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应用下颌支种植支抗钉远中移动下颌牙列,评价该方法的有效性,探索牙移动的特点。方法:选择6例需要远中移动下颌牙列的患者,在双侧下颌支前缘植入种植支抗钉,加力于下颌尖牙远中,拉下牙列向远中移动。测量治疗前、后下颌切牙和第一磨牙冠根水平矢状向、垂直向位置,运用SPSS17.0软件包对治疗前、后各测量项目进行配对t检验,评价切牙和磨牙远中移动量及移动方式。结果:6例患者均获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达到正常覆牙合、覆盖和尖窝关系。下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量在牙冠水平平均为4.88mm,在牙根水平平均为3.1mm,下颌切牙切缘远中移动平均为5.02mm,牙根远中移动平均为1.03mm。结论:下颌牙列可通过下颌支种植支抗技术获得有效的远中移动,磨牙达到整体移动,切牙主要为倾斜移动,该技术可用于前牙反牙合及前牙拥挤或唇倾的非拔牙矫正。  相似文献   

2.
国产微型钛钉即刻负载正畸支抗临床应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国产微型钛钉支抗临床使用效果.方法:选取13例需拔除上颌双侧第一双尖牙并需使用最大支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其双侧颧牙槽嵴第二双尖牙和第一磨牙间,植入国产微型钛钉各一枚,以其为支抗移动尖牙.利用尖牙到位前后的研究模、头侧位定位X片,计测尖牙移动速度及磨牙相对于参考平面的位移量.结果:移动尖牙的平均速度为1.05mm/月,与磨牙支抗无统计学差异;磨牙位移量平均为0.50mm,明显小于传统强支抗方式.结论:牙移动速度种植支抗与传统支抗无差别;种植支抗几为绝对支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Laceback在排齐阶段对牙列的影响。方法:15例拔除2个上颌第一双尖牙患者,使用杭州奥杰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生产的全程式直丝弓矫治器,排齐前后牙列的比较研究。结果:尖牙远中整体移动,尖牙间宽度增加;切牙舌向倾斜移动;第一恒磨牙稍有稍近中移动。结论:排齐阶段使用Laceback可以有效远中移动尖牙,同时配合弓丝末端回弯可有效的防止切牙唇向移动,如果磨牙支抗要求高,则需要采取加强磨牙支抗的措施,以防止不利的牙齿运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微钛板支抗在远中移动磨牙中的临床效果及特点。方法选择7名应用微钛板矫治患者,分析其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模型等临床资料,测量磨牙远中移动量。结果 1)利用微钛板远中移动磨牙效果明显,最多可达3.5mm。2)中轻度牙列拥挤患者利用微钛板远中移动磨牙获得间隙排齐整平牙列,不需拔除双尖牙便可达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结论微钛板作为一种绝对支抗,远中移动磨牙有效而稳定,同时可避免常规拔牙矫治,维持上下颌第二磨牙间的全部牙齿和牙弓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5.
自攻型微钛钉种植体增强磨牙支抗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40  
目的 介绍自攻型微钛钉种植体用于正畸支抗的临床经验 ,评价该型种植体作为强支抗的有效性。方法 在 6 7例采用自攻型微钛钉种植体作为支抗的临床病例中 ,选择 5例II类骨型、上牙弓前突或双牙弓前突患者 ,矫治设计上颌均为减数双侧第一前磨牙 ,支抗设计为磨牙强支抗。内收前牙阶段的治疗应用自攻型微钛钉支抗种植体 ,种植体植入上颌第一恒磨牙与第二前磨牙颊侧根尖部之间的牙槽间隔 ,以每侧 15 0~ 2 0 0g力滑动法内收前牙。比较内收前后头颅X线侧位片 ,测量前牙内收情况和磨牙支抗的变化。结果  5例牙弓突度均得到明显改善 ,切牙切缘平均内收 6 4mm ,支抗磨牙平均前移 0 3mm ,均获得磨牙强支抗的效果。治疗过程中种植体均保持了稳定 ,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结论 自攻微型钛钉种植体能作为稳定的骨性正畸支抗 ,代替口外力的使用 ,起到磨牙强支抗的效能。该型种植体具有操作简单灵活 ,可即刻加力 ,不依赖患者合作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利用腭部微钛钉种植体支抗加T形弓远中移动上颌磨牙,为解除前牙拥挤和内收前牙、改变牙弓突度开拓间隙的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5例上颁前牙轻中度拥挤或上牙弓轻中度前突,磨牙关系为远中关系,侧貌无明显异常的安氏Ⅱ错[牙合]病例,采用腭部微钛钉种植体加前牙舌侧T形弓做支抗,利用NiTi推簧远中移动磨牙开拓间隙。结果:所选病例磨牙均由远中关系变为中性关系,磨牙向远中整体移动,使安氏11错黔得以矫正。结论:腭郜微钛种植体支抗加T形弓远中移动上颌磨牙可以获得较强的支抗,临床操作简单,同时减少种植体的数量,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7.
