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飞秒激光(瑞士Femto-LDV飞秒激光)与机械刀(法国MORIA OUP)制作角膜瓣的SBK手术的有效性、预测性、安全性、稳定性。方法 2010年1~4月成都康桥眼科医院门诊完成的SBK手术病例2000眼(球镜-1.00~9.75 D,柱镜0~2.75 D),根据制瓣方式分为飞秒激光组和板层刀组各1000眼,所有手术均采用VISX S4(美国AMO公司)行基质切削,且都由同一手术医师完成。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天、1周、1月、3月、6月的裸眼视力(UCVA)、术后屈光度、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丢失,并分析各组屈光稳定性和术后并发症。结果预测性:两种手术均具有良好的预测性,但术后1天时飞秒激光组优于角膜板层刀组;有效性:术后1天UCVA达到或超过术前BCVA的比例,飞秒激光组为95.5%,明显高于机械刀组的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周、1月、3月、6月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视力超过BCVA一排以上的比例,飞秒激光组为21.5%,明显高于机械刀组的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性和安全性:术后6月BCVA丢失在2排以上者飞秒激光组为0眼,机械刀组有3眼。结论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SBK手术有较快的视力恢复,更好的术后视力,更高的安全性,但对于术后晚期视力稳定性和角膜生物力学变化情况,仍需长期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sub-Bowman keratomileusis,SBK)与常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1 200例(1 200眼)行SBK手术患者(SBK组)、1 200例(1 200眼)行LASIK手术患者(LASIK组),均于术后1,7,30 d分别检查裸眼视力,观察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术后次日行裂隙灯检查,观察角膜上皮愈合情况;比较术后3个月患者自述眼干症状.结果 2组术后1,7,30 d裸眼视力>0.5~≤0.8的眼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5),SBK组裸眼视力>0.8的眼数明显高于LASIK组(P<0.05) ;SBK组患者术后次日角膜上皮修复良好,LASIK组1 032例术后7~14 d角膜上皮修复,1 68例术后15~21 d角膜上皮完全修复;术后3个月SBK组自述干眼症状者明显少于LASIK组(P<0.05).结论 SBK手术因切削表面浅且均匀,在安全性、视力恢复、角膜瓣上皮愈合反应及术后干眼发生率方面均优于传统LASIK.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在制作角膜瓣时发生卡刀后改做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治疗中低度近视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6例(28眼)中低度近视患者在LASIK术中因遇到阻力卡刀改为PRK,术后随访时间大于1 a,对术后视力、角膜瓣的恢复及并发症等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26例(28眼)术中术后无不良并发症。术后1 a裸眼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27眼(96.43%),术后无上皮植入及明显Haze出现。术后1 a无角膜膨隆或圆锥角膜发生。结论 LASIK术中卡刀改做PRK治疗中低度近视效果显著,适用于因特殊原因急需一期手术完成的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角膜板层刀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和飞秒激光制瓣LASIK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治疗的近视患者300例600眼, 其中接受角膜板层刀制瓣LASIK (M-LASIK组)和FEMTO LDV飞秒激光制瓣LASIK (F-LASIK组)各150例300眼。观察手术后1个月内角膜瓣愈合、视力、干眼的3项客观指标[泪膜破裂时间(tear film break-up time, BUT)、泪液分泌试验和角膜荧光染色(fluorescein staining, FS)评分]、角膜地形图和主观症状的问卷评估。  结果  两组术后角膜瓣均一期愈合, F-LASIK组有1只眼术后第1天角膜瓣细皱, 冲洗后好转; 所有眼均达到手术前预期矫正视力。术后1个月两组角膜地形图角膜曲率值K1、K2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 < 0.05), 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 术后1个月两组BUT、泪液分泌试验结果均明显下降, FS评分明显增加(P < 0.05)。术后1个月F-LASIK组BUT明显高于M-LASIK组(P=0.045), 泪液分泌试验、F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LASIK组主观症状的评分总和明显低于M-LASIK组(Z=-0.989, P=0.043);满意度明显高于M-LASIK组(Z=-2.316, P=0.021)。  结论  传统角膜板层刀制瓣LASIK和现代FEMTO LDV飞秒激光制瓣LASIK均可以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术后视力及生活视觉质量, 而飞秒激光制瓣术后满意度更高, 且可以减少术后干眼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郑博 《医学临床研究》2016,(11):2152-2154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患者282例(297眼),根据是否辅以飞秒激光分为观察组(157例161眼)与对照组(125例136眼),观察组采用飞秒激光辅助超声乳化术,对照组仅采用传统超声乳化术,观察并记录手术过程中的超声能量(AVE)、有效超声时间(EPT),术后两个月术源性散光(SIA)、检查最佳矫正视力(BCVA)、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过程中平均AVE为(6.5±2.1)%显著少于对照组(10.0±1.5)%,EPT为(6.1±2.0)s显著短于对照组(8.2±1.5)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两个月SIA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BCVA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8.4±4.3)%显著低于对照组(15.9±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飞秒激光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具有良好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能够明显降低AVE与EPT,降低SIA和角膜内皮的丢失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张慧敏  刘芳 《临床医学》2020,40(8):75-76
