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提高新生儿采集血标本的一次成功率。方法:将我科2012年1~6月经桡动脉采血的144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2011年8~12月收治的139例经股静脉及其他外周静脉采血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次采血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采血成功率95.83%,对照组一次采血成功率88.4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方便易掌握,桡动脉压力较静脉压力高,回血快,血流速度快,采血量易保证;穿刺成功率高,有效保护新生儿血管,提高了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采血固定器在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动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为优化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RICU住院治疗的4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登记号的单双号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垫腕枕定位、棉签按压止血方式进行桡动脉穿刺采血,研究组患者采用自制采血固定器进行采血。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用时、采血操作用时、一针穿刺成功率;对两组患者住RICU期间动脉采血部位的血液外渗、穿刺局部瘀斑、皮肤牵拉疼痛等穿刺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共采血2110次,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血1079次和1031次;研究组患者的穿刺用时、采血操作用时分别为(2.46±0.38)min和(5.53±0.98)min,均短于对照组的(4.02±0.43)、(6.06±1.3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74%(1033/1079),高于对照组的82.93%(855/1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的血液外渗、穿刺局部瘀斑、皮肤牵拉疼痛发生率分别为2.50%(27/1079)、4.45%(48/1079)、7.32%(79/1079),均低于对照组的17.26%(178/1031)、16.10%(166/1031)、28.81%(297/1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RICU桡动脉采血操作中应用采血固定器能够提高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节约采血操作时间,并可减少穿刺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有关问题,包括部位的选定方法、穿刺操作流程、分析影响穿刺成功的因素以及穿刺过程及其前后的护理干预要点,为提高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血的操作水平与成功率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陈玲 《全科护理》2014,(13):1182-118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桡动脉采血中的作用。[方法]将14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目测法采血和常规的采血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桡动脉改良法采血,并在采血前、采血中、采血后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一次采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皮下血肿发生率及新生儿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桡动脉采血成功率,减轻患儿穿刺时疼痛程度和减少皮下血肿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桡动脉不同采血法的效果观察123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桡动脉穿刺采血的操作方法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桡动脉穿刺采血在80例NICU危重患儿中应用的临床资料.[结果]穿刺一次成功率达93%,二次成功率达99%;避免了采血量不足,降低了穿刺并发症,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了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结论]在NICU危重患儿中应用桡动脉穿刺采血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崔贵玲 《全科护理》2008,6(31):2853-2854
[目的]探讨桡动脉穿刺采血的操作方法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桡动脉穿刺采血在80例NICU危重患儿中应用的临床资料。[结果]穿刺一次成功率达93%,二次成功率达99%;避免了采血量不足,降低了穿刺并发症,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了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结论]在NICU危重患儿中应用桡动脉穿刺采血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测法行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效果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索一种方便、快捷、有效的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血方法。方法将155例行桡动脉采血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触摸法和目测法行桡动脉穿刺,观察两种方法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平均采血时间等。结果一次穿刺成功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目测法采血时间短于触摸法(P<0.05)。结论目测法行新生儿桡动脉采血可代替触摸法,是一种更为方便、快捷的采血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桡静脉与头皮静脉采集血标本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56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组(A组)用桡静脉采集血标本;对照组(B组)采用头皮静脉采集血标本。结果通过桡静脉采集血标本,静脉粗,只要定位准确,穿刺成功率高,采血符合验血需要。通过头皮静脉采集血标本,静脉浅表、易见,容易穿刺,但静脉较细,采血量不符合检验需要,影响穿刺成功率。结论新生儿静脉穿刺采集血标本优于头皮静脉,定位准确,穿刺成功率高,符合检验标准,在临床上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十字定位进行桡动脉穿刺采血 ,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触摸搏动穿刺采血法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选择 1 2 3例因病需采血检验的新生儿 ,其中男 68例 ,女55例 ,日龄 30min~ 2 6d ,体重 0 .85~ 3 .38kg ,采血量 3~5ml,将以上病例随机分为 2组 ,一组采用十字法 ,另一组采用触摸法 ,操作均由同一人进行。1 2 操作方法1 2 1 物品准备。一次性 5 5号头皮针 ,一次性 5ml注射器 ,皮肤消毒用物 ,盛血标本容器。1 2 2 穿刺方法。 (1 )十字法。①患儿体位不限 ,暴露穿刺部位。②头皮针接上注射器 ,消毒皮肤。③定位。从桡…  相似文献   

11.
