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估院内发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UGIB)的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特征,随访再发出血和出现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情况,并分析随访再发有临床意义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纳入北京安贞医院2016年12月到2018年12月,收治的PCI治疗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完整的老年AC...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性分析行早期紧急PCI的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随访结果,评价其安全性及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效果和预后。方法收集入住本院的61例行PCI术的高龄AC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8例,女性23例,年龄为80~88(82±2)岁。19例行急诊PCI术,42例为择期PCI术,观察近期(住院期间)和远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发生和临床预后。结果61例患者中3支血管病变39例(64%),双支血管病变16例(26%),单支血管病变6例(10%);完全闭塞病变25例(41%);14例(34%)患者合并肾动脉狭窄。手术操作成功率97%,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3级达9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其中造影剂肾病6例(10%)。住院期间MACCE发生率3%,均为心源性死亡,4个月至4年9个月随访期间MACCE发生率22%,包括3例心脑源性死亡、2例其他原因死亡。结论高龄ACS患者行PCI术手术操作成功率高,住院期间病死率和随访期间MACCE发生率较低,但患者病变重,并发症尤其是造影剂肾病发生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高龄冠心病(CAD)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CAD年龄≥70岁173例(高龄组)和年龄<70岁134例(非高龄组)行PCI患者的临床病变特点、手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近中期临床疗效。结果高龄组行PCI的总成功率与非高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99%vs 98%,P>0.05);高龄组死亡率(0.00%)与非高龄组死亡率(1.49%)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冠状动脉、外周血管并发症无明显差异;高龄组冠状动脉病变较非高龄组重,支架置入率高于非高龄组(92.6%vs 90.1%)。随访24月,两组间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高龄CAD患者行PCI是安全的,其手术成功率、围手术期死亡率、并发症及近中期疗效与非高龄患者比较无差异。PCI同样是高龄冠心病患者治疗的一种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替罗非班经冠状动脉内注射与经静脉内注射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Cochrane图书馆,全面收集在ACS患者的治疗中,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及静脉内给药初始剂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后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收集25篇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共计251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替罗非班静脉内给药(IV组)相比,冠状动脉内给予(IC组)替罗非班更能显著增加PCI术后TIMIⅢ级血流比率(RR 1.15,95%CI 1.07~1.23,P=0.0001);PCI术后1周心脏超声评价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C组LVEF较IV组平均增加2.69%(WMD 2.69,95%CI 0.14~5.25, P=0.04);冠状动脉内给予替罗非班更能有效降低PCI术后30 d随访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RR 0.51,95%CI 0.38~0.69,P<0.0001)。然而,PCI术后两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 0.95,95%CI 0.76~1.19,P=0.64)。结论冠状动脉内给予替罗非班相比静脉内给予替罗非班更能有效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和微血管灌注,能显著减少PCI术后随访30 d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预后,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高龄(≥70岁)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国产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108例行PCI的非ST段抬高ACS患者按年龄分为高龄组(≥70岁,42例)和非高龄组(<70岁,66例),分析两组基础资料特征、即刻手术成功率、出血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观察住院和随访30天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猝死)。结果高龄组甘油三酯、脂蛋白a高于非高龄组,体重指数和吸烟比例低于非高龄组(P均<0.05);高龄组多支病变比例高于非高龄组(71%比39%,P<0.01);两组PCI即刻成功率均为100%。高龄组发生小出血5例、血小板减少6例;非高龄组小出血2例,血小板减少2例;两组均无大出血发生。高龄组血小板减少及总副反应发生率高于非高龄组(P均<0.05),小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住院和随访期间再发心绞痛5例、心肌梗死1例、心力衰竭2例、猝死0例;非高龄组再发心绞痛7例、心力衰竭1例,无心肌梗死和猝死。两组间复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非ST段抬高ACS患者PCI中应用国产替罗非班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是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这类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高,早期再灌注治疗可明显降低主要终点事件(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的风险,而高龄ACS患者介入治疗经风险评估后年龄并不是治疗策略的唯一决定因素,应采取积极的干预策略;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在ACS的治疗中表现出优于裸金属支架,MGuard栓塞保护支架治疗ACS显示出较好的初步结果;血栓抽吸装置可降低无再流发生,但临床终点事件(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死亡、再梗死率、支架内血栓形成、主要出血发生率)仍有争议,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左右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应用单根MAC指引导管经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ACS患者60例,根据随机序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单根6F MAC指引导管经桡动脉途径行PCI,对照组患者采用不同指引导管经桡动脉途径行PCI。观察两组患者桡动脉穿刺成功率、PCI成功率、造影剂用量、PCI操作时间、放射剂量、透视时间、介入治疗血管支数、平均支架数、血管并发症情况及出院后30 d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桡动脉穿刺成功率均为100%,PCI成功率均为96.67%。两组患者造影剂用量、介入治疗血管支数、平均支架数及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CI操作时间、透视时间短于对照组,放射剂量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30 d均未出现MACE。