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患者男,63岁,2年前患肝硬化后肝细胞癌并接受部分肝脏切除术,近半年胸闷、喘憋、活动耐量进行性减低。入院查体:叩诊心浊音界增大,听诊心音遥远,胸骨左缘2~3肋间闻及双期粗糙、响亮杂音。心电图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室前侧壁T波异常。实验室检查:血清肌钙蛋白I 0.249μg/L,脑钠肽1769 pg/ml。超声心动图:右心室内见实性中等回声肿物,图像质量欠佳。CEUS:注射造影剂后肿物快速呈不均匀高增强,自三尖瓣口至右心室心尖部,几乎占据右心室,约92 mm×51 mm×50 mm,肿物边缘粗糙,宽基底附于右心室侧前壁,无明显活动度,右心室流入道舒张期血流受阻所致的造影剂束变细,脉冲多普勒示该处血流速度加快,约2.0 m/s(图1A);注射造影剂后约30 s,造影剂到达心肌,肿物增强程度低于右心室前壁心肌,造影剂消退快于周围心肌,呈“快进快出”(图1B)。超声诊断:右心室恶性肿物(考虑肝脏来源),右心室流入道梗阻,大量心包积液。行右心室肿物切除术,术后大体病理示肿瘤碎组织表面凹凸不平,切面棕黄质中(图1C)。镜下见瘤细胞核大、有核仁、胞浆粉染,呈巢或索状排列,可见血窦(图1D);免疫组织化学:Hepatocyte(+),CD34(+),CD31(+),Ki-67(20%~30%)。病理诊断:肝细胞癌右心室转移。  相似文献   

3.
范高祥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3):1630-1631,1659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发病率居恶性肿瘤中第3位。由于该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确诊时多为中晚期,且大于80%的病例同时伴有肝硬化,预后不良。根治性切除术是治疗HCC的主要手段,但术后高复发转移率已成为制约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的瓶颈,有报道称根治性切除后5年复发率约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肝癌患者血液及组织中MMP-2、MMP-9的表达,分析二者与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住院行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HCC)患者40例作为试验组,经病理确诊为HCC,且未经放、化疗等抗肿瘤治疗;对照组患者40例,包括局灶性增生性结节16例,肝血管瘤13例,肝外伤1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入组患者血液及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结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患者MMP-2、MMP-9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试验组患者血液中MMP-2水平(0.384±0.026)、MMP-9水平(0.337±0.01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试验组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对照组进行MMP-2、MMP-9的检测,结果发现,肝癌组织中MMP-2强阳性(+++)表达30例,MMP-9强阳性(+++)表达31例,阳性率为87.5%、85.0%;癌旁组织无MMP-2、MMP-9强阳性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12.5%;对照MMP-2、MMP-9阳性率分别为7.5%、10.0%。试验组肝癌组织MMP-2、MMP-9的表达阳性率较癌旁组织及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MMP-9的表达与静脉浸润、肝内外转移、包膜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病灶大小、肝硬化、甲胎蛋白(AFP)、HBs Ag无关(P>0.05)。结论 MMP-2、MMP-9在肝癌中表达升高,与有无静脉浸润、有无肝内外转移及有无包膜有关,并且出现静脉浸润、有肝内外转移、无包膜的肝癌中,MMP-2、MMP-9表达明显升高,与肝癌的生长、侵袭和转移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1病例资料男,69岁。右侧腹股沟不可复性肿块4月余伴疼痛入院。患者自诉有右腹股沟肿块5年余,可滑入阴囊,可还纳。近4个月肿块不可还纳,固定于腹股沟区且伴疼痛,自行口服止痛药(具体用药不详),症状可缓  相似文献   

6.
曾建洪  彭志明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0):1877-1879
[目的]探讨129例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相关病理因素.[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行结肠癌根治术患者129例,对影响其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29例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率为19.38%.患者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Dukes′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与结肠癌复发转移显著相关(P〈0.05),而性别、年龄、术前并发肠梗阻、病理组织类型、浸润深度、术后化疗与结肠癌复发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术前血清CEA水平、Dukes′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术后种植灶的治疗。方法:13例原发性肝癌术后出现种植灶的患者中,单纯腹壁种植2例、单纯腹腔种植9例,腹壁和腹腔同时种植2例。1例腹壁和腹腔均有种植的患者因合并肝内广泛播散和双肺广泛转移而行保守治疗,12例行手术治疗,其中3例因肿块累及肠管而行种植灶和部分肠管切除,其余9例均行单纯种植灶切除,2例患者因腹腔和(或)腹壁种植而行再次种植灶切除。结果:12例获得随访。从种植灶手术时算起,6例均健在,其中生存108个月、57个月、24个月和15个月者各1例。5例分别于6个月(死于再次种植灶切除术后感染性休克)、10个月、14个月、21个月和23个月死亡,保守治疗的1例患者于初次手术后5个月死亡。结论:手术治疗为原发性肝癌术后种植的一种有益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病例】女,27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伴发热2天,偶有呕吐就诊。查体:体温38.8℃,右中下腹压痛、反跳痛,压痛点位置较麦氏点高,结肠充气试验(±)。查血白细胞19.8×109/L,中性粒细胞0.78。B超检查示回盲部气体充盈,未见清晰阑尾影。入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急行阑尾切除术。取麦氏  相似文献   

