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观察额隐窝区域气房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多层螺旋CT的多平面重组(MPR)技术观察额隐窝区域诸气房,为额窦开放术中准确判断额窦开口提供帮助.方法 选择100例无额窦和额隐窝区域病变的患者行头部螺旋CT扫描,应用MPR技术在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3个重组图像上连续观察额隐窝区域诸气房.结果 100例共200侧中,186侧(93.0%)可见鼻丘气房.88侧(44.0%)可见额气房,其中Ⅰ型占51侧(58.0%),Ⅱ型占23侧(26.1%),Ⅲ型占14侧(15.9%).130侧(65.0%)可见筛泡上气房.23侧(11.5%)可见额筛泡气房.11侧(5.5%)可见眶上筛房.36侧(18.0%)可见额窦间隔气房.结论 运用多层螺旋CT的MPR技术可以多方位连续观察额隐窝区域诸气房,加深对该区域诸气房的理解,为内镜额窦开放术提供有价值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2.
蔡军  郑玲  周长圣  李林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11):1592-1594
目的:研究额气房在额隐窝的发生率及其与慢性额窦炎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两年间因慢性鼻窦炎住院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多层螺旋CT资料,利用SYNEO CT Workplace Valla图形工作站行多平面鼻窦CT重建,观察额气房发生率,测量额窦峡部的前后径和面积。结果:额隐窝额气房发生率为25.3%,其中无前期手术史组为28.7%,有前期手术史组为21.0%,34.6%的患者有单侧或者双侧的额气房,Ⅰ型额气房(16.0%)最常见。额窦炎的存在与额窦峡部的前后径和面积在有额气房和没有额气房的患者之间没有差异。结论:额气房是额隐窝比较常见的气房,额气房与高额窦炎发病率并不相关,额窦峡部的前后径和面积与额窦炎的发病率也不相关。尽管额隐窝的解剖变异在慢性额窦炎中起一定作用,但粘膜炎症进程是更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慢性额窦炎额窦引流系统CT解剖特征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慢性额窦炎额窦引流系统CT解剖特征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5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应用螺旋CT作横断面扫描,然后经工作站作冠状和矢状面三维重建。结果 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能清楚地显示钩突附着部位和类型,在:100侧钩突中,附着纸样板41侧(41%)、鼻丘后壁11侧(11%)、中鼻甲19侧(19%)、前颅底16侧(16%)、钩突分叉13侧(13%)。在额隐窝气房98侧中,终未气房28侧(28.6%)、鼻丘气房18侧(18.4%)、前筛气房18侧(18.4%)。额窦内气房98侧中,其中额气房22侧(22.4%)、眶上气房38侧(38.8%)、额窦中隔气房(M气房)16侧(32%)。发现不同类型的解剖变异与慢性炎症的关系。结论 慢性额窦炎额窦引流系统CT解剖特征的显示可为术前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对开展鼻内镜外科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珊 《放射学实践》2020,(7):845-849
【摘要】目的:观察当钩突上端分叉时额隐窝引流途径及周边毗邻关系,为更好的理解这一区域的解剖特征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搜集本院行颅面部CT扫描的患者的影像资料,重建出鼻窦横轴面、冠状面及矢状面图像,观察当钩突上端为纸板-中鼻甲型、纸板-颅底型、纸板-颅底-中鼻甲型三种分叉类型时额隐窝的引流途径及周边毗邻关系。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134例钩突上端附着类型病例。结果:134例中,双侧钩突均呈分叉型71人,单侧分叉型63人,纸板-中鼻甲型106侧(51.7%),纸板-颅底型82侧(40%),纸板-颅底-中鼻甲型17侧(8.3%)。额隐窝引流共有四种途径:通过筛漏斗、下半月裂引流至中鼻道25.4%;通过钩突与中鼻甲之间直接引流至中鼻道26.3%;通过板间区引流至中鼻道46.8%;通过上半月裂引流至中鼻道1.5%。结论:当钩突上端分叉时,除了筛漏斗、直接中鼻道和上半月裂三种引流途径外,额隐窝还存在板间区这种引流途径。由于额隐窝区解剖的复杂性,充分认识其特征有助于提高鼻内镜额窦开放术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及其相关鼻窦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9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其中鼻-鼻窦内窥镜手术20例。通过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观察窦口-鼻道复合体的解剖变异、鼻窦炎症,以及其在鼻-鼻窦内窥镜手术中的临床作用。