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伴神经功能损伤胸腰椎骨折应用后路微创小切口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与传统开放减压复位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8例伴神经功能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按术式不同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行传统开放减压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行后路微创小切口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脊柱结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出血量、引流量、术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 01);两组矢状面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矢状位指数、伤椎楔变角较术前显著改善(P0. 01),两组神经功能恢复分级、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两种手术治疗伴神经功能损伤胸腰椎骨折的效果相当,但后路微创小切口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的创伤少、疼痛轻、出血量少,且恢复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7-02~2010-11收治的51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其中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33例(6钉组),跨伤椎双平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18例(4钉组).所有患者术前、术后、随访均行X线检查,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值和Cobb's角.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3.5个月.结果 三椎均顺利完成椎弓根螺钉植入,放置横连杆.螺钉位置及稳定性能良好,无切口感染,无脊髓神经症状加重.伤椎前缘高度和Cobb's角恢复满意.术后随访1年,6钉组效果优于4钉组(P=0.002).结论 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可增加骨折固定的稳定性,有效恢复和维持伤椎高度,矫正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胸腰段骨折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微创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后凸Cobb角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术后1 d 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及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腰椎骨折治疗过程中行微创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与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86例胸腰椎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记录术前、术后所有研究对象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椎间隙高度变化,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住院时间差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椎间隙高度和后凸Cobb角均出现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开放手术内固定相比,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迅速的优点,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导航模板辅助和徒手置钉在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2例拟行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7例)在3D导航模板辅助下行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15例)采用徒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置钉时间、置钉准确性,术后疼痛程度及颈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观察组于术前后设计寰椎钉道内倾角、头倾角与实际钉道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置钉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置钉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寰椎钉道内倾角和头倾角与术前设计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导航模板辅助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与术前预设钉道吻合度高,提高置钉准确性,并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优于徒手置钉。  相似文献   

6.
谢伟  包杰 《山东医药》2014,(37):71-72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后路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胸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老年胸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6例采用PKP治疗,B组50例采用后路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术后观察患者脊椎骨折影像学测量指标,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进行VA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经X线、CT复查,胸椎序列恢复良好,椎管内脊髓无压迫,内固定均无松动断裂。术后两组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B组比较,A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较短(P均〈0.01)。结论 PKP治疗胸椎压缩性骨折具有手术操作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对脊柱的运动功能影响相对较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孙守勇  徐龙  梁旭东 《山东医药》2011,51(46):102-103
目的观察椎弓根钉四步综合定位植入法在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1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均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手术治疗,其中2005年以前的52例(对照组)术中采用Weinstein定位法植入椎弓根钉,2005年以后的60例(观察组)术中采用四步综合定位法植入椎弓根钉(两组一般资料及病情等比较,P均〉0.05)。比较两组椎弓根钉定位植入的正确率、并发症、术中失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观察组植钉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术中X线透视次数及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伤椎前后缘压缩率、伤椎前后缘高度比、伤椎楔变角及Cobb角等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均〈0.05),而这些指标两组术后比较,P〉0.05。结论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术中宜采用四步综合定位植入法植入椎弓根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经伤椎置入万向螺钉椎弓根固定治疗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老年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中选择经伤椎置入单向螺钉椎弓根固定治疗的51例为对照组,同期接受经伤椎置入万向螺钉椎弓根固定治疗的43例为研究组。比较两组围术期一般情况,包括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等;分别于术前、术后4 w、术后12 w,检测并比较患者Cobb角、伤椎后缘高度比及伤椎前缘高度比,以评价恢复状况;围术期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调查活动能力;术后随访12 w,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w、12 w,两组Cobb角较术前降低,伤椎前缘、后缘高度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但术后各时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w、12 w,两组ODI得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但术后各时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螺钉脱落、断裂等情况发生。结论老年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患者经伤椎置入单向或万向螺钉行椎弓根固定治疗均可获得理想效果,但万向螺钉置入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患者术中失血量也较少,故在获得同等固定效果的前提下,万向螺钉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爆裂型、脱位型腰椎骨折的手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0例爆裂型、脱位型腰椎骨折取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及植骨融合术治疗,根据CT测定的椎体旋转角度确定螺钉置入角度,个体化置钉。结果术后近远期疗效满意,椎管面积扩大,神经症状改善。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及植骨融合术治疗严重爆裂型和骨折脱位型腰椎骨折疗效确切,术中应根据旋转角度确定螺钉置入角度。  相似文献   

10.
