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骨扫描在术前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期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骨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容易出现胸外转移的部位之一。骨扫描的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目前认为全身骨扫描是能较早发现骨转移的手段。本院常规对NSCLC患行全身骨扫描,以明确分期,指导治疗。但国外对于术前无骨痛症状的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患行全身骨扫描的指征存在争议。本回顾性分析了105例非小细胞  相似文献   

2.
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下称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的预后因素。方法:对1997-2007年间诊治的148例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的年龄、初诊时的临床分期、影像学分型、原发灶数目和大小、原发灶是否手术或放化疗、骨转移灶数目、骨转移时血ALP水平、是否伴骨旁软组织转移、是否伴淋巴结转移、是否伴其他脏器转移多项因素进行分析,生存率分析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方法,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肺癌骨转移生存率:1年为52.2%,2年26.5%,3年21.2%,5年3.7%,中位生存期13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骨转移转移灶数目及骨转移时ALP水平这2项因素的各组间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诊时的临床分期、骨转移时血ALP水平、是否伴其他脏器转移、骨转移灶数目诸因素为独立预后因子与预后有关。结论:本研究提供了有关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特征、生存结果、预后因素。这些将有助于我们确定合适的照射剂量和分割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影响应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预后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应用EGFR—TKI治疗的132例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临床资料,用卡普兰-迈耶统计法估计患者1、2年生存率,单因素分析(Log—rank检验)筛选影响患者预后的风险因素,用Cox多因素分析模型进一步确认独立风险因素。结果:132例患者中位生存期15.9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63.9%、41.5%。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不吸烟者、血白蛋白值正常者中位生存期显著延长(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血白蛋白值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对于女性、不吸烟的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应用EGFR—TKI治疗有延长中位生存期的趋势,血白蛋白值低是影响预后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切缘癌残留的相关形成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切除的340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切缘癌残留24例,对肺癌术后切缘癌残留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术后切缘癌残留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高分化组低于低分化组(P〈0.05);与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肺癌的分化程度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切缘癌残留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7):1188-1190
目的分析放化疗联合唑来膦酸对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运城市中心医院68例该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在治疗结束时及之后1、3、6个月和一年时进行随访,记录研究对象的止痛效果、生活质量、骨转移病灶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1)止痛效果有效率及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治疗结束及治疗结束后1、3个月时,治疗Ⅲ组患者显著高于治疗Ⅰ组、Ⅱ组,且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一年时三组基本无差别(P0.05)。(2)骨转移灶疗效、不良反应相比,三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联合唑来膦酸能明显降低该病患者疼痛、改善其生活质量,虽然骨转移灶局部控制率有所改善,但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骨转移骨相关事件(skeletal-related events,SREs)的发生及SREs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收治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将患者分为不伴SREs组和伴SRE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骨转移特征,分析SREs的特点及SREs对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骨转移生存期(BS)和总生存期(OS)的影响。结果: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共104例,不伴SREs组和伴SREs组分别为46例、58例。两组间年龄、手术方式、肿瘤组织类型、美国癌症联合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分期、骨转移间歇期、骨转移部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转移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骨相关事件间歇期0~48个月,中位时间为5.5(1.0,20.5)个月。SREs以骨痛最多,占70.6%。不伴SREs组和伴SREs组间BS(HR=1.043,95%CI 0.608~1.790,P=0.878)和OS(HR=0.927,95%CI0.543~1.581,P=0.7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REs不增加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伴骨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在接受帕米膦酸二钠和唑来膦酸治疗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7年6月-2008年12月,74例伴骨转移的NSCLC,患者接受了双膦酸盐治疗,其中50例接受帕米膦酸二钠治疗,24例接受唑来膦酸治疗.帕米膦酸二钠90...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伊班膦酸钠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骨转移患者炎性因子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NSCLC骨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肺腺癌患者采用培美曲塞、卡铂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肺鳞癌患者采用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或注射用白蛋白紫杉醇、卡铂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均化疗2个周期。比较化疗前和化疗2个周期后患者炎性因子[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骨代谢指标(血清骨钙素氨基中分子片段、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水平、骨痛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化疗2个周期后,患者CRP、PCT、TNF-α、IL-6水平和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水平均低于化疗前,血清骨代谢指标骨钙素氨基中分子片段、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水平均高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2个周期后,患者骨痛评分为(2.47±1.79)分,低于化疗前的(15.56±3.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期间发生发热8例、恶心10例、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射性肺炎的风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在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放射治疗的7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放疗后是否发生放射性肺炎分为放射性肺炎组(20例)与无放射性肺炎组(58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分析肺癌放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的影响因素。 方法:选择 2018 年 9 月 ~2020 年 5 月收治的非小细胞 肺癌患者 78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 52 例纳入 VTE 组,未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 26 例纳入非 VTE 组。 比较 两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分期、治疗方案、 D- 二聚体、血脂水平。将影响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的因素纳入自变量并为其赋值, 经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得出影响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的因素。 结果:经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 ≥60 岁、腺 癌、化疗是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 OR>1 , P <0.05 );经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D- 二聚体、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 过表达可能是诱发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的影响因素。 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主要与其年龄、病理类型、治疗 方案及 D- 二聚体、血脂水平密切相关,可根据上述指标对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进行评估,并进行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采用Kaplan-Meier和Cox回归分析103例IV期NSCLC患者的预后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病理亚型、血红蛋白、行为状态评分(performancestatus,PS)、体质量、吸烟指数、肿瘤转移情况、系统抗肿瘤以及癌胚抗原(CEA)和角质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并分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其中接受系统抗肿瘤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显著优于接受最佳支持治疗的患者(15个月比7个月,P=0.002)。单因素分析表明,血红蛋白、PS评分、中枢神经系统转移以及血清CEA和Cyfra21—1水平与NSCLC患者生存率有关。多因素分析表明,Ps评分、血红蛋白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病理亚型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疗效有关。结论:治疗前PS评分和血红蛋白是影响晚期NSCLC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时要考虑病理亚型。  相似文献   

