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微小RNA(miRNA)-449a/b/c的表达水平、临床意义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2例手术切除的NSCLC组织及69例癌旁组织标本,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PCR)法检测以上组织中miR-449a/b/c的表达并比较3者在NSCL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分布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NSCLC组织中miR-449a、miR-449b和miR-449c表达的相关性,分析NSCLC组织中miR-449a/b/c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性别、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组织学类型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同时根据随访数据比较不同miR-449a/b/c表达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QPCR结果显示,NSCLC组织中miR-449a、miR-449b和miR-449c的平均表达量依次为0.210±0.028、0.359±0.031和0.133±0.020,均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组织中miR-449a、miR-449b和miR-449c的表达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miR-449a/b、rmiR-449a/c和rmiR-449b/c分别为0.246、0.390和0.331(P<0.05);NSCLC组织中miR-449a/b/c表达均与TNM分期有关,miR-449a和miR-449c表达与肿瘤大小有关。全组中位总生存期(OS)为12.4个月,其中miR-449a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的中位OS分别为11.2个月和13.5个月(P>0.05),miR-449b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的中位OS分别为9.6个月和14.2个月(P<0.05),miR-449c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的中位OS分别为11.7个月和13.7个月(P>0.05)。结论 miR-449a/b/c在NSCLC组织中表达降低,且均与TNM分期有关,miR-449b表达与预后有关,可能与NSCLC发生、发展有关,对NSCLC诊断及病情评估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miR-6867及其宿主基因Rap型鸟苷酸交换因子1(rap guanine 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 like l,RAPGEFL1)在食管癌细胞系及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甲基化状态,并探讨其在E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ESCC手术患者组织标本87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6867及RAPGEFL1在食管癌细胞系和ESCC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miR-6867和RAPGEFL1基因表达之间的相关性.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SP)检测RAPGEFL1在食管癌细胞系和ESCC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的甲基化状态.结果:miR-6867在ESCC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其相应癌旁组织(P<0.05),并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RAPGEFL1基因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其相应癌旁组织(P<0.05),并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及TNM分期相关(P<0.05);miR-6867与RAPGEFL1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5).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dC)处理后,4种食管癌细胞系中miR-6867和RAPGEFL1基因的表达均增高,并且其甲基化程度明显降低.RAPGEFL1基因在ESCC组织中的甲基化率显著高于其相应癌旁组织(P<0.05),并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及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ESCC的发生发展可能与miR-6867和RAPGEFL1的异常低表达及RAPGEFL1高甲基化状态有关,miR-6867与RAPGEFL1表达具有一致性,且RAPGEFL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是导致miR-6867与RAPGEFL1表达沉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小RNA-6803(miR-6803)及其宿主基因蛋白磷酸酶6调节亚单位1(protein phosphatase 6 regulation subunit 1,PPP6R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和PPP6R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在ESCC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2013年至2014年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生物标本库的72例ESCC手术患者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6803和PPP6R1在ESC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和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C)处理前后的ESCC细胞株TE1、TE13、Eca109、T.TN、Kyse170中的表达水平.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ESCC细胞系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PPP6R1的甲基化状态,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ESCC组织中miR-6803和PPP6R1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0.318±0.156,0.408±0.177 vs 1.000±0.001,均P<0.05),miR-6803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及TNM分期密切相关(均P<0.05);PPP6R1表达水平与TNM分期和组织学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均P<0.05).ESCC组织中miR-6803和PPP6R1基因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ESCC组织中PPP6R1的启动子区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56.94% vs 36.11%,P<0.05),并与TNM分期和组织学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均P<0.05),miR-6803-和PPP6R1基因的低表达与PPP6R1启动子区甲基化明显相关(P<0.05).经5-Aza-dC处理后,5种ESCC细胞中miR-6803和PPP6R1的表达均升高,并且TE1、TE13、Kyse170细胞中PPP6R1基因甲基化程度降低,非甲基化程度增加,其余2种细胞中PPP6R1基因均表现为非甲基化状态.结论:miR-6803及其宿主基因PPP6R1的低表达可能与ES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是miR-6803和PPP6R1表达沉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iR-34b和miR-155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标本,运用 Real-time PCR检测 miR-34b和miR-155在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Real-time PCR 检测显示在5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 miR-34b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19),而miR-155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00)。MiR-34b和miR-155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情况显著相关(P均<0.05,miR-34b呈负相关,miR-155呈正相关);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及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miR-34b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无显著相关,而miR-155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显著相关。结论:MiR-34b和miR-155的异常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其可能成为肺癌的筛查、诊断及治疗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小RNA-146a(miR-146a)在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和甲基化状态,及其对A549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行根治性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miR-146a的表达水平和甲基化状态,并分析甲基化状态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C)处理A549细胞(处理组),MTT、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处理组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活性。