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不同活动时心肌耗氧量的变化.方法 分别测量患者排便、听音乐、接受探视时,以及接受医护处置前后心率和血压变化情况,并应用二项乘积方法计算心肌耗氧量.结果 在排便时心肌耗氧量由(82.1±17.8)×102增加到(122.4±40.4)×102,有显著性差异(t=3.610,P<0.05).接受探视时心肌耗氧量由(83.3±17.5)×102增加到(104.8±33.7)×102,有显著性差异(t=3.048,P<0.05).在医护处置情况时心肌耗氧量由(82.3±16.3)×102增加到(99.8±52.7)×102,有显著性差异(t=2.940,P<0.05).听音乐时心肌耗氧量由(87.3±10.8)×102增加到(97.4±28.2)×102,无显著性差异(t=0.996,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排便、接受探视和接受医护处置时心肌耗氧量明显增加,提示在护理实践中,要保持患者大便通畅,尽可能减少探视和医护处置的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音乐组44例,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进行音乐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心率、心肌耗氧量及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音乐组治疗后患者的收缩压、心率及心肌耗氧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显著降低(P0.05或P0.01)。音乐组治疗后SAS标准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也显著下降(P0.01)。结论:音乐治疗能使患者收缩压、心率及心肌耗氧量显著下降及焦虑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2):2824-2825
选取本院收治的4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8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MYO(心肌酶)、c Tnl(肌钙蛋白I)、CK-MB(肌酸激酶同功酶)、hs-CRP(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MYO、c Tnl、CK-MB、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MYO、c Tnl、CK-MB、hs-CRP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组中,hs-CRP阳性率最高,MYO次之,CK-MB的阳性率最低。检测心肌酶标志物水平,能够为早期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提供有效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NT-proBN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和心肌肌钙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4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依据临床诊断结果将其分为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组(20例)、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组(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13例),并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检查的1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四组研究对象的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并对三组的NT-proBNP和心肌肌钙蛋白进行比较。结果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组的NT-proBNP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组的肌钙T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NT-proBNP与c Tn呈正相关。结论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NT-proBNP和肌钙T水平较高,可以作为反应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心肌标志物,可以为疾病进展提供科学依据,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病人心肌耗氧量影响因素。方法:对42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于入院1—7天进行动态监测,记录病人安静时,活动时的心率,血压及心率,血压变动较大时病人的状态,计算心肌耗氧量。结论:在排便、进食,探视及做治疗时病人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值增大。所以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病人加强健康教育及病情监测尤为重要,只有有效控制心肌耗氧量增加的因素,才能减轻心脏负荷。使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静脉应用美托洛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7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病情稳定后口服美托洛尔,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同时静脉注射美托洛尔,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率、收缩压、心率血压乘积(RPP)、肌钙蛋白T(c Tn T)、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并记录2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心率、收缩压、RPP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且观察组收缩压及RP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2组c Tn T、CRP、CK-M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SDNN、RMSSD、SDANN及PNN50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早期静脉应用美托洛尔能有效减慢ACS患者心率,降低RPP和梗死面积,缓解心肌缺血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护理人员对我科收治的58例ACS患者通过病情观察进行整体评估,并应用心理护理、生活方式指导等护理干预手段为急性冠脉事件的早期防治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结果:本组患者经医务人员的积极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干预后,症状均有不同的程度的改善,达到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实践证明,快速识别症状,细致观察病情及良好的护理可有效缓解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不适症状,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S)涵盖了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Q波心肌梗死,到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的一系列临床急症,其共同的发病机制是,不稳定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破裂,诱发急性血栓形成。ACS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2003年1月~2004年1月,我科收治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通过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病人心肌耗氧量影响因素。方法 对42例AMI病人于入院1~7d进行动态监测,记录病人安静时、活动时的心率、血压及心率、血压变动较大时病人的状态,计算D—P(心率与收缩压二项乘积,用以表示心肌耗氧量)。结果 在排便、进食、探视及做治疗时病人D—P值增大。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病人加强健康教育及病情监测尤为重要,只有有效控制心肌耗氧量增加的因素,才能减轻心脏负荷,使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收集28例老年稳定型心绞痛(SAP)、41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及2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空腹血标本,测定尿酸(UA)、空腹血糖(FBG)、肌酐(Cc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组间Ccr、FBG、TG、TC及LDL-C水平均无明显差异.UAP组及AMI组的尿酸水平均明显高于SAP组;UAP组及AMI组尿酸异常升高者的比例均明显高于SAP组;但UAP组与AMI组之间两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高尿酸血症是老年ACS的独立的预测因子,能促进并预示老年AC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对37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分析,提出护理要点:尽早明确诊断;加强相关指标的监测;预防并发症;加强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积极做好原发病的防治及护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急诊科救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分析200例ACS患者在急诊救治过程中的护理措施。结果:200例ACS患者均得到迅速及时的抢救、正确的诊治,187例痊愈出院,13例患者在发病后4~24 h内死亡,。结论: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应迅速及时的抢救、正确的诊治,及早缓解病痛,同时为入院后的进一步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急件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43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2例和对照组71例,2组均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对实验组患者额外进行护理干预.应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改善,而对照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高ACS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急件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43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2例和对照组71例,2组均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对实验组患者额外进行护理干预.应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改善,而对照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高ACS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对247例冠脉综合征患者从院前急救、急性期护理、康复期健康管理三大方面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患者中21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并辅助药物治疗后好转;33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好转;4例并发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死亡。结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积极的护理干预、急性期有效的护理配合、康复期全程个体化的健康管理,对病情转归、预后具有满意的效果,可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急救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护理.从迅速评估、快速救治和有效干预高危险度的急性冠脉综合征,重视不典型症状的观察,预防并发症,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溶栓及介入术的护理,院前-院内-CCU的救护链,健康教育,阐述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急救、护理与进展.  相似文献   

17.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2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其中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43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3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48例,与50例对照组比较,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CS各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STEMI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NSTEMI组(P<0.05)和UAP组(P<0.05)。结论 ACS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增高对ACS的防治和病情的观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临床急症,其病理基础为冠脉内的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形成,从而引起冠状动脉的急性或亚急性堵塞.临床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或不稳定性心绞痛(UA),死亡率高,而且仅有35%~40%的伴有胸痛的心脏疾病病例被准确判断为ACS,如何准确迅速地判断另外60%~65%的非心脏疾病患者是一道难题.因此,如何迅速准确地判断ACS从而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是目前护理人员所面临的难题之一.通过迅速准确的筛选分流病例和掌握较为全面的病史以及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介绍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理行为危险因素的种类及行为心脏病学提出的新型疾病防治观,心血管临床医护人员应该学会早期检测和发现ACS各种心理行为危险因素,并应用行为心脏病学的知识和技术进行早期干预,从而更有效地减少和阻止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