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茎突综合征35例(附茎突骨折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茎突综合征(SPS)35例,茎突骨折1例。35例平均年龄38.2岁。平均病程2.2年。合并慢性咽炎14例,SPS出现于急性咽炎后9例,扁桃体切除木后8例。颈外径路茎突截短术2例,口腔径路30例。右侧平均长4.62cm,平均切除1.60cm。左侧4.36cm,平均切除1.16cm。平均随访5.5年。症状完全消失70%,部分消失20%,未消失10%。SPS咽痛机制除长度与方向因素外还有茎突止端腱鞘炎、风湿病、颈椎退变性病、慢性咽炎、扁桃体切除术后瘢痕及咽肌收缩茎突损伤等。除鉴别颞颌关节与牙病及颅神经痛外,特别要注意咽喉恶性肿瘤。手术颈外径路视野大,暴露好,口内径路视野小,茎突切除够长,效果才好。  相似文献   

2.
经颌下径路治疗茎突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告30例(35侧)茎突综合征经颌下径路茎突截短术。其中茎突舌骨韧带骨化2例,茎突骨折1例。术前被误诊为牙痛而多次拔牙1例,X 线照片漏诊1例。经颌下径路术前茎突长3~7.5cm,平均右4.13cm,左4.38cm;手术截除平均长度右2.13cm,左2.26cm;术后存留平均长度右2.0cm,左2.12cm。术后经2月至6年(平均2年)随访,显效65.7%(23/35),好转28.6%(10/35),无效5.7%(2/35)。经咽径路茎突截短3例,其中1例术后发生颈深部出血和血肿。认为:经颌下径路茎突截短具有简便、安全。较咽径路更易暴露和截短,可作为茎突截短手术的首选;在临床上注意不要忽略茎突综合征的诊断,同时又要注意对茎突过长者要排除精神性咽痛的可能,以避免误行茎突截短术。  相似文献   

3.
错构瘤一般发生于纵隔、肺,发生于头颈部者较少见,临床易误诊。1997年我科收治3例头颈部肿块,术后病理证实为错构瘤,现报告如下。例1 男,13岁。左前额眉内无痛性肿块4年入院。检查:左额眉内下、眼眶内上侧缘隆起,质软,边界欠清,呈囊性状肿块,约3.5cm×2.5cm。眼球无突出,运动无影响。CT检查:左前额眼眶内上缘软组织密度增高影;全身检查无特殊。全麻下自眉弓内下缘经鼻侧作弧形切口,在皮下发现眶内上缘3.5cm×2.5cm×1.0cm无包膜脂肪瘤样肿块。病理诊断:错构瘤。术后抗炎治疗,1周后痊…  相似文献   

4.
茎突综合征是因茎突过长、或其方位、形态异常致与邻近血管、神经相抵触所引起的咽部异物感,咽痛及反射性耳痛、头痛、颈痛等症状的总称。1986年2月~1999年6月我们手术治疗174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74例中,男86例,女88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9岁。病程5月~13年;单侧52例,双侧122例;扁桃体摘除术后10例。X线摄片显示茎突最长约5.8cm,最短约2.5cm。扁桃体窝内能触及166例,不能触及8例。茎突形态细长圆锥形103例,结节型69例,分节型2例。咽异物…  相似文献   

5.
部分囊壁切除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自1995年起,我们采用囊壁切除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14例,切口均I期愈合,耳廓恢复原来外形,美容效果良好。1资料和方法14例患者中,男13例,女1例;年龄24~72(平均44.6)岁,31~50岁5例。均系单耳发病,左、右耳各7例。病程10余天至2月余。均无外伤史,无明显症状。囊肿部位:耳廓上份(三角窝、对耳轮及舟状窝上部分)9例,耳廓下份(对耳轮下部分、对耳屏、耳甲腔)3例,巨大囊肿(包括耳廊上及下份)2例。囊肿大小为3cm×3cm~8cm×4cm。囊液量(0.3~5ml)大多为1.0~1.5…  相似文献   

6.
例1 男,46岁。右鼻前庭渐进性包块3个月,有冶游史,否认性病史。检查见右鼻前庭内壁灰白色菜花状新生物,大约2.0cm×2.0cm×1.5cm,基宽,附于中隔皮肤粘膜交界处。治疗采用局麻下手术切除包块,侧面植皮,术后放、化疗并加干扰素100万u,肌肉注射,每周1次,共10次;盐酸左旋咪唑,12.5mg,每日2次。病理报告为右鼻前庭尖锐湿疣伴部分癌变。随访1年无复发。例2 男,53岁。左鼻前庭包块进行性长大3个月,有冶游史,否认性病史。检查见左鼻前庭内上方灰白色乳头状新生物,大约1.0cm×0.4…  相似文献   

