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颅底微创外科解剖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1 开展颅底微创解剖学研究的意义颅底结构复杂 ,位置深在 ,功能重要 ,诊治困难 ,该部位手术极具挑战性。在各类手术中 ,颅底手术的难度和死亡率都是最高的。在传统外科学的基础上 ,随着仪器设备和影像技术的进步 ,立体定向和导航技术的介入 ,锁孔外科技术的掌握 ,微创神经外科学 (mini mallytraumaticneurosurgery)应运而生。颅底微创外科手术具有安全高、创伤小、效果好、康复快、费用低等优点 ,将成为 2 1世纪神经外科发展的重要方向。早在1994年 ,德国学者Bauer和Hellwig就曾指出 ,从大体神经外科到显微神经外科的发展已近于完成 ,下一…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人才,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位教师必须面临的课题。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高职高专解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解剖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2010年举办的国家继续教育项目《手功能重建微创外科解剖学高级教程》获得巨大成功,受到同道的赞扬。今年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增加穿支皮瓣的解剖操作内容,通过南方医科大学微创外科解剖学研究所技术平台,打造中国微创外科解剖学继续教育的金牌教程。2011年高级教程仍邀请著名的显微外科解剖学和相关外科专家钟世镇、丁自海、王增涛、顾立强等教授全程授课、解剖操作指导和手术模拟演示。  相似文献   

4.
穿支皮瓣解剖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9  
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已有10余年历史,国际上已为此举行了10届专题论坛,许多国外杂志均出版过穿支皮瓣专辑。第一本关于穿支皮瓣的大型专著Perforator Flaps:Anatomy,Technique & Clinical Applications也于2006年元月由美国高级医学图书出版公司(Quality Medical Publishing,QMP)出版发行。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虽晚,但近年来却发展迅速,有关穿支皮瓣的报道已频见于相关刊物。我国首届穿支皮瓣论坛2005年在银川召开后更进一步掀起了穿支皮瓣的研究热潮。本刊特专门组织这一期专辑,以期更进一步加快与规范我国穿支皮瓣的研究。有关穿支皮瓣的发展简史及其优缺点等方面已有不少专题讨论,从略。本文主要讨论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的一些问题。诸如穿支皮瓣的定义,命名原则以及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学要点等。  相似文献   

5.
6.
解剖学教材插图中存在的问题及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插图数量多是解剖学教材的突出特点 ,其作用是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文字叙述的各种结构。因此 ,插图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材的总体质量。纵观近年出版的中专、专科 (含成人 )和本科 (含专升本 )的各类解剖学教材 ,虽各有特色 ,但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 ,为给以后编修教材提供参考 ,就我们手头教材中发现的问题 ,归纳举例谈一点初浅看法。1插图中存在的问题1、1图中存在绘制错误。例如 :①将腓骨长、短肌腱画在外踝前方[1] ;②将中斜角肌的下端与前斜角肌合并 ,而中、后斜角肌之间形成了间隙并有“臂丛”穿过[2 ] ;③在“胸膜与胸膜腔”图中 ,…  相似文献   

7.
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采取一系列围手术期优化措施,以降低患者心理、生理产生的应激反应,最终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ERAS在国内日益受到关注,但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实现国际指南的本土化、实现国内专家共识数据化等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骨科医师应当更新学科理念,规范医疗行为,提高沟通能力,建立适合骨科、安全的ERAS围手术期体系。本文主要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在骨科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分析,进一步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针对地方性医学高校《局部解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地方实际,提出合理安排系统解剖学与局部解剖学的衔接、加强师资培养,精编实验讲义、改革考核方式与方法、标本利用最大化四个方面转变思路,积极探索和应对,以利规范和完善局部解剖学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建立适合三甲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对口技术指导方式,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上级医疗单位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业务技术指导提供的支持依据.方法:以三甲综合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市区4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实施对象,统计分析3年来建立在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对口技术指导方式方法及需求和实施情况.结果:对口技术指导的实施在三甲医院与区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存在不对称情况,主要包括社区人员对卫生服务需求多、要求高,但是三甲医院在指导人数和次数较少;其中三甲医院的指导人数和次数上3年依次递减20%.指导方式单一、不够细化;指导过程沟通信息层面不对称.结论:对口技术指导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供求不对称问题,应根据社区具体需求制定动态对策,为进一步完善三甲综合医院与社区良性的对口技术指导提供规范性、可操作性强的方式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医学生在外科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除了要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外,还要掌握较多的基本技能,是外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医疗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作为医学教育关键环节的临床实习教学也进行了深入的改革,但实习效果仍令人担忧。本文就医学生在外科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总结出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测量桡骨茎突在腕关节不同角度时与周围肌腱、血管的距离,探讨手法复位经皮闭合穿针内固定术微创治疗桡骨骨折经桡骨茎突的相对安全进针区域。 方法 20侧成人前臂标本,以腕部外固定支架固定腕部,分别在腕关节掌屈0°、20°、40°、60°和尺偏0°、30°等8个位置,测量桡骨茎突最高点与桡侧腕长伸肌腱、拇短伸肌腱的最短距离,桡骨茎突最高点与桡侧腕长伸肌腱、拇长伸肌腱、拇短伸肌腱、桡动脉各交点的距离。 结果 腕关节掌屈、尺偏运动引起桡骨茎突周围肌腱相对位置规律性地变化,腕关节在尺偏30°掌屈0°~20°范围内时,桡骨茎突的相对安全进针区域最大。 结论 以桡骨茎突最高点为体表标志,当腕关节在尺偏30°掌屈0°~20°范围内,桡骨茎突最高点周围一定距离范围内,经皮克氏针固定桡骨骨折,能最大限度降低对肌腱及血管的损伤率。  相似文献   