目的 分析飞秒激光角膜基质小切口透镜取出术(SMILE)、飞秒激光辅助制瓣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治疗高度近视对患者角膜、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周口市中心医院2017年8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82例高度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研究组行SMILE治疗,对照组行FS-LASIK治疗,记录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UCVA)、角膜及泪膜稳定性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高度近视患者均顺利完成相应手术治疗,经分析可知两组术前UCVA测量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个月,两组UCVA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 0. 05);术后3个月,UCVA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术前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功能(SIt)、角膜最薄点高度、角膜后表面高度测量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个月两组BUT、SIt、角膜最薄点高度、角膜后表面高度测量值均较术前有所下降(P 0. 05);研究组术后3个月BUT、SIt测量值较术前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应用SMILE治疗高度近视有利于在确保患者裸眼视力改善效果的基础上保障其泪膜、角膜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准分子激光矫治屈光不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10例(1620眼)行准分子激光矫治近视眼患者,根据近视程度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低度组、中度、高度组各270例(540眼)。三组患者均接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镶磨术对其近视实施矫治。记录三组术前、术后3个月的屈光度和对比敏感度等指标变化以及术后1年裸眼视力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三组患者术后屈光度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均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对比敏感度均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准分子激光对不同程度近视眼实施矫治,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已接受角膜屈光激光手术(CRS)的飞行学员高阶像差的变化及角膜后表面稳定性,探讨民航招收飞行学员对于放开CRS标准后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在民航总医院和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体检鉴定中心参加招飞体检以及年度体检的飞行学员进行调查。随机选取未行CRS且裸眼视力≥1.0的飞行学员50例(100眼)作为正常对照组;选取已行CRS的飞行学员67例(131眼)作为实验组,其中行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者29例(56眼),行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者22例(43眼),行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者16例(32眼)。分别对其进行裸眼远视力、屈光度、对比敏感度、泪膜破裂时间(BUT)以及角膜地形图等检查,同时比较手术前后中央前房深度、眼轴长度、晶状体厚度等变化情况,分析各组间高阶像差及角膜后表面稳定性。 结果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对比敏感度、BUT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6个月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三叶草像差等较术前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各组间术后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叶草像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S-LASIK组与LASEK组高阶像差、球差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彗差、三叶草像差等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SMILE组高阶像差、球差、彗差、三叶草像差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角膜后表面高度及眼球轴长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晶状体厚度较术前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前房深度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民航飞行学员行CRS安全有效,FS-LASIK可明显提升飞行学员术后的高阶像差。  相似文献   

9.
