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变化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目的:为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性肝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IL-6、IL-8活性变化及其在慢性肝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慢性乙型肝炎(CH)、慢性乙型重型肝炎(CSH)、乙型肝炎性肝硬化(HC)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1、IL-6、IL-8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慢肝患者血清TNF-α、IL-1、IL-6、IL-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2.
应用生物学检测法,ELISA法和间接免疫荧光分析了2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IL-6,sIL-6R和TNF-α的含量及其与白血病细胞负荷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IL-6,sIL-6R及TNF-α水平明显升高,其中急性B淋巴性白血病的IL-6,sIL-6R急性T淋巴性白血病的TNF-升高尤为明显;(2)B-ALL的IL-6,TNF-α及T-ALL的TNF-α水平与白血病细胞负  相似文献   

3.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临床和实验室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涛  李永柏 《现代免疫学》1996,16(5):290-292
采用一次大剂量(2g/kg)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联合阿斯匹林(ASP)治疗15例儿童川崎病(KD),并与13例KD患儿单用ASP治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IVIG治疗组KD急性期症状和体征迅速改善,未发现冠状动脉扩张(CAD),对照组急性期3例发生CAD,随访24周仍有1例持续存在。IVIG治疗后血清IgG水平升高,外周血白细胞数下降,阻止血小板升高,肌酸磷酸激酶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IVIG治疗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产生IL-1、IL-6、TNF-α减少,以及血清IL-1、TNF-α水平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促炎症细胞因子(IL-61、IL-8、TNF-α)以及T细胞亚群在小儿过敏性紫癜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30例急性期21例恢复期及28例健康儿童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IL-6、IL-8及TNF-α水平,以及外周血T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结果:急性期血清及PBMC上清液IL-6、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和对照,且以IL-8、TNF  相似文献   

5.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了45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同时用酶法测定其血含量,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且TNF-α水平与IL-6和IL-8呈正相关,TNF-α和IL-6与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抗CD3单抗体外培育再障患者治疗前后(n=20)和正常人(n=20)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设PHA组、抗CD3组、PHA+抗CD3组和空白组,发现:治疗前,6/24例再障存在TNFα自发分泌,PHA刺激后,再障组TNFα分泌量显著高于正常人;体外抗CD3抑制TNFα的自发分泌和PHA的诱导分泌;抗CD3治疗后,单个核细胞对PHA的促分泌作用处于无应答状态;抗CD3促进IL-6的分泌。结果表明,再障时TNFα分泌异常,抑制TNFα和促进IL-6分泌可能是抗CD3重要的治疗机制。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手术及麻醉对消化道肿瘤病人围手术期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选择吸入全麻和静吸复合全麻两种麻醉方式。采用ELISA法对患者术前、术毕4h内和术后1周血清TNF-α、ΙL-6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患者TNF-α水平术前低于正常(P<0.01),术毕术后升高,术后1周仍低于正常(P<0.01);IL-6水平术前高于正常(P<0.01),术毕明显高于术前(P<0.01),术后1周降至正常;术毕时,IL-6水平在两种不同麻醉组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1周TNF-α与IL-6呈正相关(P<0.05)。提示检测手术前后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可作为肿瘤病人细胞免疫功能监测和衡量应激反应的指标。阿片类麻醉药能抑制应激反应引起的细胞因子释放  相似文献   

8.
登革病毒对人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登革病毒感染对人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几种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用登革病毒Ⅱ型(DV-2)及LPS单独作用或联合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于作用后4,24,48,72和96小时分别收集培养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GM-CSF,IL-6和TNFα的含量。实验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处理。结果DV-2感染能使HUVEC分泌GM-CSF和IL-6的能力增强。病毒感染后4小时,GM-CSF和IL-6的水平开始升高,并分别于感染后72和24小时达高峰,然后开始下降。然而,DV-2感染并不能提高HUVEC分泌TNFα的能力。LPS单独作用或DV-2与LPS联合作用均可提高HUVEC分泌GM-CSF和IL-6的能力,但对分泌TNFα的能力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登革病毒感染能提高HUVEC分泌GM-CSF和IL-6的能力。细胞因子在登革病毒的致病与免疫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不同病期支气管哮喘血清及PBMC条件培养液IL-8、TNF-α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IL-8、TNF-α在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5例发作期、18例稳定期哮喘患儿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条件培养液中IL-8、TNF-α水平。结果:哮喘发作期血清IL-8及TNF-α明显增高,随病情缓解逐渐降低,达到或接受对照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哮喘发作期、稳定期PBMC条件培养液IL-8、TNF-α水平显著增高;无论发作期抑或  相似文献   

10.
烧伤病人TNF,IL—6的变化与氧自由基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烧伤后TNF、IL-6的变化与氧自由基的关系。采用酶标法检测血清TNF和IL-6,改良八木国夫法检测血清MDA,动态观察了烧伤病人伤后10d内血清TNF、IL-6和MDA的变化以及抗氧化剂对血清TNF和IL-6的影响。结果显示烧伤病人血清TNF、IL-6和MDAF均显著增高(P〈0.01);TNF与MDA的变化呈正相关(r=0.45,P〈0.05);抗氧化剂可降低血清TNF(P〈0.05)和I  相似文献   

