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患者,男,53岁,因"肝左叶癌综合治疗1年4个月,腹胀10d"于2018年3月4日入我院肿瘤科。2016年11月患者因"上腹部疼痛不适,外院行相关检查提示肝内占位"在外院行腹腔镜下肝左叶治疗切除术,术后病检示:低分化肝癌。术后口服多吉美靶向治疗,术后2个月复查发现复发,停止靶向治疗,行介入及射频消融治疗。2018年1月6日复查AFP 12052.60ng/ml,腹部MR示:肝脏见散在多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43岁,因"反复腹痛3年,加重伴发热10 d"在我院 门诊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胀,每次给予抗炎处理后症状能缓解,曾行胃镜检查未见异常.10 d前患者再次自觉腹痛、腹胀,症状较前有加重,给予抗炎处理后疼痛不能缓解,并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5℃,行腹部X片排除肠梗阻,因患者病因不明,遂至我院门诊就诊.查体:脐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卫,肠鸣音活跃.患者既往无慢性病史.胶囊内镜检查前1 d,患者 门诊行结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考虑患者有小肠病变可能,充分的知情同意后安排行胶囊内镜检查,胶囊内镜检查1 d后,患者自觉腹痛、腹胀剧烈,遂送至我院急诊就诊,于凌晨4点行急诊腹部X片提示:小肠积气,未见明显气液平.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55岁。因右下肢肿胀7月余,加重伴左下肢肿胀、腹胀5月余,胸闷1月余入院。7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渐出现右下肢凹陷性肿胀,由小腿发展至大腿,不伴局部红、肿、热、痛,感右下肢无力伴双手麻木,于当地医院诊断为颈椎病和腰椎病,行颈椎前路及腰椎后路手术,术后当日出现左下肢肿胀,伴疼痛,渐出现腹胀。左下肢彩色超声检查示静脉血栓形成,予局部热敷、利尿等治疗无效,于当地医院行溶栓、抗凝,并植入下腔静脉滤器,治疗无效,双下肢肿胀加重,腹胀加重,腹围增大,并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当地医院复查下肢血管彩色超声及造影检查未见血栓形成,腹部CT示腹腔积液。反复利尿治疗效果不佳,双下肢呈橡皮肿样,并出现胸腹水,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考虑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淋巴水肿,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淋巴外科。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女,36岁,农民,原籍广东,于海南省海口市定居20余年。2014年5月,因肝区轻度疼痛1月余至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就诊。自发病以来,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胀,未行任何治疗。入院查体,腹部平坦,全腹未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扪及。腹部超声示:左肝外叶病灶,超声造影表现为慢进慢出型血流灌注,考虑良性肿瘤。CT检查示:左肝外叶占位伴钙化,考虑结核钙化或肝包囊虫钙化。临床诊断肝左外叶占位待查收住院。入院后,血常规及各项生化检查均正常,于5月22日行腹腔镜下肝肿物切除术,术中所见肝Ⅱ  相似文献   

5.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55岁,因"腹膜后脂肪肉瘤(RPLS)术后10月余,腹部不适伴腹胀2个月"于2012年2月1日入院.10月余前,因"上腹部不适伴腹胀1个月,加重1 w",行腹部彩超提示腹膜后肿物,于外院行腹膜后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类球形,直径超过12 cm,有包膜.术后病理诊断为:混合型脂肪肉瘤(主要为高分化脂肪肉瘤组成,含有黏液样脂肪肉瘤成分).  相似文献   

6.
病例摘要患者 ,男 ,5 1岁 ,已婚。因反复上腹不适 8年 ,发现双侧肾上腺占位 2 4天于 2 0 0 3年 10月 30日入院。患者于 8年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不适 ,饱胀、嗳气 ,当地医院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 ,对症治疗 2~ 3个月后症状缓解而自行停止治疗。此后偶有上腹部不适 ,但皆未在意。入院 2 4天前又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 ,且较以往加重 ,当地医院腹部CT示“双肾上腺占位 ,转移瘤可能”。生化检查癌胚抗原 (CEA)、甲胎蛋白 (AFP)、肝功能等指标均正常。为进一步明确诊治而转来我院。追问病史 ,患者平素体健 ,已戒烟酒 8年。父亲因肺…  相似文献   

