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区域神经阻滞对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炎症反应、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9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A组行单纯静脉麻醉,B组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C组行全麻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比较三组麻醉情况,三组切皮即刻(T0)、切皮后5 min(T1)、术毕(T2)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术中、术后皮质醇(Cor)及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术后疼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三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为C组>B组>A组(P<0.05);B、C组丙泊酚与芬太尼用量少于A组(P<0.05),MAP、HR在T0~T2时间段增加幅度小于A组(P<0.05);C组术后Cor、IL-6、TNF-α较A、B组明显增加(P<0.05),术后6 h、12 h VAS评分均小于A、B组(P<0.05);C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A组23.33%和B组20.00%(P<0.05).[结论]全麻联合区域神经阻滞可明显减少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炎症反应及疼痛度,减少麻醉剂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慢性亚临床炎症因子的关系,探讨炎症反应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检测136例T2DM患者双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A组,51例)和对照组(C组,85例),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及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A组与C组比较BMI、HbAlc、HOMA-IR、TG、LDL以及hsCRP,WBC均升高,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IMT与BMI、HbAlc、HOMA-IR、LDL、hsCRP、WBC呈正相关.[结论]慢性亚临床炎症参与T2DM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及发展,炎症因子水平可为预测和评估病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丙泊酚和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随机将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60例患者分为丙泊酚麻醉组(A组)和丙泊酚+芬太尼麻醉组(B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麻醉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HR、MAP和SpO2变化程度高于B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组药效初始发挥时间、药效作用时间均长于B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30%(9/30)低于B组83.33%(25/30)(P<0.05).A组嗜睡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B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无痛人工流产术,芬太尼+丙泊酚麻醉的效果更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七氟烷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CVR)患者左心室功能及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行CPB下CVR的5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7例;其中研究组(27例,有效25例,中途脱落2例)予以梯度法吸入七氟烷麻醉诱导方案;对照组(27例,有效26例,中途脱落1例)予以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诱导方案.观察比较两组受试者术中各时间点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及左心室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变化差异.[结果] 两组受试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麻醉诱导前两组受试者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主动脉开放后6 h、24 h时,两组cTnI、CK-MB较麻醉诱导前显著提高,且研究组<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麻醉诱导5 min及气管插管10 min时,两组受试者HR、MAP水平较麻醉诱导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对照组;CVP水平则较麻醉诱导前显著提升,且研究组>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手术后,两组受试者LVEF、LVEDV指标均较手术前显著提升(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将七氟烷用于CVR的麻醉诱导中,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心肌保护作用,但术中血流动力学状态不及丙泊酚稳定,可根据受试者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及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单用或联合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冠脉微循环及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行PCI术的150例AMI患者分成A、B、C三组,各50例.A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PCI术,B组在A组基础上于梗死相关血管(IRA)开通后立即予以冠脉内注射rhBNP治疗,C组在B组基础上在导丝通过病变后、球囊扩张前予以冠脉内注射山莨菪碱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左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治疗指数(LVMI)]结果差异,记录其术后血流灌注分级(TMPG)情况、心肌灌注损伤并发症[无复流现象(NRP)、低血压、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及术后1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差异.[结果]治疗后24 h时,三组CK-MB、cTnI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C组B组>A组(均P<0.05).B、C组术后TMPG 0~1级率及术后1个月内MACE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P<0.05),但B、C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C组NRP、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P<0.05),但B、C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山莨菪碱+rhBNP疗法在AMI患者的PCI治疗中对减轻其心肌血流再灌注损伤程度、改善冠脉微循环状态等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芬太尼、羟考酮分别复合丙泊酚在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宫腔镜诊疗术的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予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采用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不同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①与麻醉前(T0)比较,两组注药完毕(T1)、扩宫(T2)、手术开始5 min(T3)、退扩阴器(T4)时的 HR、MAP、SpO2均降低,且苏醒后(T5)两组MAP均低于T0点(P<0.05),T2、T3、T4点观察组SpO2高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后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中丙泊酚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羟考酮、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均有较好的镇静效果,但羟考酮复合丙泊酚对患者呼吸抑制作用轻,丙泊酚用量少,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T2DM患者195例,其中合并NAFLD者(A组)99例,未合并NAFLD者(B组)96例.测量身高、体重、腰围;检测肝酶、糖脂代谢等指标,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两组进行比较.[结果]A组BMI、腰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均显著高于B组(均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MS)、高血压、冠心病、中心性肥胖的比例较B组均明显增高(均P <0.01);A组患者有饮茶习惯的比例较B组减低(P<0.01).[结论]高TG血症、中心性肥胖以及HbAlc、ALT、GGT升高增加了T2DM合并NAFLD的患病风险.而饮茶是T2DM合并NAFLD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分别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差异.[方法]将120例行无痛人流术的孕妇随机分为芬太尼复合丙泊酚A组(n= 60)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B组( n =60).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评级,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术中、术后的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 )变化以及丙泊酚用量、清醒时间、离院时间和术后腹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术中、术后的BP、HR、RR、SpO2均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的术中镇痛效果均满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术后镇痛效果A组优于B组( P <0.01);两组丙泊酚用量、术毕清醒及离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相似文献   

9.
