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肾移植一直以来是治疗终未期肾脏疾病较好的方法。随着尸体肾源的短缺,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是突破器官短缺困境的现实途经。为保障活体供体者的安全,移植肾的质量,术前了解供肾血管、肾实质及输尿管情况,有助于术前制定手术方案的。  相似文献   

2.
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供肾的质量对提高肾移植患者的存活率至关重要。本文叙述了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对活体可供肾血管数量、有无变异及肾实质和血管潜在病变等进行估价,同时对两种影像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活体供肾动脉解剖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6名亲属活体供肾者在肾切取前进行肾动脉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血管三维成像,血管三维成像方法包括容积再现技术(V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成像(SSD)、血管内镜技术(CTVE)、多平面重建(MPR)及曲面重建(CPR)。结果 横断面CT及MPR显示所有供者的双肾大小、形态及位置均正常,肾实质密度正常,呈均匀强化。VR、MIP、CPR显示双肾动脉粗细、形态均正常;29例双肾均为单一肾动脉,2例双肾有2支肾动脉,2例左肾为2支肾动脉,3例右肾为2支肾动脉,上述结果均在术中得到证实。11例VR及MIP同时较好地显示双侧肾小盏、肾盂及输尿管上段。SSD均能很好显示肾动脉主干的起源、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的解剖关系。CTVE能较好显示腹主动脉、双肾动脉开口及肾动脉血管内腔。结论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作为活体肾移植术前了解供肾血管及形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成像在活体肾移植供体术前评价中的价值. 方法 36例肾移植供体行16层CT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和排泄期检查.采用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再现技术处理图像,2位放射科医师独立评价每个供体血管和集尿系统的解剖结构.活体肾移植术中所见作为标准,计算16层CT评价肾血管和集尿系统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结果 16层CT检查发现变异肾动脉7支,1支外科手术中确诊的副肾动脉被漏诊.16层CT检查正确诊断了外科手术发现的全部肾静脉和输尿管解剖变异,诊断肾动脉、肾静脉和输尿管解剖变异的特异性为100%(29/29)、100%(32/32)和100%(35/35),准确性分别为97%(36/37)、100%(36/36)和100%(36/36). 结论 16层CT检查评价活体移植肾的血管和集尿系统准确性较高,是一种很好的术前评价活体移植肾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影像学评估是活体肝移植供体术前综合评估的核心步骤.多层螺旋CT功能强大,基本可满足活体肝移植供体术前的"一站式"影像学检查.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从外科医师的角度,综述多层螺旋CT在活体肝移植供体术前评估中的应用现状,为活体肝移植供体术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影像学评估是活体肝移植供体术前综合评估的核心步骤.多层螺旋CT功能强大,基本可满足活体肝移植供体术前的"一站式"影像学检查.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从外科医师的角度,综述多层螺旋CT在活体肝移植供体术前评估中的应用现状,为活体肝移植供体术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影像学评估是活体肝移植供体术前综合评估的核心步骤.多层螺旋CT功能强大,基本可满足活体肝移植供体术前的"一站式"影像学检查.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从外科医师的角度,综述多层螺旋CT在活体肝移植供体术前评估中的应用现状,为活体肝移植供体术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影像学评估是活体肝移植供体术前综合评估的核心步骤.多层螺旋CT功能强大,基本可满足活体肝移植供体术前的"一站式"影像学检查.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从外科医师的角度,综述多层螺旋CT在活体肝移植供体术前评估中的应用现状,为活体肝移植供体术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影像学评估是活体肝移植供体术前综合评估的核心步骤.多层螺旋CT功能强大,基本可满足活体肝移植供体术前的"一站式"影像学检查.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从外科医师的角度,综述多层螺旋CT在活体肝移植供体术前评估中的应用现状,为活体肝移植供体术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影像学评估是活体肝移植供体术前综合评估的核心步骤.多层螺旋CT功能强大,基本可满足活体肝移植供体术前的"一站式"影像学检查.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从外科医师的角度,综述多层螺旋CT在活体肝移植供体术前评估中的应用现状,为活体肝移植供体术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自制格栅定位器与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视频引导动态定位在经皮肾穿刺微造瘘(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stomy,MPCN)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9月~2012年6月,对58例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脏复杂结石、肾积水患者,局麻下采用自制格栅(grille)定位器辅助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视频动态定位,行精确定位经皮肾穿刺微造瘘,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 30例,仅行MPCN 28例(其中8例双侧).