结果 9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中,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82例(85.4%),其中泡状鼻甲29例(30.21%),反常中鼻甲9例(9.38%);钩突肥厚13例(13.54%),内侧偏移11例(11.46%),外侧偏移4例(4.17%),气化3例(3.13%);Haller气房8例(8.33%);鼻丘气房9例(9.38%)和鼻中隔偏曲24例(25%)。鼻窦炎症显示率为100%,病变分布:前组筛窦84例,后组筛窦36例,上颌窦开口处67例,上颌窦63例,额隐窝19例,额窦14例和蝶窦8例。20例鼻-鼻窦内窥镜手术所见与CT显示一致。结论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可清晰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以及其所致的鼻窦炎症,对鼻-鼻窦内窥镜手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初步探讨320排CT血管成像(CTA)对识别筛前动脉的走行及其与邻近结构关系的价值,为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准确识别筛前动脉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临床怀疑脑血管疾病患者影像资料, 所有病例均行320排CTA成像,利用原始数据重建出筛前动脉,计算筛前动脉的显示率并测量筛前动脉与额隐窝后壁之间的距离.结果 1例患者一侧颈内动脉不同程度狭窄,相应筛前动脉未显示,其余63支均可以在320排CT图像上显示,显示率为98.44%.筛前动脉与额隐窝后壁之间距离可以简便的进行测量.左、右筛前动脉与额隐窝后壁之间的距离分别为(7.42±0.82) mm、(7.37±0.80) mm.结论 320排CTA可以对筛前动脉及邻近结构进行全面术前评价,避免鼻内镜手术对筛前动脉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顾明  蒋锐 《西南国防医药》2007,17(3):326-32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的多层面重建技术对鼻副窦炎诊断价值。方法:52例鼻副窦炎患者作了64层CT容积扫描,并以H30s重建参数为1 mm层厚轴位图像,并再行冠状位、矢状位、轴位的MPR重建,观察鼻副窦炎的病变范围及窦口鼻道复体的显示情况。结果:52例中,在MPR冠状位重建时,均显示钩突、筛窦漏、半月裂、筛泡及中鼻甲等OMC的结构,40例鼻副窦炎病变者均存在OMC结构的变异,包括中鼻甲反向弯曲(15%)、气化(40%),钩突肥大(20%)、偏移(20%),筛泡过度气化(15%),鼻丘过度气化(2%),Haller气房(0.5%)等。结论:MSCT的MPR重建技术克服了常规CT扫描的缺点并可以清晰方便显示OMC,为鼻副窦炎及其原因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资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螺旋CT对筛窦进行三维图像重建,认证筛窦解剖变异及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应用GE Lightspeed Plus多排螺旋机扫描仪,对75例病例进行筛窦横断面扫描,通过GE W4.0工作站,在三维重建软件支持下作冠状位图像重建。结果:筛窦常见的解剖变异有5种:筛大泡占52%,Onodi气房21%,眶五气房5%,筛凹低位4%,纸样板过度内移7%。结论:经横断面CT扫描,通过三维重建,能够很好地显示筛窦冠状面图像及其解剖变异,为手术提供详细的影像学资料,对鼻内镜外科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鼻丘气房的CT多平面重组(MPR)断面的表现. 资料与方法 对100例临床怀疑鼻窦炎患者的鼻丘气房的MPR断面表现进行分析. 结果 200侧中,185侧(92.5%)可见鼻丘气房.146侧(78.9%)鼻丘气房开口于筛漏斗,39侧(21.1%)开口于中鼻道.鼻丘气房上下径为(8.8±2.3) mm,左右径为(4.7±1.2) mm,前后径为(5.6±1.6) mm.88侧额窦炎组的鼻丘气房上下径为(10.3±2.4) mm,112侧非额窦炎组的鼻丘气房上下径为(7.8±1.8) mm,额窦炎组鼻丘气房上下径大于无额窦炎组. 结论 MPR断面可显示鼻丘气房及其周围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螺旋CT多层面容积重建,探讨侧隐窝狭窄与神经根受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CT检查诊断和临床证实的侧隐窝狭窄78例患者资料,根据临床特征分成2组,即狭窄组(无神经根受压21例)和狭窄症组(有神经根受压57例).所获数据行χ2检验.结果:侧隐窝狭窄发生率在各椎体分布不等,L 5和S1狭窄出现率较高,94侧(79.66%),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狭窄组主要分布在L 4(18侧),狭窄症组主要在L 5和S1(86侧).L 4、L 5、S1不同椎体之间出现侧隐窝狭窄时,神经根受压出现率不同,L 4明显较L 5和S1神经根受压出现率小,L 4与L 5或L 4与S1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而L 5与S1的出现率相近,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椎间盘膨出/突出,上关节突增生内聚是两个最常见的因素.结论:螺旋CT多层面容积重建可准确评价侧隐窝狭窄与神经根受压之间的关系.对于侧隐窝狭窄的分析,要注意对可能引起侧隐窝狭窄的发育、退变、骨性和软组织等因素进行综合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