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或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老年腹腔镜结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本院60例老年腹腔镜结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B组采用全麻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应激反应指标、术后疼痛情况、术后恢复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组的动态疼痛评分(VAS)、术毕心率(HR)、术后皮质醇(Cor)、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54±0.97)分、(78.29±10.34)次/分钟、(414.95±92.43)nmol/L、(1.74±0.26)d显著低于A组的(3.26±1.16)分、(84.63±11.28)次/分钟、(485.76±96.94)nmol/L、(2.23±0.59)d,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略低于A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全麻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可以维持老年腹腔镜结肠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术后应激反应,具有良好的麻醉与镇痛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老年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肝功能受损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择期行肝胆外科上腹部手术肝功能受损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静吸复合全麻,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20min静脉泵入地佐辛+右美托咪定,对照组在同时段静脉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变化,并评价术后12~72h疼痛数字评分(NRS),记录手术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气管插管后5min、手术中及拔管后20min时血清DBIL、ALP均较麻醉诱导前5min时其增加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72h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丙泊酚用量(232.23±1.47)mg、瑞芬太尼用量(462.19±1.33)μg均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右美托咪定可明显减少肝功能受损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同时对患者血清DBIL和ALP影响小,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在老年外科手术患者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2例老年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各41例,均实施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术前观察组静脉输注乌司他汀,对照组同时间输注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麻醉前、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0,认知功能[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ES)、韦氏记忆量表(WMS)]变化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 麻醉前两组SBP、DBP、HR、IL-6、IL-8、IL-10、MMES、WMS评分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两组SBP、DBP较麻醉前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显著低,对照组HR较麻醉前显著升高(P<0.05),且升高幅度较观察组明显(P<0.05),而两组IL-6、IL-8、IL-10较麻醉前明显升高,MMES、WMS评分较麻醉前明显降低,且对照组变化幅度较观察组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通过调节老年外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降低炎症指标,达到降低患者POCD发生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吸入全麻和吸入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术后清醒时M AC和S tew ard苏醒评分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吸入全麻组(全麻组)和吸入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联合组),每组15例。联合组硬膜外给予1.6%利多卡因12~14 m l,两组均采用异丙酚2 m g/kg和琥珀胆碱1.5 m g/kg诱导插管,用维库溴铵、异氟醚维持麻醉,两组异氟醚用量相同。手术结束时快速洗出体内异氟醚,进行S tew ard苏醒评分。结果:全麻组清醒M AC为(0.40±0.06)%,S tew ard苏醒评分4.10±0.04;联合组清醒M AC为(0.25±0.05)%,S tew ard苏醒评分为4.70±0.05。结论:吸入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术后清醒时M AC降低,S tew ard苏醒评分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镇痛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入院初产妇82例,按照患者就诊ID号奇、偶数区别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实施持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产妇麻醉效果、产程进展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妇麻醉效果比较,VAS评分比较[(2.4±0.2)分VS(2.5±0.3)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3.4±1.2)min VS(10.1±2.4)min]、罗哌卡因用量[(9.7±2.6)mg VS(20.5±6.1)mg]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低血压[2.4% VS 14.6%]以及恶心呕吐[2.4% VS 17.1%]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其余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在分娩镇痛安全可行,起效时间快,麻醉剂用量少,有助于降低麻醉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麻醉复合全麻与单纯全麻两种麻醉方式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拟行选择性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全身麻醉方法,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气腹后和拔管后HR、MAP、血糖浓度有显著差异(P<0.05),而PETCO2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和躁动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硬膜外阻滞麻醉复合全麻较单纯全麻更安全,可有效减少麻醉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纯全麻与复合全麻在乳腺癌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2009年9月~2011年9月我院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单纯全麻,试验组予以硬膜外复合全麻。分别记录两组麻醉过程中各项生理指标(心率和血压等)。结果手术前试验组与对照组比对,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诱导试验组,插管、切皮、拔管收缩压、拔管舒张压分别与对照组比对,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全麻在乳腺癌手术治疗期间安全有效,麻醉术后恢复快,效果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8.