12.
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不能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分析1998年1月—2007年12月进行同步放化疗的183例不能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放疗,每次2Gy,每周5次。在放疗的第1周及第5周各予依托泊苷联合顺铂方案化疗1个周期。结果:179例患者完成了60~70Gy放疗,2例放疗总量52Gy,1例放疗总量54Gy,1例放疗总量56Gy。全组有效率为76.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10.8个月,中位生存期16.3个月,1、2和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3.2%、33.2%和21.3%。治疗失败原因为远处转移68例,局部复发18例,局部复发加远处转移19例。不良反应主要为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骨髓抑制,各例均可耐受。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治疗失败原因主要为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3.
周继华 《华西医学》1997,12(3):390-391
报告用Vm26和DDP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42例。结果:总有效率45%,无变化17例,恶化6例。用Vm26为主的治疗方案非小细胞肺癌的报道较少,治疗结果令人鼓舞,远期还有预防肺癌脑转移的效果。主要的毒副作用为轻度的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借助循证医学方法为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确定治疗方案。方法在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后。提出临床问题,首检NCCN网站缩小检索范围,再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8年第4期)、Medline(1990~2008年)和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上进行检索,并对所获证据进行评价。结果共检出与非小细胞肺癌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21篇,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5篇,Ⅲ期临床对照试验13篇,中文文献67篇。通过文献分析并结合患者意愿,为患者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经9个月随访证实,该方案适合患者。结论采用循证治疗方法,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不仅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有利于引导医患双方共同承担医疗不确定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热放化三联疗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系统评价热放化三联疗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实践与更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BM、CNKI、VIP、WanFang Data,同时辅以其他检索,收集所有比较热放化三联与非三联疗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各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1年5月1日。参考Cochrane质量评价标准并结合本研究特点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RCT,54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总有效率:热放化三联疗法的总有效率高于其它非三联疗法,其中三联疗法对比放化、热化及单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OR值及其95%CI分别为2.05(1.18,3.56)、3.41(1.12,10.38)和6.11(1.20,31.16)。②在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及粒细胞减少的安全性指标方面,热放化三联疗法的发生率均低于放化二联疗法的发生率,但只有粒细胞减少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4,95%CI(0.19,0.59)]。结论与其它疗法相比,热放化三联疗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提高疗效和安全性的趋势,但有待更多试验进一步证实;热放化三联疗法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优于常规的放化二联疗法,但尚缺乏长期疗效和更全面的安全性的相关证据。  相似文献   

16.
张彬  韩春  王澜 《中国临床医学》2010,17(3):373-375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NP方案同期化疗治疗局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不良反应与临床疗效。方法:37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及同期化疗。观察患者的治疗完成情况,治疗期间、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及近期疗效。结果:全组患者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91.9%。急性肝肾损伤发生率为13.5%(5/37)。急性放射性食管炎0级3例,1级11例,2级9例,3级14例。急性放射性肺炎0级2例,1级15例,2级12例,3级8例。治疗结束后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32例,稳定(SD)2例,总有效率(PR+CR)为94.6%(35/37)。1年局部控制率为83.4%,1年生存率为75.8%,中位生存期15个月。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同期化疗治疗局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可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较重,但可耐受。  相似文献   

17.
Radiotherapy (RT) is potentially related to cardiotoxicity, which may partially offset the benefits of cancer treatment. We sought to evaluate subclinical myocardial dysfunction using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 after RT and to explore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early cardiac effects and adverse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In total, 112 patients with stage III NSCLC who were scheduled to receive RT were prospectively recruited. A reduction in 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 (GLS) was observed immediately after RT and at 6 mo after RT (6 m-RT). In multivariable analysis, the percentage change in GLS from baseline to 6 mo (ΔGLS%6 m-RT) (hazard ratio?=?1.202, 95% confidence interval: 1.095–1.320, p < 0.001) wa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all-cause mortality. Based on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analysis, ΔGLS%6 m-RT ≥13.65% had 65.9% sensitivity and 85.2% specificity for predicting mortality in NSCLC patients (area under the curve?=?0.784, 95% confidence interval: 0.692–0.876, p < 0.001). These findings should encourage physicians to perform echocardiography early after RT.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预防和减少肺癌脑转移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安全意外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某院36例住院肺癌脑转移患者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方法;同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某院53例住院肺癌脑转移患者为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安全意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安全意外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措施能有效地减少和预防肺癌脑转移患者安全意外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李蔚  肖邦榕 《华西医学》2004,19(1):13-14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Gemcitabine)联合铂类药物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NSCLC)的临床疗效和毒性。方法:予吉西他滨(Gemcitabine)1000mg/m^2第1、8天静滴并联合铂类药物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20例,三周为一治疗周期,两周期后评价疗效和毒副作用,随访缓解期和生存期。结果:本组20例病例中,治疗总有效40%,中位缓解期7个月,中位生存期9个月,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其中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80%,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60%。结论:吉两他滨(Gemcitabine)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有较好疗效,主要毒性反应为较严重的血液学毒性,老年患者最好辅以G-CSF或GM—CSF以及免疫与营养支持治疗,则能顺利完成化疗,吉西他滨(Gemcitabine)联合铂类药物可做为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