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医务人员利器损伤的预警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临床医务人员利器损伤的发生率、损伤原因、环节,有关防护及安全操作行为等问题,并制订出预警方案达到警示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对医务人员704人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结果 被调查人员中有543人、1740例次在工作中被利器损伤过,占77.13%,其中护士损伤数占护士人数的93.29%.常见利器的种类主要见于注射针头、输液针头、玻璃安瓿;损伤发生的时间常见于治疗集中的上午;戴手套仅占24.71%;受伤后呈报占24.3%.结论 临床医务人员针刺伤发生率高,防范意识差,设立预防损伤的预警机制是当前职业防护面临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2.
医疗行为中锐器损伤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率、损伤原因、环节及有关防护、安全操作行为等问题,为制订有效的预警措施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704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人员锐器伤发生率为77.13%,其中护士锐器伤发生率为93.29%;常见锐器种类为注射针头、输液头皮针、玻璃安瓿;损伤发生的时间常见于上午;工作中戴手套防护者仅占24.72%;受伤后呈报率为24.31%。[结论]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高,安全防范意识差,应尽快设立预防损伤的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3.
医疗行为中锐器损伤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率、损伤原因、环节及有关防护、安全操作行为等问题,为制订有效的预警措施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704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人员锐器伤发生率为77.13%,其中护士锐器伤发生率为93.29%;常见锐器种类为注射针头、输液头皮针、玻璃安瓿;损伤发生的时间常见于上午;工作中戴手套防护者仅占24.72%;受伤后呈报率为24.31%.[结论]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高,安全防范意识差,应尽快设立预防损伤的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4.
临床护士针刺伤的原因分析与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蕾 《当代护士》2009,(12):95-98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临床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和刺伤原因、环节,有关防护的概念及安全操作行为等问题。方法对本院护士发生针刺伤进行自制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482名护士中369人曾发生过针刺伤,发生率为76.6%;共发生针刺伤1638次,被调查者年人均被刺伤3.4次;369人中有289人被污染针头剌伤,发生率为78.3%。结论临床护士防护意识淡薄,针刺伤发生率高。因此,加强“全面性防护”概念的教育、建立并执行全面性防护措施是当前职业防护面临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传染病院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和刺伤原因等,提出护士职业暴露防护措施,维护护士身心健康。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对传染病院供应室护士、临床护士50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分析。结果 被调查.50人中,50人均被锐器所刺伤,其刺伤率为100%。2年内发生锐器伤251例次,被调查者人均年刺伤2.5次,其中88.8%被传染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所刺伤。结论 树立职业防护管理理念,建立建全职业防护管理制度、防护流程,教育培训护士安全防护,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是防止护士发生锐器伤和减少感染血源性疾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实习护生对职业防护认知和防护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的认知程度和防护现状,为开展系统性、针对性的职业防护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我院246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对针刺伤、抗肿瘤药物损伤、X线损伤危害性的认知较低,分别占48.8%、39.0%和23.6%;对运动功能性和心理社会性损伤危害性的认知相对较高,分别占65.9%和5l.2%;护生对预防针刺伤的方法、发生针刺伤后的紧急处理措施及被HBsAg(+)血污染针头刺伤后的处理措施的认知程度较低,分别占11.0%、41.5%和13.8%;护生对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的处理、发生针刺伤后的处理、配置抗肿瘤药物时的自我防护等方法实施的正确率较低,分别为26.8%、25.2%和10.8%;在实习中能始终运用节力原则的有51人,占20.7%;针刺伤和和皮肤接触抗肿瘤药物的发生率分别为66.3%和22.8%。结论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的认知程度较低,职业防护现状不容乐观,应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护生职业防护教育,培养职业防护意识,提高职业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7.
临床护士锐器损伤情况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锐器损伤的现状。方法:用问卷法对142名临床护士进行现况调查,收集锐器损伤发生率、与锐器损伤有关的因素、锐器损伤意外后的处理及心理反应。结果:98.6%的护士在1年中发生过锐器损伤,与锐器损伤有关的因素有被安瓿划伤,注射时或患者输完液体拔针时被针头刺伤等。护士在发生锐器损伤后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消毒和挤压伤口,52.4%的护士在发生锐器损伤后感到害怕。结论:临床护士锐器损伤发生率高,医院管理部门应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培训,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理,以减低医护人员锐器损伤,保障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8.
