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4):108-114
目的探讨德阳市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类型及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本市2014年1月~2016年12月出生的250例先心病患儿为病例组,250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并对所有研究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先心病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本市新生儿先心病发病率以室间隔缺损(31.2%)为主,其次为房间隔缺损(25.2%)、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19.2%)、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7.2%)、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5.6%)。先心病家族史、母亲吸烟、孕前及孕早期糖尿病、孕早期呼吸道感染和孕早期服用抗生素均是先心病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应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及产前筛查,提高产后诊治水平,降低先心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儿童先天性心脏病 (简称先心病 )相关因素。 方法 对宁波市 2 0 1例 3岁以下的先心病儿童采用与正常儿童 1∶1对照的方法 ,询问父母亲一般情况和母亲孕期情况等 45个相关因素。 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母亲孕早期感冒、孕早期被动吸烟、怀孕前后少吃各种新鲜蔬菜及水果、父亲吸烟和母亲噪声接触为儿童先心病显著影响因素。 结论 先心病的病因系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有以上相关因素的孕妇应进行适宜的干预与监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发病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6年10月在我科住院,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的115例患儿的高危因素。结果:先天性心脏病的高危因素有先心病家族史、宫内感染、高龄产妇、环境因素、孕早期服用药物、母亲个人行为、孕期营养状况及孕早期精神因素。结论:先天性心脏病重在预防,应加强孕期保健,避免与先心病有关的高危因素,以降低先心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张松丽 《医学综述》2010,16(16):2550-2551
目的探讨双生儿罹患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特点及发病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我院儿科收治入院的193例患先天性心脏病双生儿及其父母的相关资料,分析影响双生儿先心病的主要发病因素。结果双生儿先心病临床特点: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发生频率顺序为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足月儿易患房间隔、室间隔、房室隔缺损及法洛四联症,早产儿易患动脉导管未闭,而不易患法洛四联症。影响先心病发病的主要因素中,母亲孕期感染为先心病的最危险因素,其他因素按危险程度依次为母亲孕期用药、早产、母亲流产史和非头胎等。结论母亲孕期感染为双生儿先心病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亦不可忽视,控制好这些危险因素对预防先心病的发生和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其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26篇关于先天性心脏病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累计病例7 964例,对照12 929例?根据齐性检验结果计算各危险因素合并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模型?结果:先天性心脏病各危险因素的OR值及95%CI分别为:流产史1.69(1.24~2.31)?环境噪音1.28(0.39~4.19)?孕期检查胎儿异常2.31(1.25~4.27)?孕期服用药物1.88(1.57~2.23)?接触有害物质3.46(2.11~5.66)?近亲婚配史2.88(1.88~4.40)?被动吸烟1.16(0.69~1.95)?孕早期精神因素2.58(1.36~4.91)?父亲饮酒1.88(1.44~2.45)?孕早期感冒3.06(2.17~4.32)?结论:流产史?孕期检查胎儿异常?孕期服用药?早期精神因素?父亲饮酒?近亲婚配和孕早期感冒是先天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莹莹  陈燕玉 《宁波医学》2000,12(12):553-555
目的 分析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相关因素。方法 对宁波市201例3岁以下的先心病儿童采用与正常儿童1:1对照的方法,询问父母亲一般情况和母亲孕期情况等45个相关因素。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母亲孕早期感冒、孕早期被动吸烟、怀孕前后少吃各种新鲜蔬菜及水果、父亲吸烟和母亲噪声接触为儿童先心病显著影响因素。结论 先心病的病系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有以上相关因素的孕妇应进行适宜的干预与监护。  相似文献   

7.
谢炳柱  詹敏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3):4120-4122
目的:分析尿道下裂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86例小儿尿道下裂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危险因素按OR值排序,依次为先兆流产、杀虫剂、雌激素、保胎药、有机溶剂、洗涤剂、孕早期感冒、孕早期不当用药、胎龄<37周。结论:加强孕期保健,避免孕期特别孕早期病毒感染、不当用药及接触有机化学溶剂对于预防尿道下裂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宁夏南部山区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与宁夏南部山区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HD)发生有关的环境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病例组和对照组患儿的父母亲发放统一问卷,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21个变量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了113名病例和113名对照,运用检验,按a=0.05水准,从21个可能危险因素中筛选出8个变量,将8个变量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最终筛选出5个危险因素,按照影响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母亲孕早期感冒史、母亲孕期被动吸烟史、母亲孕期有害物质接触史、母亲孕早期不良精神因素、父亲有害物质接触史。结论应加强孕前父母亲的健康教育、孕期保健,以减少危险因素的接触。  相似文献   

9.