微钛钉种植体支抗单侧推磨牙向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运用微钛钉种植体支抗单侧推磨牙向后的临床及应用要点.方法:选择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7例,男2例,女5例,年龄15~30岁,平均18.7岁.轻中度拥挤,拥挤度平均在4~5mm,或伴上中线偏移,侧貌面下1/3无明显前突者.采用单侧颊侧植入微钛钉种植体,推磨牙向后,推力250g.疗程3~5个月,平均4个月.通过临床评价和矫治前后的照片、模型和头颅侧位片分析其治疗的有效性.结果:7例患者有效地应用微钛钉种植体支抗单侧推磨牙向后,非拔牙矫治纠正了单侧磨牙Ⅱ类远中关系、轻中度拥挤或中线偏移,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远移侧上颌第一磨牙远中平均移动4.2mm,平均移动速度(1.25±0.25)mm/月,有一定程度的颊向移动,水平旋转和垂直压低.上中切牙长轴倾斜度、下颌平面及面下1/3高度不变.结论:微钛钉种植体支抗单侧推磨牙向后,发挥了绝对强支抗作用,有效地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矫治过程中,需注意诊断、设计、生物力学的考虑以及临床应用要点.  相似文献   

8.
尖牙后退与磨牙支抗丧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临床上对于前牙拥挤、尖牙低位错位,而牙根又向远中倾斜(尤其是尖牙颊向萌出)的牙列拥挤和上前牙前突患者,单侧或双侧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后退尖牙是最常采用的正畸方法,然而在后退尖牙时常可造成支抗磨牙的前移。本文通过对43例(50侧)矫治前后记存模型的测量,探讨尖牙后退,支抗磨牙的前移量,并讨论与此有关的问题。以便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微钛种植支抗钉用于改善患者露龈笑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例露龈笑患者(微笑时露龈高度大于3 mm),两侧上颌侧切牙和尖牙之间的根方植入微钛种植支抗钉,植入后即刻加力,在上颌侧切牙与尖牙间弓丝上加牵引钩,微钛种植支抗钉与牵引钩之间用弹性牵引固垂直牵引,每例以0.49 N力压低上前牙.观察患者露龈笑的改善程度和种植支抗钉的稳定性.结果 20例患者治疗前后微笑时露龈高度度平均减少3.06 mm.治疗中微钛钉种植体支抗的稳定率为80%.中切牙牙冠变短(0.75±0.68) mm,侧切牙牙冠变短(0.52 ±0.23) mm,尖牙牙冠变短(0.55土0.28)mm,治疗前后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的牙冠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钛种植支抗钉可有效地改善露龈笑问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微钛钉种植体作为支抗后移全牙弓矫治成人上颌Ⅱ度牙列拥挤的矫治效果。 方法 应用种植于磨牙颧牙槽嵴的微钛钉种植体整体向后移动全牙弓矫治16例上颌Ⅱ度牙列拥挤患者,以X线头影测量方法评价疗效。 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成功矫治,上颌第一磨牙平均远中移动2.93 mm、远中倾斜7.12°,第二前磨牙平均远中移动3.46 mm、远中倾斜11.09°,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中切牙唇向倾斜度轻微增加2.12°、切缘平均前移0.66 mm,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微钛钉种植体支抗是一种有效后移全牙弓矫治Ⅱ度牙列拥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攻型微螺钉作为正畸强支抗矫治上颌前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上颌前突患者50例,上牙弓均拔除2颗第一前磨牙,采用自攻型微螺钉加强支抗,微螺钉均植入到上颌双侧第一磨牙与第二前磨牙颊侧根尖部的牙槽间隔处,植入后以每侧加0.98N的力滑动内收上前牙,关闭间隙。于治疗前后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1)治疗过程中所有微螺钉均稳固;2)所有病例矫治后拔牙间隙均关闭,牙弓突度得到明显改善,上颌切牙明显直立和内收,平均内收7.57mm,上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SN)相交的下内角平均减少13.40°,上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至上牙槽座点(NA)平面之间的上交角平均减少12.82°,上、下中切牙长轴的后交角平均增大20.56°,前牙覆盖平均减少7.94mm,上唇突点至审美平面的线距平均减少5.52mm,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上颌第一磨牙矢状向、垂直向的位移分别为0.01、0.09mm,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所有病例矫治后均获得理想的侧貌改变,前牙覆衿覆盖正常,后牙尖窝锁结关系良好。结论自攻型微螺钉是一种稳固、舒适、高效的支抗,可即刻受力,能使支抗磨牙处于稳定状态,最大限度地内收上颌前牙,有效矫治上颌前突畸形。  相似文献   

12.
