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C反应蛋白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军委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7):1242-1243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4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随访。结果CRP与肌钙蛋白Ⅰ(TNI)呈明显正相关(r=0.651,P〈0.05);CRP与LVEF呈明显负相关(r=-0.462,P〈0.05);同时CRP与急性心梗患者住院期间、预后期间MACE总发生率分别呈明显正相关(r1=0.521,r2=0.533,P〈0.05)。结论CRP对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C反应蛋白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择AMI患者40例(AMI组)和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20名(对照组),并根据AMI后3d内是否合并心律失常,将AMI组分为两个亚组: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组,心肌梗死未合并心律失常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CRP,AMI组检测入院后第3天的CRP,对照组检测1次。结果:血清CRP在AMI组均升高,AMI合并心律失常组CRP高于AMI未合并心律失常组。结论:CRP水平对于AMI后病情评估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含量升高可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它同时还可用于心血管患者预后的评估指标。本文就CRP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探讨CRP在患者预后中的使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访我院2002—2004年心内科病房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中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0年6月我院接收的患急性脑血管病的病例10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其静脉血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同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脑梗死和脑出血病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短暂脑缺血发作病例与对照组病例血清CRP水平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论有无并发症,急性脑血管病例的血清CRP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显示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以作为病情监测以及预后评价的重要指标,对于预测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C反应蛋白在急性脑梗死发病中作用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早期血浆中 C反应蛋白 (CRP)的变化规律和 CRP可能的致病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 4 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浆中 CRP的含量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 CR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10 .4± 2 .0 ) m g/ L;(5 .6± 1.9) mg/ L],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按梗死面积分层后梗死面积大者其 CRP值在病程的各时点均高于其他两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同时 ,无论梗死面积大小 ,血浆中 CRP水平在病后 4周均呈下降趋势 [(10 .0± 1.2 ) mg/ L ;(8.0± 1.4 ) m g/ L ;(6 .8± 2 .8) m g/L ]。结论  C反应蛋白不仅是评价急性脑梗死病情变化和近期预后的一项简便迅速的参考指标 ,而且 CRP可能从多角度、多层次参与了脑梗死疾病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患者的左心室(LV)功能,评估其与C反应蛋白(CRP)(早期炎症反应的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我们检测了发生AMI后患者的早期CRP水平,并将其与心脏早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相联系。从2005年11月至2011年12月,我们前瞻性地检测了514例(平均年龄(60±15)岁,59%为男性)发生AMI患者的CRP水平,并获得了超声心动图结果。测定了中位数为6.1h的早期CRP,中值CRP水平为4.8mg/L,超声心动图是发生AMI后中位数为1d的情况下测量的。结果室壁运动评分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直径在整个CRP三分位数(所有P>0.05)范围内都非常类似。更高的CRP水平与存在中度或重度的舒张功能障碍(P=0.002)和中度或重度二尖瓣回流(P<0.001)相关。更高的CRP水平与中度或重度二尖瓣回流之间的相关性与临床特点和ST段抬高状态相独立。结论在AMI的初始阶段,CRP升高与存在严重的二尖瓣回流和舒张功能障碍有关。这表明,炎症与心室重构过程有关,而与左心室收缩功能无关。  相似文献   

7.
C反应蛋白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血清C反应蛋白定量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对92例AMI患者进行血清C反应蛋白(CRP)、肌酸磷酸激酶(CPK)及其同功酶(CK-MB)测定,并观察C反应蛋白浓度的高低对AMI预后的影响。结果:92例MAI患者中,CRP<20mg/L者48例,CRP>20mg/L者44例。两组患者CPK、CK-MB检测结果,其峰值及变化时程差异无显著性(P>0.05)。92例AMI患者中,CRP>20mg/L组,随访6个月内心脏事件(包括心脏性猝死、阵发性室速、急性左心衰竭、心肌再梗死、顽固性心绞痛等)发生率为81.8%,CRP<20mg/L组为41.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CRP>20mg/L对判断AMI患者预后有较好的预报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时诊断、预测以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2010年来本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儿童患者112例作为病例研究组,以同期12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于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进行血浆CRP测定和白细胞计数。结果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比较,白细胞计数和血浆CRP有显著升高,P〈0.0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白细胞计数有显著减少.同时血浆CRP浓度也显著减少,P〈O.01。结论血浆CRP不仅是一种潜在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标志物,同时可作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治疗效果的一种评判指标。  相似文献   

9.
10.
高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萍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3):21-22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变化及提示预后的相关研究。方法:对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确诊急性心肌梗死的99例患者中,在入院时及入院后6h、24h、3d、7d、14d各抽血1次,hs-CRP值在正常水平24例,hs-CRP值升高75例,两组病死率进行比较,发现hs-CRP值增高与患者的病死率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水平与心血管病变程度,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用磁共振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活性,并分析其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AMI患者43例,健康对照组30名,利用磁共振灌注及延迟成像将AMI患者分为透壁增强组、非透壁增强组和混合组。AMI患者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及术后6个月分别行心脏磁共振分析梗死心肌质量、左室射血分数及室壁运动异常评分的变化。AMI患者分别于病程第7日及PCI术后6个月抽取肘静脉血测血清hs-CRP水平。健康对照组抽1次血测血清hs-CRP水平。分析PCI术前及术后血清hs-CRP水平的变化及与磁共振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梗死心肌质量及室壁运动异常评分在PCI术后均减少,梗死心肌质量在非透壁增强组及混合组中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壁运动异常评分在非透壁增强组降低(P<0.05);左室射血分数在3组患者PCI术后均增加,在非透壁增强组及混合组中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前及术后6个月血清hs-CRP较健康对照组均降低,但术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6个月血清中hs-CRP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PCI术前的左室射血分数与血清中hs-CRP独立相关(R2=0.318,P<0.05)。结论磁共振灌注技术可以有效预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活性,对临床治疗及评估预后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价值。检测血清hs-CRP对预测心肌活性,评估冠状动脉缺血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血清C-反应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 通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 (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 ,AMI)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 (C re activeprotein ,CRP) ,探讨其峰值水平对评价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 72例AMI患者血清CRP的系列变化值 ,得出其峰值。结果 AMI患者心功能按Killip分级 ,Ⅲ、Ⅳ级组血清CRP峰值水平显著高于Ⅰ、Ⅱ级组 (P <0 .0 1) ;心脏事件组 (包括出院后随访 6个月内的心衰、再发心梗、严重心律失常、住院期间及随访期内的死亡 )与出院后随访 6个月内无心脏事件组相比血清CRP峰值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结论 检测AMI患者血清CRP峰值水平有助于AMI患者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3.
