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七氟烷因无刺激性、麻醉诱导易为患儿所接受、麻醉深度可控性佳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小儿麻醉。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患儿经常出现躁动、血压升高、心率增快,这些情况在应用七氟醚麻醉患儿苏醒期尤其明显,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EA)已被认定为麻醉后的严重问题,影响患儿的术后恢复并需要医生给予评估和治疗[1]。本研究拟观察骶管阻滞对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不良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邓雪峰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3):3244-3245
目的比较七氟烷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儿童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128例1-10岁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七氟烷吸人麻醉组(S组)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组(K组)。观察两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对循环、呼吸功能以及相关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与K组相比,S组在麻醉诱导后5、10min,HR明显降低、呼吸频率增快(t=4.97、3.68,均P〈0.05);两组患儿术中PETC02均在正常范围内,但K组在诱导后10min较s组明显升高(t=5.13,P〈0.05);S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均明显缩短(均P〈0.05),术中体动、术后精神症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相比,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迅速、术中呼吸和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快且不良反应少,是儿童手术的一个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Remifentanil)在腹腔镜下婴幼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麻醉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60例行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患儿,随机分为瑞芬太尼观察组(N=30)和芬太尼对照组(N=30).麻醉方法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并观察诱导前1 min、诱导后3 min、气管插管后1 min、气腹后5 min、放气后5 min及停药后5 min的HR、SPO2及无创SBP、DBP,同时观察麻醉苏醒时间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的血压、心率在插管后1 min、气腹后5 min、放气后5 min及停药后5 min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患儿的血压、心率较对照组平稳,且观察组患儿的苏醒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结论:使用瑞芬太尼的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较稳定,术后苏醒快,认为瑞芬太尼在腹腔镜下婴幼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麻醉中具有比芬太尼更佳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辅助下儿童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的麻醉管理。方法 选择2014年7月至9月需手术的86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均采用以丙泊酚、瑞芬太尼、七氟烷为主的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记录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苏醒拔管及送出手术室的时间,并应用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量化评分表(PAED)评价苏醒期躁动等情况。结果 患儿在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1min及插管后5min患儿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各项不同时间对比均无显著差异(平均动脉压:插管前与诱导前对比t=1.325,P=0.641;插管后1min与诱导前对比t=1.0398,P=0.663;插管后5min与诱导前对比t=0.327,P=0.834。心率:插管前与诱导前对比t=0.841,P=0.0802;插管后1min与诱导前对比t=1.352,P=0.638;插管后5min与诱导前对比t=2.714,P=0.0821),所有患儿均平稳度过围麻醉期。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苏醒拔管平均时间(8.9±0.6)min。结论 低温等离子辅助下腺样体和/或扁桃体消融术的患儿,采用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可明显缩短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较低,是一种安全、可行、便捷的麻醉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金玉  郑国龙  安礼俊 《江苏医药》2007,33(11):1156-1157
目的 探讨丙泊酚及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新生儿唇裂修复麻醉的安全性及适用性.方法 对手术修复的57例先天性唇裂新生儿,按出生先后顺序随机均分为:氯胺酮麻醉组(K组)、丙泊酚麻醉组(P组)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组(PF组).记录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前后、皮肤切开前后心率(HR)及血压(BP)变化以及麻醉苏醒时间及苏醒质量.结果 K组患儿气管插管后HR及BP显著上升,术中明显高于麻醉诱导前水平,苏醒时间长、苏醒质量差;P组及PF组患儿麻醉诱导后HR及BP显著下降,术中低于麻醉诱导前水平,麻醉苏醒时间短,苏醒质量好.结论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新生儿唇裂修复术麻醉是安全适用的.  相似文献   

6.
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的麻醉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符合美国麻醉学会制定的Ⅰ-Ⅱ级标准、年龄1—4岁、行气管异物取出术小儿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醚组和氯胺酮组,每组30例。七氟醚组采用吸入七氟醚诱导麻醉,术中维持药物选用丙泊酚1.5mg/(kg·h)微泵持续注入。间断吸入七氟醚;氯胺酮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mg/kg和氯胺酮1.5mg/kg诱导麻醉,术中麻醉深度不足时分次静脉注射氯胺酮1.5mg/kg至麻醉满意。记录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术前1min(T2)、插入支气管镜时(T2)、拔支气管镜时(T3)、清醒时(T4)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术中医生满意度,观察术中和术后患儿是否有支气管痉挛、呕吐、呼吸道梗阻、舌后坠等并发症。结果2组患儿T2时收缩压、心率较T0时明显升高。七氟醚组患儿T1时收缩压、心率较T0时明显降低;2组患儿血氧饱和度T1-T4各时段均较T0时明显升高;七氟醚组患儿苏醒时间显著快于氯胺酮组;七氟醚组患儿医生满意度较氯胺酮组高;术后氯胺酮组患儿舌后坠发生率明显高于七氟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T0~T4各时段舒张压、血氧饱和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能提供良好的手术条件,术中麻醉平稳,术后患儿苏醒快且苏醒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7.
