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妊娠中晚期SD大鼠的葡萄糖耐受能力及胰岛素分泌状况。方法选择妊娠15d的SD大鼠作为实验组(n=6),以同批次未妊娠雌性SD大鼠作为对照组(n=6)。两组大鼠分别行腹腔内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IPGTT)。原位胶原酶灌注法分离sD大鼠胰岛,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胰岛形态;放射免疫学法测定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细胞的胰岛素分泌水平。结果IPGTT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葡萄糖负荷后30、60、90和120min时点的血糖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胰岛体积明显增大,胰岛细胞致密度增加。含16.7mmol/L葡萄糖的KRB缓冲液刺激1h时,实验组大鼠胰岛素分泌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妊娠中晚期SD大鼠的葡萄糖耐受能力及经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能力均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2.
微量水溶性维生素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各种微量水溶性维生素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每种水溶性维生素和混合的B族维生素配制成浓度为0、0、05、0.25、0.5和1μmol/L的不同维生素溶液,将维生素溶液添加于含葡萄糖0、8.3和16.7mmol/L的大鼠胰岛培养液中,孵化90min后测定胰岛素分泌量。结果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在0.25~1μmol/L浓度范嘲内埘秧岛索分泌没有影响;生物素和泛酸在16.7mmol/L的葡萄糖浓度条件下能刺激胰岛素的分泌;炯酸在16.7mmlol/L葡萄糖浓度条件下对胰岛素分泌有刺激作用,在8.3mmol/L葡萄糖浓度条件下则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叶酸、维生素C、维生素B2以及混合B族维生素在16.7mmol/L葡萄糖浓度条件下抑制胰岛素的分泌。结论水溶性维生素对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各不相同,胰岛素分泌量依赖于葡萄糖和维牛素的浓度。糖尿病患者应该注意食物中水溶性维生素的摄入。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茶多酚对膀胱移行上皮肿瘤EJ细胞内钙离子(Ca^2+)的影响,以探讨茶多酚信号转导过程与EJ细胞内Ca^2+浓度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膀胱肿瘤EJ细胞.采用噻唑蓝还原(MTT)法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定不同浓度(10、20、40、80、160/μg/m1)茶多酚作用前后的膀胱肿瘤EJ细胞生长抑制及Ca^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结果:不同浓度茶多酚对膀胱肿瘤EJ细胞株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0.01).并与时间、剂量存在依赖关系。随着茶多酚浓度的增加,细胞内的Ca^2+浓度逐渐上升.最高增加到原水平的10倍以上。结论:茶多酚可引起膀胱肿瘤EJ细胞内Ca^2+浓度的显著变化.证实Ca^2+参与了膀胱肿瘤EJ细胞茶多酚信号转导过程。茶多酚具有诱导膀胱肿瘤细胞凋亡和影响肿瘤细胞膜Ca^2+的通透性,使Ca^2+在细胞非核部分聚积的双重功效。高Ca^2+浓度可能是诱发肿瘤细胞凋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不同葡萄糖浓度培养基中诱导效果的差异.方法:采用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双硫腙(DTZ)染色鉴定胰岛素分泌细胞的存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诱导后BMSCs细胞对葡萄糖刺激试验的反应;免疫细胞化学分析鉴定细胞内胰岛素分泌以及Real-timePCR鉴定胰岛β细胞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电镜观察可见诱导后的细胞具备典型分泌细胞特点,DTZ染色显示各诱导组细胞团为棕红色,细胞浆中富含锌离子,而对照组则无染色,表明胰岛素分泌样细胞的存在.经不同浓度葡萄糖诱导后其吸光度值A值:低糖5.5mmol/L诱导组(4.75±1.87),中糖11.1mmol/L诱导组(10.96±2.06),高糖25mmol/L诱导组(12.53±2.04),且各诱导组吸光度值A值随着培养基葡萄糖浓度的不断增加,A值也在不断增高.Real-timePCR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诱导后胰岛β细胞相关基因GK,PDX-1,ngn3,GLP-1mRNA的表达水平变化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分泌量高糖25mmol/L诱导组(6.64±0.46)IU/L高于其他各组,差异具显著性(P〈0.01).