如何准确、安全、及时提供血气检测血样,是儿科护士值得探讨的问题。在我们临床实践中琢磨发现,将输液头皮针进行改良,经桡动脉采血,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采用示指定位法行新生儿桡动脉采血的效果.方法 2008年9-12月,采用触摸法行桡动脉初次采血,选取新生儿50例,2009年1-4月采用示指定位法行桡动脉初次采血,选取新生儿50例,观察触摸法采血组和示指定位法采血组1次采血成功率和采血时间.结果 示指定位法采血组与触摸法采血组比较,1次采血成功率较高,采血时间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示指定位法桡动脉采血技术具有直观、简单易行、节省时间,提高1次采血成功率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改进婴幼儿穿刺采血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患儿痛苦。方法 对108例住院需采集血标本的婴幼儿采用桡动脉穿刺采血法.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穿刺成功率100%,无一例皮下血肿及其它护理并发症。结论 婴幼儿桡动脉穿刺采血操作安全、易行。穿刺成功率高,避免了传统的静脉采血的弊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宋娜 《山西护理杂志》2010,(10):2560-2560
新生儿血液标本的采集是临床上难度较大的护理操作技术,对新生几采血时常选择头皮静脉及股动脉、股静脉穿刺采血,对于血气标本的采集则一直沿用股动脉穿刺采血的方法。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新生儿桡动脉采血的开展大大提高了采血的成功率,得到了家属的认可,该操作方法简单,能满足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血气分析及其他生化检验标本的采集,可减轻患儿的损伤,提高救治成功率。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桡动脉置管采血法在新生儿监护室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56例监护室内的新生儿采用BD公司生产的24GA套管针,进行桡动脉置管采血。认为插管前应了解尺动脉是否通畅及其侧支分布状态;插管中选择粗细适合的留置针,重视导管的质量,提高穿刺成功率;插管后应密切观察局部情况,保持管道通畅,严格掌握置管时间等是预防血栓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明治式点赞法”按压在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止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1日~2021年6月30日经桡动脉采血的新生儿9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47例和观察组49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按压止血法,观察组采用“三明治式点赞法”止血;比较两组止血单次成功率、皮肤穿刺失血率、皮下出血率、操作前后手部皮肤温度及血氧饱和度、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止血单次成功率高于常规组(P<0.01);操作后,观察组手部皮肤温度及血氧饱和度高于操作前和同期常规组(P<0.01,P<0.05);观察组皮肤穿刺失血率、皮下出血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舒适度高于常规组(P<0.01,P<0.05)。结论:新生儿桡动脉采血采用“三明治式点赞法”按压止血,可以提升单次止血成功率,降低新生儿穿刺失血及皮下出血风险,对新生儿手部皮肤温度及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影响,患儿舒适度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制订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止血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规范护士桡动脉采血止血方法 ,提高按压止血效率,减少采血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运用文献检索、问卷调查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就按压材料、姿势、力度和时间制订方案,采用纯棉非织造布片进行"三明治式点赞法"按压,基于收缩压的力度持续按压5 min。对护士进行培训后实施方案,采用一次止血成功率、掌部SpO2下降率、皮肤穿刺点失血率、皮下出血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应用方案后,新生儿桡动脉采血一次止血成功率由69.89%上升至97.80%、掌部SpO2下降率由18.28%下降至5.49%、皮肤穿刺点失血率由35.48%下降至6.59%、皮下出血率由33.33%下降至9.89%。结论新生儿桡动脉穿刺后应用本研究方案可有效止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血法(试验组)与肱动脉穿刺采血法(对照组)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回顾,为临床新生儿穿刺采血工作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Web of Science(SCI)、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纳入比较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血法与肱动脉穿刺采血法的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对照试验,按照制订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软件(版本5.4.1)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总样本量为62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更高[RR=1.15,95%CI(1.08,1.23),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RR=0.28,95%CI(0.13,0.63),P<0.05],而采血时间无统计学意义[MD=-1.55,95%CI(-3.64,0.53),P>0.05]。结论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血法效果和安全性优于肱动脉穿刺采血法。但由于相关研究较少,纳入文献质量普遍不高,导致结果的论证强度降低,建议今后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科学严谨的高质量研究来证实以上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桡动脉采血与股静脉采血的成功率与副作用的差异。方法将102例新生儿随机分为A组50例和B组52例。A组采用桡动脉采血,B组采用股静脉采血,并对两组采血成功率、穿刺采血损伤程度及操作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与股静脉采血比较,桡动脉采血可显著提高采血成功率,减少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缩短采血时间(P〈0.05,P〈0.01)。结论对新生儿行桡动脉采血有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损伤程度,缩短采血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连线法在新生儿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采用连线法:在前臂掌侧第一、第二腕横纹线上下连线的中间,距外侧(桡侧)0.3~0.4 cm(低出生体重儿)或0.5~0.6 cm(足月儿)处为入针点;对照组采用常规桡动脉穿刺取血法。比较两组患者的采血成功率。结果观察组采血成功率为94.44%,对照组穿刺成功率为84.4%,观察组采血成功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线法明显地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轻了因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的痛苦,减少了操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