陈凤莲  )  李琼  ) 《全科护理》2013,11(21):1925-1926
[目的]探讨飞秒制瓣LASIK手术的配合以及护理体会。[方法]对1800例飞秒制瓣LASIK手术病人予以术前心理护理、术中护理以及手术后宣教等全面护理。[结果]本组病人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个月屈光情况:3488眼等值球镜屈光度在±0.5D范围内,达到96.9%,均在±1.0D范围内;手术后裸眼最佳视力1.5,裸眼最低视力0.6,3330眼病人裸眼视力≥1.0,达到92.5%。其中3 524眼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占97.9%。手术后1周病人手术满意率100%。[结论]飞秒制瓣LASIK手术能矫正病人近视屈光度,是一种近视治疗安全有效的方法。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学习,规范手术流程,全方位细致的护理是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普拉洛芬滴眼液在LASEK中应用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普拉洛芬滴眼液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5年6月至2005年12月在本院行LASEK术100例200眼,随机分为试验组(普拉洛芬滴眼液组)和对照组,对两组病例术后角膜刺激症状、上皮愈合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试验组术后d1、d3角膜刺激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组.上皮愈合情况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中合理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可以明显减轻术后患者的角膜刺激症状,不会影响角膜上皮的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磨镶术(LASEK)矫治近视的手术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20%乙醇浸泡角膜上皮10~12 s制作上皮辩,以Zeiss Mel-80准分子激光仪进行激光切削,术后配戴绷带式角膜接触镜3~6 d,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术后症状,角膜上皮瓣愈合特点,眼压Haze形成情况等.[结果]共有115例224眼随访6~12个月,平均等效球镜为(-9.474±0.531)D;224只眼制作完好的上皮瓣,直径为8~9mm,上皮瓣蒂位于上方.术后1 d检查,31只眼中度刺激症状,其余患者术后刺激症状轻微,可以耐受.术后3d内刺激症状基本消失.上皮瓣基本透明177只眼,轻度水肿43眼,4眼中度水肿.取角膜接触镜时,224只眼角膜上皮愈合完好.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所有患者眼压均在正常范围.术后1个月泪液分泌试验下降,术后3个月逐渐恢复.术后Haze反应分-10.0D以上和-10.0OD以下两组对比,Haze2级及Hazez级以上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Haze反应男性多于女性.两组病例术后3个月检查,裸眼视力0.4~1.0,未见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结论]-10.00D内的患者行LASEK手术,具有术后刺激症状轻,上皮愈合好,Haze反应轻等优点.其远期临床疗效及对Haze的形成作用仍需更多病例和更长时间的随访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利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总结672例1230只眼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患者术前术后的视力、屈光度的观察及护理。结果:裸眼视力术后1~3个月时波动较大,6个月后渐趋稳定,视力达1.0以上者占93.7%,术后6个月与1年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稳定性高,视力恢复快,效果好,是一种安全有效、预测性较好的角膜屈光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角膜胶原交联疗法治疗圆锥角膜的疗效.[方法]对在本院接受角膜胶原交联疗法治疗的20例圆锥角膜患者(33眼)进行前瞻性研究,观察患者术后1周内术眼反应,以及术后6个月相关指标(视力、角膜、晶体、视网膜情况、眼压、角膜地形图、角膜内皮计数)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1周内术眼反应轻微,术后6个月角膜、晶体、视网膜情况、眼压和角膜内皮计数稳定,30眼(18例患者)裸眼视力改善,矫正视力稳定,角膜曲率显著降低.有3眼(2例患者)角膜扩张仍有进展,并进行了再次交联治疗,最终获得改善.[结论]采用角膜胶原交联疗法治疗圆锥角膜具有有效率高,术后反应轻,无副作用的优点,大部分患者治疗后角膜曲率降低,裸眼视力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SBK)对近视患者泪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近视患者,按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观察组实行SBK治疗。术后3个月,对比两组泪膜稳定性(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术后3、个月对比两组屈光度。结果 术后3个月,观察组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屈光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BK可有效改善近视患者的泪膜稳定性,降低屈光度回退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中患者头位改变的观察 ,探讨术中患者头位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的近视患者 40 0例 (80 0眼 ) ,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在完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角膜瓣后 ,观察记录患者头位 ,在继续进行手术前 ,对头位改变的患者予以调整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不予调整头位。对两组手术疗效予以对比分析。结果 :完成角膜瓣后明显改变头位的有 11.2 5 %;术后 6个月裸眼视力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对照组激光切削偏离中心及散光轴位矫正偏移发生率均大于实验组。