结论:培养基葡萄糖浓度对大鼠BMSCs诱导为胰岛样细胞具有一定影响,以高糖培养基的诱导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多巴胺(dopamine,DA)及其D_2样受体对大鼠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向雄性Wistar大鼠的胆总管中注入胶原酶P消化胰腺得到胰岛组织。将胰岛组织在5 g/L的DispaseⅡ中消化5 min得到胰岛细胞。根据方法不同以及加入的物质不同,将胰岛组织或胰岛细胞分成对照组、2.8 G、16.7 G、多巴胺组、喹吡罗组、SKF38393组、多巴胺和喹吡罗混合液组。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各组胰岛组织分泌的胰岛素含量变化;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测定各组胰岛细胞电压依赖性钾通道的电流变化;应用钙成像技术测定各组胰岛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改变。结果多巴胺可抑制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该作用与D_2样受体的激活有关。多巴胺可能是通过D_2样受体,使KV通道激活,缩短动作电位时程,限制Ca~(2+)进入,进而导致了胰岛素分泌的抑制。结论多巴胺通过D_2样受体增加KV通道电流、降低细胞内Ca~(2+)浓度,从而产生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硫化氢(H2S)对代谢综合征小鼠血糖和血胰岛素水平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8~10周的雄性C57BL/6J小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CON组),同周龄雄性KK/Upj-Ay/J小鼠随机分为MS+NaHS组和MS组,每组各6只,MS+NaHS组每日腹腔注射0.25 mL H2S供体NaHS(78 μmol/kg),CON组和MS组每日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均连续干预4周.采用ONE TOUCH Ultra血糖仪测定血糖值,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胰岛素值,荧光显微镜观察小鼠C2C12骨骼肌细胞株对2-脱氧荧光葡萄糖(2-NBDG)的摄取能力.结果 KK/Upj-Ay/J小鼠的腹围、Lee指数和空腹血糖、胰岛素以及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比CON组显著升高(P< 0.01);MS+NaHS组小鼠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比MS组分别降低24.2%和46.98%(P< 0.05);NaHS干预后,骨骼肌摄取葡萄糖增加(P<0.05);在高糖(16.7 mmol/L)刺激下,不同浓度NaHS干预后,胰岛素分泌水平下降(P<0.05).结论 NaHS可以促进骨骼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同时可以直接抑制高糖刺激下的胰岛素分泌.  相似文献   

7.
本文检测了离体大鼠胰岛在1.54或15.4tμmol/LT_3浓度下体外培养5天后葡萄糖诱发胰岛素分泌水平。结果表明,当培养液内葡萄糖浓度为11.1与22.0mmol/L时,葡萄糖诱发急相或慢相胰岛素释放,T_3(l.54μmol/L)处理组胰岛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提示高糖情况下,T_3对葡萄糖诱发离体胰岛胰岛素分泌有直接的延迟性抑制作用,而胰岛内胰岛素含量改变可能是导致葡萄糖诱发胰岛素分泌减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胚胎胰腺干细胞经药物诱导为胰岛素分泌细胞(IPCs)后的胰岛素分泌情况。方法体外分离培养获得的胚胎胰腺干细胞,经药物诱导后,双硫腙(DTZ)染色鉴定IPCs的形成情况;分别采用高浓度(25.0mmol/L)和低浓度(5.5mmol/L)的葡萄糖溶液刺激诱导后的细胞,ELISA方法检测该细胞群2周内胰岛素的分泌情况。结果经诱导后IPCs在两种浓度葡萄糖溶液刺激下均分泌胰岛素,且高浓度葡萄糖溶液刺激下胰岛素分泌量明显高于低浓度葡萄糖溶液(t=7.228,P<0.01)。IPCs在糖溶液刺激下第7天与第9天的胰岛素分泌量明显高于其他各天(F=38.373,q=3.033~6.085,P<0.05);第7天与第9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离体条件下,胚胎胰腺干细胞经药物诱导成为IPCs后,2周内可持续分泌胰岛素,其胰岛素释放量在诱导后第7~9天达到最大值,可作为胰岛移植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雄性激素苯丙酸诺龙(BPN)干预下胰岛NIT-1细胞中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和胰岛十二指肠同源盒-1(PDX-1)蛋白表达、细胞周期和胰岛素分泌的变化,探讨高浓度葡萄糖氧化应激状态下BPN对NIT-1细胞Nampt表达和胰岛素信号分子的影响。方法:应用4种不同浓度(5.6、11.1、16.7和27.6mmol•L-1)葡萄糖培养NIT-1细胞,以10 mg•L-1 BPN干预NIT-1细胞48 h,以未加BPN处理的相应浓度葡萄糖为对照组。