11.
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脑脊液中细胞因子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涛  赵术胜 《免疫学杂志》1997,13(2):99-100
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脑脊液中的IL-6、IL-8、TNF-α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血清中的IL-6、IL-8、TNF-α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脑脊液中也有一定水平的IL-6、IL-8、TNF-α。分析认为:这些细胞因子不仅具有抗病毒作用而且还参与了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2.
食管癌患者五项细胞免疫学指标的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正  王艾丽 《现代免疫学》1996,16(6):361-362
对35例食管癌(EC)患者和30例正常人(NC)的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T细胞亚群、血浆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外周血诱生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EC患者NK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1);CD8+细胞增多(P<0.06),CD4+/CD8+细胞比值降低(P<0.05);sIL-2R明显增高(P<0.01);外周血诱生IFN-γ降低(P<0.05);血浆TNF-α升高。表明,上述指标对判断、分析EC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况及病变程度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抗CD3单抗对再障病人PBMNC分泌TNF—α和IL—6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杰  赵川莉 《现代免疫学》1996,16(5):295-296,285
抗CD3单抗体外培育再障患者治疗前后(n=20)和正常人(n=20)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设PHA组、抗CD3组、PHA+抗CD3组和空白组,发现:治疗前,6/24例再障存在TNFα自发分泌,PHA刺激后,再障组TNFα分泌量显著高于正常者;体外抗CD3抑制TNFα的自发分泌和PHA的诱导分泌;抗CD3治疗后,单个核细胞对PHA的促分泌作用处于无应答状态;抗CD3促进IL-6的分泌。结果表明,再障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阿米巴肝脓肿患者抗体的免疫防卫能力。方法 ELISA、比色法及流式细胞仪等检测了40例阿米巴肝脓肿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IL-8,sIL-2R,弓形虫感染率,NO,血液CD4/CD8T细胞,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及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结果 TNFα,IL-,IL-8,sIL-2R,NO,RBC-TCR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RBC-C3b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63例HCV肝炎患者血清IL-6和IL-8的水平。结果表明,急性、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血清IL-6和IL-8水平均明显升高,且IL-8的水平急性期患者明显高于慢性活动期患者(P<0.05);HCV与HBV合并感染的患者明显高于单一HCV感染患者;血清IL-6,IL-8水平与ALT呈明显的正相关;用干扰素治疗有效的病例中血清IL-6和IL-8的水平明显下降;血清IL-6与IL-8水平的变化呈明显的正相关(r=0.6153,P<0.01)。但血清IL-6和IL-8在HCV肝炎的病程中处于高水平状态;HBV的重叠感染可加重HCV肝炎患者的免疫损伤;IL-6和IL-8共同参与并加重了免疫损伤,二者的水平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程度及炎症反应的程度。以上结果表明,细胞免疫在HCV肝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对其检测可作为判定治疗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皮质醇导致脓毒症大鼠TNF-α释放增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皮质醇对脓毒症大鼠TNF-α、IL-6释放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SD大鼠58只,分为5组,A、C组于盲肠结扎穿孔CLP后每12h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30mg/kg),B、D组于CLP后同时点注等量生理盐水,E组为对照组。A、B组于48h,C、D组于24h处死,测定血及腹水中TNF-α、IL-6含量和血中皮质醇水平。结果:A组死亡3例,余各组无死亡。A组血浆皮质醇和TNF含量均显著高于B、C、D、E组(P<005)。A、B、C、D组腹腔液中TNF-α含量显著高于E组(P<005)。所有大鼠腹腔液中TNF-α、IL-6含量均显著高于血浆(P<005)。结论:脓毒症时,应用皮质醇可使血浆TNF-α含量升高,且随作用时间延长TNF-α升高愈显著,并伴有动物死亡率增加。但对血浆及腹腔液中IL-6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28例慢性肝炎、23例肝炎性肝硬化及2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IL-1、IL-8及TNFα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慢性肝炎患者IL-1、IL-8及TNFα活性分别为1538.3±386.5pg/ml,506.5±131.3pg/ml及212.6±98.4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肝炎性肝硬化患者IL-1、IL-8及TNFα活性分别为2162.8±436.6pg/ml,682.6±204.5pg/ml及241.5±109.6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原发性肝癌患者IL-1、IL-8活性分别为632.6±107.6pg/ml,312.8±95.8pg/ml,与对照组比较,IL-1活性明显升高(P<0.05),IL-8活性程度升高,但无明显差异(P>0.05)TNFα活性为321.6±183.2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亦对上述3种细胞因子与慢性肝炎、肝硬化发生发展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及骨髓血IL-2、sIL-2R、IL-3、IL-6、IL-8、TNF-α、CSF和IFN-γ含量变化与骨髓造血功能的改变及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A外周及骨髓血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1.治疗前患者血浆及骨髓中IL-2、sIL-2R、IL-3、IL-6、IL-8、TNF-α和IFN-γ浓度及正常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以I  相似文献   

19.
UU感染的流产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UU感染流产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用ELISA法定量检测28例宫内感染和18例先兆流产患者血清。结果发现在宫内感染期和抗生素治疗前TNFα和IL-6血清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同孕期孕妇。治疗后,Uα和IL-6血清水平下降接近正常孕妇,患者保胎成功,结论:在确诊为UU感染性流产患者中,TNFα和IL-6血清水平的变化在预示UU宫内感染的发生和治疗效果评定方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内毒素性肝损伤的机理并为其治疗提供实验依据,采用间隔24h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诱导家兔全身性Shwartzman反应,并检测血浆和肝组织匀浆中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丙氨酸转氨酶(ALT)、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结果发现,血浆和肝组织匀浆IL-8、TNF-α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二者呈线性正相关,其组织浓度高于血液,并与酶活性变化及肝细胞坏死相关。结果提示:TNF-α、IL-8是内毒素性肝损害的重要介质,IL-8是其发病机制的重要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