目的将全麻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用于食道癌手术中,对其麻醉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食道癌手术患者73例,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行全麻,观察组行全麻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对两组麻醉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麻醉前H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后、术后24h、拔管后H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前M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后、术后24h、拔管后各时段MA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泊酚、维库溴铵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拔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率、躁动率分别为2.70%、2.70%,低于对照组的13.89%、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道癌患者应用全麻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较好,可缩短术后苏醒时间,镇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异丙酚用于硬膜外-全麻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40例择期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使用异丙酚硬膜外-全麻联合麻醉,对照组使用异氟醚硬膜外-全麻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术中血压(MAP)、心率(HR)变化以及术后拔管时间、苏醒评分差异。结果:两组在诱导插管后均出现一度的MAP及HR显著性下降(P<0.01),术中进腹探查时两组病人均出现一定程度的MAP回升,使用异丙酚者回升幅度稍大(P>0.05),以后两组病人术中MAP及HR均较平稳。观察组异丙酚术中注速平均为(4.7±1.3)mg/(kg.h)。观察组术中芬太尼的用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拔管时间:观察组为(3.5±5.7)min,对照组(3.6±8.6)min,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苏醒评分:两组在术后10 min、30 min时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在术后60 min以后苏醒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异丙酚用于硬膜外-全麻联合麻醉时,可使用较小剂量的异丙酚维持麻醉,诱导后和进腹探查时血压波动较大,且术中芬太尼用量较大,与使用异氟醚硬膜外-全麻联合麻醉的拔管时间及苏醒质量相似,不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0例麻醉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静脉全身麻醉、静脉全身麻醉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麻醉效果。方法将LC 120例分静脉全麻(G)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E)组,于麻醉前、麻醉后、气腹后5min、术毕记录MAP、HR、Peek、PetCO2、SpO2、SEF以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发生例数及术后8h内的平均VAS评分。结果G组CO2人工气腹后Peek、HR、MAP、PetCO2明显增加(P0.05),E组SEF大于G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例数及术后8h内的平均VAS评分小于G组,且围手术期清醒质量较好。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循环和呼吸干扰小,清醒质量高且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将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45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实验组给予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麻醉,对照组给予单纯全麻,比较两组全麻前、气管插管后、气腹建立后及苏醒拔管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比较两组全麻药物用量及麻醉恢复时间。结果实验组气管插管后、气腹建立后及苏醒拔管后血流动力学指标SBP、DBP及H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全麻药物用量明显较对照组少,实验组麻醉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提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高血压患者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明显减轻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全麻用药量,麻醉后苏醒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区域神经阻滞技术在创伤胫腓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62例创伤胫腓骨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进行全身麻醉;观察组31例在此基础上联合区域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麻醉指标,于拔管后15 min评价患者的睡眠障碍镇静评分标准(Ramsay评分)镇静评分,于拔管后30 min评价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丙泊酚用量、术中输液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拔管后,观察组患者的Ramsay评分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为6.45%(2/31),低于对照组[25.81%(8/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区域神经阻滞技术具有优越的镇静、镇痛效果,与全麻联合应用的效果更佳,且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丙泊酚-雷米芬太尼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神经阻滞用于结肠癌手术患者苏醒期的效果。方法择期行结肠癌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联合麻醉组和全凭静脉组(对照组),联合麻醉组全麻诱导前行硬膜外麻醉后行全麻诱导,全凭静脉组直接行全麻诱导;麻醉维持:联合麻醉组术中持续静脉泵并每隔60 min硬膜外追加局麻药,对照组持续静脉泵麻醉。术毕观察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意识状态、拔管时间、苏醒期躁动情况、遗忘效果。结果联合麻醉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麻醉组OA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静脉组比较,丙泊酚-雷米芬尼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用于结肠癌手术,患者苏醒快而平稳,适用于结肠癌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5):3538-3539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54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按照随机投掷的方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例,其中对照组在剖宫产术中选用全麻的麻醉方式,观察组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比较麻醉前后HR、Sp O2、SBP指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麻醉后HR明显低于对照组,胎儿取出后SBP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麻醉前后两组患者的Sp O2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评分为9分(37.04%)与10分(51.85%)明显高于对照组评分为9分(11.11%)与10分(25.9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在剖宫产术中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较全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扁桃腺切除术患儿七氟醚复合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本院拟在全麻气管插管下行扁桃体切除手术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全部患者都静脉注射芬太尼2 μg/kg,异丙酚3 mg/kg,顺阿曲库铵0.2 mg/kg,完成诱导气管插管,手术过程中为患者吸入2%~3.5%七氟醚以维持麻醉效果.观察组插入气管导管后,输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对照组则输注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小儿苏醒期烦躁量表 (PAED)评分(8.0±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9±1.7),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躁动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使用右美托咪定有助于减少患儿苏醒期躁动,帮助患儿平稳度过麻醉苏醒期,并减少术后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认知障碍(POCO)及外周血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比较本院在全身麻醉(A组,n=66)和硬膜外麻醉(B组,n=84)下行腹部手术治疗的150例老年患者术前及术后12 h、d1、d3、d7、d30等时段内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变化情况,比较其术前、术后d1、d3时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指标的差异.[结果] 两组术后12 h及d1时MMSE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A组除术后12 h时MMSE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外,其他时段同B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两组CD3+、CD4+、CD8+、CD4+/CD8+等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且A组低于B组(P<0.05);两组外周血IL-1β及HMGB-1则较术前显著提升,且A组高于B组(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相较于全麻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较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地佐辛和喷他佐辛在结直肠癌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本院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喷他佐辛麻醉,观察组采用地佐辛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丙泊酚用药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12 h视觉模拟评分(VAS)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1 h、2 h及4 h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89%(4/45),低于对照组的17.78%(8/45)(P<0.05).[结论] 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采用地佐辛麻醉效果理想,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贾海峰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0):1709-1710
选取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喉罩麻醉,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是153±11min,苏醒时间是178±18min,对照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是183±15min,苏醒时间是203±21min.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进行麻醉的总有效率是98%,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82%,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起气管插管麻醉,实施喉罩麻醉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及麻醉苏醒较快等特点,是对成人进行手术麻醉的首选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探讨全身麻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的效果与优势。收集接受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的ASAⅠ~Ⅱ级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手术,对照组则在单纯全麻下手术,比较两组的麻醉质量。观察组的MAP及HR稳定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睁眼时间、正确回答问题时间、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苏醒期烦躁发生率为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8%(P0.05)。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中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相比于单纯全麻能够更好地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患者的苏醒质量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刘志莲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4):1790-1791,1793
目的研究探讨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美国麻醉医师协会Ⅰ~Ⅱ级、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无重大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未服用影响神经精神系统功能的药物且行择期骨科大手术的老年(≥65岁)患者150例,按所采用的麻醉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硬膜外麻醉组(硬膜外组)和全身麻醉组(全麻组)。记录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BP)和心率(HR),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法测定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认知功能,最大评分为30分,≤23分即可认为发生了认知功能障碍(POCD)。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前、麻醉后手术前、手术30min时、主要手术步骤操作时、手术结束时的BP与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后的24h,硬膜外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全麻组(P<0.05),其余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OCD发生率在麻醉后6h和12h硬膜外组发生率低于全麻组,分别为13.3%与6.7%、24.0%与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中,老年患者术后早期均可发生POCD,而全身麻醉在术后24h内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比硬膜外麻醉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