目的充分利用廊坊市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平台,提高对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筛查质量,分析研究本地区儿童CHD发病率及影响因素,为当地政府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望诊、听诊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相结合的方法对辖区内儿童进行监测。对确诊阳性患儿采用1∶2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逐步筛选危险因素。结果廊坊市儿童CHD发病率为2.299%,其中孕早期感冒(OR=4.983)、妊娠合并症(OR=5.32)、孕早期情绪状况(OR=7.9)、孕早期接触农药(OR=7.812)、孕期被动吸烟(OR=5.23)是危险因素,孕前检查(OR=0.167)、孕期服用多种维生素(OR=0.033)是保护因素。结论母亲孕早期感冒、情绪差、接触农药、妊娠合并症、被动吸烟可增加新生儿患CHD的危险,而母亲孕前检查、及孕早期服用多种维生素则可以降低婴儿患CHD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国内先天性心脏病的环境危险因素,为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学研究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Pubmed及Web of Science,收集200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国内先天性心脏病环境危险因素相关研究文献,由异质性检验结果来选择随机效应或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合并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5篇文献,其中,病例组5208例,对照组6133例.共纳入8个环境危险因素,各因素合并OR值及95%CI如下:孕期病毒感染2.993(2.466~3.633)、孕期服用药物2.646(2.204~3.177)、孕期患糖尿病4.626(3.037~7.046)、居住装修不满半年房屋1.997(1.642~2.428)、被动吸烟2.143(1.869~2.458)、精神刺激1.772(1.417~2.216)、接触化学制剂3.641(3.008~4.407)、孕早期感冒和发烧3.959(2.996~5.231).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与环境暴露危险因素有关,孕妇减少环境危险因素的暴露概率,可降低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Stress"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sychosocial risk factors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An Expert Working Group of the National Heart Foundation of Australia undertook a review of systematic reviews of the evidence relating to major psychosocial risk factors to assess whether there are independent associations between any of the factors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or the occurrence of acute cardiac events. The expert group concluded that (i) there is strong and consistent evidence of an independent causal association between depression, social isolation and lack of quality social support and the causes and prognosis of CHD; and (ii) there is no strong or consistent evidence for a causal association between chronic life events, work-related stressors (job control, demands and strain), Type A behaviour patterns, hostility, anxiety disorders or panic disorders and CHD. The increased risk contributed by these psychosocial factors is of similar order to the more conventional CHD risk factors such as smoking, dyslipidaemia and hypertension. The identified psychosocial risk factor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during individual CHD ris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and have implications for public health policy and research.  相似文献   

12.
西安市老年男性冠心病危险因素队列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前瞻性研究老年人群冠心死亡与常见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驻西安市部队干休所男性离休干部1268名为研究队列,和1987年起对常见冠心病危险因素(烟酒嗜好、血压、血脂水平、家族史等)及死亡情况进行了10a随访。结果 单因素分析示吸烟、负性生活事件、高血压病史是老年男性冠心病死亡的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2.27(1.63-3.02),2.31(1.12-2.57),5.50(3.18-7.04)。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示吸烟、负性生活事件、年龄人选,高血压病史、心血管病史、心血管病家族史、冠心病史、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未能进入模型。结论 在老年人群中,吸烟、高血压等常见冠心危险因素亦是冠心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冠心病 (CHD)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及其与血脂的关系。 方法 6 9例冠心病和 82例冠脉造影正常的非冠心病患者 ,分别测定HS -CRP、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胆固醇 (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血清水平 ,并作相关性分析。 结果 CHD组血清HS -CRP水平 ( 4 .76± 3.2 8mg L)与非CHD组 ( 2 .72± 1 .4 3mg 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6 8) ,但CHD组高HS -CRP水平发生率 ( 4 4.93% )远高于非CHD组 ( 1 9.5 1 % ) ,P <0 .0 1 ;HS -CRP与TG具有相关性 (γ=0 .5 4 9,P =0 .0 0 2 )最强。 结论 冠心病患者可能存在隐性炎症 ;HS -CRP检测对了解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传统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对冠心病(CHD)的价值.方法 对28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传统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女CHD均以老年多见(χ2 =15.204,P<0.001));<60岁男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8.803,P<0.01);283例CHD患者仅高血压与其它各危险因素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等级相关及回归分析仅高血压与CHD有显著相关(r =0.993,t=15.654,P<0.001).男性CHD以合并高血压及吸烟因素居多,女性CHD以高血压及糖尿病因素居多,男女CHD对比吸烟、糖尿病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23.916、χ2 =11.740,P<0.001).高TG、低HDL-C与高TC、高LDL-C对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外性别、年龄随着危险因素数目的 增多CHD增加,合并2个危险因素组最多见,为35.3%,2个以上危险因素组冠心病并未随着危险因素增多而增加.结论 老年、高血压是CHD独立的危险因素;吸烟是男性CHD主要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是女性CHD主要的危险因素;男女CHD患病率与年龄有关,<60岁时男性CHD发病率高于女性;血脂异常中高TG、低HDL-C为CHD主要的危险因素;CHD合并2个危险因素最多见.CHD的防治不仅要重视高危人群,也要加强低危人群的宣教和预防,综合干预和积极控制已明确的危险因素,可能对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65例2型糖尿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者为27.2%。年龄,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高血压,空腹血清C肽,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尿酸8个因素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有关。结论:为减少并发冠心病。2型糖尿病患者除注意控制常见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外,亦应注意控制高胰岛素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16.
