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流动和血液有形成份变化的一门科学,它包括血液流动,凝固性质,有形成份的粘滞性等方面的内容。由于肝脏的功能与血浆及血细胞的密切关系,故在肝病时可引起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我们通过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几种常见肝病的血液流变学测定,并与正常人的数值对比,作出初步的分析。对象和方法我们随机选择各种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经临床及检验室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  相似文献   

2.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流动和血液有形成份变化的一门科学。它包括血液流动、凝固性质、有形成份的粘滞性等方面的内容。由于肝脏的功能与血浆及血细胞的密切关系,故在肝脏疾病时可引起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我们通过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几种常见肝病的血液流变学测定,并与正常人的数值对比,作出初步的分析。一、对象和方法我们随机选择各种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经临床及检验室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13例,急性无黄疸型肝炎8例,慢性迁延性肝炎  相似文献   

3.
血液高粘滞综合征的指标意义、影响因素及临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力斌  刘蕾 《农垦医学》2005,27(2):103-105
二十世纪中期,美国学者Waldenstron根据血流变的异常状态提出了“血液高粘滞综合征”的概念(以下简称高粘血征),半个世纪以来,血液流变学作为生物流变学领域最活跃的分支在临床医学各学科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反映了血液中的细胞成份,血浆成份,血液与血管间的变形及流动特性。今天,临床各学科的不断深化及边缘交叉使我们认识到,  相似文献   

4.
现代输血的概念已不仅指输全血,更多的是指输注各种血液成份的成份输血,即血液成份疗法。血液成份包括:①浓缩红细胞;②血小板制品(多血小板血浆、浓缩血小极);③浓缩白细胞;④冷沉淀;⑤血浆。但从广义上讲,血液成份还应包括由血液中分离出的所有成份,如白蛋白、丙种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各种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以及各种凝血因子等。  相似文献   

5.
观察纳络酮对血浆内皮素,血液流变学及海马神经原坏死的影响。方法 通过大鼠脑损伤模型,测定血浆和海马内皮素,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海马神经原坏死数。结果 脑损伤组血浆,海马内皮素水平,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含量及Casson屈服值的明显升高,海马神经原坏死数也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徐杰伟  李小平 《广西医学》2004,26(6):868-868
目前血液流变学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对各种疾病,尤其对心血管及出凝血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依据。血栓形成的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课题,血液成份、血液状态和血管的改变是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特别是后两者更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就血液流变学TFL及FPC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脂立平颗粒对脂肪肝大鼠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复合方式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观察给药结束后不同组别大鼠血清TC、TG、ALT含量及肝组织TC、TG、HDL、LDL含量;同时检测全血高、中、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结果:脂立平颗粒可显著降低降低肝组织及血浆中TC、TG含量,显著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结论:脂立平颗粒对脂肪肝大鼠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有明显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并发器官损害的病理基础,是决定糖尿病预后的主要因素。引起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体内代谢紊乱造成的血液及血管的改变。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的流动情况、凝固性质、血液有形成份的粘弹性和变形以及血管的粘弹性等。因此,观察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可能是探索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病机制的一个途径。对于早期发现糖尿病微循环障碍和进一步作出相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内皮素在脑梗塞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脑梗塞患者血浆及脑脊液中内皮素的含量 ,应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者急性期血浆、脑脊液内皮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伴高血压的患者急性期血浆内皮素较不伴高血压的患者显著升高 ,而脑脊液水平虽高 ,但差异没有显著性。患者急性期血浆内皮素水平与血脂、纤维蛋白原及血液流变学均无显著相关关系。结论 :内皮素在脑梗塞发病中并非通过脂质代谢异常或血液流变学改变等因素起作用 ,而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张锦  吴振裘 《宁夏医学杂志》1989,11(6):377-379,376
血液流变学是生物流变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血液和其组成成份流动和变形规律的学科。就其研究范围而言分为“临床血液流变学”和“分子血液流变学”。前者主要探讨各种疾病时血液流变行为的变化规律,以  相似文献   