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Notch1和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es-1)蛋白表达。结果肺癌组织和A549细胞中miR-146a表达量分别为0.63±0.28、0.85±0.11,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和BEAS-2B细胞(P<0.05)。MSP检测显示肺癌组织miR-146a甲基化率为62.5%(50/80),高于癌旁组织(P<0.05);miR-146a甲基化状态与肿瘤直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处理组细胞miR-146a表达水平为2.15±0.48,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处理组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活性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处理组Notch1蛋白和Hes-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24±0.05和0.22±0.06,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启动子异常甲基化导致在肺癌组织和细胞中miR-146a表达量降低,可能通过减弱对Notch1/Hes-1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促进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miR-146a有望成为肺癌新的生物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16基因甲基化与其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28例胃癌和相应癌旁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和p16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p16基因甲基化率明显高于其相应的癌旁组织(P<0.01),并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16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相应的癌旁组织(P<0.01);胃癌组织中p16基因甲基化与p16蛋白的表达之间呈负相关(r=-0.544,P=0.003).结论: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导致的基因沉默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胰腺癌肿瘤组织中微小RNA-34a与CD133表达情况,并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胰腺癌患者74例,取胰腺癌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胰腺癌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iR-34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133表达水平。结果:胰腺癌肿瘤组织miR-34a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P<0.05),CD133 mRNA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显著升高(P<0.05);CD133在胰腺癌肿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miR-34a、CD133表达与胰腺癌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iR-34a、CD133表达与胰腺癌患者年龄、性别无显著相关性(P>0.05)。miR-34a低表达胰腺癌患者3年总生存率显著低于高表达患者(P<0.05),CD133高表达胰腺患者3年总生存率显著低于CD133低表达者(P<0.05)。miR-34a、CD133表达、肿瘤大小和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胰腺癌肿瘤组织miR-34a与CD133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miR-34a在胰腺癌组织中低表达,CD133高表达,与患者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有关,可能作为胰腺癌病情监测及术后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c adenocarcinoma,GCA)中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optosis protease activating factor-1,Apa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与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人类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检测GCA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paf-1基因甲基化状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CA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paf-1和EZH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GCA组织中Apaf-1基因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9.6% (62/125)vs4.0%(5/125),P<0.01],Ⅲ期和Ⅳ期GCA组织中Apaf-1基因甲基化率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58.8%vs 38.6%,P<0.05),但GCA组织中Apaf-1基因甲基化率与GCA的组织学分化程度无关(P>0.05).GCA组织中Apaf-1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相应癌旁组织(39.2% vs 96.0%,P<0.O1),且与Apaf-1基因甲基化状态相关.GCA组织中EZH2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74.4%vs 11.2%,P<0.01),且与Apaf-1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GCA组织中Apaf-1基因启动子区呈高甲基化,Apaf-1和EZH2蛋白可能共同参与了GCA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均  冯露  徐凡  刘丽  唐英  胡辉权 《现代肿瘤医学》2017,(21):3487-3490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miR-150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62例宫颈癌组织样本,其中Ⅰb期患者23例,Ⅱa期患者29例、Ⅱb期患者10例,正常宫颈组织13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miR-150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并将检测结果和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宫颈癌组织中miR-150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宫颈癌组织miR-150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miR-150 mRNA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相关,与宫颈癌Ⅰb期患者相比,Ⅱa期以及Ⅱb期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miR-150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宫颈癌Ⅱa期与Ⅱb期患者的miR-150 mRNA表达水平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miR-150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作为癌基因调控宫颈癌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中miR-203基因的表达及其甲基化状态,探讨miR-203基因在食管鳞癌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应用实时定量RT-PCR(Real-Time RT-PCR, qRT-PCR)以及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 MSP)的方法检测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itydine, 5-aza-dC)处理前后的食管癌细胞系(TE1、TE13、YES-2、EC109、T.TN)以及食管鳞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miR-203基因的表达和甲基化状态。结果:未经5-aza-dC处理的五种食管癌细胞系中miR-203基因的表达均相对较低,经5-aza-dC处理后,五种食管癌细胞系中miR-203基因的表达均增高。五种食管癌细胞系在5-aza-dC处理前表现为miR-203基因高甲基化状态,应用5-aza-dC处理后,YES-2细胞系中miR-203基因甲基化程度降低,非甲基化程度增加,其余四种细胞系中miR-203基因均表现为非甲基化状态。miR-203基因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并与TNM分期和组织学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miR-203基因的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为62.7%(52/83),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7.22%, 6/83) (P<0.05),并与TNM分期和组织学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发生miR-203基因甲基化的食管鳞癌组织中miR-203基因的表达显著低于未发生甲基化的食管鳞癌组织(P<0.05)。结论:miR-203基因在食管鳞癌中的异常低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其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是导致其表达沉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