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Pilon骨折在治疗中评价踝关节功能,诊断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前后脱位的影像学依据。方法:35例正常成人,男21例(42踝),女14例(28踝);年龄21-48岁,平均31.6岁。踝关节常规摄正、侧位X线片;测量踝关节主动跖屈、背屈运动的最大角度,下胫腓联合间隙的宽度,胫骨外侧与腓骨的胫侧重叠影宽度,距骨踝关节面几何中心偏离胫骨中轴线的距离。结果:跖屈主动运动的最大角度,男(40.8°±3.1°),女(43.9°±4.8°);背屈主动运动的最大角度,男(27.6°±5.2°),女(26.5°±6.1°)。下胫腓联合间隙的宽度平均(3.2±0.5)mm。胫骨外侧与腓骨的胫侧重叠影宽度平均(6.9±2.2)mm。踝关节的跖屈下胫腓联合有逐渐变窄的变化,平均2 mm。距骨中心中轴距:男性跖屈最大值2.4 mm、背屈2.5 mm,女性跖屈最大值1.9 mm、背屈2.0 mm,最小值均为0 mm。结论:男女之间无论是背屈还是跖屈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即踝关节在运动灵活性上无性别差异。踝关节主动跖屈、背屈运动的最大角度为Pilon骨折术中踝关节功能评定提供参考,下胫腓联合宽度>3.5 mm为下胫腓联合分离,胫骨外侧与腓骨的胫侧重叠影宽度<5.5 mm时,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可能。距骨中心中轴距>2 mm提示踝关节前后脱位。Pilon骨折在恢复骨折解剖复位的同时要注意这两个指标,对于恢复踝关节的侧方稳定、前后方向稳定有重要意义,能指导踝关节骨折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2.
笔者于2010年4月收治1例腱鞘囊肿致腓总神经卡压患者,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小腿外侧胀痛,向远端放射,左拇趾、足趾背伸无力,左踝关节背伸好,未经任何诊治。3个月前自觉左踝、左足趾背伸无力,左足背中内侧麻木,  相似文献   

3.
郭省吾 《中国骨伤》2000,13(3):170-170
例 1,许某 ,男 ,38岁 ,于 1995年 8月 2 8日被汽车撞伤左膝部 ,曾于当地医院行清创缝合术。于术后第 2日下床活动时出现左膝关节弹响、疼痛 ,不能站立 ,遂来我院就诊。查 :左膝部外侧肿胀 ,胫前可见 4cm的伤口已缝合 ,部皮下广泛瘀血 ,膝外侧压痛 ,腓骨小头部突出 ,按之有浮动感 ,左膝关节屈曲活动时可闻及弹响 ;左踝关节及足趾活动自如 ,感觉正常。左膝关节X线正侧位片显示 :上胫腓关节脱位。诊断 :单纯性左侧上胫腓关节脱位。治疗 :闭合复位失败后于 1995年 9月 3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切开复位骨栓内固定术 ,术中见外侧副韧带及关节囊…  相似文献   

4.
