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检测柯萨奇病毒B3(CVB3)对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骨桥蛋白(OPN)及I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探讨OPN在病毒性心肌炎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用重复感染率(MOI)为0.5PFU/cell的CVB3感染体外培养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细胞分对照组(12h)、病毒组(感染后12h、1d,2d及3d)。用RT·PCR及WesternBlot、免疫组化检测OPN及I型胶原表达,并将OPN表达与I型胶原表达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1)RT-PCR测得对照组12h、病毒组12h、1d、2d及3d5组OPN/13-actin吸光度比值分别为:0.38±0.06、0.56±0.06、0.72±0.05、0.98±0.06、0.86±0.02;WesternBlot测得上述5组的OPN/13-actin灰度值分别为:0.26±0.03、0.36±0.03、0.52±0.04、0.76±0.05、0.62±0.02;感染后12h,OPN表达即增高,于2d达到高峰,3d呈下降趋势,OPN/13-actin吸光度比值、灰度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4.965、53.004,P均〈0.05);(2)RT-PCR测得心肌成纤维细胞对照组12h、病毒组12h、1d、2d、3dI型胶原/13-actin吸光度比值分别为:1.12±0.03、1.184-0.01、r.22±0.02、1.33±0.02、1.28±0.03,感染后12hI型胶原表达即增高,于2d达到高峰,3d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241,P〈0.05);(3)OPN表达与I型胶原有正相关关系(r=0.948,P〈0.001)。结论CVB3可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I型胶原及OPN表达,OPN表达与I型胶原表达呈正相关,提示OPN可能促进心肌成纤维细胞I型胶原表达,参与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纤维化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测柯萨奇病毒B3(CVB3)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动态过程。方法:用CVB3感染HeLa细胞后,在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通过相差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和DNA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HeLa细胞的病变。结果:CVB3感染HeLa细胞4h后,细胞发生凋亡(11.79%±0.962%比4.07%±0.665%,P〈0.05)并呈时间依赖性增高,36~48h达高峰。但在病毒感染CVB3后1h时,CVB3则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2.21%±0.448%比3.73%±0.637%,P〈0.05)。结论:CVB3可诱导HeLa细胞发生凋亡,但感染早期病毒则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通过体外培养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CMVECs),经柯萨奇B3病毒(CVB3)感染后,利用miRNA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差异表达的miRNAs,进一步探讨miRNA在CVB3诱导CMVECs凋亡中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分离培养大鼠CMVECs细胞,以100TCID50CVB3病毒感染48 h后检测Caspase-3活性和细胞凋亡;提取CMVECs细胞RNA,用Agilent大鼠miRNA寡核苷酸基因芯片进行检测,并通过TargetScan、miranda、mirbase和mirdb数据库选取出差异表达明显并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miRNA,经qPCR对其进行验证,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其调控靶基因;合成miRNA21 mimics转染CMVECs细胞,同时合成miRNA21 inhibitor,与CVB3共转染CMVECs细胞,检测各组细胞Caspase-3活性变化和细胞凋亡。结果 CVB3感染CMVECs细胞48 h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aspase-3活性显著上调(P<0.01),细胞凋亡明显增加;通过基因芯片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后发现,与心血管系统疾病密切相关的miRNA为miRNA21,经qPCR验证结果一致,预测其靶基因为PDCD4;miRNA21mimics转染CMVECs细胞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aspase-3活性显著上调,细胞凋亡增加(P<0.05);而miRNA21 inhibitor与CVB3共转染CMVECs细胞后与CVB3感染组相比Caspase-3活性显著下调,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5)。结论 miRNA21在CVB3感染的CMVECs细胞中的表达有显著变化,并与CMVECs细胞凋亡密切相关,提示miRNA21在CVB3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发病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cDNA探针检测柯萨奇B3病毒RNA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光敏生物素标记cDNA探针作打点杂交检测柯萨奇B3病毒(CVB3)-RNA,并采用薄层层析扫描仪反射扫描杂交信号和计算机整合反射峰面积的手段,对所测CVB3-RNA进行半定量。结果显示反射峰面积与进行自身杂交的cDNA含量(r=0.981,P〈0.0025)及与病毒稀释度(r=0.997,P〈0.005)呈有显著意义的直线正相关,提示薄层层析扫描结合核酸杂交的确可对CVB3-RNA进行半定量分 相似文献
5.
