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陈升浩  蔡平原  杨旭 《中国康复》2012,27(3):203-205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的疗效。方法: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各20例。2组均进行PKP术,对照组术后按常规治疗,于床上制动。观察组加用运动疗法及物理因子治疗等综合康复疗法。结果:治疗2周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PKP术后配合综合康复治疗,明显提高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观察两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有效及安全的手术方法,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而细致周到的康复护理措施是手术成功的保障,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0):1607-1608
目的探讨经皮单侧椎弓根下入路椎体成形术对胸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胸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1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观察组开展经皮单侧椎弓根下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开展双侧颈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骨水泥注水(入)量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h比较,观察组视觉模拟疼痛程度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透视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骨水泥渗漏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胸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经皮单侧椎弓根下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理想,可促使患者术后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中药汤剂联合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98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组。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汤剂联合PK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Cobb角、椎体压缩率明显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Cobb角、椎体压缩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汤剂联合PKP治疗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具有微创、并发症少的优势,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定向球囊技术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胸腰椎单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122例,分别接受传统PKP(对照组,n=61)和定向球囊P...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单侧椎弓根旁入路对下部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PKP)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60例下部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PKP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单侧椎弓根旁入路PKP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围术期情况、伤椎后凸Cobb角、伤椎中部高度、伤椎前缘高度、视觉模拟(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骨水泥用量、住院时间、卧床休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的伤椎后凸Cobb角、伤椎中部高度、伤椎前缘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有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40.00%)患者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下部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单侧椎弓根旁入路PKP治疗和单侧椎弓根入路PKP治疗均能取得较佳的临床疗效,但单侧椎弓根旁入路PKP治疗手术时间短,术中所需透视次数少,骨水泥渗漏发生率较低,可以进一步进行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KP(椎体后凸成形术)与PVP(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2月的共诊断收治的10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行PKP,PVP,术后1周分别记录两组VAS评分、Cobb角、椎体高度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椎体高度恢复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VP及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效果都显著,值得量词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PKP联合益肾健骨膏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4月~2013年12月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30例骨质疏松性肾虚血瘀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而治疗组则加用益肾健骨膏治疗。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3天、第3个月、第6个月计算伤椎Cobb角、椎体前缘与中部高度丢失百分数和VAS程度评分,综合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百分数均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结合益肾健骨膏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与单纯运用PKP技术方法相比,具有更加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观察组实施PKP。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VAS、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均大于治疗前,胸腰段上、下部Cobb角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与PVP均可改善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疼痛及脊柱功能障碍。但相较于PVP,PKP在降低术后骨水泥渗漏风险、恢复椎体高度和脊柱生理曲度、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序贯护理结合核心肌群锻炼在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PKP术后疼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单节段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行PKP手术且术后疼痛患者4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后护理和指导核心肌群锻炼,观察组在术后护理和指导核心肌群锻炼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热熨、超声药物透入治疗及火龙灸序贯护理,比较患者术后第1、7、14天残余痛的NRS评分和JOA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相应护理措施后残余痛的NRS评分和JOA评分均有改善,观察组NRS评分和JO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序贯护理结合核心肌群锻炼对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PKP术后残余疼痛的疗效更佳,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椎体成型单侧与双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9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OVCF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双侧组(n=40)与单侧组(n=40)。双侧组采取双侧椎弓根穿刺,单侧组采取单侧椎弓根穿刺。观察2组患者术中情况、Cobb角、伤椎体前缘高度、伤椎体中线高度和并发症及再骨折发生率。