Li JM  Yang ZP  Li X  Yang Q  Feng RJ  Li ZF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0):673-676
目的探讨上胫腓关节切除在胫骨近端骨肉瘤保肢中的应用。方法1995年8月-2004年1月11例累及上胫腓关节的胫骨近端骨肉瘤患者在新辅助化疗支持下行包括上胫腓关节的胫骨骨肿瘤整块切除、人工膝关节置换、腓肠肌瓣移位重建伸膝装置及修复软组织缺损。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14~23岁,平均18岁。Enneking分期均为ⅡB期。结果II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9年,平均59个月。因肺转移死亡3例,肺转移带瘤存活1例,局部复发1例行截肢术;伤口皮肤坏死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腓总神经牵拉损伤2例。术后膝关节功能MSTS93评分55%~86%,平均为70%;膝关节活动度0°~120°,平均为85°,伸直延迟均在0°~20°。结论对累及上胫腓关节的胫骨近端骨肉瘤在新辅助化疗支持下积极行包括上胫腓关节的胫骨骨肉瘤整块切除、定制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手术疗效满意,但应注意相关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 ,38岁 ,因 3年前发现左小腿胫前外侧有一包块 ,近半年来明显增大于 1994年 6月 13日入院。患者 1991年春季发现左小腿胫前外侧中下段有一拇指大小肿物 ,半年前开始逐渐增大 ,突出皮肤表面约 13cm× 10 cm,周围无红肿 ,无触压痛 ,边缘光滑 ,基底不活动。踝关节背屈 2 0°,跖屈30°,足部活动时肿物可随之轻度上、下移动。辅肋检查 :B超显示胫前部可见 12 cm× 3.6 cm× 10 cm大小实质性肿物回声不均 ,周边轮廓尚清晰 ,未见明显包膜。 X线摄片 :左小腿前外下方可见一软组织阴影 ,未见骨质结构异常改变。胸透 :心肺未见异常。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男,69岁,因右侧小腿疼痛8周、右踝关节背伸无力6周,于2017年7月3日入院。患者8周前出现右侧腘窝外侧及右侧小腿前外侧、足背、足底皮疹和水疱,皮疹区阵发性电击样疼痛,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带状疱疹"。接受抗病毒及对症治疗,2周后皮疹逐渐消退。但仍有腓总神经分布区皮肤持续烧灼样疼痛,并出现右侧踝关节背伸无力,行走不利。神经电图提示:腓总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健侧S1作为动力源神经修复1例骶丛撕脱伤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2007年11月收治1例骨盆骨折伴左下肢功能障碍3个月患者,男性,10岁.术前检查:左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及足部皮肤感觉麻木或缺失,左髋外展、左膝屈曲和足踝部活动丧失.X线片示左骶髂关节分离术后、左耻骨上下支骨折.椎管照影显示左侧L4~S1根部假性硬膜囊肿.肌电图检查提示骶丛神经损伤.在全身麻醉下行左侧骶丛神经探查+健侧S1移位、腓总神经移植修复臀上神经和股二头肌肌支,左侧闭孔神经移位、腓总神经移植修复部分胫神经术.结果 该患者手术时间为5h,术中出血量约2000 mL,输血量为1600 mL.术后患者伤口一期愈合.术后4d右侧下肢髋外展、后伸、屈膝与踝关节跖屈、背伸活动基本无影响,踝关节外翻稍减弱;足底、足趾外侧部分皮肤感觉减退,面积约4cm×12 cm;术后20 d,皮肤感觉减退面积约为2 cm×6 cm.术后18个月随访,右足底皮肤感觉减退区消失,感觉恢复正常,右下肢感觉、运动功能恢复正常;左侧髋关节外展、膝关节屈曲肌力达3级,踝关节功能无恢复.结论 利用S1作为新动力源神经移位修复骶丛撕脱伤可能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手术术式.  相似文献   

8.