10.
介入治疗32例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术后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告了32例经皮肝穿刺胆汁引流或胆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护理。介入治疗后密切观察有无肝性脑病症状,做好饮食护理,观察有无疼痛,认真做好胆汁引流管的护理及皮肤护理,监测肝功能及胆红素等生化指标,观察有无出血、急性胰腺炎、胆道感染、引流管周围渗漏腹水等并发症的发生,并做好出院指导。本组术后3例因肝功能较差,出现肝性脑病,住院期间死亡;5例术后出现血性胆汁引流液,7例术后血淀粉酶升高,8例发生胆系感染,3例引流管周围渗漏腹水,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好转,黄疸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术后复发的因素,为临床综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3—2008年于我院接受肿瘤切除术的HCC患者206例,分析患者术后0.5、1、2、3年的累计复发率,同时对可能影响HCC术后复发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包括患者性别、肝功能分级、肿瘤大小、有无子灶、包膜情况、脉管瘤栓和病理切缘,分析上述因素与肿瘤复发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后0.5、1、2、3年,累计HCC肝内复发率分别为21.36%(44/206)、44.66%(92/206)、73.79%(152/206)、89.32%(184/206)。包膜不完整或缺如对HCC术后复发影响最大(P<0.001),其次为脉管瘤栓、病灶大小和病理切缘阳性(P=0.014、0.019、0.045);病灶越大,对术后复发影响越大。结论充分评估影响HCC术后复发的风险因素,能够为临床综合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纤维板层型肝癌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例女,32岁,右上腹胀痛3个月,加重2天为主诉人院,患者无肝炎及肝硬化病史,体检病人状态良好,巩膜及皮肤无黄染,实验室检查(肝功、血清AFP等)均在正常范围,乙肝表面抗原(-).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46岁。间断腹痛伴消瘦6个月,确诊非霍奇金淋巴瘤2个月,患者6个月前无诱因腹痛,为持续性阵发加重,急诊入院,给予抗炎治疗后无明显好转,仍间断腹痛。腹痛发作频繁伴大便形状变细,食欲差,盗汗。3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下腹包块,包块逐渐增大伴消瘦,偶有皮肤骚痒,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15.
肾上腺是一对扁平器官,由不同来源的皮质和髓质组成,是一对重要的内分泌腺体。其质软淡黄色,位于左右肾上的内上端,于腹膜和腹后壁之间,故为腹膜外器官。肾上腺周围包含脂肪的疏散结缔组织,其外向有致密的肾周筋膜。一般情况下,肾上腺肿瘤为分为原发和继发两种。我院2006年9月收治了一名“继发性肾上腺肿瘤”的患者,其肿瘤细胞来源于肝脏,但肝脏并未见肿瘤细胞,实属罕见病例,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病例男,47岁。以“左眼肿胀半年,加重2月”为主诉来我院就诊。患者一般状态良好,无腹痛腹胀、黄疸、恶性呕吐等不适。既往发现高血压半年,乙肝2月。查体:左眼睑肿胀,皮肤红,触之略硬,左眼闭合不全,眼球外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肿瘤行肝动脉栓塞术后肿瘤转移的发生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30只Wistar大白鼠种植Walker 256后第8天随机分为两组,行肝动脉结扎(HAL)和单纯开腹手术.术后第1、3、7天各处死三只大鼠,各组剩下6只大鼠于术后第12天处死,切取肿瘤及双肺,采用肉眼及显微镜评估肺转移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不同时间点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HAL术后第1、3天,肝动脉结扎组的HIF-1α及VEGF表达显著高于剖腹对照组.至术后12天,HAL组共3只大鼠观察发现肺转移病灶,而剖腹对照组仅1只发现肺转移结节.结论肝动脉结扎术后肿瘤组织缺血缺氧加重,HIF-1α与VEGF蛋白表达增加,可诱发肺转移.  相似文献   

18.
微血管侵犯(MVI)是肝细胞肝癌(HCC)的侵袭性行为之一,与患者预后及治疗后复发相关。术前无创性精准预测MVI对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术前诊断MVI目前尚无公认标准,术前影像学预测MVI是当前研究热点。本文就影像学术前预测MVI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后各种形式的复发转移的手术治疗方法、适应证、效果以及复发原因、防治方法。【方法】通过对173例大肠癌术后复发转移治疗情况和效果的分析,对大肠癌术后复发的原因、防治措施和手术适应证进行讨论分析。【结果】大肠癌术后原位复发、肝转移、肺转移通过两次手术,部分复发病人获得根治切除,其3、5年生存率较为理想。【结论】掌握大肠癌术后各种形式的复发转移的治疗原则和手术适应证,以积极态度进行合理治疗,可提高复发病人的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肝细胞肝癌(HCC)切除术后复发并再次手术病例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HCC术后复发时间对再次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我中心收治HCC术后复发并再次施行肝切除手术共25例,全部病例再次手术前均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为肝内复发并除外肝外转移,术后通过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技术(DSA)进行随诊;再次手术术后随访时间均超过12个月。结果根据首次手术术后复发时间分为两组,术后12个月内复发17例,再次手术后12个月内再次复发16例,复发率94.1%;术后复发时间超过12个月病例8例,再次手术后12个月内再次复发2例,复发率25.0%,两组首次手术后无病生存时间、复发后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均有统计学差异(χ2=11.091,P=0.001;χ2=4.864,P=0.027;χ2=9.694,P=0.002);再次手术时12个月内复发组平均年龄明显小于12个月以上复发组[(48.5±10.0)岁vs.(55.6±8.2)岁,t=-2.416,P=0.019]。结论 HCC术后早期复发提示再次手术预后不佳,复发率高,12个月内复发病例特别是年轻病例不宜过早进行再次手术;复发时间超过12个月的HCC病例再次手术后1年复发率较低、预后好,应采取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