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国内肾下型腹主动脉瘤(IAAA)腔内修复术(EVAR)术后脊髓缺血(SCI)并发症的发病率及其可能的病因机制.方法 回顾2008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及长征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400例行EVAR的IAAA病例,分析EVAR术中髂内动脉封堵及术后SCI发生情况.结合现有文献资料,回顾分析EVAR术后SCI的发病率及可能的病因机制.结果 术中同期封堵双侧髂内动脉60例(8例同期弹簧圈栓塞单侧髂内动脉瘤),封堵单侧髂内动脉70例(10例同期弹簧圈不完全栓塞髂内动脉瘤).术后急性下肢动脉缺血2例,急性SCI 1例,慢性下肢间跛1例(>3个月),SCI发病率为0.25%(1/400).总结现有文献,EVAR术后SCI发病率为0.21%~0.38%,14例SCI病例中仅1例明确可能与术中髂内动脉栓塞有关.结论 SCI是IAAA EVAR术后极为罕见的并发症,目前机制尚未明确.术中同期封堵髂内动脉在其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但目前资料及文献可能更倾向于非核心作用的观点.除脊髓血供血管封堵、栓塞造成的缺血原因外,围手术期患者一般情况也需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2.
目的 回顾性分析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中血管人路相关早期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 分析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57例EVAR患者的血管人路及其并发症的处理,并发症包括髂动脉破裂、股动脉内膜损伤、血管内支架闭塞、下肢动脉血栓形成等,对不同并发症采取覆膜支架置人、人工血管移植、股-股搭桥、Fogarty导管取栓等处理措施,并于术后30 d采用超声多普勒随访术后情况.结果 57例均完成EVAR手术,无中转开腹,其中伴有髂动脉扭曲>90° 7例,股动脉直径纤细(<7 mm)3例,一侧髂动脉闭塞4例,合并髂动脉瘤5例(双侧髂动脉瘤2例,单侧髂动脉瘤3例).入路血管并发症7例(12.28%),其中髂动脉破裂1例,血管内支架闭塞2例,股动脉内膜损伤3例,股髂动脉血栓形成1例.术后30 d随访,发生Ⅱ型内漏3例,1例人工血管移植后吻合口狭窄.结论 重视术前入路血管的评估,同时掌握腔内及开放手术技巧,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及时处理血管入路相关并发症,降低EVAR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保留髂内动脉的重要性.方法:回顾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连续46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分析封闭髂内动脉的并发症及转归情况.结果:46例腔内修复术中有18例保留双侧髂内动脉,随访16例均未发生并发症.其余28例(60.9%)封闭一侧或双侧髂内动脉,其中封闭双侧7例(15.2%),封闭右侧14例(30.4%),封闭左侧7例(15.2%);随访26例中,发生臀部疼痛12例(46.2%),排便习惯改变8例(32.0%),勃起功能障碍3例(12.0%),便血2例(8.0%).对比封闭双侧和封闭单侧髂内动脉,臀肌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50.0%、45.0%,臀肌疼痛平均缓解时间分别为8.3个月、4.7个月,排便习惯改变发生率分别为33.3%、31.6%,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33.3%、5.3%.对比封闭左侧和封闭右侧髂内动脉,臀肌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57.1%、38.5%,臀肌疼痛平均缓解时间分别为6.0个月、3.7个月,排便习惯改变发生率分别为57.1%、16.7%,便血发生率分别为28.6%、0.结论: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应尽量保留髂内动脉,尤其是左侧髂内动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腔内主动脉修复术(EVAR)术中使用弹簧圈栓塞与不使用弹簧圈栓塞封堵髂内动脉后缺血并发症的中长期随访结果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接受EVAR手术并封堵髂内动脉的腹主动脉瘤患者。根据封堵髂内动脉是否使用弹簧圈栓塞将患者分为A组(不使用弹簧圈栓塞)和B组(使用弹簧圈栓塞)。随访时间为2006年6月至2014年6月。结果 研究共纳入137例患者,平均年龄71.6岁,124例为男性患者。其中A组74例,B组63例。术后30 d死亡率为0.73%(1/137)。中远期随访结果显示,A、B组均未出现盆腔及脊髓缺血症状。缺血病例均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9例(A组 3例,B组6例),其中下肢缺血5例(A组2例,B组3例),臀肌酸痛5例(A组1例,B组4例),臀肌皮肤坏死1例(A组0例,B组1例)。支架堵塞5例(A组1例,B组4例)。两组间缺血、支架堵塞随访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01, P=0.180)。进一步分析显示,B组患者单侧栓塞和双侧栓塞虽然在随访结果上无明显差别,但双侧栓塞的患者住院时间更长(P<0.001),甚至其中1例出现了极其严重的并发症——皮肤和臀肌的坏死。结论 在EVAR术中封堵髂内动脉时使用弹簧圈栓塞与不使用弹簧圈栓塞的缺血并发症长期随访结果上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5.