邱欣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6):6364-6365
目的 探讨和评价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临床临床效果.方法将拟施宫腔镜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A组60例)和单一用药组(B组60例).A组先静脉注射芬太尼0.5~1 μg/kg后再静脉注射丙泊酚1~2 mg/kg;B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3 mg/kg.观察意识消失时间、清醒时间、维持时间、丙泊酚用量;诱导前、诱导后、清醒后HR、MAP、SpO2变化并评价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意识消失时间、清醒时间(A组/B组分别为66士5.43/31±8.62、5.13±1.4/6.82士1.63)P均<0.05,丙泊酚用量(2.11±1.42/3.21±1.63)P<0.01;A组/B组诱导后、清醒后HR、MAP、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效果在Ⅰ、Ⅱ、Ⅲ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呼吸频率、注射疼痛程度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效果好,减少了丙泊酚用量,且呼吸频率改变不大、注射疼痛程度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分析丙泊酚、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的麻醉效果.[方法]100例ERC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行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对照组则单纯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相关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优秀率96.00%(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0% (38/50)(P<0.05).观察组不同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术中(T2) HR、MAP较麻醉诱导前(T0)均显著下降(P<0.05),且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意识消失时间、丙泊酚用量、意识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抑制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0%(P<0.05),而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ERCP术中麻醉效果明显优于丙泊酚单独应用,其能有效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显著减少丙泊酚用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血回输应用于脊柱外科手术时对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影响.[方法]40例ASA Ⅰ~Ⅱ级择期在全麻下行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20例.Ⅰ组自体血回输,Ⅱ组输注异体血.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异体血输注量并测定全麻诱导插管前(T1)、诱导结束后30 min(T2)、术毕(T3)、术后24 h(T4)患者血清cTnⅠ、CK-MB的水平.[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异体血输注量增多;Ⅱ组在T3、T4时点cTnⅠ、CK-MB水平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血回输能减少异体血的输注,使心肌酶的水平下降,有利于心肌保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对肝癌患者射频消融(RFA)围术期体征指标及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本院行RFA术治疗的小肝癌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组(A组)、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组(B组),各38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记录术前(T0)、RFA开始后5 min(T1)、RFA结束(T2)、术后苏醒(T3)点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比较手术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HMGB1水平.[结果]A组清醒时间短于B组,VAS疼痛评分低于B组(P<0.05);两组各时间点SpO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T0点比较,T1点时两组MAP降低,且A组高于B组;T1~2时点时两组HR降低,且A组低于B组(P<0.05),其余时间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术后TNF-α、IL-6、HMGB1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肝癌RFA术中麻醉效果确切,且可更好地调节炎性因子,但术中应加强呼吸循环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在本院接受LC的患者110例,根据其麻醉方式分为丙泊酚麻醉组和复合麻醉组,其中丙泊酚组给予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麻醉组给予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中血流动力学以及麻醉效果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入手术室时(T0)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丙泊酚组麻醉诱导即刻(T1)、气管插管即刻(T2)、切皮即刻(T3)、手术中(T4)、缝皮即刻(T5)和拔管即刻(T6)患者的DBP和MAP水平较复合麻醉组低(P<00.5),且波动明显,而两组患者的SpO2水平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12 h和24 h的VAS得分和Ramsay得分均较术后4 h降低,且手术后4 h、12 h和24 h ,复合麻醉组VAS 