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X线下联合经胸超声心动图经皮单根血管入径介入封堵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安全可行性。方法纳入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导管室完成经典经皮介入封堵PDA治疗(造影组)和X线下联合经胸超声心动图经皮介入封堵PDA治疗(超声组)病例。两组患儿均用超声心动图和X线评估封堵效果,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长、对比剂用量及射线剂量等。结果患儿年龄6个月~11岁,体重8~40 kg。超声组72例,造影组14例。所有患儿均一次封堵成功。超声组穿刺单根血管的有62例,造影组均穿刺两根血管,所有病例均无血管并发症。超声组手术时间为[(52.1±22.8)min比(111.0±42.4)min,P=0.030]、射线剂量[(25.4±19.0)mGy比(123.7±55.6)mGy,P<0.001]、对比剂用量[(0.2±1.2)ml比(42.5±14.4)ml,P<0.001]显著低于造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X线下联合经胸超声心动图经皮单根血管入径介入封堵治疗PDA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成人房间隔缺损(ASD)治疗决策中的作用 ,选择适合的病例进行经皮导管堵闭治疗。方法 本组资料来源于 2 0 0 2年 8月至 2 0 0 3年 8月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12 8例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诊断为继发孔型ASD ,使用TTE筛选和患者同意的 5 2例进行导管堵闭治疗 ,78例患者进行了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经超声心动图筛选的病例 ,导管介入治疗能有效地关闭 96 %(5 0 /5 2 )的继发孔型ASD ,外科手术修补房间隔缺损的成功率为 10 0 % ,超声心动图显示的房间隔缺损分型与外科术中分型的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经胸超声心动图能准确的显示成人ASD解剖变异和确定分型 ,经皮导管介入治疗能成功地堵闭绝大多数经超声心动图筛选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房缺)定量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经胸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房缺,并经介入或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36例,以术中所见为确诊标准,分析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定量诊断房缺在判断缺损部位、数目和大小等方面的作用.结果:36例房缺患者中,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多孔房缺4例,与手术结果比,多孔房缺漏诊3例,单孔房缺32例;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多孔房缺7例,与手术结果相比无漏诊,单孔房缺29例.结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较经胸超声心动图在房缺的定量诊断方面更有优越性,在定量诊断缺损大小、部位及其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方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的准确率更接近介入或手术测值.从而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超声心动图监护下心导管介入与经胸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房间隔缺损(ASD)的有效性、安全性及适用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心动图监护下接受心导管介入治疗与经胸小切口手术治疗的104例ASD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超声心动图监护下心导管介入治疗与经胸小切口手术1次封堵成功率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均极低。结论:在小儿ASD的治疗中,心导管介入与经胸小切口手术各有优劣,应结合临床实际谨慎选择治疗方案;超声心动图能在术前、术中与术后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其充分并正确的使用值得临床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介入封堵治疗时应用超声心动图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我院进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在手术(介入封堵治疗)前、中以及术后随访7天、30天、90天、1年后,进行超声心动图辅助诊断,观察治疗疗效。结果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ASD(房间隔缺损)有25例,VSD(室间隔缺损)26例,PDA(动脉导管未闭)7例,VSD合并ASD的有2例。手术中应用超声心动图监测,成功介入封堵治疗的有54例,总有效率为90%。治疗后随访7天、30天、90天、1年后的超声心动图,能够为封堵器的位置、残余分流以及封堵有效情况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够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的前、中、后提供有效治的治疗依据。为手术治疗成功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重要的诊断保障。  相似文献   

6.
非风湿性慢性房颤患者最主要的并发症是血栓栓塞。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和外科手术可见绝大部分的血栓形成位于左心耳(LAA)内,只有少数位于左房(LA)内。经口服抗凝药物治疗可以明显减少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发生率。然而由于出血并发症、对双香豆素类药物过敏等原因,许多患者不适合抗凝治疗。这部分患者可通过介入途径行左心耳封堵术降低血栓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引导经皮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的可行性。方法于2014-2至2014-10在我院检查并治疗的单纯VSD患者28例,平均年龄(9.5±3.1)岁,VSD大小(4.6+0.9)mm,单纯采用超声心动图引导经皮室间隔缺损封堵术。超声实时监测封堵全过程,评估封堵效果。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及一年超声随访,观察患者封堵效果。结果 21例患者在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下成功完成经皮VSD封堵术,5例经食管超声引导下成功完成经皮VSD封堵术,1例患者因导管未能沿导丝通过VSD,改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胸小切口封堵成功,1例患者因封堵后残余分流大于2衄,改常规外科手术治疗成功。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63.3±11.7)min;术后1个月及3个月随访,未发现瓣膜损伤、心包积液、封堵器脱落、残余分流、主动脉瓣反流及外周血管损伤等介入并发症。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以独立安全引导经皮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无需使用大型造影设备,减少了病人及医护人员射线损伤及手术成本。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引导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引导下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封堵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接受介入封堵治疗的117例ASD病人。根据手术方法将病人分成3组,经胸TEE组(40例)采用TEE引导经胸小切口介入封堵;经皮TEE组(25例)采用TEE引导经皮介入封堵治疗;经皮DSA组(52例)采用DSA引导经皮介入封堵治疗。比较3种手术方法的成功率、住院总费用及术后恢复等情况。结果经皮TEE组缺损直径小于经皮DSA组经胸TEE组(P0.05);经皮DSA组、经皮TEE组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短于经胸TEE组(P0.05);经皮DSA组手术时间少于经皮TEE组和经胸TEE组(P0.05)。3组术后1个月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测量的左房前后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较术前减小(P0.05)。结论 3种方法治疗单纯继发孔型ASD均有效,但各有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按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C超声检查,多普勒应用超声多普勒评价不同QRS时限心力衰竭患者的收缩同步性(牛红霞,华伟,张澍等)(2):70超声检查,介入性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管内超声影像学特征与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崔松,吴惠玲,何国祥等)(3):14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灌注评价方法的比较(王红,黄岚,晋军等)(6):327超声心动描记术超声心动图在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中指导房间隔穿刺及评价临床疗效中的应用(马依彤,王朝霞,黄定等)(6):350超声心动图在心再同步化治疗中的作用(叶岚,李广平,周长钰)(6):375穿刺术超声心动图在经皮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室间隔缺损(VSD)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扫查选择适合封堵治疗的VSD患者,然后监测导管引导Amplatzer封堵器治疗VSD的全过程,在监测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导管及封堵器的位置,配合封堵器的释放,观察封堵器是否已封堵好室间隔缺损处,周边有无残余分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探讨实时三维心动图(RT-3DE)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在房间隔封堵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应用Philips Sonos 7500RT-3DE诊断仪、X4探头,对4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患者[男性1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为(60.5±8)岁],在RT-3DE和(或)TEE监测下,经心导管行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其中对3例先天性心脏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在RT-3DE和TEE监测下,经心导管行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另一例患者在二维超声心动图和RT-3DE监测下行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  相似文献   