结果 58例均一次成功完成MPCN,术中出血≤5 ml,无周围组织器官损伤.结论 自制格栅定位器辅助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视频引导快速动态精确定位,具有MPCN成功率高、可视性强的优点,而且安全,操作简便,工作通道建立快捷,出血及并发症少,定位精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对腹腔干及其分支血管的三维重建能力,探讨MSCTA在进展期胃癌腹腔镜手术前的评估价值。方法25例拟行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行腹部螺旋CT增强扫描,用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进行三维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根据其CTA表现评价腹腔干及其分支血管的空间解剖特征,将所得的解剖学资料与腹腔镜下血管解剖对比。结果MSCTA准确显示胃左动脉25例,胃右动脉12例,胃十二指肠动脉全部显示,其中胃十二指肠动脉2例起自肝左动脉,1例起自肝右动脉。脾动脉起源相对固定。根据MSCTA结果指导腹腔镜下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重建的腹腔干及分支与术中活体解剖完全吻合。结论MSCTA能清晰显示腹腔动脉解剖和正确的空间关系,是一种有价值的腹腔镜辅助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术前检查方法,可能为相关血管周围淋巴结的清扫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3.
The use of living donors fo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common, and long-term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e safety of donation by young, healthy individuals. However, transplant programs have little data to guide them in deciding which donors are unacceptable, and which characteristics are associated with kidney disease or poor psychosocial outcomes after donation. To document current practices in evaluating potential donors, we surveyed all US kidney transplant programs. Compared to a survey 12 years ago, medical criteria for donation are more inclusive in several areas. All responding programs now accept living unrelated donors. Most programs no longer have an upper age limit to be eligible. Programs are now more likely to accept donors with treated hypertension, or a history of kidney stones, provided that certain additional criteria are met. In contrast, medical criteria for donation are more restrictive in other areas, such as younger donor age and low creatinine clearance. Overall, significant variability remains among transplant programs in the criteria used to evaluate donors. Thes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need for more data on long-term outcomes in various types of donors with potential morbidities related to donation.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原位肝移植术前受体的门静脉系统进行评价。方法对230例原位肝移植术前患者行CT血管成像检查。采用多平面重组、最大强度投影和容积再现进行图像后处理。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共同对原始及门静脉重组图像进行分析。结果门静脉高压伴静脉曲张127例,下段食管和(或)食管旁静脉曲张75例(占59%),胃左静脉伴有或无胃底静脉曲张33例(占30%),脾静脉明显曲张29例(占22.8%),部分伴有脾肾静脉曲张,附脐静脉曲张16例(占12.6%),肝门旁静脉曲张7例(占5.5%)。门静脉系栓子形成63例,肝硬化和肝硬化伴有肝癌的门脉栓子发生率分别为11/82(占13.4%)和52/148(占35.1%)。肝动脉门静脉瘘13例,其中12例合并有肝癌(占肝癌发生率8%)。门静脉海绵样变性7例,均伴有门静脉主干栓子。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原位肝移植术前受体的门静脉系统评价具有重要价值,能够显示门静脉系统的多种异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前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后腹腔镜下。肾脏切除手术中的指导意义。方法:45例患者术前行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明确肾血管与病肾及病灶的三维解剖关系,并在其指导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4例,’肾部分切除术7例,其中肾段动脉阻断的肾部分切术2例;肾输尿管膀胱袖状切除7例,单纯性肾切除16例,上肾单位切除1例。结果: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提示动脉解剖异常占26.7%,动脉病变占6.7%。