7.
<正>一、病历摘要患者,男,65岁。因"上腹部胀痛伴呕吐1周"于2013年9月18日入院,患者一周前开始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以剑突下为主,呈持续性胀痛,伴有干呕,嗳气烧心,无呕血黑便,无眼黄尿黄,无畏寒发热。既往于2011年8月10日因发现右大拇指肿块就诊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病理示恶性黑色素瘤,未予进一步化疗,2012年6月6日发现右腋下肿块,再次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示右腋下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2013年5月24因左上臂肿块再次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病理示:  相似文献   

8.
孙颖  鞠群  刘芳 《中华消化杂志》2003,23(5):309-309
患者男 ,5 3岁。因上腹部疼痛半年 ,加重伴胸骨后疼痛3个月入院。患者半年前出现上腹部隐痛 ,在多家医院行胃镜 ,腹部B超、CT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 ,经制酸、解痉治疗无效。近 3个月上腹部疼痛加剧 ,呈持续性钝痛 ,夜间为甚 ,俯卧位时略减轻 ,伴胸骨后疼痛向左胸背部放射。体重略下降 ,无发热、恶心、呕吐 ,无咳嗽、血痰。入院体检 :生命体征平稳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气管居中 ,双肺语颤对称 ,呼吸音清。上腹部轻压痛 ,无肌紧张、反跳痛 ,肝脾肋下未触及 ,未扪及肿块。入院后胸部X线检查示上纵膈稍增宽 ,心肺未见异常。胃镜示慢性浅…  相似文献   

9.
临床病理讨论双侧肾上腺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患者,男,51岁,已婚。因反复上腹不适8年,发现双侧肾上腺占位24天于2003年10月30日入院。患者于8年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不适,饱胀、暖气,当地医院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对症治疗2~3个月后症状缓解而自行停止治疗。此后偶有上腹部不适,但皆未在意。入院24天前又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且较以往加重,当地医院腹部CT示“双肾上腺占位,转移瘤可能”。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34岁,因"反复中上腹疼痛4年加重伴恶心、呕吐2小时"于2018年11月25日入住我院肝胆外科.患者入院前4年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疼痛于当地医院行腹部超声检查示胆囊泥沙样结石,诊断为"胆囊结石、胆源性胰腺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上腹部疼痛3. 5个小时伴呕吐就诊...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64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1年余,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剑突下隐痛,无向他处放射,多于饥饿时发生,进食后可缓解,无恶心、呕吐、黑便等症状。在外院行腹部CT检查示肝转移癌;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多发溃疡。予兰索拉唑等治疗,症状好转。但后行腹部核磁共振检查示胰头体交界处占位性病变,考虑胰腺癌可能,肝内多发转移瘤。患者分别于2002年3月及5月两次在外院行“吉西塔滨 5-氟尿嘧啶”化疗,腹痛缓解后出院,后因经济原因未继续化疗。2个月前患者腹痛加重,以剑突下及右上腹明显,呈胀痛,无向腰背部放射,与饮食无关。近2个月来偶有恶心、呕吐,伴纳差、消瘦,无发热、呕血、黑便、无腹泻及黄疸等。既往体健。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 ,77岁 ,因右上腹胀痛 1月余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腹胀 1个月 ,有时伴有轻度腹痛。查体 :一般情况可 ,心肺无异常 ,腹平软 ,无压痛、反跳痛 ,肝脾肋下未触及 ,未扪及明显包块 ,肠鸣音亢进 ,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辅助检查 :腹部B超示胆囊炎 ,腹透示不完全性肠梗阻 ,胃镜示慢性食管炎、胃扭转 ,腹部CT示胆囊炎、胰腺炎、脂肪肝 ,结肠镜示慢性结肠炎 ,血沉 (ESR)、癌胚抗原 (CEA)、肝功、肾功正常 ,入院后给予抗炎、支持治疗 ,效果差。住院2 0d后腹胀明显加重。查体 :上腹部膨隆 ,可闻及气过水声及振水音 ,但未触及明显包…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61岁,因腹胀、间歇性腹痛伴体质量进行性下降5年,加重3个月于2006年11月29日入院。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部不适、腹胀,进脂餐后症状明显,无恶心、呕吐。此后症状反复发作,2003年因腹痛、腹胀行B超检查提示胆囊有胆固醇结晶,给予消炎利胆药后症状无改善。此后患者体质量进行性减轻,至2005年下降15kg而再次入住他院,胃镜(-),B超示胆囊息肉,肠镜示结肠息肉并予套切,腹部平片及小肠造影无异常。出院后出现腹胀、腹痛,嗳气发作频繁,且进食后加剧,无纳差但惧食,肛门排气减少,大便3~7d解1次。并时常出现剧烈腹痛,为绞痛,阵发性加重,间隔时间不定,不用药物可自行缓解。近3个月腹痛进行性加重,伴明显嗳气,肛门排气明显减少,有恶心与呕吐,呕吐物为宿食,呕吐后腹痛无缓解,腹胀、腹痛明显时卧床不起,自行禁食数天后症状缓解,无腹痛时自觉体力与精神较好,可进行日常活动。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50岁.自2005年5月起出现反复发作的上腹部隐痛不适,2010年10月左上腹部疼痛加重,腹痛与进食、排便无明显相关.就诊于潍坊市人民医院,行上腹部彩超检查,示右上腹部实性占位(考虑来自胰腺).后到北京协和医院行上腹部CT检查,示胰颈部占位,等密度,边界不清,胰尾部萎缩,胰管扩张.内镜超声示胰颈部近肠系膜上静脉旁—大小约1.77 cm×1.22cm大小的中低回声占位.于2011年1月14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胰腺颈部肿块大小约5cm×4cm,不规则,质硬,肿瘤包绕肠系膜上动脉,并侵犯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无法分离.鉴于局部侵犯严重,未行根治性切除术.行肿瘤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未找到癌细胞.术中诊断:胰腺颈部占位,癌可能性大.患者多次查CEA、CA19-9值均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2岁,因"突发上腹部疼痛3 d"入本院,患者于3 d前进食油腻食物及饮酒后出现上腹部疼痛,疼痛为隐痛,向腰背部放散,伴腹胀、恶心。既往无胆石症病史,17年前因腹部刀刺伤行"胃修补术"。急诊彩超示:左侧膈顶部(脾背侧)液性包块,性质待定,脾局部破裂可能。CT示(图1):脾静脉血栓伴脾梗死可能,脾周积液,不除外脾破裂;急性胰腺炎伴胰周积液。急诊以"急性胰腺炎合并脾破裂"收入本院治疗。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50岁,因"多汗、消瘦2年,双下肢酸困、乏力5月,加重1月"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多汗、怕热、心慌等不适症状,未行进一步检查及治疗.2003年8月上述症状加重,就诊于当地医院,行B超提示"胆囊结石"行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3天后出院.术后上述症状无明显好转,且进行性加重,出现双下肢发凉、酸困、无力等症状,未行任何检查及治疗.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12岁。于2004年7月因发现右颈部包块于当地医院就诊,行颈部包块病理活检示:间变大细胞淋巴瘤。免疫分型示:CD20(-),CD3(+),CD45(+)。行胸、腹部CT检查未见纵隔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确诊为“间变T细胞淋巴瘤-ⅠA期”,予9个疗程的CHOP方案化疗,化疗过程中未再出现浅表淋巴结肿大,未作预防性鞘注治疗,疗程结束后未行其他治疗。  相似文献   

