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只实验犬探讨了咖啡因对正常及疲劳后隔肌收缩功能的作用。以PdiF曲线作为评价膈肌收缩力的指标。膈肌疲劳模型用连续电刺激两侧膈神经的方法制备。结果表明,无论在正常或疲劳后膈肌,咖啡因(20mg/kg)均可显著增强其收缩力。而且,咖啡因对膈肌的正性肌力作用与心输出量、肺总阻力及动态肺顺应性变化无关。还讨论了咖啡因对膈肌肌力影响的可能机制,指出咖啡因在治疗慢阻肺呼吸肌疲劳方面可能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缺氧和营养不良对膈肌肌电图和膈肌功能的影响及三普红景天保护膈肌 作用;方法:将32只Wistar大随机分为慢性且、营养不良组、缺氧加红景天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5周后在麻醉睛测体重、EMGdi和膈肌功能,处互后测膈重;结果:B组体重低于A、C、D组50%,其膈肌显著变薄,面积缩小,重时减轻。A、B组EMGdi的H/L、Fc和电刺激时膈肌最大收缩力、最大强直收缩、疲劳指数均较C、D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缺氧和营养不良对膈肌肌电图(EMGdi)和膈肌功能的影响及三普红景天保护膈肌功能的作用;方法:将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慢性缺氧组(模拟海拔5000m,每日8小时,A组)、营养不良组(每日进正常食量1/2,B组)、缺氧加红景天组(缺氧方法同A组,每日缺氧前灌服三普红景天1.0g·kg-1,C组)和正常对照组(D组),每组8只。5周后在麻醉下测体重、EMGdi和膈肌功能,处死后测膈重;结果:B组体重低于A、C、D组50%,其膈肌显著变薄,面积缩小,重量减轻。A、B组EMGdi的H/L、Fc和电刺激时膈肌最大收缩力、最大强直收缩、疲劳指数均较C、D组显著降低,强直收缩时间和疲劳时间较C、D组显著缩短,A组与C、D组和B组与C、D组之间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1),A组与B组和C组与D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慢性缺氧和营养不良能明显引起膈肌疲劳,三普红景天具有明显保护缺氧性膈肌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呼气末正压对机械通气大鼠膈肌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纯控制通气及加用呼气末正压控制通气模式对实验大鼠膈肌收缩功能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2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10)、控制通气组(CMV组,n=9)和控制通气/呼气末正压组(CMV/PEEP组,n=9)。CMV/PEEP组,呼吸频率80/分,完全抑制膈肌的电活动,通气时间6h,呼气末正压设为5cmH2O。CMV组呼气末正压设为0cmH2O,其他通气参数同CMV/PEEP组。取膈肌条,用体外电生理方法测定膈肌的最大收缩力、颤搐收缩峰值及疲劳指数。另外取膈肌标本固定后在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结果膈肌的颤搐收缩峰值及膈肌最大收缩力在CMV组(1.14±0.37,4.07±1.79N/cm2)、CMV/PEEP组(1.73±1.11N/cm2,4.98±2.11N/cm2)及对照组(2.15±0.89N/cm2,6.15±2.52N/cm2)无差异(P>0.05)。CMV/PEEP组膈肌的疲劳指数(12.2%±6.40%)明显低于对照组(26.5%±14.3%,P<0.05)。超微结构分析表明:CMV组超微结构大致正常;CMV/PEEP组膈肌肌细胞胞质内可见巨大线粒体,肌间大量线粒体出现髓样及空泡样变。结论实验大鼠控制通气并呼气末正压6h较单纯控制通气对膈肌有更明显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复制大鼠缺氧-肺气肿模型,测定膈肌条生物力学特性,单个膈肌细胞的粘弹特性。方法制备慢性缺氧和肺气肿模型,检测膈肌条的收缩与疲劳特性,细胞微管吸吮系统测定单个膈肌细胞的粘弹特性。结果缺氧-肺气肿组颤搐收缩张力(Pt)和强直颤搐收缩张力(Po)显著下降,疲劳持续时间延长,力-频率曲线明显右移,缺氧-肺气肿组粘弹系数K1,K2,μ较对照组相应值明显降低,相差显著。