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Nampt、IRS-2 和 PDX-1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胰岛素分泌水平。结果:与相应浓度葡萄糖对照组比较,各BPN处理组NIT-1细胞中Nampt、ISR-2和PDX-1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或P<0.01);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在低糖(5.6 mmol•L-1)时,BPN能够明显解除细胞G0/G1期阻滞(P<0.01),在高糖(27.6 mmol•L-1)时,能够解除细胞的G2/M阻滞(P<0.01);除正常葡萄糖浓度11.1mmol•L-1组之外,各处理组细胞的胰岛素分泌水平均明显增加(P<0.01)。结论:BPN能够增加胰岛NIT-1细胞中Nampt、ISR-2和PDX-1蛋白表达水平,NIT-1细胞中Nampt表达与胰岛素信号传导途径的相关分子间可能存在密切关联,雄性激素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改善胰岛细胞的胰岛素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3组不同月龄SD大鼠糖脂代谢指标变化,了解在基础及葡萄糖刺激下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结构变化与老龄糖耐量减退的关系,探讨老龄糖耐量受损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细胞体视学、透视电镜等方法观察5~6、11~12、20~24月龄SD大鼠胰岛及胰岛β细胞形态及胰岛素分泌水平;将胰岛β细胞分离后与两种不同质量浓度的葡萄糖培养,观察葡萄糖刺激下老龄大鼠β细胞胰岛素分泌水平。结果20~24月龄大鼠体质量、空腹血糖及血脂水平有增高;11~12、20~24月龄大鼠血清中游离脂肪酸(FFA)水平显著增高;对葡萄糖刺激出现峰值降低、达峰时间延迟;胰岛β细胞体积增大和细胞内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老龄胰岛β细胞内线粒体和内质网肿胀,空泡变性。从11~12月龄大鼠开始,胰腺中平均胰岛面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但每个胰岛中平均胰岛β细胞的面积比例却有增加。结论老龄鼠在空腹血糖正常时即已具备胰岛素抵抗的某些特征;老龄大鼠胰岛β细胞虽然有面积比例增大,但β细胞基础和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减低。提示一旦糖代谢受损出现糖尿病,应尽早考虑胰岛素治疗同时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鼠胰岛移植术后服用他克莫司(FK506)对胰岛移植物生物学功能及再血管化的影响。方法小鼠胰腺经胶原酶P灌注消化后,Ficoll.400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提纯并培养制备供体胰岛。1型糖尿病受体小鼠接受肾被膜下胰岛移植并分成两组:单纯同系基因胰岛移植组(PIT组)和同系基因胰岛移植后加用FK506组(PIT+FK506组)。监测受体小鼠血糖浓度的变化,观察移植物组织学形态、胰岛素分泌功能及新生血管生成情况。结果两组小鼠各时间点血糖浓度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形态学观察发现两组小鼠胰岛移植物均存活良好,无明显差别。移植后第3~5天和第20天,PIT+FK506组移植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D34表达均较PIT组有所降低;PIT组肾被膜下移植物微血管密度分别为16.6±1.3和96.7±2.3,PIT+FK506组分别为9.3±1.0和61.0±2.7,相同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剂量的FK506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胰岛移植物的再血管化,但不会直接影响胰岛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一种简便高效的建立小鼠胰岛移植模型的方法。方法 摘取四只BALB/c小鼠的胰腺,0.25mmPenfine针对胰腺反复多点注射胶原酶P后静止消化20min;采用自制的推进式离心管,以单一密度梯度Ficoll液(1.088g/ml)纯化胰腺消化物,双硫腙对胰岛进行特异性染色,利用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胰岛细胞的功能;纯化后的胰岛移植到实验性糖尿病C57小鼠的肾包囊下,术后观察其血糖变化。结果 纯化后共得到(789.6±26.4)个胰岛细胞当量(IEQ),平均纯度为(77.12±3.23)%;胰岛细胞对胰岛素释放刺激反应良好,高糖时胰岛素的释放量为低糖时的2.35倍(P<0.01)。移植后可逆转糖尿病小鼠的高血糖平均达(16.3±2.9d)。结论 提供了快速获取小鼠胰岛细胞的方法,为胰岛移植的实验研究建立了一种简易高效的制作动物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游离脂肪酸对体外培养SD大鼠胰岛功能和胰岛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胰岛原代分离培养,分为6组,培养1d:NC1组(5.6mmol/L葡萄糖)、FFA1组(0.25mmol/L)、FFA2组(0.5mmol/L);培养3d:NC2组(5.6mmol/L葡萄糖)、FFA3组(0.25mmol/L)、FFA4组(0.5mmol/L);每组6个样本,每个样本20个胰岛。