11.
血液流变学是在宏观、微观、亚微观水平上研究血液的细胞成份和血浆的变形和流动特性,以及与血液直接接触的血有结构的流变特性.近十余年已将其应用于临床各科[1]。学者们经过广泛的研究,发现很多皮肤病均存在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本文拟对血液流变学与皮肤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血液的无空特性1.1血液粘度(n)血液粘度是血液流变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血液流动时的一种物理属性,粘度高,示血液流动时的内摩擦大,消耗的能量多;它是切变率的函数,切变率高,所测得的血粘度低。影响血液粘度的因素有:①红细胞压积(HCT):它是影…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性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含量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关系。方法对23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及15例健康老人分别进行了血浆ET-1含量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测定。血浆ET-1测定采用放免法,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采用梁子钧法。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肺心病患者血浆ET-1含量和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及纤维蛋白原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ET-1含量与全血比粘度(高切r=0.513,P<0.01,低切r=0.708,P<0.001)、红细胞压积(r=0.545,P<0.01)及红细胞电泳时间(r=0.599,P<0.005)均呈正相关,而与血浆比粘度及纤维蛋自原无相关性。结论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ET-1含量与某些血液流变学指标呈明显正相关,这可能在慢性肺心病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血液流变学测定已列入常规检查范围 ,通过多年血液流变学的测定可以看出它们的异常变化与血液的组成和性质有关。当然 ,还要考虑到实验因素。影响血液黏度的因素有许多 ,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血细胞比容。因为血液中大多数为红细胞 ,所以红细胞的多少对全血黏度的影响很大 ,实验得出规律是 :血细胞比容低时全血黏度增加的幅度较小 ,血细胞比容高时全血黏度增加幅度较大。此外 ,影响全血黏度因素还有血浆因素 ,血浆中的一些物质 ,如凝血因子Ⅰ、胆固醇、三酰甘油 ,结果显示 :它们增高时可使血浆黏度增加 ,测定值正常时血浆黏度也正常 ,测定值偏…  相似文献   

14.
血液是一种血细胞悬浮于血浆的胶体溶液,是属于非牛顿液体。血液中血细胞的浓度较高(红细胞压积达40~45%),血细胞是粘弹性体,不仅具有流变性质,而且血细胞之间有相互聚集的能力。血浆是由各种成分组成的胶体溶液,血浆中不仅有脂质、无机盐等,还有各种不同的蛋白质。这些都构成了血液流变学研究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
血液流变学与儿科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流变学(Hemorheology)是研究血液流动性、凝固性、血细胞间聚集性及粘弹性的一门学科,近20年来广泛应用于成人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治,近几年来儿科在免疫、泌尿及新生儿疾病等方面不断出现有关血液流变学的研究报道,现就血液流变学在儿科的应用综述如下.1血液流变学的发展概况及基本概念"流变学"一词最早由美国科学家Binghn于20年代提出,此后又出现"生物流变学(Biorheology)"的概念,血液流变学正是在生物流变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重点是研究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变特性.按研究水平,血液流变学可以分为宏观血液流变学、细胞血液流变学、分子血液流变学,以及研究三者之间关系的普通血液流变学,反映血液流变学的主要指标有:(1)全血粘度(ηb):受剪切率的高低和红细胞压积(ФRbc)、血浆粘度(ηp)、红细胞的凝集指数(EAI)、红细胞的变形性(ED)等的影响较大.(2)ηp:主要受温度和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元(Fib)的影响.(3)相对粘度(ηr)即ηb/ηpηr越大,说明ФRbc对ηb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大剂量维生素C对休克时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方法 将 18只兔经股动脉放血至休克后 ,分成维生素C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测定失血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浆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对照组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无明显改善 ,血浆MDA水平升高。维生素C组以上各指标均有明显好转。结论 维生素C能改善休克时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 ,因而有明显的抗休克作用。  相似文献   

17.
血浆置换的临床应用金永,金顺姬(包头市第二医院)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输血事业已从简单供应全血发展到成分用血,各种成份血液制品已多达几十种,极大地满足了临床对不同血液成分的要求。在治疗性血液成份单采方面,又大致分为:①血浆单采及血浆置换;②血液中有形成...  相似文献   

18.
刘洋  付晶 《黑龙江医学》2001,25(10):727-728
目的 用血液流变学研究视网膜静脉阻塞病因。方法 对患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分析 ,包括血细胞比容 ,红细胞电泳 ,红细胞聚集能力 ,血小板 ,凝血因子的研究。结果 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血液粘度异常增高 ,影响血液粘度的因素很多 ,主要有血细胞比容和红细胞的质量 ,血小板的聚集能力及血浆中的高分子蛋白等。结论 在视网膜静脉阻塞病因探讨中 ,血液流变学的研究经历了由浅入深的过程 ,血液粘度及有关因素改变在视网膜静脉阻塞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并应用等容血液稀释及血小板抑制药物进行治疗 ,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9.
血液流变学(Hemorheology)是研究血液流动和血液有形成份变形的一门科学。包括血液的流动情况、凝固性质、血液有形成份的粘弹性和变形以及血管的粘弹性等。血液流变学的研究,不仅是探索血液高粘滞性和血浆高粘滞性疾病或症群的发病机制的新途径之一;而且也是提供早期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此外,也能对进一步防治微血管病变和探造活血化瘀治疗原则的原理、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疗效的验证,提供科学的依  相似文献   

20.
水蛭胶囊对血液流变学影响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粘血症、高脂血症、高凝血症及红细胞聚集症是各种血栓栓塞性疾病重要致病因素。本文分析有上述血液流变学异常者30例,每天口服水蛭胶囊4.5g,一个月后血液流变学九项指标中,体外血栓干重与长度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高切,纤维蛋白原,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本组水蛭胶囊治疗对血液流变学总体无显著影响,水蛭的临床药理作用仍值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