18.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3岁,因"间断性腹部疼痛10年,加重20 d"于2018年1月9日入本院。患者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疼痛,以右上腹为著,伴后背部放散痛,伴恶心、呕吐,进食后加重,无皮肤巩膜黄染。7年前于当地医院行"胆囊切除术"; 1年前于当地医院行相关检查提示"胆管结石",并通过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行"胆管结石取出术"; 20 d前无  相似文献   

19.
高秀华  丛芳  郭文斌 《山东医药》2011,51(37):59-59
患者男,24岁,因饮酒后上腹痛7 d于2010年3月20日入文登中心医院治疗。患者7 d前饮白酒500 ml及啤酒2 000 ml后剧烈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3 h后感上腹部疼痛,稍感腹胀,无畏寒、发热。在当地镇医院给予奥美拉唑抑酸及抗感染等治疗,腹痛减轻。2 d前再次出现上腹部疼痛,性质同前,在家自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上腹疼痛加重,并感腹胀,遂来文登中心医院诊治。患者4年前因左胸部刀刺伤在当地医院行胸腔闭式引流等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20.
高东升  沈彩云  张韶辉 《山东医药》2008,48(16):113-114
病历摘要 患者男,49岁,因腹痛、腹胀逐渐加重1月于2007年7月26日入院.患者于6月29日因排尿疼痛,行前列腺指诊及前列腺液检查,诊断为前列腺炎,给予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奈哌地尔、清热通淋胶囊等药物治疗20余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