大蒜素对柯萨奇病毒B3感染的小鼠心肌炎免疫和心肌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大蒜素对实验性小鼠病毒性心肌炎的自然杀伤(NK)细胞、T淋巴细胞活性以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200只Balb/c小鼠腹腔注射柯萨奇病毒B3 (CVB3 )建立实验性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大蒜素小剂量组、大蒜素中剂量组、大蒜素高剂量组,每组50只.注射病毒后即刻给药,连续13 d,于第1个小时、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处死存活鼠取材.观察NK细胞、T淋巴细胞活性及心肌病理变化,测定血清肌钙蛋白I(cTnI)含量.结果 小鼠在感染CVB3后第1天,NK细胞活性增高,第3天后开始下降,第7天后达到最低;T淋巴细胞活性在第7天开始下降,随后维持在较低水平.心肌酶学在第7天增高有统计学意义.感染CVB3后的第3天后心肌内仅有少量炎症浸润,未有明显病变,第7天病变严重,心肌坏死和炎症浸润程度均较重,呈片状.小剂量的大蒜素可提高活性下降的NK细胞、T淋巴细胞的活性,减轻心肌细胞的病变,中剂量的大蒜素疗效最明显,大剂量的大蒜素未能随剂量的增加而提高疗效.结论 大蒜素对实验性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柯萨奇B组病毒的感染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柯萨奇B组病毒(coxackie virus B,CVB)在病毒性肝炎中的感染情况。方法:用免疫酶法对203例各型肝炎组进行CVB1至6型免疫球蛋白G(IgG)检测,并与105例病毒性心肌炎组及正常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肝炎组阳性率(39.9%)高于正常对照组(13.4%),P<0.005,而低于心肌炎组(53.3%),P<0.025,B1-6型都有一定的检出率,且以各型交叉感染为主。结论:病毒性肝炎患者对CVB各型普遍易感,其致病性应引起重视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抗心律失常肽(AAP10)对柯萨奇B3病毒(CVB3)感染的原代小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BALB/C小鼠原代心肌细胞分为7组,每组12孔,分别为细胞对照组,病毒对照组,药物干预组(A组、B组、C组、D组、E组)。用不同浓度的AAP10培养液干预100TCID50CVB3感染的心肌细胞,对比每组的细胞活性。结果药物干预组细胞活性高于病毒对照组(F=7.489,P0.05)。其细胞活性与药物浓度(r=0.942,P=0.005)及作用时间(r=0.993,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 AAP10具有明显的抗病毒活性,呈剂量时间相关性,对CVB3感染的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9.
10.
11.
目的:探讨制作实验性免疫性多发性肌炎动物模型的方法,以及柯萨奇病毒感染与多发性肌炎发病的关系。方法:分别用不同毒力0.3ml的柯萨奇病毒B1(CVB1,10^-2,10^-3,10^-4 TCID50)感染和兔肌肉匀浆(30mg/ml)加完全弗氏佐剂多次免疫28只正常豚鼠,共观察3~5周;和不同毒力0.2mlCVB1,10^-2,10^-3,10^-4 TCID50分别腹腔接种各20只BALB/C和C57BL/6小鼠;以及0.1ml CVB3 10^-6 TCID50腹腔接种28只BALB/C小鼠,共观察1~3周,制成实验性多发性肌炎动物模型,观察其在血清肌酶、巨检和组织病理的改变。结果:发现0.3训毒力为10^-2(A组),10^-3(B组)和10^-4(C组)TCID50柯萨奇病毒B感染豚鼠纽,3周后仅少数豚鼠出现多发性肌炎的症状,但均能导致肌酶谱(CK,CK-MM,LDH和AST)异常升高,与正常组相比有明显差异(均P〈0.05),以B组升高值最高,但巨检肌肉无异常;4周后10^-3组(F组)豚鼠33.3%出现下肢瘫痪,巨检发现肌肉萎缩,弹性差,病理检查证实为多发性肌炎改变;3周与5周的CK和CK-MM升高值相比,无显著差异(P=0.1031和P=0.1164)。单纯兔肌肉匀浆免疫(E组)也能导致豚鼠肌酶谱异常升高,但不如病毒感染后明显,也不引起股肌肉肌炎的病理改变。柯萨奇病毒B1和B3均不能诱导BALB/C和C57BL/6小鼠出现多发性肌炎改变。结论:柯萨奇病毒B1感染的毒力和病毒量与豚鼠多发性肌炎的发病相关,在感染5周后比较明显。本模型可作为研究人类多发性肌炎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人类肌炎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提供较好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
更昔洛韦(ganciclovir,GCV)是一种核苷类似物 ,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 ,但迄今为止 ,对它的作用研究仅限于DNA病毒 ,如疱疹病毒科、腺病毒科的病毒 ,临床上应用则仅限于治疗人类巨细胞病毒 [1],对RNA病毒作用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作者自2000年2月~2001年9月对GCV体外抗柯萨奇病毒B3(CoxsackievirusgroupB3,CVB3)的作用进行了初步观察 ,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药物GCV注射液由湖北省医学工业研究所提供(批号991026) ,病毒唑注射液由湖北省天… 相似文献
13.