孙颖  刘持善 《中国医药》2010,5(11):991-992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检测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25名正常人(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hs-CRP水平[(13.04±3.38)mg/L]明显高于对照组[(2.57±0.5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脑梗死各亚组的血清hs-CRP水平[分别为轻型(8.25±2.49)mg/L,中型(17.02±4.76)mg/L,重型(23.86±5.12)mg/L]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s-CRP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r=0.627,P<0.01). 结论 急性脑梗死的发病与血清hs-CRP水平增高密切相关,血清hs-CRP水平越高病情越严重,临床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AMI)患者心电图 (ECG)ST段变化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关系。方法 2 2例首次AMI患者发病后第 1、2、3、7天皆经 12导联ECG和CRP检查后被分成两组 :A组ST段等电位 ;B组ST段抬高伴或不伴T波倒置。两组间CRP值进行比较。结果A组患者随发病天数延长逐渐增多 ,第 1天 7例、第 2天 10例、第 3天 12例、第 7天 14例 ;B组相应渐少。两组CRP水平第 1天和第 7天无差异 ,第 2天和第 3天有极显著差异 ,分别是第 2天 31 1±34 2 / 96 2± 38 1mg/L(P =0 0 0 1) ;第 3天 31 3± 12 3/ 79 4± 36 3mg/L(P =0 0 0 0 5 )。 结论AMI患者发病后第 2和第 3天ECGST段抬高与高CRP水平密切相关。对ST段抬高者的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补救性冠脉支架置入患者血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救性冠脉支架置入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52例AMI静脉溶栓失败患者分为两组。A组32例,静脉溶栓失败2周后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对病变血管置入冠脉支架;B组20例,溶栓失败90min内急诊对"罪犯血管"补救性置入冠脉支架。全部患者分别于溶栓前、后或补救性冠脉支架置入术后1、2、3、7d采集静脉血测定CRP水平。结果A组溶栓前CRP为(9.26±5.21)mg/L,支架置入后1、2、3d血清CRP水平和溶栓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支架置入后7dCRP水平较溶栓前明显降低(≤3mg/L,P<0.01)。B组溶栓前CRP为(8.79±4.85)mg/L,溶栓及补救性冠脉支架术后1、2、3dCRP水平高于溶栓前(P<0.01);支架置入后第7d两组CRP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MI静脉溶栓失败行补救性冠脉支架置入术后血CRP水平升高明显,可能与局部炎症反应或局部血管内膜撕裂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梗死(CI)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80例CI患者入院24h内(急性期组)和治疗2周后(恢复期组)的血清hs-CRP水平,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对照。观察不同大小梗死灶和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CI患者血清hs-CRP水平变化。结果急性期组和恢复期组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01),且急性期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组(P<0.01);大面积梗死CI患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小面积CI患者(均P<0.0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hs-CRP水平越高(P均<0.01)。结论血清hs-CRP水平反映了CI患者的梗死面积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可用于CI患者病情的判断和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胆红素(BIL)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方法 介入组60例AMI患者于发病6h内行急诊PCI治疗,测定患者术前、即刻、术后6、12、24、72 h及7d的hs-CRP、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水平(DBil)、间接胆红素(IBil),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介入组血清hs-CRP术后6、12、24、72 h及7d均高于健康对照组(t=4.418、7.462、8.434、12.254、7.746,均P<0.05),术前血清TBil、DBil、IBil均低于健康对照组(t=-4.396、-3.330、-2.901,均P<0.05),其它各时间点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s-CRP与BIL无直接相关(r=0.44,P>0.05).结论 PCI治疗AMI患者,血清hs-CRP和BIL水平随时间呈动态变化,在术后渐恢复正常水平,两者并无相关性,但作为随访指标对疾病的转归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长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AMI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体检中心的80例同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根据研究组随访结果,若患者在PCI手术后出现不良反应均纳入为事件组(23例),其余患者作为非事件组(57例)。分别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事件组与非事件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和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TBIL(14.13±1.54)μmol/L、DBIL(2.96±1.38)μmol/L和IBIL(10.67±1.61)μ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17.03±1.87)、(4.08±0.27)、(13.89±1.92)μmol/L,血清C反应蛋白(13.21±2.55)mg/L高于对照组的(1.99±1.32)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事件组患者血清TBIL(13.58±1.57)μmol/L、DBIL(2.01±1.98)μmol/L和IBIL(9.36±2.65)μmol/L均低于非事件组的(14.61±2.15)、(2.99±1.84)、(10.81±2.57)μmol/L,血清C反应蛋白(14.42±2.97)mg/L高于非事件组的(11.33±2.83)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和C反应蛋白浓度升高时,可增加AMI的患病率。AMI患者在进行PCI手术后不良事件发生与患者血清胆红素和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相关,血清胆红素浓度的降低和C反应蛋白浓度的升高可以增加PCI术后的AMI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