七氟烷具有麻醉诱导快、苏醒迅速、无刺激性气味、肝毒性低、血气分配系数低等特点,广泛地应用于小儿吸入麻醉。然而,苏醒期躁动是一个常见问题,过度躁动会危害患儿安全,增加镇静药物的使用,延长患儿恢复时间,需术后长时间监护,进一步增加了手术并发症,影响患儿生活质量。本文简要分析小儿七氟烷吸入麻醉麻醉苏醒期躁动产生原因、发生机制以及减少其发生的预防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在小儿短小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4年7月~2015年3月在某院行小儿短小腹腔镜手术的患儿54例,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静脉复合麻醉,观察组采用吸入诱导与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指标。结果:(1)观察组患儿的术后苏醒时间为11.4±3.5min,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明显好于对照组(18.0±5.3min和22.2%),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在诱导前、术中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平均血压值方面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短小腹腔镜手术中,吸入诱导与维持麻醉能起到与静脉复合麻醉同样的麻醉效果,且能够缩短患儿术后苏醒时间,提高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周春丽  吴树宁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1):1638-1639
目的:观察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吸入七氟醚的效果.方法:40例ASA Ⅰ~Ⅱ级1~2岁患儿均行七氟醚吸人全麻.监测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频率(RR),观察患儿吸入七氟醚后的镇静、肌松程度和麻醉诱导、维持期、苏醒期的精神反应情况.结果:七氟醚吸入全麻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对氧饱和度基本无明显影响,诱导及术中心率稍快,镇静、肌松程度良好,诱导期患儿较平静,术中血流动力学较平稳,术后苏醒快、质量较高.结论:七氟醚吸入全麻药,可产生良好的镇静、肌松作用,喉痉挛、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减少麻醉诱导、维持期、苏醒期的精神反应,适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效果满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七氟醚联合小剂量氯胺酮麻醉在小儿眼科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50例年龄1~3岁择期行白内障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七氟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组(Ⅰ组)和氯胺酮组(Ⅱ组),观察两组诱导和苏醒时间,诱导时是否合作,喉痉挛、呕吐、术中体动和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果与Ⅱ组相比,Ⅰ组能较好接受诱导,诱导、苏醒时间短,术中体动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P<0.05);两组呕吐和术中知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联合小剂量氯胺酮麻醉具有麻醉诱导、苏醒快,不良反应少,能较好地应用于小儿眼科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并探讨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苏醒质量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全麻下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2组即七氟醚组(A组)和氯胺酮组(B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诱导和苏醒时间,诱导时是否合作,手术中患儿MBP、SpO2、HR的变化及术毕停药后患儿呼之睁眼、定向力恢复、离室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的麻醉方法,诱导后血液动力学变化不明显,SpO2变化无明显差异,术中疼痛模拟评分法(VAS)提示两组麻醉效果相近。但两组患儿最后的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安全离开手术室的时间及发生恶心、呕吐、与兴奋、躁动现象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七氟醚组少于氯胺酮组。结论七氟醚用于小儿麻醉时,诱导迅速,无异味刺激,对循环、呼吸系统影响小,术后麻醉苏醒快,恶心、呕吐,兴奋、躁动及复睡发生率低,是小儿麻醉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诱导和术后苏醒过程。方法ASAI-Ⅱ级择期行胆囊切除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R)组及芬太尼(F)组,R组采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诱导和维持麻醉,F组采用芬太尼和丙泊酚诱导和维持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及维持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术毕停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期不良反应等。结果瑞芬太尼麻醉术中循环波动较小,苏醒快,术后并发症少。结论与芬太尼相比,瑞芬太尼可更安全有效地用于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幼儿麻醉中应用的探讨和研究。方法 80例患儿,按照不同插管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喉罩麻醉,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麻醉,观察两组患儿中心静脉压、心率、术后苏醒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出更适合婴幼儿麻醉的插管方式。结果 给予喉罩麻醉的患儿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均少于气管插管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更为平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喉罩麻醉相比气管插管麻醉,其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更适合婴幼儿麻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七氟醚应用于小儿外科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择期手术患儿,年龄2~10岁,ASAⅠ~Ⅱ级,用七氟醚麻醉诱导和氯胺酮全麻后严密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并比较两者的麻醉诱导时间、麻醉清醒时间。结果 40例患儿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平稳。手术顺利均痊愈出院。其中七氟醚吸入麻醉组麻醉诱导时间及麻醉清醒时间均短于氯胺酮全麻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七氟醚应用于小儿外科手术麻醉无异味刺激,诱导快,安全、操作简便,术后麻醉苏醒快,兴奋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少,优于氯胺酮全麻组,是小儿麻醉较理想的药物。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丁亚平  马喜刚  赵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36(24):2198-2201,2217