结论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中患者头位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头位的改变对手术疗效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进一步做好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中患者的心理护理、协助手术医师发现及纠正患者术中头位变化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飞秒激光小切口透镜取出术(SMILE)对近视眼患者视力改善、角膜非球面系数(Q值)和角膜全层厚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入沧州市人民医院眼科的100例(200眼)中高度近视患者,均行SMILE治疗;比较术前与术后1 d、7 d、14 d、1个月、3个月、6个月视力指标[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效屈光度(SE)]、角膜形态参数[角膜非球面Q值、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RI)、角膜全层厚度、角膜曲率(K)]变化,并观察并发症(视力恢复迟缓、角膜瓣缘出血、角膜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前后视力指标比较:术后1 d、7 d、14 d、1个月、3个月、6个月的UC-VA、BC-VA、SE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角膜形态参数比较:术后1 d、7 d、14 d、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角膜全层厚度、K均明显低于术前,术后角膜非球面Q值、SRI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100例患者中,2例视力恢复迟缓,1例角膜瓣缘出血,无1例患者出现角膜感染,经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薄角膜近视病人行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8例(95眼)薄角膜近视病人术前严格检查和精心准备,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紧张、恐惧情绪;术中密切护理配合;术后予以健康指导及定期复查.[结果]48例(95眼)术后随访6个月,全部病人裸眼视力好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达到了预期目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中不同光学区直径对近视患者视功能和角膜滞后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实施SMILE的82例近视患者(164眼),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82眼)。均采用SMILE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大光圈,光学区为6.6 mm,观察组采用小光圈,光学区为6.2 mm。手术前后,观察两组患者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等视功能以及角膜滞后量、角膜阻力因子变化。结果: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观察组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角膜滞后量、角膜阻力因子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MILE中较小光学区对近视患者的视功能和角膜滞后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高度近视准分子激光术后黄斑出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及分析该院高度近视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激光原位角膜镶磨术(LASIK)术后黄斑出血的相关原因。方法选择该院1997~2012年治疗的高度近视患者2 170例(4 302只眼),其中PRK组2152只眼,LASIK组2 150只眼,采用3种角膜瓣制作技术,包括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组)605只眼,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SBK组)957眼,飞秒激光角膜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组)588只眼,采用常规观察最佳矫正视(BCVA),眼内压,眼底改变等,全部患者随访8~12个月。结果 2 170例4 302只眼,有14只眼发生黄斑出血,黄斑出血率0.33%,其中PRK组2 152只眼,12只眼黄斑出血,黄斑出血率为0.56%;LASIK组2 150只眼,2只眼黄斑出血(LASEK发生1只眼,SBK发生1只眼,Femtosecond laser无),黄斑出血率为0.09%,PRK组黄斑出血率高于LASIK组黄斑出血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8,P0.05)。PRK组12只眼黄斑出血时,其平均眼压为(24.38±5.63)mm Hg,比术前平均眼压(16.58±4.28)mm Hg高。结论皮质激素性高眼压波动可能是高度近视PRK术后黄斑出血的主要原因,LASIK术是避免高度近视术后黄斑出血的最好方法,3种角膜瓣制作技术与黄斑出血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薄角膜瓣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对82例(145眼)薄角膜高度近视患者采用薄角膜瓣LASIK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术前、术后患者视力、屈光度等的变化。结果薄角膜瓣下LASIK术后反应轻,术后第1天患者裸眼视力均明显提高。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在1.0以上者112眼,占77.2%;0.5~0.8者29眼,占20.0%;小于0.5者4眼,占2.8%。屈光度数稳定在±1.0D以下者118眼(81.4%)。术中、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并发症主要为角膜瓣细微皱褶。结论薄角膜瓣下LASIK治疗高度近视眼的安全性及疗效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