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Ramsay得分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复合麻醉组患者唤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较丙泊酚组短,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LC术中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且麻醉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丙泊酚中长链和长链脂肪乳剂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行LC老年患者8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人.A组采用1%长链脂肪乳注射液行麻醉诱导和维持.B组采用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行麻醉诱导和维持,常规监测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于术前、术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围术期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117例早期行PCI术的NSTE-ACS合并T2DM患者,根据患者服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不同将其分为氯吡格雷组(n=72)和替格瑞洛组(n=45).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均在PCI术前给予阿司匹林片300 mg负荷量,之后为100 mg/d,氯吡格雷组在PCI术前予氯吡格雷300 mg负荷量,之后按每次75 mg,1次/日;替格瑞洛组在PCI术前予替格瑞洛180 mg负荷量,之后按每次90 mg,2次/日.分别于术前、术后6 h、术后24 h、术后3 d、术后1周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 1β (IL-1β) 、可溶性 CD40 配体 (sCD40L)水平.[结果]PCI术前,两组hs-CRP、IL-6、 IL-1β 、sCD40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后6 h,两组hs-CRP、IL-6、 IL-1β、sCD40L水平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s-CRP、IL-6、 IL-1β 、sCD40L升高水平比较,替格瑞洛组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后24 h、3 d、1周两组hs-CRP、IL-6、 IL-1β 、sCD40L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后24 h、3 d、1周两组hs-CRP、IL-6、 IL-1β 、sCD40L下降水平比较,替格瑞洛组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对合并T2DM的NSTE-ACS患者PCI术后早期炎症反应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替格瑞洛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氯吡格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结核(PTB)合并糖尿病(DM)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PTB合并DM患者320例(DM+PTB组),同时选择320例同期住院非DM的PTB患者作为对照组(PTB组),随访时间为6~24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疗效.[结果]与PTB组相比,DM+PTB组咳嗽、咯血、纳差乏力、消瘦、呼吸困难、大叶性浸润并形成空洞、干酪样肺炎较为明显( P <0.05);PTB组以上叶病变为主,纤维增殖病灶较DM+PTB组明显( P <0.05),两组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05);DM+PTB组痰菌阳性率显著高于PTB组( P <0.05),痰菌阴转率及病灶吸收率显著低于PTB组( P <0.05);两组病例中病变程度轻型者经治疗后病灶吸收情况无统计学差异( P >0.05);DM+PTB组中型和重型组经治疗后病灶吸收情况差于PTB组( P <0.05);DM+PTB组肝损害较PTB组明显( P <0.05).[结论]①DM+PTB组中临床症状、痰菌阳性率、肝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PTB组;②DM+PTB组影像学改变多分布中、下叶肺野,以空洞及干酪性肺炎多见;③DM+PTB组痰菌阴转率及治疗疗效低于PTB组;④肺结核合并DM时二者互有不利影响,严格控制血糖水平是治疗PTB合并DM的关键,抗痨治疗疗程亦应延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清醒血药浓度的丙泊酚(〈1.5μg/mL)联合氯诺昔康对全麻拔管期间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腹部手术40例随机分为Ⅰ、Ⅱ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用咪唑安定+芬太尼+阿曲库胺+丙泊酚静脉诱导后气管插管,术中以吸入异氟烷、靶控输注丙泊酚、间断追加阿曲库胺和芬太尼维持。Ⅰ组患者于手术前及术毕前30min分别静注氯诺昔康8mg,并于手术结束前15min将丙泊酚的血浆靶浓度调至1.2μg/mL直至拔管后5min;Ⅱ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并于手术结束前15min停用丙泊酚。观察记录术毕前30min时(T0)、缝皮时(T1)、手术结束时(T2)、拔管时(T3)、拔管后10min(T4)等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以及苏醒期的躁动评分、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主诉疼痛时间。【结果】与T0比较,Ⅰ组在T3时MAP有升高(P〈0.05)外,其余各时点MAP、HR均变化不大(P〉0.05);Ⅱ组则在T1、T3、T4时,MAP和HR均有差异(P〈0.05)。Ⅰ组在T1、T3、T4时与Ⅱ组比较,MAP和HR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Ⅰ组在苏醒期的躁动评分明显低于Ⅱ组(P〈0.01),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术后主诉疼痛时间Ⅰ组明显比Ⅱ组延长(P〈0.01)。【结论】清醒血药浓度联合氯诺昔康在全麻患者苏醒期镇痛效果好,不延长苏醒时间,能减少不良反应,维持较平稳的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