自攻型微螺钉支抗在上颌前突正畸矫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攻型微螺钉作为正畸强支抗矫治上颌前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上颌前突患者50例,上牙弓均拔除2颗第一前磨牙,采用自攻型微螺钉加强支抗,微螺钉均植入到上颌双侧第一磨牙与第二前磨牙颊侧根尖部的牙槽间隔处,植入后以每侧加0.98 N的力滑动内收上前牙,关闭间隙。于治疗前后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1)治疗过程中所有微螺钉均稳固;2)所有病例矫治后拔牙间隙均关闭,牙弓突度得到明显改善,上颌切牙明显直立和内收,平均内收7.57 mm,上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SN)相交的下内角平均减少13.40°,上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至上牙槽座点(NA)平面之间的上交角平均减少12.82°,上、下中切牙长轴的后交角平均增大20.56°,前牙覆盖平均减少7.94 mm,上唇突点至审美平面的线距平均减少5.52 mm,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上颌第一磨牙矢状向、垂直向的位移分别为0.01、0.09 mm,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所有病例矫治后均获得理想的侧貌改变,前牙覆覆盖正常,后牙尖窝锁结关系良好。结论自攻型微螺钉是一种稳固、舒适、高效的支抗,可即刻受力,能使支抗磨牙处于稳定状态,最大限度地内收上颌前牙,有效矫治上颌前突畸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微种植体支抗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临床疗效及治疗方法临床要点。方法对2005—2008年在山东省济宁口腔医院就诊的安氏Ⅱ类1分类上颌前突或伴轻微下颌后缩的正畸患者11例,采用MBT(滑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减数双尖牙矫治。黏结矫治器之前在上颌双侧第二双尖牙和第一磨牙之间的颊侧分别植入微种植体,在治疗早期应用自攻型微种植体进行尖牙向远中牵引,并在更换至稳定弓丝后利用微种植体整体内收前牙,牵引力值为1.5~2.0N,平均治疗时间为19个月,治疗结束观察1年。于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11例患者除1例种植体松动脱落,其余患者第一磨牙在前后向和垂直向均未发生显著性移动,患者的颜面侧貌得到明显改善,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SNA、ANB、FHtoU1、IMPA角明显减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SNB角略有增大,FMA略有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种植体支抗能够有效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并达到磨牙强支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固定式平面导板配合种植钉牵引,采用非减数方法矫治安氏Ⅱ类深覆牙合,探讨其临床要点。方法    2009—2012年在广州市荔湾区口腔医院就诊的安氏Ⅱ类错牙合伴有轻度上颌前突或下颌轻度后缩患者41例,其中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21例,Ⅱ2错牙合患者20例。采用上颌选择性拔除第三恒磨牙,下颌不拔牙或拔除第三磨牙,矫正器采用Smart-clip系列自锁托槽直丝弓矫治器,选用A1自攻型不锈钢微种植钉,在颧牙槽嵴区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交界区植入;制作固定式平面导板打开咬合,排齐整平后利用种植钉整体内收前牙,竖直磨牙或推磨牙向后,调整覆牙合覆盖及尖、磨牙关系至正常。结果    41例患者除2例种植体松动脱落,其余患者第一磨牙在前后向和垂直向均未发生显著性移动,患者颜面侧貌得到了明显改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与矫治前相比,矫治后安氏Ⅱ1患者SNA角、U6-Y距、覆牙合及覆盖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Ⅱ2患者U1-Y距、U1-X距及覆牙合明显减少,覆盖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面导板配合种植钉能够有效治疗安氏Ⅱ1和Ⅱ2错牙合患者,并达到竖直磨牙或推磨牙向后效果;对安氏Ⅱ类错牙合伴有轻度上颌前突或下颌轻度后缩患者,可选择非减数矫治。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non-reduction treatment results and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 for Angel' s Class ?? deep overbite malocclusion cases by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screws anchorage and fixed bite flat. Methods    The study comprised 41 patients from Orthodontic Department of Liwan District Hospital of Guangzhou??from the year 2009 to 2012. All the patients presented with maxillary protrusion or little mandible intrusion treated with Smart-clip straight wire appliance by non-extraction of premolars. Self-drilling microscrews were impanted in the bilateral huccal alveolar bone between the maxillary first molars and second molar before bonding straight wire appliance.Upper canines were ligated backward to the microscrews in the initial treatment. When the main arch was stable enough??the frontal teeth were retracted together with the microscrews anchorage and retracted teeth. The average treatment time was 19 months??and follow-up lasted 1 year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cephalometric film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Results    Angel' s Class?? malocclusion in 41 patients were corrected effectively??except for 2 failure cases. Patients' facial profile had been improved greatly. After the treatment??SNA angle??U6-Y??U1-Y??overbite and overject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Class ?? division 1 malocclusion??and in the Class ?? division 2 malocclusion cases?? U1-Y U1-X and overbit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overjec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both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Angel's Class ?? malocclusion can he treated effectively by microscrew anchorage and fixed bite flat??with no loss of molar anchorage. To the  maxillary protrusion or little mandible cases??non-reduction treatments is an effective method.  相似文献   

16.