柯萨奇B组病毒IgM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在产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孕产妇血清中柯萨奇B组病毒IgM抗体(CBV-IgM)并与ELISA法作比较,两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x^2=0.5,P〉0.5),1370名早,中,晚期孕产妇血清CBV-IgM抗体检出率均高于非孕组(P〈0.05)。 相似文献
14.
背景:研究发现红花对体外培养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有抑制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与活体研究尚未进一步展开.目的:观察红花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及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设计、时间、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11/2008-03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及研究所完成.材料:新西兰大白兔27只,雌雄不限;50%红花注射液由山西太原华卫药业有限公司产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4020008.方法:兔耳腹侧建立增生性瘢痕模型,每耳2块.分为5组.术后第45天开始对增生性瘢痕行注射治疗.①正常皮肤组:为自身兔耳腹侧皮肤.②阳性对照组:右耳外侧增生性瘢痕,不予以任何处理.③生理盐水组右耳内侧增生性瘢痕,注射生理盐水.④低浓度红花组:左耳内侧增生性瘢痕,注射125 g/L红花液.⑤高浓度红花组:左耳外侧增生性瘢痕,注射500 g/L红花液.1次,周,连续注射4次.注射后第2,4,6周分别切取8只兔耳增生性瘢痕及皮肤待查.主要观察指标:瘢痕厚度,硬度;Mallory染色检测成纤维细胞密度胶原纤维排列及致密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每块组织Ⅰ、Ⅲ型胶原面密度,计算Ⅰ/Ⅲ型胶原比值.结果:注射后第4,6周,各组增生性瘢痕色泽均逐渐变浅,厚度及硬度均逐渐变小,尤以高浓度组明显,差异与其他增生性瘢痕组比较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注射后第4,6周,高浓度红花组成纤维细胞密度较其他增生性瘢痕组低(P<0.05).注射后第4,6周,高、低浓度红花组Ⅰ型胶原面密度值较阳性对照及生理盐水组低(P<0.05),且高浓度红花组低于低浓度红花组(P<0.05);各增生性瘢痕组Ⅰ/Ⅲ型胶原比值在注射后第2,4,6周均逐渐增高;同一时间段,高浓度红花组Ⅰ/Ⅲ型胶原比值为所有增生性瘢痕组中最低(P<0.05),低浓度红花组Ⅰ/Ⅲ型胶原比值与阳性对照及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高浓度红花液能促进兔耳增生性瘢痕的软化,组织顺应性增加. 相似文献
15.
柯萨奇B组病毒IgM、IgA抗体测定及临床应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微生物科(210002)熊华,李芳秋,胡进军,杨毓华,李保生柯萨苛B组病毒(CBV)能侵犯人体多种器官,引起广泛的临床症状,如发热、肺炎、上感、儿童及成人心肌炎、无菌性脑炎等[1],对人... 相似文献
16.