胎儿生长发育与成年期冠心病生物学危险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中冠心病生物学危险因素的水平与低出生测量指标间的关系。方法 对628名1948~1954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出生的少磁单生子进行追方调查。结果 成年期发生冠心病(CHD)心肌缺血症状的风险概率随出生体重的降低而增加(β=-0.0018,P〈0.01);随着出生体重和出生体重指数(PI)降低,患高血压风险加大,出生消瘦组(PI≤24kg/m^3)的OR(odds ratio)值是PII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围生期先天性心脏病(CHD)的发病情况,探讨与CHD发生相关的因素,为CHD病因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地市级妇幼保健院4年间出生的孕满28周至产后7 d内的围生儿进行CHD发病及相关因素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1)2006年10月1日-2010年9月30日4年间共监测围生儿24 372例,发现CHD 218例,发生率为89.45/万,各年份CHD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围生期CHD的发生率年均增长速度为59.68%.(2)男女CHD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P>0.05).CHD各类型例次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前5位CHD依次为: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右房室瓣关闭不全、法洛四联症.(4)单纯型187例(85.78%),复合型31例(14.22%),最多的类型达3种.(5)有10.55%合并其他畸形,其中合并染色体异常占20.09%.(6)宫内诊断率为34.40%,其中41.33%行治疗性引产.结论 (1)CHD是影响佛山市围生儿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2)母亲妊娠年龄与CHD的发生有关.(3)开展CHD监测和深入的病因学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外周血白细胞各亚群细胞数量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聚集性的关系,探讨白细胞各亚型在冠心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15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71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53例;另选择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64例为对照组.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评价冠心病危险因素累计积分.结果 AMI组、UAP组、SAP组及对照组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累计积分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49、0.526,P<0.01).结论 外周血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可反映冠心病的严重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聚集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平板运动试验(TET)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及TET 各参数。方法 245 例TET 阳性患 者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分为冠心病(CHD)组和非CHD 组,收集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 料及TET 各参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和非CHD 组比较,CHD 组男性、年龄增大、高血压、糖尿病、吸烟、 CHD 家族史、基础收缩压、峰值心率、运动最大心率与预计最大心率比值(rHR)、心率储备使用率(HRR)、 微伏级T 波电交替(MTWA)及ST/HR 指数均是CHD 的危险因素(P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男 性、糖尿病、CHD 家族史、HRR 及MTWA 是CHD 的危险因素;ROC 曲线下面积分析:MTWA(AUC : 0.578,P =0.038)和ST/HR 指数(AUC :0.669,P =0.034)是较好的预测指标。结论 男性、糖尿病、CHD 家族史、HRR 及MTWA 是CHD 的危险因素;MTWA 及ST/HR 指数可提高TET 诊断CHD 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长期治疗后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脑梗死病变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前后两次住院时间间隔4~12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185例.第一次住院185例为A组,前后两次住院时间间隔5年左右(4~7年)的85例为B组,前后两次住院时间间隔10年左右(8~12年)的100例为C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前后两次住院的临床资料,包括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心肌酶学、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头颅CT或MRI检查.比较冠心病及脑梗死的患病率,对冠心病及脑梗死与各危险因子做回归分析.结果 患者第一次住院与5~10年左右再次住院比较,收缩压(DBP)、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2h)、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第一次住院时有所下降,冠心病及脑梗死患病率随着病程延长而增高.10年左右后返回住院,冠心病患者中的脑梗死患病率比无冠心病患者中的脑梗死患病率显著增高(P<0.05).分别以冠心病和脑梗死为因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BP和FBG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年龄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HDL-C是冠心病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的冠心病和脑梗死患病率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增高,治疗10年左右冠心病与脑梗死患病率呈现出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