采用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伤椎植骨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45例,术后随访12~36个月,观察其神经功能恢复、椎体高度恢复情况。结果在随访期内,患者均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伤椎高度无明显丢失现象;术后3—6个月伤椎植入物由骨爬行替代,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满意。提示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病椎植骨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支撑植骨、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3-01~2010-06收治的4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均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支撑植骨、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根据术前、术后X片分析植骨融合情况以及脊柱后凸畸形矫正的效果。结果本组4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内固定无松动,1例病灶复发,经过第2次清创后,瘘口愈合,全部病例植骨愈合;愈合时间3~7个月;术前Cobb角平均35°,末次X片随访复查Cobb角平均16.5°。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支撑植骨、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既能彻底清除病灶,又能有效矫正脊柱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稳定,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与椎间植骨联合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短节段融合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给予短节段融合后路椎弓根钉棒与椎间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术前和术后6个月退行性脊柱侧弯Cobb角;术前和术后6个月矢状面、冠状面平衡距离;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6个月,两组腰疼痛VAS、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侧凸、后凸Cobb角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矢状面平衡、冠状面平衡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后路椎弓根钉棒与椎间植骨联合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可改善患者侧凸发生及冠状面和矢状面平衡,降低Cobb角和患者腰下肢疼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3D打印技术结合椎弓根螺钉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102例的临床资料,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51例为对照组,行3D打印技术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51例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腰椎复位情况、腰椎功能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透视次数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对照组伤椎前后高度比显著低于观察组,矢状位后凸Cobb角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对照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19.68±2.86)分、(21.34±3.15)分],均低于观察组[(22.68±3.01)分、(25.64±3.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76%)略高于观察组(3.9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结合椎弓根螺钉治疗可有效减少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及X线使用次数,缩短手术治疗时间,利于术后腰椎复位及腰椎功能的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江平  王佳斌 《山东医药》2009,49(14):51-52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3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术前、术后1周和1aX线片,测量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后凸Cobb角,评估矫正角度丢失情况。结果31例中,2例失访,7例发生并发症,其中植入螺钉位置不当1例,螺钉折断或松动3例,脑脊液漏2例,腰背部疼痛1例,椎体矫正高度严重丢失5例。结论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常见并发症是植入螺钉位置不当、螺钉折断或松动、脑脊液漏、椎体矫正高度丢失等。提高手术操作技巧,仔细规范操作,充分植骨,避免早期活动负重,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提高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术前经X线及CT测量椎弓根横径、间距、椎体前、后高、患椎后凸角度、矢状面及水平面椎弓根螺钉置入角、钉道深度、残余椎管面积及椎管面积理论值,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T10~L5之间椎弓根横径、间距、钉道深度、TSA节段性差异较大。SSA离散程度最大。手术置钉位置良好,角度及深度适中。术前、术后椎体高度压缩度、后凸角、椎管面积改善,随访结果满意。结论 术前X线、CT测量有助于判断胸腰椎骨折的类型和损伤程度,可为术前选择螺钉直径提供依据,有助于个体化置钉,从而提高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进一步提高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皮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及椎体成形术。结果术后Cobb′s角由术前26.2°减小至2.5°,伤椎椎体高度由术前56%恢复至95%。随访15例,均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等,椎体前缘高度无丢失,Cobb′s角无增大,且无人工骨泄漏情况。结论经皮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并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男9例,女13例,平均年龄52岁.术后对患者椎体前缘高度、脊柱Cobb's角、腰背痛、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内固定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手术效果的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14个月(12~18个月).22例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明显改善),术后伤椎前缘平均高度恢复到95%,脊柱Cobb's角平均为3.,手术前后差异显著(P<0.05).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C级3例,D级11例,E级15例.术后骨折均获得理想复位,未发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断钉、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伤椎椎体内植骨术能让骨折获得理想复位,重建伤椎前中柱高度,增强脊柱的抗压稳定性,减少内固定因应力过大造成的内固定失效、矫正丢失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周剑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4):5600-5601
胸腰椎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对具有椎弓根内固定适应证的患者予以手术治疗可较快达到促进骨质愈合、重建脊柱稳定性、恢复脊柱解剖学特点等要求,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1].中老年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手术难度较大.2008年2月至2012年3月,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临床特点,我科对收治的39例胸腰椎骨折中老年患者辅以个体化治疗,达到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矫正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的疗效。方法采用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21例。结果本组术后冠状面Cobb角平均矫正率70.30%;矢状面Cobb角平均矫正率74.60%。所有患儿躯干平衡良好,未发现失代偿现象。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伤口愈合不良1例,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后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螺钉固定是治疗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月喇8年6月我院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5例,手术方法为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后外侧植骨术。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平均36个月(6-72个月),47例优或良,6例可,2例差。优良率85.5%。结论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