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皮肤针为针灸疗法之一,皮肤针在临床习惯称之为“梅花针”,因其由五根针组成形似梅花,故名之;若为七根针组成,则称为“七星针”;也有由十八根针组成,被称为“罗汉针”;还有数十根针组成呈滚筒状者;又因扣刺时不太疼痛,很适宜于小儿,也被称为“小儿针”。还有通上电的“电梅花针”。皮肤针的针柄分硬柄和软柄两种,持针的方法也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3.
皮肤针疗法是运用皮肤针叩刺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激发经络功能,调整脏腑气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针灸疗法.目前广泛运用于皮肤科的许多领域,如:病毒性皮肤病,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结缔组织病,皮肤附属器皮肤病,色素障碍性皮肤病,神经精神障碍性皮肤病,物理性皮肤病等.  相似文献   

4.
痉挛性偏瘫为脑卒中后恢复过程中的必然阶段,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依据中医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理论,采用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皮肤针又叫“梅花针”“七星针”。是用5-7枚不锈钢针集成一束、或如莲蓬形固定在针柄的一端而成。《素问·皮部论》说:“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十二皮部与经络、脏腑联系密切,运用皮肤针叩刺皮部,激发调节脏腑经络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笔者在临床上用此治疗多种疾病,屡见奇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7.
皮肤针叩刺枕骨隆凸治疗炎症的临床运用李志道,李兰媛(天津中医学院,300193)枕骨隆凸为枕骨的突起部分,位于后头部下方正中部位。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运用皮肤针叩刺枕骨隆凸的方法,治愈了多种急、慢性炎症。现报告如下。1叩刺方法(1)针具:采用小锤...  相似文献   

8.
皮肤针疗法历史悠久,渊源流长,是在古代"杨刺"、"半刺"、"毛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皮肤针是针灸临床常用的一种针具,常用其叩刺人体体表一定部位,以激发和调节脏腑经络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由于其针刺仅在浅表皮肤,所以叫作"皮肤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滚筒式皮肤针循经滚刺对脑梗塞偏瘫的康复作用及其对脑梗塞偏瘫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终末代谢产物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将84例脑梗塞偏瘫早期住院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采用相对统一的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良姿位摆放,观察组在常规神经内科中西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滚筒式皮肤针循经滚刺疗法,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对治疗前后改良的SSS记分及SOD、MDA等指标进行评分和检测。结果:两组总有效率(90.48%,73.80%)、愈显率(57.14%,26.19%)及治疗后改良的SSS评分(13.24±3.51,19.67±5.76)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两组患者血清SOD与MDA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滚筒式皮肤针循经滚刺对脑梗塞偏瘫早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通过内源性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加对缺血缺氧脑组织起到的保护作用是其产生临床疗效的可能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0.
皮肤针,又名"梅花针"、"七星针".皮肤针法源于古代"半刺"、"毛刺"、"扬刺"等刺法,是以经络学说之皮部理论为依据,正如<素问·皮部论>说"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其治疗作用是通过运用皮肤针叩刺皮部及络脉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50年代末,耳穴疗法在以针刺为主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如埋针、电针、穴位注射;60~70年代,出现了磁疗、超声、激光、音频、贴膏及耳压等;80年代以来,更发展了魔针、耳灸盒、苇管灸、蜡灸及耳体电失衡治疗等,耳穴疗法一直沿着提高疗效和无痛的方向不断创新,尤其是耳穴压丸法(简称耳压法),因其基本无痛,可由患者自行或家属帮助揉压刺激耳穴,不仅代替针刺,且起持续刺激作用,对发作性疼痛、哮喘、失眠及小儿遗尿等尤为适用,故在国内外得到了迅速传播,  相似文献   

12.
胡智慧  骆丹 《江苏中医药》2005,26(12):39-40
近年来,笔者运用激光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突发性耳聋、肩周炎、网球肘、偏头痛、高脂血症、面神经麻痹后遗面肌痉挛共7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71例来源于本院针灸门诊及其他相关科室转诊且经过相关科室确诊,相关资料见表1。表171例患者一般资料面神经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刃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6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刃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靳三针治疗中风后偏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颖  韩为  郭铁 《上海针灸杂志》2010,29(10):638-640
目的观察靳三针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功能综合评定(FCA)量表的变化。方法收集80例合格受试患者,平均入选靳三针组和康复组。于治疗前、治疗后14d及28d评定NDS、ADL、FCA评分。结果靳三针组治疗后14d及28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康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靳三针治疗中风后偏瘫效果良好,远期疗效较近期疗效增加;靳三针治疗效果优于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5.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的关节囊、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慢性退行性炎症,好发于50岁左右,女性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是较为常见的中老年疾病。本病病程较长,在临床以肩关节周围剧烈疼痛、昼轻夜重、影响睡眠、肩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患者常因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等原因影响日常生活,使生存质量下降。虽然部分肩周炎患者可自行痊愈,  相似文献   

16.
推拿配合梅花针拔罐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外侧皮神经炎因股外侧皮神经受损而产生的大腿前外侧皮肤感觉异常及疼痛故又称为“感觉异常性股痛”。  相似文献   

17.
关芳  杨恩来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1):2455-2456
目的:通过对推拿复合手法配合师氏镵针划割口腔黏膜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旨在寻找一种痛苦小、方便有效,并能加速疾病的恢复,缩短疗程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按照随机的原则,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87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推拿复合手法配合师氏镵针划割口腔黏膜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毫针治疗,10次1个疗程,分别治疗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其总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P>0.05。结论:推拿复合手法配合师氏镵针划割口腔黏膜疗法并不亚于单纯毫针疗法,是一种简便有效、痛苦小的疗法。  相似文献   

18.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之一是腰腿痛,针灸疗法对此具有确切的镇痛作用。目前,已有大量文献报道针灸疗法可以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腿痛,但是缺少各种针法镇痛效果比较的报道。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通过比较平衡针和毫针两种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镇痛作用,评价两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多针傍刺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梨状肌综合征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给予多针傍刺法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局部封闭注射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6%,对照组有效率81.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针傍刺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0.
嗅三针治疗血管性痴呆嗅觉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嗅三针治疗血管性痴呆嗅觉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均予嗅三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进行嗅觉功能检查、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0.00%;治疗后HDS、MMSE评分均有所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嗅三针能有效改善血管性痴呆嗅觉功能障碍患者的嗅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