《微创医学》2012,(3):217+226+231+237+242+254+267+308+313+321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成功为90岁老人实施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血管外科顺利为90岁高龄的患者实施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刷新了该科腔内介入治疗腹主动脉瘤的最高年龄记录。患者林婆婆因发现腹部搏动性肿物伴疼痛1周就诊。医生检查发现,患者心肝功能基本正常,但有中度肺气肿和泌尿系感染,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示肾下型腹主动脉瘤及双侧髂总动脉真性动脉瘤,大小约8.6 cm×6.5 cm,左髂总动脉巨大动脉瘤伴大量附壁血栓形成,管腔几乎闭塞,双侧髂外动脉严重扭曲。  相似文献   

6.
背景:动脉瘤血管腔内修复术(EVAR)是一项治疗解剖上适宜的腹主动脉瘤(AAA)的新技术。关于动脉瘤血管腔内修复术和传统的开放式修复术的疗效比较尚存疑问。EVAR试验1旨在比较这两种治疗方法对适合进行开放式AAA修复术的患者的疗效。方法:在1999~2003年,1082例择期(非急诊手术)患者随机分组接受EVAR(n=543)或开放式AAA修复术(n=539)。在41所精于EVAR技术的英国医院中,选择年龄≥60岁、动脉瘤直径≥5.5cm、在麻醉和药物均非常适于开放式手术修复的患者。主要结局变量为全因死亡率,研究结果将于2005年公布。此文报道的初步分析为采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合并髂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10月-2013年3月应用弹簧圈栓塞髂内动脉后,行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合并髂内动脉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9例,女1例。结果:10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中未发生瘤体破裂,无患者死亡,术后1周行CT增强复查,均无支架移位,无内漏,血流恢复正常。1例患者出现臀肌间歇性跛行,7例出现栓塞侧臀部胀痛以及会阴区域疼痛,给与镇痛治疗以及局部热敷治疗后1周,症状基本缓解或消失,无性功能障碍。结论:用弹簧圈栓塞髂内动脉瘤后行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合并髂内动脉瘤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日前,国内几位知名血管外科专家向记者介绍了血管内动脉瘤修补(EVAR)术在腹主动脉瘤(AAA)治疗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委员兼秘书、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主任陈忠教授指出,自20世纪90年代初EVAR术被引进用下治疗AAA以来,EVAR已在AAA的治疗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髂动脉分支装置(iliac branch device, IBD)是专为髂动脉分叉设计的分支支架,为主-髂动脉瘤、孤立性髂动脉瘤腔内治疗时重建髂内动脉血流的理想解决方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利用自制的一枚IBD,成功治疗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 EVAR)后髂动脉瘤1例,其设计及植入较既往报道[1-3]均有独到之处,现将病例分享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0月共收治腹主动脉瘤患者 5例 ,全部病例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和动脉瘤切开人工血管嵌入移植术的治疗方法 ,采取了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现总结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5例 ,年龄 6 1~ 82岁。所有患者均为肾动脉下腹主动脉瘤 ,瘤颈 2~ 3cm ,其中单纯腹主动脉2例 ,腹主动脉瘤侵及双髂总动脉 2例 ,腹主动脉瘤合并髂总动脉瘤 1例。1.2 手术经过 手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下进行 ,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双侧股三角或下腹斜切口 ,分离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激光原位开窗重建髂内动脉技术用于治疗腹主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接受激光原位开窗技术重建髂内动脉治疗腹主动脉瘤的患者16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主动脉支架型号、手术时间、髂内动脉重建时间,分析患者手术成功率和30 d死亡率。结果 激光原位开窗技术重建髂内动脉的技术成功率为16/16,随访时间范围为4~24个月,30 d死亡率为0。16例患者术后均无下肢缺血、结肠缺血、脊髓缺血等并发症发生,2例患者发生髂内动脉闭塞和Ⅱ型内漏,上述并发症均于随访过程中自行消失。结论 激光原位开窗技术的成功率高,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是一项重建髂内动脉血运可行、有效、安全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背景: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是一项新型的手术,适用于解剖学上适宜的腹主动脉瘤(AAA)患者。目前尚不确定腔内修复是否优于传统的开放式手术。EVAR1试验旨在比较对适宜开放式手术的患者行两种手术的术后疗效。方法:1999~2003年,1082例择期手术(非急诊)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EVAR(n=543)或开放式AAA修复术(n=539)。在英国41所擅长EVAR术的医院进行研究,选择年龄≥60岁、动脉瘤直径≥5.5cm、适宜开放式修复术(能够耐受麻醉和用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观察指标为全因死亡率,结果将于2005年发表。初次分析为有治疗意向的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常温体外循环(ECC)在复杂腹主动脉瘤(AAA)开放手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自2011年09月至2016年09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外科行复杂腹主动脉瘤开放手术12例,其中动脉瘤累及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或双侧肾动脉6例,限制型破裂性AAA 2例,开放型破裂性AAA 4例。