7.
颌面部异位甲状腺癌在临床中极为罕见,我院从1990年到2000年10年中经治985例颌面部和颈部包块病例中仅发现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53岁。发现左颌下渐进性长大包块10年入院。10年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左颌下靠外侧有一黄豆大小的包块逐渐长大,无疼痛、发热等症状。检查:左颌下靠外侧扪及一质硬、轻度压痛、表面呈结节状、边界不清、不易推动4.2cm×3.0cm包块,左颈外侧可扪及一质硬、不易推动约0.6cm×0.8cm肿大淋巴结,彩色多普勒检查提示:右颌下腺外侧探及4.18cm×2.27cm不均质包…  相似文献   

8.
本组13例中,男9例,女4例。年龄20~64岁,其中27~33岁9例。病程5个月~2年。临床症状:颈痛13例,放射性肩背痛11例,咽喉部异物感10例,颈部发胀不适10例,上胸部隐痛8例,深呼吸颈深部疼痛6例,上肢蚁走感5例,上肢厥冷2例,肩关节活动受限2例,上胸部不适1例。13例中有9例接受过多种抗生素治疗,2例行扁桃体切除术,1例服用消炎痛片1个月。来院就诊次数最多达8次。检查:锁骨上方1.0~2 .5 cm有明显压痛点 7例。本组 13例颈部X线照片显示,左侧颈肋6例,右侧4例,双侧3例,均发生…  相似文献   

9.
声门上型喉癌的颈显微转移与迟发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47例双侧或对侧无临床淋巴结转移(cN0)的声门型喉癌作了颈显微转移和迟发转移观察。结果显示T1~T4双侧cN0的同侧显微转移率分别为0/1、22.5%、31.6%和37,5%,平均26.3%;同侧迟发转移率分别为1/3、2/11、2/6和2/3,平均30.4%;对侧迟发转移率分别为0/4、6.1%、8.0%和18.2%,平均7.9%。T2~T4对侧cN0的对侧迟发转移率分别为9.5%、26.1%和28.6%,平均19.6%。此数据对于决定cN0者是否行预防性颈廓清术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应用病理学方法比较了一种新疗法—升降压化学疗法与传统化疗及升压化疗对大鼠颈部移植肿瘤的治疗效果。结果,单纯化疗组动物的肿瘤大小(由0.8±0.2cm’增至4.3±2.0cm3)和瘤细胞存活率(73.5±19.7%)与无治疗对照组(0.5±0.2cm3增至6.3±2.4cm3,84.7±9.3%)相比禾显著差异;使用血管紧张素Ⅲ(AⅡ)的升压化疗组动物的肿瘤(由0.8±0.2cm3增至2.6±1.9cm3)比对照组明显缩小(P=0.002),残存瘤细胞的百分率(49.6±31.6%)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26);而由AⅡ升压和硝普钠(SNP)降压的升降压化疗组的肿瘤(0.9±0.4cm3至0.8±0.5cm3)与单纯化疗和升压化疗两组相比肿瘤显著缩小(P=0.003,P=0.032),残存瘤细胞百分率(15.5±16.6%)比单纯化疗和升压化疗两组显著减少(P<0.001,P=0.031)。  相似文献   

11.
颞骨骨折与面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志莹  冷同嘉 《耳鼻咽喉》1999,6(3):131-134
本文报告了1988 ̄1998年收治的25例颞骨骨折合并面瘫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男性20例,女性5例,年龄2 ̄40岁,颞骨纵行骨折7例,横行骨折4例,耳道-乳突复合性骨折14例,5例保守治疗,行面神经减压术20例,手术采用:经颞迷路上径路1例(颅中窝径路);经乳突颞下迷路外径路5例;迷路径路2例;中耳乳突径路12例(其中面神经隐窝径路9例,开放式手术3例)。15例术后观察6月 ̄6年,面肌功能恢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脑脊液鼻漏发病率较低,我院自1995年以来诊治7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7例患者,男1例,女6例;年龄28~60岁,平均43.4岁。病程3d~2个月。表现为单侧流清涕(量为0.1~1.8ml/min)、头低位或闭气用力后流涕增多,左∶右为5∶2,发病前有咳嗽、打喷嚏、擤鼻者2例,原因不明者5例。均无外伤史,嗅觉障碍3例,脑膜炎刺激症状2例,弥漫性脑水肿并气颅1例,并发高血压病4例,糖尿病1例。鼻腔分泌物实验室检查:葡萄糖定量分析为2.72~6.32mmol/L。7例均…  相似文献   

