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扬州地区大肠癌临床发病特点及青年人和老年人大肠癌病例特点比较。方法分析我院近6年大肠癌患者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并比较青年组、老年组大肠癌临床病理上的差异。结果男、女性别比为1.46∶1,平均发病年龄(62.7±12.6)岁。血便、腹痛、贫血是主要临床表现。青年组腹痛发生频率高于老年(χ^2=4.20,P〈0.05),贫血发生频率低于老年组(χ^2=9.03,P〈0.05)。直肠为好发部位(占50.3%)。组织学类型主要为高、中分化腺癌,占75.3%。青年组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比例高于老年组(χ^2=5.66,P〈0.05)。根据Dukes分期,B、C和D 3期共占90.5%。青年组C、D期高于老年组(χ^2=8.93,P〈0.01)。结论大肠癌的发病率上升;青年患者腹痛多见,恶性程度高,分期晚。老年患者贫血多见,癌肿分化好。提高对青年人大肠癌的认识,对疑似病例及早行结肠镜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青老年胃癌548例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青老年人胃癌的相关特点.方法统计我院内镜检出、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胃癌(胃癌)1576例,其中35岁以下青年人胃癌(青年组)86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胃癌(老年组)462例,就其检出率、性别、易发部位、病变类型、病理分型、临床诊断(首诊)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检出率青老年组检出率分别占同期胃癌的5.46%及29.32%;性别青年组男女之比为0.761,老年组男女之比为6.831;易发部位青年组以胃窦部为多发,占43.02%,老年组以贲门胃底为多发,占40.26%;病变类型(Borrman分型)青年组以Ⅲ型多见,占39.18%,老年组以Ⅱ型多见,占41.86%;病理分型两组均以未分化、低分化腺癌多见,分别占65.11%及47.40%,但两组比较仍以青年人多见(P<0.01);临床诊断(首诊)青老年组误诊率分别为59.30%及18.62%.结论青老年人胃癌在检出率、性别、易发部位、病变类型、病理分型、临床诊断(首诊)均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青年人群结直肠腺瘤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纳入结直肠腺瘤患者1 149例,按照年龄范围将其分为青年组(349例,18~40岁)、中年组(400例,41~60岁)及老年组(400例,61~80岁),记录其腺瘤直径、数量、分布部位及病理类型并进行组内比较。根据问卷调查完成程度,从青年组349例患者中选取资料完整的患者233例作为青年腺瘤组,同时随机纳入同期结肠镜检查正常的青年健康体检者238例作为对照A组。再根据结直肠腺瘤分期,将青年腺瘤组中58例确诊为进展期腺瘤的患者作为青年进展期腺瘤组,从对照A组中随机选取116例受试者作为对照B组。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收集其临床资料并分组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青年人群结直肠腺瘤及进展期腺瘤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青年组腺瘤直径为6~9 mm患者比例均高于中年组和老年组,直径≥10 mm患者比例均低于中年组和老年组,直径≤5 mm患者比例高于中年组、低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中年组与老年组单发腺瘤患者比例依次降低,多发腺瘤患者比例依次升高(P<0.05)。青年组左半结肠及直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青老年组大肠癌中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及HSP27表达水平的查因。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175例青老年大肠癌中HSP27的表达,青年患者20例,老年患者155例,比较HSP27在两组人群中的表达差异。统计分析青老年组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结果青老年组大肠癌均好发于直肠,直肠占66.9%(117/175),两组部位构成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TNM分期中0、I期占17.7%(31/175),青年组TNM分期(0+Ⅰ/Ⅱ+Ⅲ+Ⅳ)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青年组低分化癌比例高于老年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青老年组5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青老年组HSP27阳性表达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青年大肠癌恶性程度较高。若能早期发现及时手术,预后尚可。HSP27在青老年大肠癌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探讨青年肺癌与老年肺癌临床特点,为青年肺癌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2000年到2010年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住院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对青年肺癌和老年肺癌的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和老年组相比,青年组误诊率高(56.7% vs 21.7%,P <0.005),吸烟率低(34.0% vs 48.0%,P=0.009),女性患者比例高(53.3% vs 30.8%,P<0.005):两组患者首发症状均以咳嗽多见,腺癌为最多见病理类型,确诊时均以晚期多见.结论 肺癌目前误诊率仍高,确诊时大多处于晚期,如何提高早期诊断仍至关重要.青年肺癌、女性肺癌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腺癌为目前最常见病理类型,肺癌危险因素除吸烟外,其他的危险因素值得重视,肺癌的转移率仍高,青年组与老年组的转移程度相当.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40岁以下及70岁以上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对比。