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方法将135例骨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4例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照组61例单独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术后14~15 d常规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判断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中2例(2.7%)发生DVT,对照组中6例(9.8%)发生DVT。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能有效预防骨科术后DVT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张雷  龚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2):2850-2851
目的 观察研究低分子肝素钙(LMWH)预防ICU长期机械通气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ICU长期机械通气患者38例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20例,机械通气后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同时于第2天开始预防性连续每日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2次,共用14 d.对照组18例,机械通气后常规治疗和护理,不予预防性抗凝治疗.结果 预防组1例(5%)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但无明显症状.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1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CU长期机械通气患者为下肢DVT高发人群.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可使ICU长期机械通气患者下肢DVT发生率减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磁治疗带预防髋膝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评价磁治疗带预防髋膝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48例接受髋膝周围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预防组术后应用磁治疗带治疗,对照组不采用任何预防措施,术后4-7d行患侧静脉造影,了解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中8例发生DVT占33.3%,预防组中1例占4.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磁治疗带能安全,有效地预防髋膝关节及其周围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5.
低分子肝素预防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湘全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7):1305-1307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术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疗效。【方法】89例妇科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威肝素治疗组47例与对照组42例,治疗组术后12h、24h、48h均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μ,对照组不采用预防性用药。两组均记录盆腔引流量及拔除引流管时间,检测并比较术前、术后d3、d7双下肢静脉血管和血流情况,术前和术后d1、d2、d5、d7血小板、凝血功能、D-二聚体(D-D)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术后盆腔引流量和拔管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与术后血小板、凝血功能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D-D术后d1达到高峰,对照组D-D在术后d3达到高峰,且高值持续时间大于治疗组。血管彩超结果:对照组术后d7有7例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治疗组术后d7有2例下肢静脉微小血栓。两组病人均未发生肺栓塞。【结论】低分子肝素可降低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且不会增加术后出血危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探索其治疗规律。【方法】对2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结果】23例症状、体征在3周内均消失,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有血栓形成的相关血管再通或部分再通。【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恶性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诊断及防治。方法:对12例腹腔恶性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低分子量肝素(速碧凝)0.4~0.6 mL,皮下注射,12 h 1次,连用10~21 d或下肢肿胀消退后再使用7 d;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复方丹参30 mL,静脉滴注,1次/d。结果:显效9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1.7%,无出血性并发症及过敏反应。随访1~4个月,1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无复发,血栓形成后综合征2例。结论:对于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应高度重视下肢深静脉血栓,早期诊断、积极预防,低分子量肝素治疗腹腔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满意、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前单次使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护理观察与配合。方法将腹腔镜手术患者38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182例和对照组200例。研究组术前半小时皮下注射5 000μg低分子肝素钙,护理观察与措施密切配合,再行手术。对照组行常规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DVT的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凝血四项、血小板计数、术后相关并发症等。结果研究组DVT发生率为0.5%,对照组为6.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凝血四项及血小板计数变化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肝素相关并发症多为皮肤过敏,无出血并发症。结论在护理观察与措施密切配合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单次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对预防DVT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9.
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5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铭  刘蔚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9):4690-4691
目的:探索奥扎格雷钠与低分子肝素合用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方法: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4例,应用奥扎格雷钠与低分子肝素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疗效。结果:5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治愈36例,有效14例,无效4例。结论:联合应用奥扎格雷钠与低分子肝素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安全和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3):574-575
选取2008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直肠癌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进行直肠癌手术及相关治疗方案,对照组在术前12h及术后7d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钙。观察术后两组患者髂前引流情况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72h内拔髂前引流管34例,对照组33例,两组拔管比例以及每日髂前引流管引流量无明显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4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对照组11例,观察组的发生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低分子量肝素钙对于直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明显,无明确的副作用以及并发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用梯度压力袜对全髋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介绍了76例全髋置换术后患者使用T.E.D梯度压力袜后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无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全髋置换术后患者使用医用T.E.D梯度压力袜可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对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86例行妇科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比较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凝血功能、下肢周径及血流速度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s-CRP、IL-6、TNF-α等炎症因子较治疗前的上升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D、FIB较治疗前的升高程度及PT、APTT较治疗前的下降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周径较治疗前的增加程度以及血流速度较治疗前的下降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应用于妇科手术后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状态,抑制机体炎症反应,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关注直肠癌术后患者的健康指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通过对直肠癌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进行分析,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通过护理干预,无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结论:在直肠癌术后实施正确的护理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低分子肝素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CVST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结果:治疗组痊愈20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痊愈15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为62.9%。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除注射部位有淤斑外,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CVST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好发于下肢。其发病率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有增加的趋势,血栓形成的后遗症严重影响病人的工作能力,甚至致残。由DVT引起的肺栓塞(PE)已被公认是一种致命性并发症。因此,预防DVT发生,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至关重要。现就DVT的发病情况,病因及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环节的问题综述如下。1DVT的发病情况由于很多DVT病人没有特殊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所以很难精确的统计DVT的准确发病率。尸检资料证实,DVT的发病率为35%~52%[1],关振鹏[2]等研究发现DVT发病率随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肺癌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实验组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记录两组相关临床指标和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DVT和PE的发生率明显减低;术后引流量、出血事件、凝血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低分子肝素降低肺癌术后DVT和PE的发生率,不增加出血的风险,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李芳  刘艳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9):4730-4730
目的介绍应用医用梯度压力袜来预防全髋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措施。方法回顾性介绍对76例全髋置换术后患者应用医用梯度压力袜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结果 76例全髋置换术后患者无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对全髋置换术后患者采用医用梯度压力袜可有效的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分子肝素可抑制体内、体外血栓和动静脉血栓的形成,在临床上常应用于脑梗死、冠心病的治疗。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时,通常选择腹壁皮下注射,但临床上常易引起皮下出血、瘀血,甚至皮下血肿等,我们通过对注射方法、注射部位的不良反应的客观指标进行观察,从而证实良好的注射方法、正确的注射部位可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手术(VVS)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原因,并观察使用低分子肝素后的预防效果。方法将575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按入院时间的不同分为2组,2010年5月至2013年10月入院行VVS术后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者为LMWH组(285例),2008年1月至2010年4月入院行VVS术后未使用低分子肝素者为非LMWH组(290例)。观察2组患者DVT的发生及术后切口或(和)皮下瘀血、下肢肿胀或(和)疼痛情况,同时进行术前和术后5 d血小板计数(PLT)、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及D-二聚体(D-dimer)检测;术后随访1个月,再次检测D-dimer并观察其变化。结果非LMWH组发生DVT 12例(80.0%),LMWH组发生DVT 3例(20.0%),2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LMWH组发生切口或(和)皮下瘀血、下肢肿胀或(和)疼痛分别为24、36例,LMWH组发生切口或(和)皮下瘀血、下肢肿胀或(和)疼痛分别为20、28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年龄≥60岁、心脑血管疾病、既往有下肢血栓史、长期口服激素类药物及CEAP分类≥Ⅳ级均是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2组术前、术后各时间点的PLT、凝血功能指标(PT、TT、FG、APTT)及D-dimer变化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原发糖尿病、高龄、心脑血管疾病、既往有血栓史、长期口服激素类药物等是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危险因素;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能有效地降低VVS术后DVT,且临床应用是相对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对4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重视术前评估、健康教育,术后肢体功能锻炼,避免在患肢行静脉穿刺,抬高患肢并禁烟,加强对患肢肿胀、皮温、疼痛、血运的观察,饮食、心理护理及采用预防性抗凝治疗。结果本组无1例发生DVT并发症。结论早期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可以有效预防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