12.
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锁骨骨折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根据锁骨形态特点,探讨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锁骨骨折的手术入路。方法:成人锁骨标本60个,防腐成人尸体(8具)的肩关节标本16个。测量锁骨长度、锁骨最窄处直径、锥状结节处入钉点区域及该部位入钉在锁骨内的固定长度。结果:锁骨长度为(144.34±6.48)mm;最窄处直径为(9.40±1.92)mm。锁骨锥状结节至肩锁关节内侧进针范围为(32.86±5.18)mm;该范围内最近及最外穿刺点打入的克氏针均可通过锁骨前弧最凸点,穿行长度最短为(74.28±1.16)mm,最长为(98.86±2.16)mm。肩关节标本解剖显示,锁骨外侧端与肩胛冈形成向内侧开放的角度,锥状结节以远部分比相应的肩胛冈高(8.24±0.62)mm。左、右侧锁骨测量结果经t检验两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锁骨锥状结节处可作为微创手术入路及入钉点区域,该部位入钉可在锁骨内穿行足够的固定长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经颈前路建立内镜微创入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其对手术器械的要求。方法:使用Metrx椎间盘镜手术系统,共对5具C3-7椎体间的10个间隙进行内镜辅助下的颈椎前路减压操作。通过颈右前外侧约2cm的皮肤切口,经血管鞘与内脏鞘间放入直径18mm的工作套筒并将其通过可曲自由臂固定在手术床边。内镜固定在工作套筒上。在内镜辅助下行颈椎间盘切除及椎体后缘骨质刮除术。结果:未发现手术入路周围重要软组织结构的损伤;使用环锯、垂体钳、刮匙减压的5个间隙及单纯使用垂体钳、刮匙减压的5个间隙的间盘组织切除均较干净。由于工作套筒过长,垂体钳、刮匙等减压器械的可操作空间较小,环锯组椎体后缘有明显骨赘形成的6个椎体,3个发现有部分的骨赘被刮除,其余3个椎体的后缘骨赘无改变;单纯使用垂体钳、刮匙组,椎体后缘有明显骨赘形成的8个椎体仅3个发现有部分的骨赘被刮除,其余5个椎体的后缘骨赘无改变。未发现硬膜囊损伤。结论:内镜下的颈椎前路减压是可行的,工作套筒及用于减压的器械的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三种微创手术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脊柱外科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120例,其中小切口开窗60例,微创通道30例,椎间孔镜30例。对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时间、住院天数、腰腿痛VAS评分、改良Macnab疗效评定进行比较,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6、12月定期随访,各组病例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时间、住院天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病例腰腿痛VAS评分、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种微创手术方式均能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而言,椎间孔镜技术具有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等优势,但设备及技术要求高。临床工作中应根据医院条件及医师技术选择适当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验证自行研制的新型前置肱骨中下段解剖锁定钢板(以下简称新型钢板)的力学特性,为改进设计以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20例防腐肱骨标本,进行肱骨中下段骨折钢板构件的生物力学测试,比较新型钢板(A组)与4.5 mm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limited contact dynamic compression plate,LC-DCP)(B组)在压缩、弯曲(正向、侧向)和扭转载荷下的生物力学性能。结果新型钢板固定肱骨中下段骨折在4种不同载荷下的刚度、强度和应力遮挡的结果均优于4.5 mm LC-DCP,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型钢板能够满足肱骨干中下段骨折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需要,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Purpose  

The minimally invasive transpsoas approach can be employed to treat various spinal disorders, such as disc degeneration, deformity, and lateral disc herniation. With this technique, visualization is limited in comparison with the open procedure and the proximity of the lumbar plexus to the surgical pathway is one limitation of this technique. Precise knowledge of the regional anatomy of the lumbar plexus is required for safe passage through the psoas muscle. 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anatomic position of the lumbar plexus branches and sympathetic chain in relation to the intervertebral disc and to define a safe working zone. The second objective was to compare our observations with previous anatomical studies concerning the transpsoas approach.  相似文献   

17.
微创外科机器人力反馈跟踪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微创外科机器人(MIRS)力觉反馈缺失问题,构建了主从机器人力反馈控制系统,采用Newton-Euler法建立了力反馈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提出了实时力反馈控制策略。实验验证了该系统及其方法的有效性,具有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价值,可用于外科机器人的远程手术。  相似文献   

18.
19.
背景: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具有稳定性好、操作灵活、运动精准、手眼协调等特点,是微创手术未来发展的方向。 目的:分析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的现状,探讨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的关键技术。 方法:分别从体外手术机器人与体内手术机器人等方面,详细分析和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的力反馈、主从控制策略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结果与结论:综合国内外微创外科机器人的研究情况来看,微型体内手术机器人是手术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特别是微型机器人的灵巧性设计、手术机器人的定位、运动规划与控制、操作力的实时测量与力反馈等关键技术。主从操控技术是手术机器人进行遥操作和微操作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