正常国人下胫腓关节微动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正常国人下胫腓关节在踝关节不同运动范围内的微动进行分析,从而明确下胫腓关节在三维方向上的微动特点和具体微动范围。方法:健康志愿者12名,男9例,女3例;年龄19~37岁,平均(26.5±0.5)岁。在下胫腓关节的内踝和外踝最高点附近分别安装1个激光照相扫描仪的探测端子,通过3D-激光扫描仪扫描踝关节在背屈、背伸、内翻、外翻等不同位置下2个端子的位置相对变化,通过计算机计算出2个端子在X、Y、Z轴(X轴代表冠状面与Z轴垂直轴,Y轴代表矢状面与Z轴垂直轴,Z轴代表胫骨的长轴)上的位移与腓骨相对胫骨的旋转情况。结果:随着踝关节在背屈、背伸、内翻、外翻等不同位置下运动幅度的增大,下胫腓关节的微动幅度大部分逐渐增加,X轴、Y轴和Z轴最大位移分别为(1.04±0.12)mm、(1.70±0.16)mm和-(0.87±0.10)mm。结论:通过3D-激光扫描仪扫描下胫腓关节基本明确了下胫腓关节的X轴、Y轴和Z轴在踝关节做各种运动时的具体位移,此方法可较好地测量下胫腓关节的运动情况。同时,这一技术和结果可被用于进一步研究病理性下胫腓关节运动的改变,为研制符合下胫腓关节运动特点的内固定物提供基础的生物力学数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治疗肱骨中下段至尺桡骨上端长段骨缺损并重建肘关节屈伸功能的新术式。方法 在研究上胫腓关节应用解剖学的基础上 ,对 1例 30岁的女性患者 ,行吻合腓动静脉、带上胫腓关节的腓骨移植 ,修复左肱骨中下段至尺桡骨上端的骨缺损 (长 11cm)。移植腓骨长度为 15cm ;切开上胫腓关节约 3/ 4的胫腓前后韧带 (保留近腓骨尖的韧带 ) ,使该关节有约 75°的张合范围 ,以重建肘关节的部分屈伸功能。并用部分股二头肌腱加强重建关节后方与侧方的稳定性。结果 上胫腓关节为微鞍状关节 ,腓骨侧关节面呈梨形凹状 ,面积为 (199.70± 43 .3)mm2 (n =2 0 , x±s,下同 ) ;胫骨侧关节面呈卵圆形凸状 ,面积为 (137.2± 45 .4)mm2 (n =2 0 )。胫骨侧关节面上缘有一关节唇样增厚 ,胫骨关节面上缘距膝关节间隙距离为 (8.2± 1.7)mm (n =2 0 ) ,关节面下胫骨皮质厚度为 (2 .16± 0 .33)mm (n =10 )。术后随访 2 4个月 ,移植腓骨成活 ,重建肘关节的屈伸范围为 6 0°(45°~ 10 5°) ,屈肘位时可提持 2kg的重物 ,生活起居方便。结论 带上胫腓关节的腓骨移植用于修复肱骨中段至尺桡骨上端的长段骨缺损 ,可同时重建肘关节的部分屈伸功能  相似文献   

10.
马进 《中国骨伤》1992,5(6):20-20
夏×,男,39岁,农业。因左膝部外伤,肿痛,膝关节功能障碍一天入院。X片示左髌骨横断骨折,两断端分离<1cm,余骨未见异常。入院后,抽取关节腔内淤血,遂以抱膝圈及长腿夹板外固定。第三天患者诉左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麻木,踝背伸及伸趾无力查体:左膝轻度肿胀,足下垂,踝背伸及伸趾肌力几近0°,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触觉迟钝,末梢血运无异。拟诊,抱膝圈系带捆扎不当致腓总神经损伤。经调整抱腿圈系带,肌活VitB1、B12及中药活血化淤、益气通络等综合治疗后,左小腿及足背皮肤麻木消失,踝背伸肌力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1.
笔者于2019-10诊治下胫腓联合部腓骨骨软骨瘤1例,报道如下. 1 病例报道 患者,女,32岁,因“反复出现左踝关节绞索样疼痛不适2年”入院,踝关节疼痛于运动时发作,停止运动后症状即消失,日常行走正常.左踝关节X线片显示腓骨远端骨性突出,位于下胫腓联合部,胫骨可见明显的压迹.完善三维CT及MRI检查,初步诊断为左侧下...  相似文献   

12.
