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髓白1号方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上清液白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白介素-23(IL-23)、白介素-17(IL-17)的影响。方法 2016年9月—2018年8月对本院住院的3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应用相同的化疗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髓白1号方,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及骨髓上清液IL-6、TGF-β1、IL-23、IL-17。结果 (1)治疗后实验组的完全缓解率高于对照组;(2)治疗后两组IL-6、TGF-β1、IL-23、IL-17降低,且实验组降低显著(P0.05)。结论化疗联合髓白1号方提高缓解率,可改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免疫环境,可干预Th17细胞的增殖、分化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TGF-β1的表达量,并分析与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结果强直性脊柱炎患者TGF-β1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组,且与ESR和CRP呈正相关。结论TGF-β1可能参与了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对判断其病情的进展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恩波  丁荣梅 《职业与健康》2008,24(15):1513-1514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TGF-β1的表达量,并分析与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结果强直性脊柱炎患者TGF-β1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组,且与ESR和CRP呈正相关。结论TGF-β1可能参与了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对判断其病情的进展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介素-23(IL-23)/白介素-17(IL-17)通路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扁平苔藓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IL-23、IL-17和MMP-9在20例扁平苔藓皮损和20例正常人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扁平苔藓组IL-23、IL-17和MMP-9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扁平苔藓组IL-23与IL-17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扁平苔藓组IL-23、IL-17与MMP-9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IL-23/IL-17通路的过度激活和MMP-9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扁平苔藓的发病。  相似文献   

5.
吕艺龙 《智慧健康》2022,(33):47-51
目的 探讨小剂量垂体后叶素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脓毒症休克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7月-2020年10月因脓毒症休克所致的50例ARDS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去甲肾上腺素,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小剂量垂体后叶素,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PaO2/FiO2)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R低于对照组,MAP、PaO2/FiO2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IL-1β、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T(cTnT)、血肌酐(Scr)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复测,观察组NT-proBNP、cTnT、Sc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去甲肾上腺素用量较对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惠迪肠溶片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7、IL-4的影响,评价惠迪肠溶片治疗A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纳入病例口服惠迪肠溶片,2片/次,3次/d。用ELISA的方法测定血清IFN-γ、IL-17、IL-4含量,比较用药前后的变化。结果:AS患者经惠迪肠溶片治疗后,外周血IFN-γ、IL-17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IL-4水平改变无显著差异。结论:惠迪肠溶片能降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IFN-γ和IL-17水平,从而抑制AS患者体内异常活跃的T细胞功能,对AS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辅助型T细胞1(Th1)、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含量和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AS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30名健康人群为对照组。两组均检测Th1细胞、Th17细胞及Treg细胞在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百分率,外周血中白介素1β(IL-1β)、IL-2、IL-6、IL-10、IL-17、IL-23及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指标水平;分析上述指标与AS活动度指数(ASDAS)的相关情况及指标之间相关性。结果观察组Th17细胞百分率和血清中IL-1β、IL-6、IL-17、IL-23等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h1细胞与Treg细胞百分率低于对照组(P<0.05)。IL-17、IL-23与ASDAS呈显著正相关(r=0.60、0.63,P<0.01),IL-10、TGF-β与ASDAS呈显著负相关(r=-0.37、-0.39,P<0.05);IL-17与IL-23呈显著正相关(r=0.91,P<0.01)。结论 A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Th17、Treg和Th1百分率变化导致T细胞亚群比例失调,从而导致发病或病情进展,并且与AS发病机制、活动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Dickkopf-1(Dkk-1)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关系。方法 2016年4月-2019年4月本院首诊的AS患者110例作为AS组,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2组研究对象的Dkk-1水平、疾病活动度评分[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度评分(ASDAS)、强直性脊柱炎日常评估指数(RAPID3)]、炎症介质[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3(IL-2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Th1细胞、Th2细胞、Th17细胞、Treg细胞)分布比例的差异。采用Pearson检验评估AS患者血清Dkk-1水平与病情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AS组血清中Dkk-1的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 0. 