13.
改良颈外径路茎突截短术41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茎突综合征由 Eaglel(1 93 7)最早报道。本病以手术治疗为主 ,目前多采用经咽或颈外径路 ,但均有其缺点和不足。近年亦有经颌下径路的报道〔1〕。我科自 1 992年始采用改良颈外径路茎突截短术治疗茎突综合征患者 41例 (6 9侧 )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茎突综合征患者 41例 ,其中男 1 7例 ,女 2 4例 ;年龄 2 1~ 6 0岁 ,平均 3 9岁。病程 1个月~ 7年 ,平均 1年零 1 0个月。术前 X线茎突片显影长度为2 .5~ 5 .5 cm,其中左侧平均 3 .5 7cm,右侧 3 .6 4cm。手术截短 0 .7~ 4.0 cm。术前症状 :咽异物感…  相似文献   

14.
自Pearson(1980)提出近似全喉切除术(neartotallaryngectomy,NTL)后,患者虽不能用鼻呼吸,却可发出嗓音,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本文回顾分析福州市两个医院1980~1992年间对96例喉癌患者施行NTL的经验,介绍了该术式的适应证、手术径路和方法,分析治愈率和并发症。本组96例中,术后3~4周仅7例无声,89例(92.7%)术后能连续大声说话;术后早期(1~3周)34.4%(33l96)虽有轻度误吸,均能在4~6周后恢复;18.8%(18/96)病例气管造口狭窄,经Z形模扩张而拔管。73例随访时间5年以上,术后5年生存率和5年无癌生存率分别为79.5%(58/73)和71.2%(52/73)。  相似文献   

15.
经鼻内窥镜视神经管减压术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9  
目的 探索治疗视神经外伤较好的手术方法。方法 开展了经鼻内窥镜视神经管减压术,并与鼻外进路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经鼻内窥镜鼻内进路视神经管减压术14例,其中9例视力分别从术前的无光感、眼前手动、50cm指数、眼前手动、无光感、光感、无光感、眼前动手、无光感到术后的0.2、0.3、0.3^+2、0.4、0.06、0.3、0.1、0.7、0.12,3例眼球活动障碍恢复正常,随访时间1个月 ̄1年。讨论了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茎突形态异常茎突舌骨韧带骨化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方法 对9例茎突舌骨韧带骨化者术前行茎突的CT扫描并行三维重建以明确诊断.采用颈外径路茎突截短术,术中截除骨化的茎突舌骨韧带、舌骨小角及部分茎突.结果 9例患者中8例临床症状消失,1例症状较前明显减轻,无明显并发症. 结论 对于茎突过长的特殊类型茎突舌骨韧带骨化者行茎突CT扫描可明确诊断,行颈外径路茎突截短术,临床疗效确切,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对全喉切除术(TL)和部分咽切除术(PP)52例,术后残咽保留粘膜宽度,在松弛状态(LS)和紧张状态(SS)下分别进行测量。患者经随访平均36月中,依据有否咽下困难、体重变化、饮食状况和需否扩张处理,判定吻合新咽功能及需具有保留残咽粘膜最低限度的宽度。本组52例中,男49例,女3例,平均年龄63.2岁。随访3~106月,平均36月。原发癌在喉50例,梨状窝2例。TL和PP术后残咽粘膜宽度范围:LS为1.5~5.ocm,平均3.24cm;SS为2.5~8.ocm,平均4.83cm。两者之差为工.5…  相似文献   

18.
口内径路保留扁桃体的茎突截短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内径路保留扁桃体茎突截短术的手术方法.方法总结10例口内径路保留扁桃体茎突截短术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手术方法.结果10例患者均痊愈,术后反应轻,康复快,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口内径路保留扁桃体的茎突截短术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颈前并颈侧部异位甲状腺瘤恶变临床少有报道,笔者于1997年11月1日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47岁。因右颈部无痛肿块渐长8年,颈前无痛肿块渐长3个月,于1997年11月27日入院,病程中无多饮、多食、消瘦病史,亦无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及发音障碍,肿块缓慢长大,不痛。既往有30年烟酒嗜好史,无家族史。体检: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无突眼.无水肿;右锁骨上窝及颈中线环状软骨前各触及一约5cm × 4cm × 3cm及3.5cm × 3cm × 2.5cm囊实性肿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可,无压痛,后…  相似文献   

20.
带蒂全额皮瓣在晚期头颈肿瘤术后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带蒂全额皮瓣整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对14例晚期头颈部肿瘤术后鼻面部、鼻咽部、软腭等部分组织缺损,取全额皮瓣予以整复,取瓣面积(5cm×11cm)~(7cm×16cm)。结果:皮瓣完全存活12例,部分坏死2例,患者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6.9%(10/13)和63.6%(7/11)。经鼻腔和口腔呼吸好,进食功能良好。结论:晚期头颈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应用全额皮瓣整复是一种较好的取材方法,修复面积大,存活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