张俊峰 《口腔医学研究》2011,27(10):899-901
目的:研究微型种植体作为强支抗解决上牙弓前突的有效性。方法:选择严重上牙弓前突的患者12例,减数拔除上颌双侧第一前磨牙,种植体植入上颌第一磨牙和第二前磨之间膜龈结合处,以滑动法整体内收6颗上前牙。通过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的测量方法,观察切牙和磨牙的位置变化。结果:牙弓突度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后上颌切牙切端水平内收7.49mm,上切牙牙轴平均减少12.46°,上颌第一磨牙平均前移0.32mm。上颌切牙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磨牙近中位移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部病例均获得理想的侧貌改变,前牙覆覆盖正常,建立上下磨牙的中性关系和良好的尖窝锁结关系。结论:微型种植体作为强支抗解决上牙弓前凸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微种植体支抗在成人骨性双颌前突矫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2006年3月至2009年9月河源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骨性双颌前突错牙合患者13例,其中男4例,女9例,年龄18 ~ 45岁。患者均采用滑动直丝弓技术进行双尖牙减数矫治,在上颌第二双尖牙和第一磨牙之间的颊侧分别植入微种植体,在更换至稳定弓丝后利用种植体整体内收前牙,平均治疗时间为23个月。治疗前后均拍头颅侧位片,并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患者侧貌得到明显改善,磨牙未发生明显移动,治疗后U1-SN、U1-NA、L1-NB、 Ls-E、Li-E Pg'B'-FH、G-Sn-Pg'明显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SNA、SNB 和FH-Ns-Pg'矫治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上颌植入微种植体支抗能够有效矫治成人骨性双颌前突错牙合 ,并达到磨牙强支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应用片段弓技术结合上颌微螺钉支抗配合III类颌间牵引非拔牙矫治单纯前牙拥挤的临床效果。方法:12例单纯前牙拥挤病例,应用片段弓技术,上颌颧下嵴微螺钉支抗配合III类牵引拉后牙段向远中,待间隙足够时排齐前牙,对矫治前后的模型及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U1/SN、U1/NA、L1/NB和IMPA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后牙片段弓结合上颌微螺钉支抗可以在保持前牙唇倾度不变甚至轻度内收的情况下排齐拥挤的牙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使用Time自锁托槽与传统直丝托槽矫治上颌轻中度拥挤前后的牙弓宽度和上前牙凸度变化的差异。方法 选择46例轻中度拥挤的骨性Ⅰ类患者(女26例,男20例,13~16岁),治疗组23例,采用Time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对照组23例,采用传统直丝托槽结扎矫治技术。分别测量矫治前后牙弓宽度和上前牙唇倾度,比较2种方法所致的牙弓宽度和上前牙凸度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患者的前磨牙宽度和上前牙凸度在矫治后均增大,其改变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尖牙宽度和磨牙宽度在矫治后也增大,但其改变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锁托槽在矫治牙列拥挤过程中较传统结扎托槽有更好的后牙弓扩展作用,但也会导致前牙的唇倾,故临床上可选择面型良好的轻中度拥挤患者进行非拔牙矫治。  相似文献   

20.
上下颌唇挡对替牙晚期儿童牙(牙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上下颌唇挡同时应用对替牙晚期儿童牙(牙合)的影响.方法选择替牙晚期上下牙列轻度或中度拥挤患儿12例,上下颌均采用唇挡治疗8个月,进行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和模型测量分析,并对治疗前后的测量值变化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唇挡治疗后,SNA、SNB分别增加1.02°和0.97°(P<0.05),上下切牙前移均是牙冠向近中倾斜,而根尖相对固定的控制性倾斜,旋转中心接近根尖.上下磨牙远中倾斜效果不同,上磨牙远中倾斜直立,旋转中心接近牙冠;下磨牙远中倾斜移动,旋转中心接近阻抗中心;上颌磨牙间牙弓宽度、牙弓周径分别增加4.12mm和5.09mm(P<0.01),下颌磨牙间牙弓宽度、牙弓周径分别增加4.07mm和6.86mm(P<0.01).结论在儿童生长发育高峰期,唇挡可有效地引起上下颌牙弓横向和纵向变化,减轻或解除上下牙弓拥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