护理人员针刺伤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刺伤原因、环节,有关安全防护理概念等问题。方法 对某医院部分临床护士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120名护士中,114人曾发生过针刺伤,发生率95%,发生在操作后针刺伤占58.9%,尤其是针头或注射器使用后处置不当;约78.1%的人从未主动报告针刺事件;86.7%的人愿意参加有关针刺伤的职业安全培训。结论 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淡漠,缺乏有关针刺伤知识,针刺伤发生率高。因此,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和针刺伤防护管理,建立针刺伤报告制度是当前职业防护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针刺伤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全院241名临床一线护士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241名护士中最近6个月发生过针刺伤的185人,占76.8%,主要为注射或抽血后处理注射器的过程中(28.2%)和浸泡前取下针头时(29.6%);操作时不戴手套的124人(515%);针刺伤后没有向上级汇报的2l0人,占87.1%:针剌伤后表现为无可奈何的125人(51.9%),感到害怕的96人(39.8%);护士认为领导对针剌伤不重视的169人,占70.1%;伤后能采取较正确的方法处理伤口的仅占44.0%。[结论]护理人员防护意识淡薄,针刺伤发生率高,刺伤后大多数护士出现不良的情绪反应,缺乏必要的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0.
手术室护士利器意外损伤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调查手术室护士发生利器意外损伤的原因及种类,提出防范和应对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10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100名护士在最近1年中100.00%发生过利器意外损伤;主要致伤原因为产品质量问题、紧急情况下工作忙乱;造成意外损伤的利器主要是安瓿、缝针、针头等;70.00%受伤后未报告,接受过有关利器损伤安全教育的护士在受伤后采取血液检测的行为高于未受教育者。结论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预防利器损伤的发生,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性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医护人员锐器伤及防护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发生锐器伤情况,探讨预防锐器伤的有效措施。方法通过现场调查方法,对本医院2006~2009年200名在岗医护人员进行了锐器伤及职业暴露防护调查。结果所调查的200名医护人员上岗前均接受过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在200名医护人员中发生锐器伤123名,发生率为61.5%。锐器伤发生时机以临床治疗期间为主。在发生的锐器伤中,注射器针头刺伤占41.3%,输液器针头刺伤占30.4%,药物安瓿割伤占21.7%。结论医护人员诊疗工作中锐器伤发生率较高,必须提高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自我防护意识和规范医疗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武汉市院前急救医护人员锐器伤发生现况,探讨影响锐器伤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锐器伤情况调查表和锐器伤KAP问卷对武汉市123名院前急救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及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23名医护人员发生锐器伤者72名,锐器伤发生率为58.54%(72/123),年发生率为112.20%(138/123),发生密度为1.91(138/72)。单因素显示不同岗位、工作年限、文化程度、用工性质、睡眠质量、对锐器伤态度、防护行为以及是否使用安全留置针的医护人员锐器伤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未使用安全留置针、较低的防护行为、工作年限≤5年和医护人员为非在编人员是锐器伤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武汉市院前急救医护人员锐器伤发生率较高,医护人员自身和工作环境因素均可能预测锐器伤的发生,应加强锐器伤可预测因素的研究,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减少伤害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中专临床实习护生锐器伤发生情况,以便为预防及减少护生锐器伤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2012届121名中专实习护生进行调查,了解护生实习期间发生锐器伤的情况以及护生锐器伤发生的环节、锐器伤发生时间段和伤害器具分布情况。结果 121名护生发生锐器伤105名,发生率为86.8%。在操作过程,配药发生锐器伤占46.1%,其次为注射后拔出针头/针芯,占18.1%;操作后,重新将针头插回输液袋发生锐器伤占7.3%,双手回套针帽和整理锐器时各占5.6%;护生锐器伤发生率最高时间段为实习前3个月,占60.8%;伤害器具主要为玻璃安瓿,占47.8%,其次为头皮针,占24.1%,注射器针头,占15.1%。结论中专临床实习护生锐器伤发生普遍,配药时玻璃安瓿划伤发生率最高,操作不熟练和不规范是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原因。学校应增加防护知识教育,提高护生的安全防护意识;医院应加强操作培训,并要求临床带教老师在实践中跟踪指导,反复纠正护生不正确的操作习惯,减少护生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肖维俊  李瑛 《华西医学》2012,(9):1306-1308
