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测定脾肾分流术 (SRS)、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PCDV)及SRS +PCDV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 ,并评价这些术式在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 99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手术前后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状况 ,术中动态测量门静脉压力。结果 (1)脾肾分流组术后较术前门静脉血流量 (PVF)减少 (5 7± 9) % ,门静脉自由压 (FPP)下降 (5 2± 5 ) %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2 )断流组术后较术前PVF减少 (8± 5 ) % ,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FPP减少 (19± 7) % ,与术前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3)SRS +PCDV组术后PVF减少(36± 8) % ,FPP下降 (34± 10 ) % (P <0 0 5 )。 (4 )SRS +PCDV组术后的PVF和FPP均介于断流组与脾肾分流组之间 ,且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1)断流术后门静脉高压瘀血状态依然存在 ;(2 )脾肾分流术后门静脉高压瘀血状态有所缓解 ,门静脉血流肝内灌注减少 ;(3)分流加断流术后PVF和FPP改变不太大 ,但预防出血效果是好的  相似文献   

2.
三种不同术式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观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测定分流 (SRS)加断流手术 (PCDV)前后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 ,评价其在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 99例门静脉高压症病人手术前后对门静脉系统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术中动态测量门静脉压力。结果 :①SRS +PCDV组 :术后PVF减少 36 .1 0 %± 7.8% ,FPP下降 33 .99%± 9.53 %。FPP的下降与PVF的减少呈正相关 ,PVF和FPP较术前下降 (P <0 .0 5) ,但维持在正常高限且保持门静脉向肝血流 ;②SRS +PCDV组术后的PVF和FPP均介于断流组与脾肾分流组之间 ,且各组之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分流手术后门静脉血流向肝内高灌注 ,门静脉系统瘀血状态依然存在。分流术后门静脉高压瘀血状态缓解 ;门静脉血流肝内灌注显著减少。分流术后门静脉压力降低 ,加做断流术后门静脉压力有不同程度回升 ,术后的PVF和FPP均介于断流术和分流术之间 ,该术式明显优于单纯分流术或断流术。  相似文献   

3.
以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为主要依据选择合理的术式是提高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效果的关键.门静脉已成为流出道或门静脉入肝血量大量减少者,可行全门体静脉分流术;门静脉入肝血流量中等量减少,则几乎可施行各种分流手术和断流手术;门静脉入肝血流少量减少者可用脾切除断流术治疗.脾切除断流术后自由门静脉压力(FPP)值可以作为选择手术方式的依据.脾动脉结扎后FPP的变化最大.根据FPP下降的绝对值和幅度基本上能判断是行断流术或分流术,如下降不明显,表明肝内阻力高.需行分流或分流加断流术;如下降明显,FPP<22mmHg(1mmHg=0.133kPa)时,可行断流术.脾肾静脉分流加断流的联合手术有诸多优点.应作为治疗肝硬化PHT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断流和分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方法总结1987年4月至1999年4月采用断流加分流术治疗56例门静脉高压症的经验。结果择期手术54例,无手术死亡。急症手术2例,死亡1例。术后随访49例,再出血1例,肝性脑病2例,术后4年因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术前门静脉压力平均为(3.42±0.46)kPa,术后为(2.50±0.35)kPa。结论断流加分流术既保留了断流术的优点,又降低了门静脉压力,同时还有利于门静脉向肝的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断流和分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方法 :总结采用断流加分流治疗 13例门静脉高压症的经验。结果 :择期手术 10例 ,预防性手术 3例 ,均无手术死亡。出院病例均随防至今 ,无手术后再出血 ,发生肝性脑病 2例 ,均存活。术前门静脉压力平均为 (3.6 8± 0 .16 )kPa ,术后为 (3.18± 0 .11)kPa。结论 :联合手术具有断流和合理口径分流的特点 ,可将断流和分流两者优缺点互补 ,是目前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较为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断流手术和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加断流联合手术后自由门静脉压(FPP)与术后再出血以及肝性脑病的关系,探讨术中FPP动态变化对术式选择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接受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脾肾静脉分流术(联合组)患者170例的临床资料.断流组患者断流术后FPP值≥22 mm Hg(1 mm Hg=0.133 kPa)为高压组(60例),<22 mm Hg为低压组(43例),联合组共67例.三组患者术前Child-Push评分和FPP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三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点FPP变化、以及三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和肝性脑病发生率.结果 高压组、低压组和联合组术后FPP值分别为(27.1±1.9)mm Hg、(20.8±1.8)mm Hg和(21.5±2.2)mm Hg,再出血率分别为%、4.6%和4.5%.再出血率在高压组显著高于低压组和联合组(P<0.05).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联合组(10.4%)虽然高于低压组(7.0%)和高压组(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脾切除断流术后FPP值可以作为选择手术方式的依据,如FPP值≥22mm Hg应加行脾肾静脉分流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断流与肠腔分流联合手术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对1980~1995年采用联合手术治疗的100例门静脉高压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流术后自由门静脉压力(FPP)下降1.92kPa,能够降低门静脉压力,防止出血;联合手术后FPP平均为(2.46±0.30)kPa,仍可保持高水平的向肝血流灌注,减少脑病发生。全组效果满意,无手术死亡。89例随访5~15年无复发出血,脑病5%,总病死率15%。其中肝功能ChildC级13例死于肝终末期病变,如肝衰、肝癌及肝肾综合征,5年生存率94.5%,10年生存率68.5%。结论联合手术具有断流术和外周型合理口径分流的特色,是断流和分流术两者优缺点互补,是目前我国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联合断流和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990年5月至2010年5月采用联合断流和分流手术治疗180例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自由门静脉压力(FPP)平均为34 cm H2O;脾切除、脾腔或肠腔分流术后FPP下降10 cmH2O;手术后FPP平均为24.5 cm H2O....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改良式断流术和联合脾肾分流术对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5年9月至2010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4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根据术式分为联合组(改良式断流术联合脾肾分流术,24例)和断流组(改良式断流术,22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临床基础资料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断流组自由门静脉压力(FPP)为(37.1±9.7)cmH2O,高于联合组的(30.1±8.9)cmH,O(P〈0.05);联合组门静脉高乐性胃病、上消化道再出血及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断流组(均P〈0.05),而肝性脑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式断流术联合脾。肾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优于单纯改良式断流术。  相似文献   

10.
不同术式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不同术式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 方法 对比 3 8例脾肾分流 (SRS)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PCDV)即联合术 ,64例单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PCDV) ,18例脾肾分流术 (SRS)病人临床疗效及手术前后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 结果 术后三组病人的自由门静脉压 (FPP)均显著性低于术前 ,其中 ,联合手术组的FPP显著高于SRS组 ,但显著低于PCDV组。PCDV组术后门静脉血流量 (PVF)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其余两组则有显著降低。联合手术组、PCDV组、SRS组术后的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 2 .63 % (1/ 3 8)、18.75 % (12 / 64 )、16.67% (3 / 18) ,联合手术组显著低于PCDV组 (P <0 .0 5 ) ;肝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 2 .63 % (1/ 3 8)、6.2 5 % (4 / 64 )、2 7.78% (5 / 18) ,联合手术组显著低于SRS组 (P <0 .0 5 ) ,与PCDV组相近。 结论 联合手术符合门静脉高压症手术要求 ,且疗效好于单纯断流术或分流术。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