12.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的应用现状和发展方向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超声诊断科樊朝美李澎综述刘汉英陶寿淇审校近年来,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心脏病诊断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在临床上选择治疗方案及判定预后等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VSD),并对近期疗效和并发症进行观察.方法 126例经临床和经胸超声心动图确诊为室间隔缺损,采用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术后即刻采用造影或术后72 h行经胸心脏超声检查观察疗效.结果 VSD介入封堵成功率为98.3%,不成功原因为缺损直径过大以及缺损位置特殊,术中未发生任何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VSD是一种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一种可靠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超声心动图技术发展迅速,热点甚多,本文拟就如何进一步发掘M型超声的潜力、深化心肌灌注声学造影研究、心脏介入超声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心肌组织动态超声显示新技术、心腔内超声成像的应用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的发展前景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心血管超声技术在心脏介入诊疗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超声心动图包括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TTE)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TEE)。TTE是临床工作中最常用的方法,但是容易受到含气的肺组织等其他心脏周围结构的影响,故TTE不能清晰显示远离探头的心房结构和近端心尖部结构。TEE可从食管显示心腔结构,特别是左心耳和瓣膜结构,但是仍有部分患者不能耐受TEE检查,以及存在麻醉和潜在的食管损伤/穿孔的风险。心内超声(intracardiac echocardiography,ICE)是将超声探头经外周静脉入径送至心腔内,由于ICE探头周围为心腔内血液,故能提供更加清晰的图像质量,且不受心  相似文献   

16.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心血管病介入性治疗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引导介入性治疗心血管病的可行性。方法:在彩色超声心动图仪和大型X线心血管造影仪同时监测下,摸索超声心动图监测引导动脉导管栓堵、二尖瓣和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的最佳观察方法。结果:引导介入性治疗患者51例。结果表明在二尖瓣狭窄患者中,可正确引导心房间隔穿刺,在二尖瓣及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中,可引导球囊导管的走向、所在部位、扩张程度。在动脉导管栓堵术中,可监测引导栓堵物置入部位,确定其嵌顿的牢固性。术中可对治疗效果进行即时判定。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介入性治疗心血管病具有X线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并且术中可即时判定治疗效果,有其独特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嵴内型室间隔缺损(IVSD)的适应症、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超声心动图筛查27例嵴内型室间隔缺损患者,男性11例,年龄8~29岁。女性16例,年龄10~27岁。超声测量缺损直径3~7mm,平均(4.2±2.7)mm,左心室和升主动脉造影后建立股动脉-室间隔缺损-股静脉的轨道行介入封堵治疗,5例采用Amplatzer非对称伞(AGA,美国);7例采用零边偏心封堵器(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生产);13例采用对称型VSD封堵器(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结果:25例患者介入封堵成功,无左向右残余分流、主动脉反流无增加,随访6~12个月,封堵器无移位、无心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成人多孔型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封堵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4年5月,13例在本中心进行介入封堵手术多孔型ASD患者,男性4例,女性9例,年龄18~67岁,平均(39.6±15.6)岁。术前通过超声心动图确诊ASD诊断,13例患者存在27处缺损。彩色多普勒探及均为左向右分流、无右向左分流或双向分流。全部患者在本中心通过经导管介入封堵手术治疗ASD。术后通过门诊体检及超声心动图进行随访。结果:术中超声测量ASD大缺损和小缺损的平均(19.2±5.9)mm和(7.3±3.9)mm。13例患者共使用14枚封堵器,封堵器大小为16~40mm,平均(29.1±7.4)mm。封堵器释放后经胸超声监测封堵器位置形态良好,3例存在少量残余分流,随访中仅1例患者存在微量分流,心腔大小不同程度回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成人多孔型ASD通过介入封堵治疗近中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在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介入治疗后左心室功能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将73例缺血性心肌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药物治疗组3 7例,采用单纯药物治疗,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组36例,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药物治疗。超声心动图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的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容量(LVEDv)(并换算成容积指数ml/m2)、左室射血分数(LVEF),对两组数据做统计学处理,比较有无显著差异。结果经超声心动图观察PCI治疗组左心功能改善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P0.05)。结论在传统药物治疗基础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室功能,超声心动图在左心功能的评价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经导管介入封堵先天性心脏病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已逐渐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对ASD介入封堵后并发的房室传导阻滞鲜有报道。我们总结了1例ASD介入封堵后出现的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治经验。1临床资料患儿女,年龄5岁,因体检发现心脏杂音入院。经胸超声心动图提示继发孔型ASD,直径20 mm,术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