目的探讨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对医务人员在2011年8月1日-31日期间里的锐器伤发生情况进行问卷式和面对面提问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共调查医务人员1 112名,包括医生288名,护士589名,医技人员180名,其他55名;采用《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问卷》进行筛查,筛查后与发生锐器伤的人员面对面交谈,并填写《医务人员锐器伤危险因素调查表》。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系统(EPINeT)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锐器伤45例,发生率为4.05%,护士发生锐器伤的比例较高,达到了5.3%,医生为4.5%,医技人员较低为0.56%,其他人员发生锐器伤的可能性较小,经四格表的χ2检验,医生与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0,P>0.05)。锐器伤发生的主要时机以抽血(占16%)、拔出动静脉针(占14%)、双手回套针帽(占14%)、手术缝针(占12%)以及将针头放入锐器盒(占10%)为主;发生的场所以普通病房(占60%)和手术室(占22%)为主;锐器伤发生的器械以一次性注射器(占32%)、静脉留置针(占18%)、真空采血针(占16%)和手术缝针(占14%)为主。结论医生和护士是锐器伤发生的高危人群,应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其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包括增加医护人员数量、加强职业培训、禁止双手回套针帽、采用安全留置针和使用皮肤粘合剂以及采用腹腔镜、阴道镜进行手术等措施,尽量降低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锐器伤的上报情况,为加强护理人员锐器伤的监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的458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护士一般情况、过去1年中的锐器伤暴露情况(暴露部位、原因、物品等)以及锐器伤后上报情况(上报次数、未报告原因等)。结果 458名调查对象中发生锐器伤者292名(1 286例次),发生率为63.76%;主要致伤物品为头皮针、安瓿瓶及皮下注射针具等;护士发生锐器伤后的上报率仅为21.58%(63/292),未上报的首要原因为"太忙而没有时间汇报"。结论医院应重视锐器伤上报管理工作,针对上报率低以及不知道上报程序等原因,加强对护理人员锐器伤的监管工作,严格督促其执行伤后上报程序,并对伤者采取积极的预防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医院船手术人员锐器伤的发生现状并分析原因,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医疗锐器伤登记表》对2009-2011年参加各种海上遂行保障任务的医院船手术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参加各种海上遂行保障任务的120名医院船手术人员中,发生锐器伤61名,占50.83%;锐器伤的类型主要有针刺伤、刀片划伤、安瓿割伤及注射针头刺伤4种,发生时段主要集中在手术操作中、术后整理物品和处理废弃物过程中。结论应提高医院船手术人员的防护意识,规范其操作行为,提高医院船的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杭州市江干区医疗机构临床护理人员医疗锐器伤情况,为制定预防锐器伤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江干区所属部分医疗机构护理人员锐器伤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此次共调查临床护士363名,其中有280名护士自参加工作以来至少发生过一次锐器伤,锐器伤的发生率为77.13%。锐器伤发生率最高的科室是治疗室和输液室。护士在实习期锐器伤年发生率61.5%。结论临床护理人员是医疗锐器伤主要群体,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特别是年轻护士预防锐器伤知识教育,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医院保洁员针刺伤情况的调查,分析原因,以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有关医院保洁员针刺伤防护意识调查表,对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医院50名保洁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82%的医院保洁员在工作期间曾发生过针刺伤,68%的医院保洁员被隐藏在敷料里或废弃物里的注射器针头刺伤,78%的保洁员未按正确的程序对针刺伤进行处理,98%的医院保洁员在被针刺伤后未进行血液检测和未上报相关机构。结论医院保洁员对针刺伤防护意识薄弱,对医院感染知识缺乏了解,应重视并加强医院保洁员对医院感染知识、针刺伤防护知识的培训及正确处理针刺伤步骤的学习,以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减少医院保洁员针刺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实习护士在实习期间发生医疗锐器伤的情况,探讨实习护士锐器伤的危险相关因素和防范对策.方法 对2012年实习的护士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问卷为自制,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教育或培训情况、锐器伤伤害的情况、防锐器伤的防护意识、锐器伤发生后的处理等.结果79.9% (188/238)的实习护士在l~10个月的实习期间至少发生过1次锐器伤,平均每个实习护士发生锐器伤的次数为1.78次;实习头1个月发生的次数最多,实习护士中93.7%不同程度接受过职业防护知识培训,锐器伤主要发生在:儿科、急诊科、神经外科等比较忙的科室;导致锐器伤发生的主要操作为:徒手掰安瓿、处置医疗废物、双手回套针帽、拔针、静脉注射;76.1%的锐器伤案例能正确处理伤口,仅有9.9%锐器伤能正确报告.不同学历者、不同培训途径及是否接受过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培训护士锐器伤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习护士锐器伤发生率目前处于较高水平,要加强实习护士的“三基”及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培训,使她们尽快规范、熟练护理操作,提高锐器伤防范意识;医院要减少患者静脉输注治疗;尽可能用高分子材料的安瓿(如塑料)代替玻璃安瓿;建立健全职业防护制度,强化职业暴露报告意识,以降低实习护士锐器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