方法收集自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病理证实的小于40岁(青年)和大于70岁(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资料,分析并比较其分布、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结果1青年和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在性别、族别、组织类型、肿瘤浸润深度(T)、病理分期、复发、转移、转移部位等因素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青年组维吾尔族女性比例高、以低分化、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为主、Ⅲ、Ⅳ期患者居多、术后复发转移比例高,老年组以汉族男性居多、以高、中分化腺癌、乳头状腺癌为主、Ⅰ、Ⅱ期居多。2青年与老年患者之间血型、肿瘤大小、大体类型、肿瘤部位、CEA等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3该资料生存时间为7110个月,平均为48.0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37个月。总生存率为1年86.1%,3年35.8%,5年14.3%。青年和老年患者间预期寿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青年组预后较老年组差。结论青年结直肠癌患者较老年患者具有女性多发,以低分化、黏液腺、印戒细胞癌为主、确诊时病期晚、容易远处转移,预后差等特点。青年结直肠癌患者比例虽小,医疗保健机构应提高对这部分人群的重视度。提高年轻人保健意识,定期复查结肠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高龄人(≥80岁)与青年人(≤30岁)大肠癌临床及内镜特征的差异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遵义学院附属医院既往10年来所有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中高龄人与青年人为研究群体,从大肠癌检出率、临床症状、肿瘤部位、病理类型等方面,回顾性分析及总结高龄人与青年人两组病人各自临床及内镜特征。结果高龄组大肠癌83例(3. 90%),男57例,女26例;青年组大肠癌49例(2. 30%),男性23例,女性26例。高龄组的症状中以便血、腹泻、排便困难多见,其中腹泻症状,与青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青年组腹痛发生率明显高于老年组(P0. 05)。病理类型上,高龄组高分化腺癌比例明显多于青年组(P0. 05);而青年组印戒细胞癌的比例明显多于高龄组(P0. 05)。结论高龄人大肠癌虽然恶性程度低,病情进展相对缓慢,但往往并发症较多,即使手术预后也较差;青年人结肠癌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转移早,发展快,生存低。因此,进行大肠癌普查、直肠指诊和结肠镜检查时,这两类人群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青年和老年组中晚期胃癌的临床内镜特点及病理特征。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2009年12月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320例中晚期胃癌(包括45例青年人胃癌和275例老年人胃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胃癌部位比较,青年组以胃窦部居多,老年组贲门部比例增高;青年胃癌以弥漫型多见,病理分型多为差低分化型,恶性程度高。青年组Ⅲb、Ⅳ期比例、肝转移、腹膜转移率均高于老年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中晚期青年胃癌以高度恶性弥漫型为主,发病呈上升趋势。青年胃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应加强对青年胃癌的认识及警惕。  相似文献   

9.
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57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组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影响大肠癌预后的因素.方法:对近5a我院576例大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年龄组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结果:不同年龄组之间各部位大肠癌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腹痛在青年组中发生频率显著高于中年组和老年组(x~2=7.20,P<0.05);消瘦在老年组中发生频率显著高于青年组和中年组(x~2=9.64,P<0.05).与中年组和老年组相比青年组黏液腺癌发生率高(x~2=43.71,P<0.05),老年组高分化癌发生率高(x~2=8.06,P<0.05).青年组淋巴结转移率较老年组高(x~2=4.47,P<0.05).总体5a生存率为61.79%±5.48%;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5a生存率分别为43.64%±21.24%.87.16%±5.44%和53.79%±6.69%,3组间差异显著(P<0.05).影响大肠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有年龄、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是否根治性手术.结论:青年大肠癌患者腹痛多见,恶性程度高,淋巴结转移常见,预后差.老年患者消瘦多见,癌肿分化好,预后较好.影响大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有年龄、Dukes分期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青年人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点、细胞DNA含量以及P53,C-erbR-2,nm23的蛋白表达情况.方法进行了青年人大肠癌(35例)临床病理资料的回顾性研究,DNA含量的流式细胞学分析以及基因蛋白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青年人大肠癌中20岁以下者较少见,从21岁开始则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之趋势,以直肠癌最为多见;临床分期上Ⅲ,Ⅳ期病例较多,年龄愈小晚期癌的发生趋于增多;生长方式以浸润肠壁全层和周围软组织为主;组织学特点粘液腺癌所占比例较高(41.9%),并多见印戒细胞癌,分化程度较差;浸润及局部淋巴结转移较快,一旦转移,手术效果很差.在DNA水平上青年人大肠癌的非二倍体癌发生率及细胞增殖指数均显著高于老年大肠癌(P<0.01),G-erbB-2,P53蛋白的表达青年组大肠癌阳性率明显高于老年组,而青年人大肠癌nm23/NDPK则呈降低表达.结论青年人大肠癌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可能与DNA增殖快,G-erbB-2激活和P53,nm23的突变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的生存时间(OS)和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肺转移的时间间隔并寻找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206例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的各项临床参数、治疗方法、无转移间隔时间(DFI)和OS进行分析.