05); ASDASCRP、RAPID3评分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 0. 05);血清中IL-17、IL-23、TNF-α的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 0. 05);外周血中Th1细胞、Th17细胞分布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P 0. 05),Th2细胞、Treg细胞分布比例低于正常对照组(P 0. 05)。AS患者血清Dkk-1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病情严重程度直接相关(P 0. 05)。结论 Dkk-1水平异常降低可能是导致AS病情持续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呼吸道感染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风湿科的86例AS患者,行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评分(BASDAI)后按就诊前是否发生呼吸道感染分为感染组29例与非感染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h1、Th2细胞比例,酶联免疫法测定T细胞亚群相关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水平。结果感染组患者ESR、CRP、BASDI评分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Th1细胞比例高于非感染组,Th2细胞比例低于非感染组(P0.05),IFN-γ、TNF-α、IL-4、IL-10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 Th1、IFN-γ、TNF-α与AS伴呼吸道感染患者BASDI评分呈正相关(P0.05),Th2与BASDI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呼吸道感染可能通过介导Th1/Th2免疫失衡及炎症反应等途径增加AS患者活动度,加重机体免疫紊乱。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工程》2019,(7):957-958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柳氮磺吡啶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组采用沙利度胺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炎性因子水平、脊柱活动度、骨密度。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8.95%(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IL-6、 IL-23、 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脊柱活动度、骨密度T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脊柱活动度及骨密度,可行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液光量子治疗(UBIO)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首次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患者45例随机分为单纯服药组(n=22)和服药+UBIO治疗组(n=23),即2个组均常规服用柳氮磺胺嘧啶片,其中1个组在服药基础上给予血液光量子治疗。检测2个组患者的白细胞(WBC)、抗链球菌O(ASO)、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一些相关急病学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成分(C3、C4)。结果 2个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后,白细胞升高,ASO、CRP水平及血沉下降,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2个月和3个月后,服药+UBIO治疗组的WBC计数高于单纯服药组,ASO、CRP、ESR水平低于单纯服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2个月后,服药+UBIO组IgG为(8.68±1.10)g/L,IgA为(3.10±0.58)g/L,明显低于单纯服药组〔IgG(9.08±1.11)g/L,IgA(3.78±0.58)g/L〕,差异有显著性(P<0.05);IgM、C3、C4水平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3个月后,服药+UBIO组IgG、IgA、IgM、C3、C4水平明显低于单纯服药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液光量子治疗方法对改善AS患者的免疫功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用补脾益肾清利法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样本为7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38,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为雷公藤多苷片,研究组患者治疗方案为补脾益肾清利法联合雷公藤多苷片,研究比较组间治疗效果。结果:评估组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肾功能指标,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评估组间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血β-MG数值,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评估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用补脾益肾清利法联合雷公藤多苷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肝肾不足、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64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口服六味地黄汤加味;对照组:32例,口服甲氨喋呤+柳氮磺吡啶,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经治疗,两组晨僵持续时间、Schober实验、胸廓扩张度、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加味是治疗肝肾不足、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anti-streptolysin O,ASO)效价与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疾病活动关联性,分析不同药物治疗对ASO效价的影响。方法 采取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A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SO、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血小板(platelet,PLT)、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以及治疗用药资料。分析AS不同时期血清ASO效价与ESR、CRP、WBC、PLT、Ig关联性,评估病情活动、不同药物对ASO效价的影响。结果 1 946例入选AS患者中,926例检测了血清ASO,效价升高者244例,ASO阳性率为26.35%。其中43例患者治疗后定期复查了2次ASO及相关指标。治疗前血清ASO效价与ESR、CRP均有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治疗后ASO效价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07,P<0.001);其中未用长效青霉者和使用长效青霉者治疗后ASO效价均显著降低,治疗前后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711,P=0.003;χ2=7.042,P=0.030),且使用长效青霉素者比未用者ASO效价降低更明显,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04,P=0.049)。结论 AS治疗前血清ASO效价与病情活动有关,治疗后效价降低,抗感染治疗降低程度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4月于宜昌市某医院诊治的112例SAP患者为SAP组,另选取该院同期诊治的轻度急性胰腺炎(MAP)、中度急性胰腺炎(MSAP)患者各40例,分别为MAP组、MSAP组。