记录手术时间、ECC时间、阻断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结果 8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9.2±1.4)h,ECC时间(107.5±30.9)min,腹主动脉阻断时间(79.7±26.3)min,住院天数(20.8±4.9)d,4例利用ECC管路输血,术后1例患者因感染出现多脏器衰竭死亡;其余1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常温ECC下的复杂腹主动脉瘤开放手术,能保证重要脏器的血供,维持术中良好的血流动力学,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中封堵髂内动脉后发生盆腔缺血症状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8年6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管外科EVAR中行单侧髂内动脉封堵的腹主动脉瘤患者82例,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盆腔缺血组(20例)和对照组(62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发生盆腔缺血的危险因素,并通过ROC曲线分析其预测髂内动脉封堵术后发生盆腔缺血症状的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盆腔缺血组和对照组封堵对侧髂内动脉分支显影数和同侧股深动脉狭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随着显影分支条数增加,盆腔缺血症状的发生率下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侧髂内动脉分支显影数降低时发生盆腔缺血症状的危险度增加(OR=8.383,95%CI:1.469~47.841,P <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对侧髂内动脉分支显影数预测髂内动脉封堵后盆腔缺血症状的AUC为0.816,临界值为3.5,敏感度为0.861,特异度为0.167。结论: 术前封堵对侧髂内动脉分支显影数降低是术后发生盆腔缺血的危险因素,然而其预测特异性较低,有待积累病例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刘建平  夏娟  张永恒   《四川医学》2024,45(1):73-77
<正>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最常见的血管疾病之一。AAA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破裂的风险随动脉瘤直径大小的增加而增加。尽管择期手术的死亡率通常低于4%,但肾下AAA(infrarenal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rAAA)破裂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即使接受修复死亡率也高达30%~50%[1]。AAA的腔内治疗一直是血管外科的难题之一。中国“腹主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指出:如果获益明确、手术风险可控和预期寿命较长,对于直径>5.0 cm的男性或直径>4.5 cm的女性AAA患者,可以考虑择期手术[2]。而血管内动脉瘤修复术(endovascular abdominal aortic repair,EVAR)则被推荐用于高危AAA患者的治疗选择。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发展,EVAR已越来越常见于具有合适解剖结构的AAA患者的治疗[3]。尽管技术的进步可以实现AAA的血管腔内治疗,但对于解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瘤?胸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中远近端锚定区缺乏的现阶段处理的临床体会?方法:2005年8月~2009年2月共治疗主动脉扩张性疾病包括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瘤?胸腹主动脉瘤129例,其中主动脉夹层近端锚定区不足6例,胸主动脉瘤近端锚定区不足3例,腹主动脉瘤远端锚定区不足4例?分别进行升主动脉-双侧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转流?双侧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转流?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双侧肾动脉转流?髂内动脉栓塞重建锚定区后成功腔内治疗?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和重大并发症,随访期间支架人造血管无移位,夹层或动脉瘤腔血栓形成良好,无明显内漏,瘤体未增大;桥血管通畅?结论:现阶段分支支架人造血管尚未在我国临床正式开展,对于缺乏锚定区的主动脉扩张性病变,通过人造血管旁路手术或栓塞非必须血管等方法重建或扩大锚定区是扩大腔内治疗适应证的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腹主动脉局限性膨大,最大直径超过预计正常腹主动脉直径50%以上称为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目前治疗腹主动脉瘤主要有传统开放手术(open surgical repair,OSR)和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而传统的经胸腹手术创伤大,费用高,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分  相似文献   

18.
正髂动脉瘤往往与腹主动脉瘤并存,单发者少见。髂动脉位于盆腔腹膜后、位置深,开放手术难度大,而腔内修复术操作简便、创伤小,但往往以牺牲同侧髂内动脉为代价。我们应用覆膜支架开窗技术,在腔内修复髂动脉瘤的同时保留了同侧髂内动脉。  相似文献   

19.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一类严重的动脉扩张性疾病,其致命并发症是动脉瘤瘤体破裂引起大出血致死。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调整,本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研究旨在总结AAA腔内隔绝术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最常见的主动脉瘤,占病例的75%,其病情凶险危及生命。腔内治疗(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是形态学特征良好的AAA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随着手术医师经验的积累和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了EVAR在不良形态学特征AAA患者应用的疗效。近年来,研究者聚焦AAA不良形态学特征与EVAR术后风险之间的关系,目的是为临床医师评估EVAR风险提供依据。本文将对不良形态学特征在EVAR术后相关死亡、移植物相关并发症和EVAR术后再干预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