结果单侧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及平均每椎骨水泥注入分别为(42.76±9.57)min、(16.24±3.42)次、(7.08±1.91)mL、(4.03±0.49)mL,均低于双侧组[(63.81±11.27)min、(27.63±6.07)次、(11.24±1.44)mL、(5.91±0.72)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及术后6个月,单侧组与双侧组Cobb角[(11.83±1.52)°、(12.11±1.42)°,(12.24±1.67)°、(12.49±1.57)°]均较术前降低,伤椎体前缘高度[(24.11±1.28)、(22.46±0.81)mm,(24.12±1.29)、(22.51±0.83)mm]及伤椎体中线高度[(24.57±1.49)、(24.18±1.21)mm,(24.81±1.55)、(24.15±1.19)mm]均较术前升高(P<0.05)。2组患者术前、术后3 d及术后6个月Cobb角、伤椎体前缘高度及伤椎体中线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骨水泥泄露率(5.00%)与双侧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发现单侧组再骨折率(2.50%)低于双侧组(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双侧穿刺入路PKP治疗OVCF临床疗效相当,但实践中应尽量先行单侧穿刺入路PKP,操作简单且骨水泥用量少,再骨折率更低,若骨水泥分布不均手术难度较大时可进行双侧穿刺入路PKP。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加味八珍汤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加味八珍汤+常规西药治疗)和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各49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PRI、VAS、PPI评分及总分、ODI评分均降低,JOA评分升高,椎体骨密度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八珍汤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PKP术后,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改善腰背功能和椎体骨密度,对远期预后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保守治疗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照组行保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1周、3个月,两组患者的VAS及OD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椎体压缩率、骨钙素、骨密度、CTX-1水平均降低,脊柱后凸角均减小,但观察组骨钙素及骨密度高于对照组,椎体压缩率、CTX-1水平低于对照组,脊柱后凸角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伤椎功能及骨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IGF结合蛋白3(IGFBP3)、白介素-17(IL-17)、网膜素-1(Omentin-1)与骨密度、骨代谢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10月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0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胸腰椎骨质疏松患者102例作为对照1组,健康体检者102例作为对照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黏度骨水泥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中的疗效分析。【方法】对10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老年患者进行不同黏度骨水泥PK P治疗,根据骨水泥黏度分为两组,高黏度骨水泥68例(观察组),低黏度骨水泥32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伤椎椎体术前术后平均高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骨水泥渗漏、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85.%(67/68),显著高于对照组938.%(30/32);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随着时间延长两组患者VAS评分依次减少( P <00.5),但观察组减少更明显(P <00.5);观察组术前椎体平均高度为(196.7±16.0)mm ,与对照组(195.9±22.0)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对照组术后椎体平均高度分别为(23.66±2.80)mm、(20.11±3.20)mm ,均明显高于同组术前( P <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术后渗漏率为59.%(4/68),明显低于对照组125.%(4/3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2/68),明显低于125.%(4/32),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高黏度骨水泥 PKP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水泥渗漏率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观察手法复位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curved vertebroplasty,PCVP)与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85例OVCF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复合组40例采用手法复位PCVP治疗,常规组45例采用单侧PKP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渗漏率、治疗费用、骨水泥分布等级,术前术后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AV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结果复合组手术时间短于常规组,术中透视次数、治疗费用少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复合组骨水泥用量大于常规组,骨水泥分布等级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后凸Cobb角、AVH、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1),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PCVP治疗OVCF不仅可达到常规PKP复位伤椎、改善后凸畸形的效果,而且可减少术中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和降低治疗费用,但在缓解疼痛、改善脊柱功能方面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研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间治疗的53例病患资料,分为PKP(32例)及PVP(21例)两种治疗组。比较两组单椎体手术操作时间、X线暴露时间、骨水泥注射量、渗漏情况、椎体压缩率、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5~26个月,平均18.2个月。PKP组较PVP组单椎体手术操作时间、X线暴露时间和骨水泥注射量显著提高。PKP组术后和随访时椎体压缩率及Cobb角无统计学差异,但较术前明显改善。PVP组术前、术后和随访时椎体压缩率及Cobb角无明显变化。术后PKP组压缩率及Cobb角的改善效果优于PVP组。PKP组发生2例骨水泥渗漏,PVP组发生3例骨水泥渗漏,两组发生渗漏的患者均无神经症状。PKP与PVP组患者术后及随访时的VAS、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PKP及PVP均是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的有效手段,两者均能改善临床症状,而PKP在恢复椎体高度、后凸畸形及减少骨水泥外渗方面较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后路单侧椎体次全切截骨矫形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分为传统后路全椎体切除术组(传统手术组)和改良后路单侧椎体次全切截骨矫形术组(改良手术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腰痛程度、矢状位垂直轴(SVA)、后凸Cobb角、腰椎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改良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自体血回输量均显著少于传统手术组,手术时间、骨性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传统手术组(P<0.05)。治疗后,改良手术组的VAS、ODI评分均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SVA显著短于传统手术组,后凸Cobb角显著小于传统手术组(P<0.05)。改良手术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改良后路单侧椎体次全切截骨矫形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