踝关节骨折     
1踝关节局部解剖 1.1骨性结构 踝关节的骨性结构由胫骨远端关节面穹窿部、内外踩与距骨组成。主要包括距骨体马鞍形顶与胫骨远端关节面所构成的关节和下胫腓间的关节,另外距骨体两侧的关节面还与相应的内、外踝构成关节。胫骨远端关节面外侧宽,内侧略窄,后侧比前侧略低。外侧面为凹面,与腓骨相关节,有前后结节,前结节为下胫腓前韧带止点,后结节为下胫腓后韧带止点。胫骨远端内侧面向内下方延伸至内踝,内踝由前后丘组成,前丘较大,后丘较小,且该处有向内下走行的斜沟,内有胫后肌腱。距骨体几乎均被软骨覆盖,前宽后窄,外侧前后径比内侧长,容纳于内外踝所形成的踝穴中。踝关节背伸活动时,距骨体外旋,其前部进入踝穴,同时,腓骨外旋、后外侧移动以适应距骨的运动。而在踝关节跖屈活动时,距骨体内旋后部进入踝穴。  相似文献   

13.
1病例介绍男,22岁,学生。膝及小腿创伤后右足趾呈爪形状畸形伴行走疼痛10个月入院。患者入院1 a前,因车祸创伤致右侧髌骨和胫骨中段骨折及踝关节周围软组织挫裂伤在本院行髌骨张力带和胫骨带锁髓内钉固定术,术后石膏托固定2个月。拆除石膏后发现足趾呈爪形状畸形,踝关节背伸时加重,跖屈时消失。穿鞋行走时伴有疼痛。入院查体:小腿手术切口和踝关节上方皮肤挫裂伤已愈合,膝关节活动:屈曲100,°伸0°;踝关节活动:背屈10°,跖屈30°;但踝关节背屈时第1~3足趾屈曲畸形,且随背伸角度增大畸形越明显,以母趾最明显,而跖屈时上述畸形全部消失(图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角韧带与下胫腓联合对踝关节稳定性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采用6例新鲜踝关节标本,常规制成骨-韧带模型(标本可重复利用)。分为:A组:踝关节各韧带均完整;B组:三角韧带离断,下胫腓联合完整;C组:下胫腓联合离断,三角韧带完整;D组:下胫腓联合及三角韧带均离断;E组:锚钉修复三角韧带、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韧带组。对标本施加600 N轴向加载。分别测量三种体位(中立位、背伸10°位、跖屈20°位)在各种状态下胫距关节的接触面积、接触压力、压应力分布等变化。对比分析三角韧带及下胫腓联合韧带修复前后对踝关节稳定的作用。结果在三种体位下均可发现,随着下胫腓联合及三角韧带的离断,胫距关节接触面积逐渐减小,接触压力逐渐增大,与正常A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应力分布逐渐集中并有向外侧移位趋势;三角韧带与下胫腓联合修复前后的胫距关节的接触面积、接触压力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的胫距关节接触面积增大、接触压力减少,与正常组A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压应力分布分散。结论三角韧带与下胫腓联合断裂后,距骨发生移位,胫距关节面接触面积、接触压力及压应力分布发生剧烈变化。目前骨锚钉修复三角韧带、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能获得即刻稳定,且其生物力学强度与正常组相似,推荐对三角韧带伴下胫腓联合损伤者行手术治疗以恢复其正常解剖关系。  相似文献   

15.