结论缺氧-肺气肿大鼠膈肌疲劳与收缩特性减低,大鼠单个膈肌细胞的粘弹系数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对大鼠脓毒症时膈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及HBO治疗组,每组10只.其中假手术组在给予水合氯醛麻醉成功后,从正中线剪开大鼠腹部,然后缝合伤口.脓毒症组和HBO组在麻醉成功后.使用盲肠结扎穿刺(CLP)模型,将大鼠制成脓毒症动物模型,并且HBO组在术后立即行HBO治疗.所有大鼠在术后16 h处死,取左侧膈肌检测肌条收缩力,右侧膈肌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膈肌肌细胞凋亡率及病理切片.结果 脓毒症组与假手术组比较,MDA含量、膈肌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SOD含量及肌条收缩力明显下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予HBO治疗后,MDA含量、膈肌细胞凋亡率及肌条收缩力较脓毒症组明显恢复,SOD含量也明显上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O可有效抑制氧自由基生成,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对膈肌的结构与功能起保护作用,减轻脓毒症膈肌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对大鼠脓毒症时膈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及HBO治疗组,每组10只.其中假手术组在给予水合氯醛麻醉成功后,从正中线剪开大鼠腹部,然后缝合伤口.脓毒症组和HBO组在麻醉成功后.使用盲肠结扎穿刺(CLP)模型,将大鼠制成脓毒症动物模型,并且HBO组在术后立即行HBO治疗.所有大鼠在术后16 h处死,取左侧膈肌检测肌条收缩力,右侧膈肌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膈肌肌细胞凋亡率及病理切片.结果 脓毒症组与假手术组比较,MDA含量、膈肌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SOD含量及肌条收缩力明显下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予HBO治疗后,MDA含量、膈肌细胞凋亡率及肌条收缩力较脓毒症组明显恢复,SOD含量也明显上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O可有效抑制氧自由基生成,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对膈肌的结构与功能起保护作用,减轻脓毒症膈肌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对大鼠脓毒症时膈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及HBO治疗组,每组10只.其中假手术组在给予水合氯醛麻醉成功后,从正中线剪开大鼠腹部,然后缝合伤口.脓毒症组和HBO组在麻醉成功后.使用盲肠结扎穿刺(CLP)模型,将大鼠制成脓毒症动物模型,并且HBO组在术后立即行HBO治疗.所有大鼠在术后16 h处死,取左侧膈肌检测肌条收缩力,右侧膈肌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膈肌肌细胞凋亡率及病理切片.结果 脓毒症组与假手术组比较,MDA含量、膈肌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SOD含量及肌条收缩力明显下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予HBO治疗后,MDA含量、膈肌细胞凋亡率及肌条收缩力较脓毒症组明显恢复,SOD含量也明显上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O可有效抑制氧自由基生成,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对膈肌的结构与功能起保护作用,减轻脓毒症膈肌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Gz负荷对大鼠膈肌收缩性能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肌作为呼吸运动的驱动泵,在正常机体供氧及运动负荷时协助偿清氧债、提高工作效率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呼吸肌疲劳(主要是膈肌疲劳)是运动耐力下降,运动成绩难以提高的原因之一,也是飞行耐力及飞行寿命的影响因素之一,通过膈肌锻炼可以提高飞行人员抗 Gz负荷的能力。