采用RT—PCR扩增胰岛素、PDX-1、Bax、Caspase-3基因mRNA表达,TUNEL法检测胰岛细胞凋亡率,放射免疫法检测胰岛素水平。结果:①FFA1、FFA2组Insulin、PDX-1基因表达量、胰岛素分泌较NC1组明显下降,FFA1、FFA2组凋亡基因Bax、Caspase-3表达量及胰岛细胞凋亡率较NC1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FFA3、FFA4组Insulin、PDX-1基因表达量、胰岛素分泌较NC2组明显下降,FFA3、FFA4组凋亡基因Bax、Caspase-3表达量及胰岛细胞凋亡率较NC2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游离脂肪酸抑制体外培养SD大鼠胰岛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其可能机制是FFA抑制胰岛素基因、PDX-1基因的合成,刺激胰岛细胞凋亡基因Bax、Caspase-3表达,并导致胰岛细胞凋亡,最终导致胰岛细胞分泌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糖尿病小鼠左肾被膜下同种异体胰岛细胞与胰腺外分泌细胞共同移植动物模型及探讨胰腺外分泌细胞对胰岛移植物的损伤作用.方法:(1)体内实验:采用胆总管内逆行灌注胶原酶联合淋巴细胞分离液的方法来分离纯化胰岛,人工挑取胰岛细胞并收集胰腺外分泌细胞.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BALB/C小鼠成为糖尿病小鼠.单纯移植组(n=10)每只小鼠于左肾被膜上极移植胰岛细胞250个,共同移植组(n =10)每只小鼠于左肾被膜上下极同时移植胰岛细胞250个和等体积的胰腺外分泌细胞,持续观测血糖及生命体征变化,1个月后切除左肾并继续检测血糖.(2)体外实验:利用双硫腙对胰岛进行特异性染色来计算胰岛产量及纯度,利用台盼蓝染色鉴定胰岛细胞的活性,以及用葡萄糖刺激胰岛素释放实验来检测胰岛功能.结果:(1)胰岛移植后,单纯移植组及共同移植组血糖均逐步降至正常,共同移植组较单纯移植组血糖恢复正常时间延迟,移植术后第2,3,4,5天,单纯移植组受鼠血糖低于共同移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两组受鼠左肾3d后,两组受鼠血糖均>21 mmol/L.(2)每只小鼠可获得150~200个高质量胰岛,纯度及活性均高于90%,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释放量明显增加(SI=2.90).结论:(1)成功建立糖尿病小鼠左肾被膜下同种异体胰岛细胞与胰腺外分泌细胞共同移植动物模型.(2)胰腺外分泌细胞与胰岛细胞同时移植会延迟植入胰岛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对胰岛β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INS-1E细胞经传代培养2d后,在Krebs-Ringer缓冲液中37℃培养箱预培养30min,用含有葡萄糖和Hey的改良Krebs—Ringer缓冲液培养60min,留取上清液进行胰岛素测定。雌性NMRI小鼠,苯巴比妥腹腔麻醉,应用胶原酶技术消化胰腺分离胰岛,置于RPMI1640培养皿中在37℃培养箱(5%CO2,95%空气)过夜培养。次日在Krebs—Ringer缓冲液中37℃水浴培养箱预培养30min,分别把单个胰岛放入100μL含有葡萄糖和Hcy的改良Krebs—Ringer缓冲液37℃水浴培养箱培养60min,留取50μL上清液进行胰岛素测定。结果在中等浓度和高浓度的葡萄糖条件下Hcy均可降低INS-1E细胞和小鼠胰岛分泌胰岛素。结论Hcy抑制葡萄糖诱导的INS-1E细胞和小鼠胰岛的胰岛素分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质素 (AM)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和 Wistar- Kyoto(WKY)鼠胰岛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别在含 2 .8mm ol/ L 及 11.1mm ol/ L 葡萄糖的 RPMI16 4 0培养基中加不同浓度 AM(0、10 - 8、10 - 7和 10 - 6 m ol/ L )培养 SHR和 WKY大鼠胰岛 ,用放射免疫分析 (RIA )法测定两次培养液的胰岛素及胰升糖素含量。结果 加入不同浓度 AM培养 WKY鼠胰岛 2 4 h后 ,培养液中胰岛素含量呈剂量依赖性降低 ;高浓度 AM(10 - 6 mol/ L )使 SHR和胰岛培养液中胰岛素含量明显降低 (P<0 .0 5 )。SHR、WKY鼠的各组培养液中胰升糖素含量无明显差异 ,SHR与 WKY鼠相比亦无差异。结论  AM对 WKY鼠的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具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 ,高浓度 AM对 SHR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具有抑制作用。 AM对胰岛α细胞分泌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240例,根据GGT水平四分位数分组,由低到高分为Q1组(GGT≤16.4 IU/L)62例、Q2组(16.4 IU/L <GGT≤26.4 IU/L)59例、Q3细(26.4 IU/L <GGT≤42.9 IU/L)61例、Q4组(GGT >42.9 IU/L)58例.