结论 ACS左右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应用单根MAC指引导管经桡动脉途径行PCI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80岁以上老年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003-05至2007-05进行PCI 8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268例,男性176例,年龄80~97岁;经股动脉途径PCI组156例(股动脉组),经桡动脉途径PCI组112例(桡动脉组).对比两组的临床特点、PCI特点、住院期间主要的不良心脏事件(MACE,包括心脏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靶病变再次重建率).结果:桡动脉组与股动脉组相比,PCI的成功率相似,均在95%以上;桡动脉组需要更改途径的比率显著增高(P<0.05);冠状动脉导管插入时间(P<0.01)、X线曝光时间(P<0.05)均显著延长;造影剂用量有增多趋势(P>0.05),但两组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术后卧床时间显著缩短(P<0.01),所有原因的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显著降低(P<0.01),其中,局部出血发生率(P<0.01)和局部血肿发生率(P<0.01)均显著减低.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桡动脉途径(OR=0.25,CI=0.09~0.75)是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独立的阴性预测因素.结论:80岁以上高龄患者的PCI,桡动脉途径可以降低穿刺血管局部并发症,与股动脉途径相比具有同样的临床效果和成功率,但是,穿刺失败率高,穿刺时间和曝光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年龄≥80岁的高龄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治疗后的近期与远期临床结果 ,探讨远期不良事件的预测因素。方法选择接受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0岁)63例,记录其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和血运重建情况以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对所有患者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远期不良事件的预测因素。结果 85.7%的患者为多支病变。分别有81.0%和19.0%的患者接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PCI成功率为98.0%,CABG成功率为83.3%,血管重建总成功率为95.2%。院内MACCE发生率为4.8%。中位随访时间为541(444~667)d,随访率为95.2%。总MACCE发生率为14.3%,病死率为11.1%;累积生存率为88.5%,累积无MACCE生存率为83.0%。多因素Cox分析,既往血运重建史、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以及是否循环支持是总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80岁的高龄冠心病患者接受血运重建治疗安全可行,成功率较高,院内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远期生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老年人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冠心病患者的钙化病变进行冠脉内旋磨术、冠脉球囊扩张及冠脉支架术,观察患者的冠脉钙化病变改变、手术成功率、围术期并发症及临床随访结果。结果 32例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患者的33处钙化病变处接受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手术成功率为96.88%,结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共植入74枚支架。围术期无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冠脉穿孔、出血及急诊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等并发症。1例发生心脏停搏,1例发生心室颤动,经相应药物等治疗后均恢复窦性心律。对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无1例再发心绞痛,无1例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结论冠状动脉旋磨术联合PCI术治疗老年人的冠状动脉钙化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高龄(≥80岁)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菏泽市巨野县人民医院心内二科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47例,根据年龄及治疗方法分为中青年PCI组(年龄60岁,n=39)、老年PCI组(年龄60~79岁,n=36)、高龄PCI组(年龄≥80岁,n=32)、高龄药物治疗组(≥80岁,n=40)。比较4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吸烟情况、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心率、收缩压)、实验室检查指标(血肌酐、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心电图ST段改变)、药物使用情况及氯吡格雷服用时间;比较中青年PCI组、老年PCI组及高龄PCI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钙化弥漫性病变发生率、慢性闭塞性病变发生率、桡动脉穿刺成功率)、PCI成功率、并发症及部分血运重建情况;比较高龄PCI组与高龄药物治疗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随访期间出血情况。结果 4组患者性别、吸烟率、高血压病史阳性率、糖尿病病史阳性率、心率、收缩压、血肌酐、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心电图ST段改变发生率和肠溶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CEI/ARB)使用率及氯吡格雷服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PCI组、老年PCI组及高龄PCI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桡动脉穿刺成功率、PCI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PCI组患者钙化弥漫性病变、慢性闭塞性病变及部分血运重建发生率高于中青年PCI组(P0.05)。高龄PCI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高龄药物治疗组(P0.05);随访12个月,高龄PCI组与高龄药物治疗组患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治疗高龄(≥80岁)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安全可行,可有效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改善患者远期预后;高龄不是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的绝对禁忌。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清TG/HDLC值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院内主要不良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洛阳市中心医院接受PCI治疗的患者214例,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G/HDLC是否可作为ACS患者发生院内主要不良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TG/HDLC值分为高TG/HDLC值组(66例)、中TG/HDLC值组(74例)、低TG/HDLC值组(74例),对三组患者院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进行比较。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通过校正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Log TG/HDLC值是ACS患者院内主要不良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OR=6.90,95%CI为1.90~25.06,P=0.003),高TG/HDLC值组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是低TG/HDLC值组的3.27倍。