结果 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6个月、1年、2年、3年和5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9%、46%、25%、20%和18%,中位OS为16个月.有或无特异性肺部及相关症状、性别、年龄、伴或不伴肝转移、肺转移灶单发或多发、是否存在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转移均与OS无关(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发现结直肠癌原发部位(P=0.020)、脉管浸润(P=0.022)和T分期(P=0.009)是影响肺转移患者中位OS的因素,但多因素分析未发现独立预后因子.接受肺转移灶切除术者相比单纯化学治疗者中位OS更长(分别为34和16个月),但因例数较少,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125).160例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者中,术后第1年和第2年各有48例患者出现肺转移,中位DFI为20个月.DFI与结直肠癌原发部位、形态类型、分化程度、T分期和N分期相关(P值均<0.05),其中T分期是DFI的独立预测因子(P=0.023).结论 结直肠癌肺转移多发生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2年内,DFI、临床特征、病理特征和分期均不是独立的生存预后指标,但T分期是影响DFI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现今发病青年与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的≤40岁青年以及≥70岁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ECOG评分、症状、病理类型、分子分型、临床分期、转移部位、合并症等。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34.88岁、74.48岁;青年组男女性别比例为0.93,而老年组男女比例为4.64,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青年组ECOG评分0分患者多于老年组,但绝大多数患者为0-1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主要症状均为咳嗽、胸闷、疼痛(P0.1);青年组78.57%为腺癌,老年组小细胞肺癌、鳞状细胞癌占52.48%(74/141);青年组EGFR阳性率达55.36%(31/56),查见驱动基因比例高达64.29%(36/56);青年组0-Ⅱ期患者为25%,而老年组Ⅲ-Ⅳ期患者高达9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均以肺、胸膜转移最为常见,远处转移(M1b)也多见于骨、脑、肝脏、肾上腺;老年组患者合并疾病达52.5%,明显多于青年组。结论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均无特异性、临床分期多较晚,但行为状态均较好;青年肺癌患者腺癌很常见,且存在驱动基因几率较高,而老年患者男性多见,小细胞肺癌及鳞癌、合并基础疾病常见,值得临床进一步关注其早期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今后原发性结直肠癌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解放军第306医院2008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同时选取非结直肠癌对照者,提取两组人群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分化程度、应用药物、既往病史、血脂等),所获资料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初步筛选出的与大肠癌发病相关的因素,再纳入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统计分析。另外,针对肿瘤组病例,分析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分化程度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在服用他汀类降脂药和/或二甲双胍两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吸烟、饮酒、血脂水平、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胆囊结石/切除、阿司匹林、胰岛素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服用他汀类降脂药及二甲双胍为避免原发性结直肠癌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病例组患者仅年龄与肿瘤分化程度之间存在相关性,青年组低分化肿瘤比例高于老年组(P=0.008)。而性别与肿瘤部位及分化程度、年龄与肿瘤部位、肿瘤部位与分化程度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原发性结直肠癌青年患者恶性程度高于老年患者,服用他汀类降脂药和/或二甲双胍可减少原发性结直肠癌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APPL1蛋白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35例新鲜结直肠癌及27例正常直肠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RT-PCR法检测APPL1在结直肠癌组织及正常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半定量积分分级对该蛋白的表达强弱进行评分.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结果显示,APPL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以及正常直肠黏膜组织中普遍表达,但该蛋白和相应的mRNA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在35例结直肠癌组织中,APPL1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APPL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上调,且该蛋白表达与患者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TNM分期有关.APPL1有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
张旭 《山东医药》2007,47(18):47-47
回顾分析我院近5 a 24例青年胃癌(年龄≤35岁)和56例老年胃癌(年龄≥65岁)临床表现及病理学特点.结果 发现青年组;以女性多发,常见症状呕血、黑便较多见.病程多<3个月,胃癌部位以胃窦部较多,组织分化差.老年组:男性多发,多出现吞咽困难,病程多>6个月,好发部位为贲门部且组织分化好.淋巴结转移率、肝转移率青年组高于老年组,两组比较,P<0.05.  相似文献   

16.
