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比较经皮肝胆道镜碎石(PTCSL)两种不同路径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优缺点及临床应用价值,为今后经皮肝胆道镜手术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12年7月间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81例肝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9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取一步造瘘取石法,对照组则采取二步造瘘取石法,治疗周期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量、结石取净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周期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结石取净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采取一步造瘘取石法的观察组在出血量方面明显低于采用二步造瘘取石法的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PTCSL是临床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一种较为有效方法,两种手术路径方式在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控制方面均有明显疗效,但一步造瘘取石法出血量较少,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手术的首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经皮肝胆道镜碎石(PTCSL)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3月~2012年7月43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接受改良的PTCSL治疗:经皮肝胆道引流(PTBD)1周后经皮肝扩张胆道造瘘、瘘道内置保护性鞘管和应用硬质胆道镜辅助碎石取石,其中12例未行PTBD,即穿刺扩张作Ⅰ期造瘘取石.根据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综合评价PTCSL疗效.结果 43例患者改良PTCSL明显优于传统经皮肝胆道镜(pTCS),平均手术时间(97.2±10.3)min,住院时间(16.7±4.3)d,术中出血量(20.4±3.7)mL,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6.9%(3/43),Ⅰ期完全取尽结石者12例,Ⅱ期取尽者19例,Ⅲ期5例,Ⅳ期3例,结石残留率为9.3%(4/43).结论 PTCSL对治疗肝胆管结石,尤其对多次胆道术后复发或残留的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易重复的方法,具有取石快、结石残留率低、术后并发症少、微创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体内微爆破碎石仪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的疗效。方法:将108例肝胆管结石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体内微爆破碎石仪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活检钳碎石治疗,对比两组的碎石成功率、结石取净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碎石成功率、结石取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体内微爆破碎石仪治疗肝胆管结石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提高了肝胆管结石取石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胆管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肝胆管结石患者290例,150例行胆管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组),140例行开腹手术(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管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观察对比研究组47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及观察组43例(经皮肝胆管镜术)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次数、结石取净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结石取净率及住院时间略优于研究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量、并发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胆管手术史、合并肝内胆管结石的比例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肝胆管镜对于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复发结石、肝胆管手术史者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胆道镜配合手术肝胆管切开取石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并与肝部分切除术+T管引流治疗肝胆管结石相比较.方法 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40例采取胆道镜配合肝胆管切开取石治疗(观察组)与同期采取肝部分切除术+T管引流治疗的4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32.4±10.6)、(177.3 ±12.4)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7.4±13.5)、(168.5 ±22.6)ml,住院时间分别为(9.3±2.0)、(12.6±2.5)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结石残留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采取胆道镜配合肝胆管切开取石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拟行手术治疗的86例肝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采用胆总管切开取石并胆肠吻合术治疗,对照组运用开腹肝部分切除术并T管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行随访2年,了解其术后并发症、复发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等方面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并发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胆总管切开取石并胆肠吻合术治疗肝胆管结石为临床手术节省了时间,减少患者的出血量,改善了预后,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孙晶晶 《全科护理》2012,10(36):3366-336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腹腔镜治疗内肝胆管结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0例肝胆管结石病人根据入院顺序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病人都采用腹腔镜治疗内肝胆管结石术,治疗组病人在手术治疗的同时配合积极的循证护理方法。[结果]经过积极的治疗后,两组都治疗出院,无死亡病例。治疗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术后6h疼痛程度都最重,且随术后恢复呈逐渐减轻的趋势,治疗组在术后2d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都比较少,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治疗内肝胆管结石围术期应用循证护理,可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创伤,促进术后康复,不增加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胆囊结石并肝外型肝胆管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某院收治的88例胆囊结石并肝外型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均有4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取石术以及T管引流治疗,试验组患者则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十二指肠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一般情况,并比较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手术耗时和手术费用高于对照组,但是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结石并肝外型肝胆管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的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8):1250-1251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道造瘘硬质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就诊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经规则性肝切除术,观察组采用经皮肝胆道造瘘硬质胆道镜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结石清除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取净结石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经皮肝胆道造瘘硬质胆道镜治疗创伤较小,结石取净率较高,且并发症较少,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肝取石处理复杂性肝胆管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探讨该科30例经皮肝取石处理复杂性肝胆管结石资料。分析患者资料、手术疗效、手术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 30例经皮肝取石处理均顺利完成,术中术后无大出血及手术死亡病例。其中16例取净结石,术后无明显胆瘘和胆汁性腹膜炎等情况。结论经皮肝取石处理复杂肝胆管结石安全、可靠,围手术并发症低,在一定范围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微创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轻度肾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轻度肾积水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后腹腔镜微创取石术组(n=50)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组(n=50)。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后腹腔镜微创取石术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组,手术时间长于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组,结石清除率高于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组(P<0.05)。手术后,两组的血清TNF-α、IL-6、KIM-1、Cys-C水平均升高,IL-2水平均降低,但后腹腔镜微创取石术组均优于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组(P<0.05)。结论后腹腔镜微创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轻度肾积水,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提高结石清除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无管化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126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其中66例采用无管化微创PCNL治疗(PCNL组),60例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TURL组)。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并发症、肾功能、肾脏血流动力学及血电解质水平。结果PCNL组结石清除率高于TURL组(P<0.05),两组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血尿素、血肌酐、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两组间血尿素、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CNL组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低于TURL组(P<0.05)。术后两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阻力指数(RI)均降低,血钠水平升高、血钾水平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手术碎石取石会造成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波动,对患者肾功能及血电解质有轻微影响;无管化微创PCNL治疗效果优于TURL,但两种手术并发症率及对肾功能、肾脏血流动力学及血电解质的影响无差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使用拦截网篮(N-Trap)输尿管硬镜激光碎石术(nURL)在治疗输尿管超上段结石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到2020年12月于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施行手术的165例单侧输尿管超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nURL组(68例)、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组(43例)和...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和比较经皮肾镜下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与钬激光处理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该院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共138例,随机分为A和B两组,每组各69例患者,A组采用经皮肾镜下超声气压弹道碎石系统,B组采用钬激光碎石,比较两种碎石方式的碎石时间、I期结石清除率、术后平均住院日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在I期结石清除率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组,且A组的平均住院日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钬激光碎石相比,经皮肾镜下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处理复杂性肾结石,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护理方法。方法将2009年2月至2011年1月50例行大通道经皮肾镜造瘘取石术患者(观察组)与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50例行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术后感染并发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行大通道经皮肾造瘘取石术手术均获成功,两组患者住院天数(t=2.95,P〈0.05)、住院费用(t=11.68,P〈0.05)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χ2=6.25,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和心理沟通,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精细的术后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斜仰卧位与截石位在输尿管软镜吸引取石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两组上尿路结石患者共82例,其中斜仰卧位47例,截石位35例,术前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合并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肾盂内压、术后30天清石率、并发症及住院天数。结果 73例手术一期完成,9例留置DJ管2周后成功行软镜手术。与截石位相比,斜仰卧位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明显提高,而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的并发症、肾盂内压和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斜仰卧位输尿管软镜吸引取石术与传统体位相比,同样安全且碎石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门穴埋针干预对改善肝胆结石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外科肝胆结石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神门穴埋针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睡眠的质量及住院天数和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住院天数及费用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肝胆结石术后患者实施神门穴埋针中医技术干预,可明显提高其睡眠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肝左外叶切除术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肝左外叶切除术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和对照组(30例,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石取净率、症状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研究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的手术情况对比结果:术中出血量研究组比对照组差不多,术后并发症的切口感染率、结石残留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症状疗效可与开腹手术相似,且具有微创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