目前,国内尚无在 Gz负荷下膈肌功能及病理变化的研究。本文以体外膈肌收缩试验方法,观察了 Gz负荷对大鼠膈肌收缩性能的影响, Gz负荷后部分膈肌超微结构的变化,还观察了辅酶Q_(10)对 Gz负荷膈肌疲劳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研究营养不良大鼠膈肌收缩力和肌细胞内磷、镁、钠、钾、钙水平的关系。方法: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TL)和营养不良组(ND)。ND组限食半量4周,全部大鼠处死后测膈肌收缩力,肌细胞内磷、镁、钠、钾、钙水平。结果:ND组大鼠体重、膈重均显著低于CTL组(P〈0.01),不同频率刺激下的膈肌收缩力均显著低于CTL组(P〈0.05),收缩力与膈重之比两组无显著差异。ND组大鼠膈肌磷、镁显著低于CTL组,两组大鼠膈肌最大颤搐收缩力(Pt)与磷、镁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3,P〈0.01;r=0.77,P〈0.01),最大强直性收缩力(Po)与镁呈显著正相关(r=0.076,P〈0.01)。结论:营养不良时膈肌萎缩导致收缩力下降,低磷、低镁可能是膈肌收缩力下降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了26例膈肌包虫囊肿的X线表现,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X线表现分为单纯性包虫囊肿及破裂感染的包虫囊肿两类,单纯包虫囊肿表现为膈肌局限性膨出;带蒂的突向胸腔的卵园形阴影,及合并囊肿钙化。破裂感染的包虫囊肿表现为囊肿内“月牙征”,“水上百合”或“气液平”;合并胸膜及肺内感染或肺包虫囊肿,及类似单纯性胸腔积液。讨论了常规X线,CT,超声的影象诊断。并指出多数膈肌包虫囊肿位于右侧膈肌,约8倍于左膈,因此,左膈的一些病变,一般不应考虑包虫囊肿。  相似文献   

12.
正常大鼠离体膈神经-膈肌标本的收缩状态王汉斌赵德禄*胡定浩*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北京100039采用XWT-204型台式自动平衡记录仪(上海大华仪表厂产品)记录了正常Wistar大鼠离体膈神经膈肌标本的收缩状态,发出明显不同于以往记纹鼓记录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观察了营养不良对膈肌功能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成年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TL)和营养不良组(ND).限食1/24周,ND组体重下降至CTL组的50%.隔肌重量显著下降,P<0.01.颤搐收缩力(Pt)低于CTL组50%,P<0.01.各频率刺激的膈肌收缩力均显著下降,P<0.05.Pt/隔重无显著差异.隔肌萎缩是收缩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体重与膈重正相关,r=0.96,P<0.01.电镜下膈肌线粒体肿胀,肌原纤维疏松紊乱.结论:营养不良严重损害膈肌功能与结构.  相似文献   

14.
+Gx作用对大鼠膈肌收缩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 +Gx作用对大鼠膈肌收缩性能的影响 ,并探讨其机理。方法 42只雄性Wistar大鼠 ,随机分成对照组 (经受 + 1Gx作用 )和实验组 (经受 + 1 5Gx/ 3min作用 )各 2 1只。分别测定膈肌张力 ,膈肌腺苷酸和乳酸含量 ,并对其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照像。结果 1 ) +Gx作用结束后即刻与 +Gx作用前比较 ,实验组大鼠膈肌的低频张力明显降低 (P <0 .0 1 ) ,高频张力虽呈下降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而对照组大鼠膈肌的张力基本保持不变 ;2 ) +Gx作用结束后即刻 ,实验组大鼠与对照组大鼠相比 ,其膈肌ATP含量减少 (P <0 .0 1 ) ,ADP、乳酸含量增加 (P <0 .0 5和P <0 .0 1 ) ,ADP/ATP和AMP/ATP的比值均明显增大 (P <0 .0 1 ) ;3) +Gx作用结束后即刻 ,实验组大鼠膈肌的线粒体和肌浆网发生了缺氧性改变 ,而对照组无此改变。