背景:研究发现红花对体外培养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有抑制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与活体研究尚未进一步展开。目的:观察红花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及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设计、时间、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11/2008-03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及研究所完成。材料:新西兰大白兔27只,雌雄不限;50%红花注射液由山西太原华卫药业有限公司产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4020008。方法:兔耳腹侧建立增生性瘢痕模型,每耳2块。分为5组。术后第45天开始对增生性瘢痕行注射治疗。①正常皮肤组:为自身兔耳腹侧皮肤。②阳性对照组:右耳外侧增生性瘢痕,不予以任何处理。③生理盐水组右耳内侧增生性瘢痕,注射生理盐水。④低浓度红花组:左耳内侧增生性瘢痕,注射125 g/L红花液。⑤高浓度红花组:左耳外侧增生性瘢痕,注射500 g/L红花液。1次/周,连续注射4次。注射后第2,4,6周分别切取8只兔耳增生性瘢痕及皮肤待查。主要观察指标:瘢痕厚度,硬度;Mallory染色检测成纤维细胞密度胶原纤维排列及致密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每块组织Ⅰ、Ⅲ型胶原面密度,计算Ⅰ/Ⅲ型胶原比值。结果:注射后第4,6周,各组增生性瘢痕色泽均逐渐变浅,厚度及硬度均逐渐变小,尤以高浓度组明显,差异与其他增生性瘢痕组比较存在显著性意义(P 〈 0.05)。注射后第4,6周,高浓度红花组成纤维细胞密度较其他增生性瘢痕组低(P 〈 0.05)。注射后第4,6周,高、低浓度红花组I型胶原面密度值较阳性对照及生理盐水组低(P 〈 0.05),且高浓度红花组低于低浓度红花组(P 〈 0.05);各增生性瘢痕组Ⅰ/Ⅲ型胶原比值在注射后第2,4,6周均逐渐增高;同一时间段,高浓度红花组Ⅰ/Ⅲ型胶原比值为所有增生性瘢痕组中最低(P 〈 0.05),低浓度红花组Ⅰ/Ⅲ型胶原比值与阳性对照及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高浓度红花液能促进兔耳增生性瘢痕的软化,组织顺应性增加。 相似文献
17.
应用光敏生物素标记cDNA探针作打点杂交检测柯萨奇B_3病毒(CVB3)-RNA,并采用薄层层析扫描仪反射扫描杂交信号和计算机整合反时峰面积的手段,对所测CVB3-RNA进行半定量。结果显示反射峰面积与进行自身杂交的cDNA含量(r=0.981,P<0.0025)及与病毒稀释度(r=0.997,P<0.005)呈有显著意义的直线正相关,提了薄层层析扫描结合核酸杂交的确可对CVB3-RNA进行半定量分析,也可为研究其他病毒或非病毒核酸提供新的检测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Ⅰ,Ⅲ型前胶原核酶对裸鼠增生性瘢痕的作用效果。
方法:实验于2004-02/06在中山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电子显微镜室及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实验室进行。①建立裸鼠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80只)。②将裸鼠随机分为实验组Ⅰ型组20只,注射Ⅰ型前胶原核酶;Ⅲ型组20只.注射Ⅲ型前胶原核酶;Ⅰ型+Ⅲ型组20只,注射Ⅰ型及Ⅲ型前胶原核酶;各组又分为2.5μg/100μL及5.0μg/100μL两个剂量组,每个剂量组各10只裸鼠。对照组:生理盐水组10只,注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10只。于建立模型的第4周开始,实验组与生理盐水组每天用微量注射器行瘢痕内多位点注射1次,共7d;第6周取材。③应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分析各组胶原含量及分布的改变。④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实验前后超微结构的改变。
结果:①各实验组瘢痕体积均缩小;Ⅰ型组、Ⅰ型+Ⅲ型组实验后与实验前比较体积明显缩小[Ⅰ型组2.5μg/100μL(25.6&;#177;1.2),(28.3&;#177;2.1)mm^3,5.0μg/100μL:(27.9&;#177;3.0),(30.4&;#177;1.7)mm3;Ⅰ型+Ⅲ型组2.5μg/100μL;(24.8&;#177;1.6).(29.5&;#177;3.3)mm^3,5.0μg/100μL:(24.6&;#177;1.7),(27.8&;#177;1.8)mm^3,t=1.981-2.025,〈0.051。②Ⅰ型组、Ⅰ型+Ⅲ型组与对照组相比Ⅰ型胶原纤维分布明显减少。③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具有典型的增生性瘢痕的特点,各实验组瘢痕形态改变不明显。④实验组及对照组的超微结构改变无明显差异。
结论:Ⅰ和Ⅲ型前胶原核酶均可有效地减少裸鼠增生性瘢痕中胶原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