检测3组患者的血清CRP、WBC、IL-17及TGF-β1水平,比较3组患者血清CRP、WBC、IL-17及TGF-β1水平差异和随访3月时的不良预后发生情况,根据随访结果将SAP患者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比较存活组及死亡组患者的血清CRP、WBC、IL-17及TGF-β1水平差异,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RP、WBC、IL-17及TGF-β1水平对SAP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SAP组患者的血清CRP、WBC、IL-17及TGF-β1水平均明显高于MSAP组和MAP组,MSAP组患者的血清CRP、WBC、IL-17及TGF-β1水平也明显高于M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率为58.93%,明显高于MAP组的8.00%及MSAP组的2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SAP患者血清CRP、WBC、IL-17及TGF-β1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RP、WBC、IL-17及TGF-β1水平对SAP患者预后预测的截断值及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142.35 mg/L,0.734)、(27.11×109/L,0.870)、(326.69 pg/mL,0.736)、(110.41 pg/mL,0.884)。结论随着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其血清CRP、WBC、IL-17及TGF-β1水平均显著升高,尤其是SAP预后不良患者的血清CRP、WBC、IL-17及TGF-β1水平升高明显,因此在临床上可利用上述指标对SAP患者进行预后预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新生儿肺炎对辅助型T细胞17/调节型T细胞(Th17/Treg)、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乐山市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病房2019年3月—2020年9月收治的新生儿肺炎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治疗,研究组采用布地奈德+氨溴索进行雾化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及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120株检出病原中细菌共62株,占51.67%,真菌7株,占5.83%,病毒51株,占42.50%,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检出率较高;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Z=1.734,P=0.005);研究组发热消退时间、咳嗽、气喘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17、IL-23、AOPP水平下降,IFN-γ、TGF-β、SOD、GSH-Px水平上升,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研究组IL-17、IL-23、AOPP水平低于对照组,IFN-γ、TGF-β、SOD、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可有效治疗新生儿肺炎感染,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h17/Treg免疫平衡,降低机体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银杏叶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1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片。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及hs-CRP水平分别为(3.3±2.8)pg/L、(6.2±2.7)mg/L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清IL-6及hs-CRP水平(4.5±3.6)pg/L、(9.4±3.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斑块厚度、斑块大小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片能有效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清hs-CRP、IL-6水平,并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起到阻断和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β-七叶皂苷钠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改善效果及IL-4、IL-10、TGF-β1的变化。
方法 比较高压氧联合β-七叶皂苷钠(联合治疗组)和单独使用高压氧(单独治疗组)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效果,检测各组患者血清中IL-4、IL-10、TGF-β1的变化。在治疗前后分别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对患者进行神经心理评估,使用KEYPOINT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检测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潜伏期判断认知水平。
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5%,高于单独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61.9%)(P < 0.05)。联合治疗组患者血清IL-4、IL-10、TGF-β1水平高于单独治疗组(P < 0.01),动脉平均流速低于单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MoCA评分和MMSE评分均显著提高,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潜伏期明显缩短(P < 0.05)。
结论 β-七叶皂苷钠可以有效改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迟发性脑病,提高患者体内IL-4、IL-10、TGF-β1水平,且患者不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特异性免疫对儿童支气管哮喘血清白细胞介素4 (IL-4)、白细胞介素18(IL-18)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7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特异性免疫治疗,治疗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FVC、呼气峰流速(PEF)等肺功能指标及血清IL-4、IL-18和TGF-β1水平,并比较不同治疗效果患儿血清IL-4、IL-18和TGF-β1水平.结果 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患儿FEV1、FEV1/FVC、FVC和PEF肺功能指标分别为(2.82±0.35)L、(81.65±5.38)%、(3.46±0.45)L和(5.61±1.44) L/s,对照组分别为(2.17±0.29)L、(72.84±4.82)%、(3.24±0.41)L和(5.08±1.35) L/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IL-4、IL-18和TGF-β 1水平分别为(5.94±4.76) ng/L、(192.85±54.06)ng/L和(6.17±0.42)μg/L,对照组分别为(7.26 ±5.33) ng/L、(259.61±67.83) ng/L和(6.83±0.48)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治疗效果患儿血清IL-4、IL-18和TGF-β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4、IL-18和TGF-β1均参与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炎性反应,检测血清IL-4、IL-18和TGF-β1水平能够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