结论 +Gx作用可致大鼠膈肌疲劳 ,其原因可能与 +Gx作用下缺血缺氧引起的膈肌能量代谢和超微结构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研究旨在观察+GZ负荷对膈肌收缩性能的影响及超微结构的变化。以33只雄性SD大鼠为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GZ组及+GZ=辅酶Q10药物组。对照组(12只)直接处死取膈肌试验;+GZ组(10只)予生理盐水5ml·kg-1.d-1腹腔注射3d后,经受+GZ负荷(头向心位、自+4GZ开始,每上升+1Gz持续3min,直至+10GZ,共21min);+GZ+辅酶Q10药物组(11只),予辅酶Q10mg·kg-1.d-1腹腔注射3d后,经受+GZ负荷(同+GZ组)。以离体膈肌条电刺激方法测定膈肌张力及耐力。结果显示:+GZ组抗疲劳耐力显著降低;+GZ+药物组同+GZ组相比,在50HZ、100HZ点上,后刺激张力显著增加。在10000-20000倍电镜观察中,膈肌线粒体在+GZ负荷后发生缺氧性改变。证实+GZ负荷可降低膈肌疲劳耐力,表明缺血缺氧可能是+Gz负荷下膈肌张力减弱的原因之一;辅酶Q10可部分地提高+GZ负荷后膈肌的疲劳耐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从组织学角度探讨副神经移位膈神经重建膈肌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180只,随机分为A、B、C3组:A组将双侧副神经在锁骨下水平发出内、外侧支之前切断,移位缝接膈神经干起始部;B组于双侧膈神经干起始部切断后原位缝接;C组为正常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2,3,4,5,6个月完整取出3组大鼠膈肌,用于电子天平称重。同时于右侧腋前线部位顺肌纤维方向切取2mm宽肌条,行HE染色,分析膈肌肌纤维截面积的变化。A组1,3,6个月组、C组6个月组同于左侧腋前线部位切取1mm×1mm大小的膈肌肌块,经固定、脱水、包埋、切片后染色,用电镜观察膈肌肌细胞线粒体、内质网、核仁等的变化。结果 副神经移位膈神经后随着时间推移,膈肌渐渐饱满,肌重逐渐出现恢复。6个月为正常对照组的(97.23±4.07)%。同时肌纤维截面积也逐渐增大,6个月组达(1771±439)岬。,为正常对照组的(98.28±3.65)%。各时间点A、B组膈肌湿重及肌纤维截面积恢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观察显示,随着时间推移,膈肌肌细胞线粒体、内质网及染色质等逐渐修复,肌丝、肌节排列也趋于整齐。结论 副神经移位膈神经6个月后大鼠膈肌湿重、肌纤维截面积、超微结构均接近正常。从组织学角度看,副神经可作为动力神经移位膈神经来重建高位颈髓损伤后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7.
创伤性膈肌破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吴旭 《创伤外科杂志》2009,11(4):369-371
创伤性膈肌破裂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目前,提高创伤性膈肌破裂诊断率的最好方法是提高临床医生面对严重胸腹部伤的警惕性。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创伤性膈肌破裂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创伤性膈肌破裂的不同诊断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膈肌疲劳是多种病理生理条件下呼吸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膈肌强烈收缩出现疲劳和损伤与氧自由基的关联多为推断,目前尚无膈肌收缩过程中产生  相似文献   

19.
探讨创伤性膈肌破裂的诊断及治疗。作者认为对本病X线检查仍有诊断意义 ;膈肌破裂应及时手术 ,术中应强调全伤道探查及无张力膈肌修补 ;电视胸、腹腔镜在本病中的应用正逐渐被重视  相似文献   

20.
急性创伤性膈肌破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钝伤引起膈肌破裂在严重胸腹伤中占3%。多来自间接钝挫伤、挤压伤或直接穿透伤,少数来自医源性损害。国内文献共报道创伤性膈肌破裂118例,其中属急性期者77例。除膈肌破裂外,尚伴其它伤,如肋骨骨折、颅脑伤、骨盆骨折、腹部脏器伤等,使膈肌破裂成为多发伤的一个部分,加上伴存的严重呼吸、循环障碍,常掩盖了膈肌破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