静脉解剖异常占22.4%,所提示的血管解剖异常及病变与术中所见吻合率100%,但术中发现异常的肾肿瘤静脉血管,在螺旋CT血管成像中未能清晰显示占6.7%。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提示下,术中病肾血管的处理快速准确,手术顺利。术中平均出血80ml,手术平均时间170min,无中转开放手术。结论:术前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可直观准确地评估血管。特别是动脉血管与病肾及病灶的三维解剖关系,了解可能存在的动静脉解剖变异或血管病变,拟定手术方案,指导术者快速准确地处理血管,避免盲目操作,减少出血和并发症。在后腹腔镜的肾脏切除手术中.有较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尿路造影(CTU)对泌尿系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136例泌尿系疾病患者行16排CT实质期、排泄期检查。数据经工作站重建后获得CTU图像。结果136例就检患者中,结石70例,先天畸形17例,肿瘤24例,其他25例。17例先天畸形和7例膀胱癌全膀胱切除肠代膀胱根据临床资料做出诊断,23例结石经体外震波冲击碎石证实,余80余例均由手术及病理证实。结论CTU对泌尿系疾病的诊断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替代腹部平片加静脉肾盂造影(KUB+IVP)。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6月期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甲状腺外科收治的3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术前MSCT资料,观察其影像学表现与特征。结果35例患者中,24例(68.6%)为单发病灶,11例(31.4%)为2~3个病灶;22例(62.9%)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MSCT共计显示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灶48个,有29.2%(14/48)的病灶位于左叶,有70.8%(34/48)的病灶位于右叶;病灶最大径0.4~5.8cm,平均1.3cm;有39.6%(19/48)的病灶密度不均匀,有25.0%(12/48)的病灶形态不规则,有47.9%(23/48)的病灶边缘模糊欠清,有18.8%(9/48)的病灶显示为乳头状强化瘤结节,有10.4%(5/48)的病灶瘤周出现“强化残圈”征,有22.9%(11/48)的病灶侵犯周围脂肪间隙或邻近器官。有35.4%(17/48)的病灶出现钙化,其中有76.4%(13/17)呈细粒状钙化,11.8%(2/17)呈粗钙化,11.8%(2/17)呈混合性钙化。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螺旋CT扫描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和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和肾透明细胞癌的24例患者的螺旋CT资料。其中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和肾透明细胞癌各12例。结果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组和肾透明细胞癌组的平均CT值增强量(即增强扫描动脉相肿瘤最大横截面平均CT值-平扫相上肿瘤最大横截面平均CT值)分别为(31.75±14.73)Hu和(88.30±31.91)Hu,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性肾癌的CT增强幅度明显小于肾透明细胞癌(P〈0.01)。结论观察病灶的CT值,可以帮助医师初步确定术前肿瘤的病理亚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中的应用:方法:对3例术前超声诊断肾血管变异和2例未进行血管超声检查的乳糜尿患者,在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前行MSCTA肾血管扫描,比较MSCTA发现和术中所见,评价MSCTA检查对手术的指导意义。结果:5例MSCTA显示的血管数目、走行完全与术中所见一致。在MSCTA的指引下,2例患者肾脏的正常血管和3例患者的主要血管、变异血管被快速定位,血管周围淋巴管被顺利结扎。5例患者均顺利进行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无肾血管损伤。无血管畸形患者平均手术时间(67.5±17.7)min,肾血管畸形患者平均手术时间(91.7±22.5)min。术后乳糜尿消失。结论:MSCTA对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在肾血管存在变异的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在显示冠状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和限度。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临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患者的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结果,并将16层CT检查结果与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在52例患者的冠状动脉直径≥2 mm的580节段中,CT图像能满足管腔评价为507节段(占87.41%)。在CT图像能满足管腔评价的冠状动脉节段中,16层CT显示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50%)的敏感度、特异度和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88%、98.17%和76.32%、95.96%,若将CT图像不能满足管腔评价的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的5个节段包括在内,其敏感度为81.69%;16层CT显示高度狭窄(≥75%)的敏感度、特异度和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78%、99.35%和91.18%、98.7%,若将CT图像不能满足管腔评价的高度狭窄的2个节段包括在内,其敏感度为79.49%。结论16层CT在对冠状动脉中、高度狭窄的初步诊断及介入治疗的筛选方面,可部分取代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