式对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效果最佳(P值均<0.05),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对认知功能改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5月后药物干预组和综合干预组患者精神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心理干预组(P<0.05),而干预3个月后综合干预组患者精神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其他两组。结论综合干预模式对ADHD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精神症状的改善效果优于单纯的心理治疗及药物治疗,是理想的ADHD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与抽动障碍(TD)共病(CAT)患儿家庭环境特征及其与个性、自我意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艾森克个性问卷(少年版,EPQ)、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抽动障碍共病(CAT)组60例、ADHD组79例、TD组60例、正常对照组(N组)71例儿童分别进行评估。结果:CAT组与ADHD组比较FES-CV、EPQ、PHCSS各因子得分均无明显差异,CAT组儿童在FES-CV中亲密度、知识性与组织性得分低于TD组(P<0.05),道德宗教观、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得分低于N组(P<0.05),独立性、矛盾性得分高于N组(P<0.05)。CAT组儿童精神质、神经质因子得分显著高于N组(P<0.01)。CAT组儿童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合群4个分量表得分及总分显著低于N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FES-CV中的矛盾性与EPQ中的掩饰程度呈负相关,道德宗教观与神经质呈负相关;FES-CV中的矛盾性与PHCSS中的行为因子呈显著负相关。结论:CAT患儿的家庭存在家庭功能缺陷,其家庭环境对患儿的个性及自我意识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