目的:观察七氟烷复合盐酸吗啡在小儿保留自主呼吸全身麻醉中对小儿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术中呼吸抑制、术后苏醒时间以及苏醒期躁动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在2~6岁、ASAⅠ-Ⅱ的小儿手术病例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七氟烷复合小剂量盐酸吗啡(诱导剂量0.1 mg·kg-1,间断剂量0.03 mg·kg-1静脉注射)麻醉;对照组32例: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麻醉;监测血流动力学、呼吸抑制评分、躁动评分、平均PACU监护时间等。结果:64例患儿中,麻醉时间30~145 min,麻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麻醉并发症发生;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各时间段的收缩压(mmHg)、心率(bpm)、平均麻醉诱导时间,平均呼吸抑制评分,进入辅助呼吸组例数,平均麻醉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平均评分,苏醒期平均镇静评分,PACU恶心、呕吐病例发生率,平均PACU监护时间,麻醉后72 h随访阳性率数据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盐酸吗啡用于小儿保留自主呼吸的全身麻醉具有诱导、苏醒快,且过程平顺,对循环呼吸的影响小,并发症少,苏醒期躁动少,麻醉后护理方便,加快患儿康复,易于被患儿和患儿家属接受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亚麻醉剂量的氯胺酮联合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儿科进行手术治疗的患儿11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患儿采用亚麻醉剂量的氯胺酮联合芬太尼进行麻醉,对照组患儿单独采用氯胺酮进行麻醉。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率较术前的改变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氯胺酮的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亚麻醉剂量的氯胺酮联合芬太尼进行麻醉,具有麻醉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术后苏醒快等特点,安全有效的,适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唇腭裂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的麻醉诱导、维持及苏醒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唇腭裂患者,ASAⅠ-Ⅱ,年龄2月-12岁。6岁以下患儿采用七氟醚快速吸入麻醉诱导,七氟醚5—8vd%+吸入氧6L/min,待疼痛消失后,经口异型管(oral)气管插管;6岁以上患儿静注芬太尼1μg/kg,同时吸入七氟醚5—8vol%+吸入氧6L/min,待疼痛消失后,经口异型管(oral)气管插管或喉罩(LMA)置入,待麻醉诱导完毕,术者做眶下神经阻滞。术中七氟醚维持2—3vol%,+吸入氧1-3L/min,保持患者自主呼吸存在。记录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疼痛反射消失时间,术后苏醒时间,观察幼儿是否合作,诱导期患儿是否合作,有无咳嗽、屏气及喉痉挛,有无术后躁动及恶心呕吐等并发症。记录诱导前、睫毛反射消失时、气管插管时、术中、术毕各时间点MAP、HR、SpO2%、PETCO2的变化。结果睫毛反射消失时间(48.5±13.5)s,疼痛反射消失(147±23.5)s苏醒时间(3.82±1.25)min。6岁以上患儿中2例术中体动,追加异丙酚0.5mg/kg后麻醉平稳。无一例术后恶心呕吐及躁动。插管时MAP和HR稍有增快,插管后恢复诱导前水平,SpO2、PETCO2均无显著改变。结论七氟醚具有气味芬芳,诱导迅速,术中可不需肌松弛剂,麻醉维持平稳,苏醒快,不良反应少,是理想的吸入麻醉剂。  相似文献   

18.
王宏伟 《中国医药科学》2014,(16):80-81,115
目的探讨在患儿的全身麻醉中,采用七氟醚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患儿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麻醉的方法,观察组采用七氟醚麻醉的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结果在诱导时间、苏醒时间上,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在入室时和气管插管后,观察组的HR、MAP明显低于对照组;在入室时,观察组的SpO2明显低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麻醉方式应用在患儿的全身麻醉中,诱导快、苏醒快,各项生命体征比较稳定,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是患儿手术中理想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七氟醚吸入诱导镇静复合臂丛阻滞麻醉在小儿上肢手术中运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38例进行上肢手术的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组(69例)和参考组(69例),研究组换患儿给予七氟醚吸入诱导镇静,同时采用罗哌卡因行臂丛阻滞并咪达唑仑进行复合臂丛阻滞麻醉,参考组患儿采用传统的麻醉方式,对两组患儿术中的血氧饱和率、收缩压、呼吸和心率,以及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苏醒时间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儿术中各项观察数值均与麻醉前无显著差异,且研究组患儿术中数据明显低于参考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术后出现并发症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参考组,研究组惠几术后苏醒时间亦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上肢手术中采用七氟醚吸入诱导镇静复合臂丛阻滞麻醉方法安全有效且术后苏醒时间短。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全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ASAI~II级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都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维持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照组氯胺酮联合丙泊酚。记录两组围术期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术毕苏醒情况、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结果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后BP、HR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是持续时间短暂。手术10 min以后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毕苏醒时间、出室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毕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输注用于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手术,可使患儿血压、心率维持在稳定状态,且具有术后拔管与苏醒快及并发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