结论 TG/HDLC值对ACS患者PCI术后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强化降糖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ACS+DM)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效果和预后。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行PCI的ACS患者278例,按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ACS+DM组(91例)和非糖尿病ACS组(NDMACS组,187例),ACS+DM组患者严格控制血糖水平,使HbAbl〈6.5%。两组均应用DES支架行PCI术治疗,ACS+DM组和NDMACS组分别行急诊PCI术20例(22.0%)和49例(26.2%),分别行择期PCI术71例(78.0%)和138例(73.8%)。随访36-48个月,观察手术成功率,住院期间和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ACS+DM组患者中女性比例和三支血管病变明显高于NDMA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6%比46.0%,P〈0.05;58.2%比33.2%,P〈0.05)。ACS+DM组和NDMACS组PCI术成功率分别为96.7%和97.3%。两组术后并发症、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降糖治疗可使ACS+DM患者PCI术后获得与NDMACS患者同样的疗效和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9年11月—2012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老年(≥65岁)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并行急诊PCI的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年龄≥65岁的STEMI患者中,PCI成功率达97.0%,院内死亡率为3.0%,近期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为6.1%,术后未出现严重出血并发症。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有良好的安全性,近期临床疗效比较乐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近期疗效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PCI治疗215例冠心病患者于24个月内进行门诊以及电话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有无临床症状、服药情况、生化检查以及心电图、心脏超声、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检测情况,及时给予患者专业指导.结果 215例患者中完成随访208例,无心脏事件发生145例(占69.71%);发生不良心脏事件32例(占15.38%),其中再发心绞痛15例,急性心肌梗死3例,反复心力衰竭住院14例;出现亚急性支架内血栓1例,支架内再狭窄3例,非典型心脏症状28例.非心脏事件16例,包括肿瘤4例、非心脏手术4例、出血4例、死亡4例(病死率1.92%).结论 PCI治疗后患者近期效果良好,支架内血栓、支架再狭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经桡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38例行PCI治疗的老年CHD患者,术前Allen试验均为阳性,根据穿刺入路的不同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经桡动脉入路行PCI治疗,对照组经股动脉入路行PCI治疗。观察记录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穿刺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对两组患者随访1年,记录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6个月,研究组和对照组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8.7%、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入路行PCI术治疗老年CHD患者安全有效,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龄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特点及近远期的疗效。方法:在2004年1月~2006年3月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中,入选183例女性患者,根据年龄分为高龄女性组(年龄≥75岁,48例)和非高龄女性组(年龄<75岁,135例),同时入选同期77例高龄男性组患者作为对照。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即刻手术成功率和近远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结果:与非高龄女性组相比,高龄女性组表现为更多的危险因素及基础疾病丛集(P<0.05),多见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及复杂病变(P<0.01),住院期间及远期随访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与高龄男性组相比,高龄女性也表现为更多的危险因素及基础疾病丛集(P<0.05),尽管冠状动脉病变分布及严重程度相似(P>0.05),但住院期间及远期随访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高(P<0.05)。高龄女性与高龄男性患者的总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校正了基线特征后,女性患者的危险降低(OR=0.82,95%CI0.675~0.989,P<0.05)。结论:高龄女性冠心病患者常伴有多种危险因素及基础疾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复杂,近远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高,总病死率与高龄男性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老年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677例年龄≥60岁(老年组)和547例年龄<60岁(非老年组)接受PCI并获得完全血运重建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近、远期临床随访结果。结果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女性、合并左主干病变、慢性闭塞病变、>20mm长病变、显著钙化病变和复杂病变(B2+C 型)患者的比例及平均植入支架数均较多。两组PCI手术成功率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老年组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3.8% vs 1.8%)及总死亡率(3.0% vs 1.1%)均高于非老年组(P<0.05)。平均随访(11.9±3.8)个月,两组总随访率、造影复查再狭窄率、心绞痛复发率、随访患者MACE发生率及总死亡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PCI后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及总死亡率高于非老年组,但其 PCI成功率、手术并发症、长期临床疗效与非老年组患者相似,提示PCI是治疗老年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高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高龄老年(≥80岁)ACS患者37例,分为PCI组(n=16)和对照组(n=21),比较两组患者基本临床情况和住院期间及随访30d时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s)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特征无差异;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PCI组患者完全闭塞病变占50%以上,几乎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支架治疗。住院期间,PCI组和对照组患者MACCEs发生率分别为37.50%和28.57%(P=0.682),主要为死亡、心力衰竭和非致命性出血;随访30d时,PCI组和对照组MACCEs发生率分别为15.79%和13.33%(P=0.578),主要包括死亡和因心力衰竭或上消化道出血而再住院。结论≥80岁的高龄ACS患者行PCI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且并不增~IMACCEs发生率;同时支架选择宜个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