我们自 1 997年 1月~ 1 999年 6月 ,采用改良的胫后肌前置与 口止母长伸肌后置术 (Jones手术 )联合治疗晚期腓总神经损伤 8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8例 ,男 6例 ,女 2例。年龄 6~ 59岁。均为腓总神经开放性损伤。神经损伤未处理 4例 ,不规范吻合 1例 ,自体神经电缆式移植 3例。检查 :均有明显跛行及足下垂 ,足背及小腿外侧感觉障碍。踝关节背伸均小于健侧 1 /2以上 ,跖屈小于健侧 1 5°以上。手术时间 :伤后 2~ 3年 5例 ,3~ 4年 3例。入院后均行神经探查术 ,发现腓总神经陈旧损伤变性 ,不具备再吻合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内固定手术治疗踝关节Logsplitter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6-08—2018-08诊治的17例踝关节Logsplitter损伤,其中典型踝关节Logsplitter损伤8例(典型组),非典型踝关节Logsplitter损伤9例(非典型组)。开放性损伤急诊行清创后外固定架固定,二期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术中骨折内固定后检查下胫腓联合关节稳定性,行下胫腓联合关节固定或三角韧带修复,其中7例采用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关节,3例行内侧三角韧带深层带线铆钉修复,2例采用下胫腓联合关节袢钢板固定。结果 1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68个月,平均30.82个月。术后12个月踝关节AOFAS评分平均68.24分,末次随访平均73.76分。末次随访踝关节跖屈活动度平均33.06°,踝关节背伸活动度平均15.05°。非典型组术后1年踝关节AOFAS评分明显高于典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踝关节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典型组末次随访踝关节跖屈活动度、背伸活动度均大于典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相似文献   

17.
胫腓下联合分离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分析踝关节内、外侧结构和胫腓下联合损伤对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探讨胫腓下联合固定的指征。方法12具新鲜膝关节以下下肢标本,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模拟内踝骨折和三角韧带撕裂的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按该型骨折加重顺序依次切断周围韧带,用压敏片和位移传感器分别测定每次处理后的关节接触面积和胫腓下联合分离距离。分析各操作步骤对关节接触面积、胫腓下联合分离距离的影响。结果a组切断三角韧带、b组切断骨间韧带后,关节接触面积及胫腓下联合分离距离较基线状态均有明显改变,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关节接触面积和下联合分离距离呈线性回归关系。结论踝关节的稳定性主要由踝关节内、外侧结构和中间的胫腓下联合共同维持,只有当三者中两处以上发生不可逆性损伤时,踝关节的稳定性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因此,胫腓下联合分离时,下联合固定应选择性地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工踝关节置换治疗踝关节病的疗效。[方法]对1999~2004年1月的18例患者包括骨性踝关节炎6例,创伤性踝关节炎9例,局限性距骨缺血坏死2例,踝关节融合后1例,均采用L ink STAR假体3构件套进行人工踝关节置换。18例中,男13例,女5例;平均年龄47.7岁(38~67)。[结果]随访平均3 a 9个月(1~5 a)。按Kofoed评价系统观察疗效,优(85~100)16例,良(75~84)2例,无可(70~74)和差(<70)。患足背屈平均8°(范围6°~12°),跖屈12°(范围8°~16°),背屈和跖屈平均16°(11°~23°)。并发症有切口皮缘坏死2例,无足内、外翻和影像学松动。[结论]人工踝关节置换是治疗和替代踝关节多种疾患疼痛和需要融合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49例伴有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下胫腓置钉组(23例)和下胫腓未置钉组(26例)。术后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踝关节功能,测量踝关节背伸和跖屈角度。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术后1、3个月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末次随访时踝关节跖屈、背伸角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手术治疗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关节骨折,部分病例可以免除下胫腓螺钉固定,支持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人干腓骨上胫腓关节坡度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类上胫腓关节坡度对关节本身的稳定性是否有影响。方法 采用两种方法分别对 10 9根干腓骨的上胫腓关节坡度进行测量。结果 腓骨干纵轴与关节面的夹角 (∠A)为 5 9 93°± 9 2 9° ,左右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2 5 )。该角度越大 ,坡度越平坦 ;角度越小 ,坡度越陡直。关节面与水平线的夹角 (∠B)为 30 2 5°± 9 32°,左右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2 5 )。该角度越大 ,坡度越陡直 ;角度越小 ,坡度则越平坦。两种方法测量结果之间呈负相关 (r =- 0 396 2 ,t =4 47,P <0 0 0 1)。结论 测量上胫腓关节坡度可了解国人上胫腓关节解剖结构和类型 ,估价上胫腓关节的稳定性 ,对上胫腓关节不稳 (半脱位 )的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