左、右半结肠胚胎起源不同,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不同。统计数据显示右半结肠癌中女性患者及高龄患者比例高;组织学常表现为分化较差的腺癌;MSI(+)、CIMP(+)及BRAF基因突变型更多见。左、右半结肠癌的预后差异与期别相关,Ⅰ期预后相似,Ⅱ期右半结肠癌预后较好,Ⅲ/Ⅳ期右半结肠癌预后较差。结直肠癌不同部位肿瘤分子生物学行为不同,临床治疗上不应被笼统地视为一种疾病,在当前个体化、精准化治疗时代,区分结直肠癌肿瘤部位对评价患者预后及药物疗效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吸虫病对老年人结直肠癌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60岁及以上老年人结直肠癌根治标本184例,分为两组:血吸虫病相关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 with schistosomiasia,CRCS)组102例,单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组82例.以CRC组为对照,分析血吸虫病对老年人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影响.同时,收集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40例老年人结直肠癌预后资料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84例老年人结直肠癌中55.4%(102/184)合并血吸虫病.与CRC组比较,老年人结直肠癌发生部位、生长方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与血吸虫病密切相关(x2值分别为16.53、10.81、10.46、6.71、3.90、5.73,均P<0.05).生存分析发现血吸虫病对老年人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时间影响不明显(x2=0.14,P>0.05).结论 合并血吸虫病与老年人结直肠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但对术后生存时间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结直肠癌组织中E SA和CD44蛋白表达的关系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13例伴不典型增生的结直肠腺瘤及67例结直肠癌组织中ESA和CD44的表达,并比较两者不同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ESA和CD44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正常肠黏膜组织和伴不典型增生的结直肠腺瘤中的表达( P<0.05); 在结直肠癌中,CD44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及Dukes分期有关(χ2 = 8.375,14.284,7.948,均P<0.05); ESA与年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Dukes分期有关(χ2 = 16.918,15.195,10.395,7.681,均P<0.05); ESA的表达与CD44的表达呈正相关( r = 0.614,P = 0.000).结论:ESA与CD44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密切相关,同步检测二者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综合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评价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能力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青中年大肠恶性肿瘤患者的内镜和病理特征,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分析169例青中年、113例老年大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部位、肠镜特征、组织学类型、Dukes分期,并进行比较。结果青中年患者中以便血为首发症状者占52.6%,病变位于直肠者占68.0%。肠镜表现以溃疡型为主(50.9%),而老年组以肿块型为主(P〈0.01)。分化不良的大肠癌患者在青中年组为56.8%,而老年组为38.9%(P〈0.01)。青中年组大肠癌DukesC+D期占78.4%,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82例患者中发现大肠癌267例,类癌4例,淋巴瘤11例。大肠癌、类癌、淋巴瘤的肠镜下表现、病理特征各不相同。结论大肠恶性肿瘤以直肠为最好发部位,但右半结肠肿瘤并不少见。青中年人大肠恶性肿瘤的特征与老年人不同,肠镜下表现以溃疡型多见,具有病理分化程度低、Dukes分期晚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RUNX3蛋白在人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珣  王明林  胡义奎 《胃肠病学》2007,12(7):414-416
背景:Runx3(runt相关转录因子3)基因是一种新发现的抑癌基因,近年研究发现Runx3异常表达与人类多种消化系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目的:研究人结直肠癌中RUNX3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RUNX3蛋白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RUNX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47.8%,43/90)显著低于癌旁结直肠黏膜组织(100%,P<0.05)。RUNX3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大小和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Dukes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浸润越深、分化程度越低、Dukes分期越晚和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RUNX3蛋白低表达越明显。结论:RUNX3蛋白的表达可能与结直肠癌的浸润、分化和转移相关,提示RUNX3蛋白表达下调可能对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