收集所有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分析血清GGT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结果:(1)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NS)随着GGT水平的升高从Q1组到Q4组依次升高(P<0.01);(2)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随着GGT水平的升高从Q1组到Q4组依次下降(P<0.01);(3)GGT与HOMA-IR(rs=0.372)、HOMA-β(rs=0.369)、AUCINS(rs=0.359)、胰岛素30min增量(△I30)与血糖30 min增量(△G30)比值(△I30/△G30)(rs=0.201)呈正相关(均P<0.01);与ISI(rs=-0.326,P<0.01)呈负相关;(4)多元回归分析显示GGT为HOMA-IR的独立危险因子(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GGT水平对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Limitations in success of clinical islet transplantation may be coupled to a long-term decline in the secretory capacity of the grafted human islet tissue. To address this issue human or mouse islets were transplanted to the subcapsular space of the kidney of nude mice. After 4 or 12 weeks, the grafts were removed and tested for insulin secretory dynamics in a perifusion system. Insulin secretion of non-transplanted human islets was examined as well. Insulin extracted from 12-week human islet graft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from 4-week grafts. Quite in contrast, 12-week mouse islet grafts contained as much insulin as the 4-week grafts. When stimulated with high glucose, insulin secretion was increased by about 6-fold in non-transplanted human islets and 3-fold in 4-week-grafts. The 12-week-grafts were just marginally stimulated by the high glucose stimulation. The mouse islets maintained a 2- to 3-fold insulin response at both time points when challenged high glucose. In non-transplanted human islets glucose-induced insulin secretion was inhibited by noradrenaline, while there was no such effect in the human islet grafts. Addition of acetylcholine potentiated glucose-induced insulin secretion 1-4 fold in both non-transplanted and grafted human islets. When human islet grafts were stimulated by both glucose and caffeine or arginine, insulin secretion was increased severalfold in comparison to glucose stimulation alone. The present results indicate that human islets, in contrast to mouse islets, progressively diminish their insulin content, as well as the capacity to secrete insulin in response to glucose after transplantation into nude mice. Moreover, grafted human islets also lose their responsiveness to the neurotransmittor noradrenaline. These findings may partly explain why clinical islet transplantation so far has met with limited suc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